摘 要:学院预算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院事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在实际中要基于自身的发展提升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只有强化学院的财务精准预算,最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的应用效率与质量,从根本上推动学院的科学化、效率化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学院的公共经费大量增加。如何合理运用教育经费成为当前学院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研究预算管理现状的特点以及问题,提出如何加强预算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预算精细化 精准预算 收支平衡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164-02
一、前言
学院预算是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目标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学院年度工作计划的货币化。当前,多数学院对预算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造成预算编制的粗放化,资金配置和学院发展规划相脱节,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只有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预算的执行、控制和考核才具有针对性,学院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事业发展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二、预算编制精细化的意义
(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预算编制实现精细化,后续的预算执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核才具有针对性。业务部门可以根据预算绩效目标、预算事项、支出内容和支出标准精准执行预算;财务部门可根据业务事项、支出内容和支出标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程控制和考核评价。
(二)优化办学资金配置
办学资金是学院事业发展的血液,资金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快速发展。学院年度财务预算是学院配置办学资金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办学资金在保障“吃饭”和“开门”的情况下,要优先流向学院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在资金的引导下,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聚集效应,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学院事业发展。
(三)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预算编制精细化模式下,明确了绩效目标、预算事项、支出内容和支出标准,便于预算的精准执行,便于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有效控制,也为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评价奠定了基础。预算执行过程的精准监控,预算执行结果的精确评价,可以有效保障预算的顺利执行,避免资金闲置浪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四)促进学院事业发展
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是预算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办学资金的科学配置,可以重点保障学院中心工作和重点项目;预算的精准执行,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过程监控和开展绩效评价,可以调动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预算事项的顺利完成,保障学院事业健康发展。
全面精准预算管理在实际中可以对学院各方面内容进行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精准预算就是通过事前的预防、事中管理以及事后控制等方式,加强对学院精准预算的实际执行状况以及不同精准预算执行主体的具体精准预算实践状况进行掌握与控制,通过在精准预算中对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差异性,进而从根本上对学院的经营状况进行有效控制。在面对宏观政策以及学院经营环境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可以实施精准预算调整。
三、学院支出预算编制现状分析
(一)绩效目标不明晰
预算编制的第一步是明确绩效目标。当前,随着对预算管理认知的加深,预算绩效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院财务预算绩效目标本质上是学院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只有将预算绩效目标和学院事业发展目标相结合,才能实现办学资金的优化配置。由于具体预算编制人员对预算绩效内涵的理解不清晰,学院在制定预算绩效目标时缺乏针对性。
(二)预算事项不精准
预算编制的第二步是确定预算事项。预算事项要和学院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是落实工作计划的具体载体。财务预算事项的精准程度取决于预算编制人员对预算事项的理解和认知。由于二级部门预算编制人员对预算事项的理解和认知不到位,仅凭个人的主观倾向安排预算事项,会造成预算事项和部门职能以及学院发展规划相脱节。
(三)支出内容不具体
预算编制的第三步是明确各预算事项支出内容。精细化预算编制模式下,学院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支出内容应按预算支出经济科目进行具体分类。由于二级部门预算编制人员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造成预算支出的表述不准确,不能和预算支出经济科目相对应,给预算编制汇总和后续的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绩效考核带来困难。
(四)支出标准不准确
预算编制的第四步是明确各支出内容的支出标准。支出标准的确定是预算编制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往往是预算编制人员或业务人员凭经验或主观来确定支出金额。有效的做法是实施定额标准管理。201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四、学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措施
由于学院并不属于市场经济中的营利机构,所以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认知有明显的不足。缺少有效的经济责任制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院管理部门将学院的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对于预算管理较为忽视。在学院内并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往往没有完整的预算测算机制,并且部门管理人员一般也都是教师兼任,并没有专业的预算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在申报预算的时候都尽可能地放大支出,浪费了教学资源。并且一般学院并没有设立专门监督管理机制,缺少经济效用责任承担人,预算管理治理措施不足。
(二)学院预算编制不完整
学院预算的预算编制都只是校级预算,部门预算的简单加和,并不是学院的总预算,不具备各部门收入支出的预算特征,所以部门预算人员在核查的时候并没有办法根据部门预算而得出整个预算资金的全貌,也没有针对本部门申报的预算存档跟踪,不利于预算的执行。
(三)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
目前阶段学院规模不断扩大,学院的预算也在逐年上升,但是一些学院的预算方式还使用的是老旧的“基数+增长”的大致预算方式,导致不合理的部分越来越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四)学院缺乏预算实时监控
在学院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预算的盲目性,学院在分解预算指标后就不再管理了。预算指标由部门自由使用,缺少预算执行中有效监控、跟踪管理以及考核。特别是对于采购货物及实训设备的效益性发挥没有很好的管控措施,再加上各部门负责人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盲目使用资金,最终使预算执行偏离,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五、加强学院预算管理策略
(一)科学合理编制预算
由于学院的体制性问题,对于预算管理并不重视,也不专业。而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1个环节,学院根据自身统筹内外财力,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的安排方式。目前学院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财政补助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所以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学院要合理合规地将全部收入纳入预算,排除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坚持积极稳定的原则。在传统预算模式中,学院的预算往往不切实际,预算管理得不到借鉴,所以在预算管理中,学院需要保证做到资料切实可靠,数据准确真实。
(二)做到收入与支出预算平衡
收入与支出预算的平衡,对于学院维持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出预算要保证适当合理,收支平衡不留缺口,做到保障学院日常教学活动的合理支出安排。由于财政支出预算往往是由财政建立的基础数据库自动生成,所以学院在进行预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人员信息和学院人事档案一致性,并及时更新。对于产生的公用经费如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等,应当建立资料库,采用实际测算的方式对预算进行管理,如水电费可根据教师办公室和教室面积平均用电量来测算,每年预算基本保持一致,不会造成浪费。如果发生特殊情况,负责部门应当写出详细的资产清单和情况说明,经领导层统一审核、实地考察合理后才能够安排经费。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的执行关系着学院工作完成的好坏,影响学院事业发展和规划,因此应当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加强预算执行制约力。首先对财务预算执行采用合理合法的监督管理,将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管理层。同时学院要保证收入资金的足额进账,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不正当、不合法的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不可改变资金使用性质。资金使用责任下放到指定负责人,负责人要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管理,要求经费必须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执行。单一项目,单一核算严格禁止在资金执行过程中改变资金用途提高支出标准。
(四)全面分析财务预算
如果没有详细准确地分析财务预算,则无法对全年资金运作进行控制和有效监督,预算的执行也得不到保证。无法进行准确的预算执行,则无法通过执行中的亮点或缺点得到相关的经验及教训,更无法提高学院的预算管理执行能力。在年终时,需要系统整理累积财务资料,通过分析资料总结一年预算执行的情况,对资金使用是否到位总结经验,同时对预算差异较大的项目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重点,从而在下一年度加强同类项目的管理。此外,预算执行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上报,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充分等。并且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参考。
六、结论
学院必须树立战略预算思想,预算编制要与学院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预算编制的精细化、预算执行的精准化和监督考核的精确化。为实现预算的精细化编制,学院还要加强对预算编制人员的业务PUfGOOsMZi9FHTUc14wr/2U1ppQ2yHyWntJdQcS6Xvk=培训,健全预算编制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来提高预算编制质量、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萌.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的问题与措施[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3(06):63-65.
[2] 赖丽莲.职业院校财务预算执行力的提升途径[J].纳税,2023,17(14):55-57.
[3] 刘萍.大数据环境下的职业院校预算管理路径研究[J].商讯,2023(09):112-115.
[4] 吴平.精细化视角下高校预算管理改进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2.
[5] 梁艳.民办学校加强财务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21(13):52-53.
[6] 沈哲.如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务预算执行能力[J].财经界,2018(11):83-86.
(责编:赵毅)
[作者简介:章飞飞(1988—),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预算管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何桂发(1972—),男,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预决算管理;王连英(1971—),女,汉族,浙江金华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指导;许情敏(1975—),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决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会计核算体系研究;陈子欣(1994—),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初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采购预算执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