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东北五大安全实践

2024-11-25 00:00:00王晓笑徐冬先
经济师 2024年11期

摘 要:维护国家安全,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基石。祖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在维护我国的国防、粮食、生态、能源和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东北地区考察,擘画东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大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蕴含着深刻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特别是要求黑龙江省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运用系统观念准确定位,切实推进东北“五大安全”实践。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东北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128-0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两个大局”的高度,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进行深刻阐述,是应对安全问题在已有安全理论的基础上再提升、再突破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当前及今后的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

安全的定义,指无危险威胁,不发生事故具有保护之意。而在国际语境中,指向安全的状态、不被放于危险的位置或被限制做危险的事。故安全不仅包括安全状态,更具维护国家安全状态而付出的客观行为。但如今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大都在规避“情报”泄露等。因此要明确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危与民族兴衰的大事,是与每个人都相关的具体事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这是首次明确表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思想、新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统筹国内外两个发展大局,从“五对关系”的辩证角度出发,协同共筑了具有可持续发展为保障的国家安全大局[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Zzo5KsggRX0kGXSfpYA4KUeNEcbYcCpJkLoBTVSg87s=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3]。国家安全是国家利益、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明确国家安全各项工作部署方向,体现新时代中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在理论价值上,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丰富了国家安全观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借鉴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延伸出多种安全因素并进行系统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其次,明确了人民安全宗旨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始终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路线”[4]。国家安全归根到底就是维护人民安全。

在实践意义上,它支撑起我国国家安全体系整体框架,科学指导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标志着我国国家安全步入新阶段。首先,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我国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发展关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行动指南,发挥大国的导向作用去寻求利益切合点,加强对周边的安全建设,实现与周边环境的相对稳定。其次,有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各国在共同处理问题时必然存在矛盾带来挑战。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有效呼吁各国发挥自身优势,明确各自在世界安全体系构建中位置与责任,确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方向一致,为解决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三、推进东北“五大安全”的实践进路

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是正确把握发展局势的理论武器。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东北,强调“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5]。东北着力建好建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能源及原材料基地,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向北开放新高地,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创新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在全方位振兴中开创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服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大局,守护好祖国的“北大门”,努力以一域之稳为国家全局之安作出贡献。

(一)以确保东北边防安全筑牢总体安全的基本底线

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内容的核心,是其他安全内容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重要的保障”[6]。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位处边防要塞的黑龙江,更要注重国防安全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统筹强边固边,肩负起守好祖国“北大门”的责任,着力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主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独创向北开放格局“支点”的新局面。

(二)以实现东北粮食安全构筑总体安全的实践基础

粮食安全是国家政权、人民幸福的关键,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明白别人靠不住,端稳自己的饭碗,才能自立自强掌握主动权。作为国家的“大粮仓”,黑龙江省有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振兴东北的重点。创新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构建“三自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东北农业朝规模、数字的现代大农业发展,打造具有绿色、质量等品牌农业标签[7],全方位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争做最安全的保障粮食供给“主力军”、最可靠的粮食统筹“供应地”、最先进的现代化农业建设“领跑者”,着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基地。创新开发食物资源和发展特色种养业,打好农业发展的“组合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捧好“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三)以打造东北生态安全作为总体安全的重要部分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视作全部工作的重点内容并有针对、有步骤地进行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新发展理念中强调绿色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突出污染防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建设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等重要思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东北振兴发展的优势所在。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闯出一条东北“冰雪”版的金山银山的道路,带动东北旅游向“全域全季”发展,充分展现北疆冰雪资源和特色文化的优势。重视处理“两山论”的辩证关系,贯穿绿色发展理念,让低碳成为东北振兴发展最鲜明的品质,让绿色成为东北振兴发展最靓丽的色彩,建设美丽“北城”。

(四)以推进东北能源安全建构总体安全的战略前提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安全对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资源条件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5]。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东北矿产资源丰富,风电等新能源开发潜能巨大,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大量能源的使命。东北地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区域振兴计划,推动煤林油城等资源型城市朝多元经济转变[7]。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聚焦在能源自给、能源消费等方面问题,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能源转型和电力安全等方面建设,维护东北能源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发展问题才能确保安全的可持续性,奋力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

(五)以维护黑龙江产业安全提供总体安全的重要举措

产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东北地区作为先发展的老工业基地,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竞争力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在于产业升级”[5]。东北要高举改造“旧”、发展“原”、培育“新”三面锦旗,实施高质量产业振兴计划,创新整合科教资源,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重视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在产业优势和优势产业领域深耕细作。以积极开发和积极开放为切入点,助力我国向北开放和东北亚合作中枢的建设,成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结语

地处祖国最北方最东端的龙江大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落实党关于推动振兴东北的决策部署,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拥护”切实体现在推动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具体实践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系统观念,聚焦重点领域,切实打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动仗和整体仗,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中国共产党网,2022.https://www.12371.cn/2022/10/25/ART

I1666705047474465.shtml

[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R/OL].新华社,2024.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7/content

_6963409.htm.

[4]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

[5] 习近平.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C/OL].新华网,2023.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3-09/09/c_1129854063.htm

[6] 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 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全文[R/OL].黑龙江日报,2022,https://www.hlj.gov.cn/hlj/c107856/202204/c00_31192114.shtml

(责编:吕尚)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大众认同和实践自觉的机制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1KSB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