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正在加快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三位一体的改革发展,这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来说,改变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企业所需的全能型技术人才,是社会的发展需求。人才培养主要依赖于课程建设,文章就将以“岗课赛证”的育人要求,探索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并提出“岗课赛证”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策略。
关键词:“岗课赛证” 高职教育 财务会计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3;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082-02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于专业财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但许多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过程却并不理想。虽然他们在学校学习了大量的财会知识,但仍然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岗位实践工作。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所需的人才,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财会专业教育的实践、岗位培训教学力度,将“岗课赛证”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构建一条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一、“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专业能力的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反复学习、训练、实践才能够熟练运用,“岗课赛证”就是根据岗位要求来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再通过“赛课”融合让学生之间互相切磋技艺,实现课程教学的改革,并通过“课证”融合让高职院校融合企业认证内容展开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会影响到学生入职后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够掌握理论的应用。通过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应变能力和理解能力。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核心内容,通过“岗课赛证”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面对真实的财务工作环境,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缩短学生在就业后的适应时间。
(二)加强行业的认证意识
经济的快速发展突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更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岗课赛证”的应用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专业技能证书,从而展现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在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需要将行业认证证书的考核要求纳入到教学目标中。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教育,为学生考取财务会计相关资格证书搭建平台,并通过日常教学让学生对财务会计工作内容有着详细的了解。与此同时高职还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真实模拟的实践环境,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其会计技能水平。
二、“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岗位不相符
高职院校在构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时,虽然整体的教学体系建设十分完善,但实际落实情况差。“岗课赛证”并没有真正融合到位,还影响到了财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另外部分高职院校由于不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战略,忽略了前期市场调研,导致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所需。教学目标的制定缺乏前瞻性,导致即便财务会计课程建设十分完善,但学生毕业后仍然存在就业难、竞争压力大的情况[1]。这都是由于高职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匹配度不高所造成的。当前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之中存在很大的差距,令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而企业也无法获得所需的财务会计人才。另外,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不精准,无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下,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出现了不足的情况,不利于高职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教材内容缺少与证书的融合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高职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制度也在不断推进中,这种育人模式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技术证书的考核。虽然目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材中设有关于证书考核的知识内容,但整体融入程度还不足,教材的内容与行业标准技能内容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技能证书考核情况[2]。教材内容与专业技能证书考核内容之间没有衔接到位,也就表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期间的智能化融入程度不够,无法将“岗课赛证”与财务会计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
(三)学生缺乏实践训练,赛课融入度差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竞赛的开展也是十分重要的。高职财务会计教材中所涉及的竞赛相关知识点难度较高,有部分题目甚至涉及了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的考试水平,高职学生日常授课的知识还未达到这一高度。导致竞赛内容与日常所学的内容差距较大,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与竞赛融合度不够,学生无法参与到更多的实践竞赛活动中。
(四)课程内容更新滞后
目前高职财务会计专业教学的课件通常为文字、视频等资源,能够满足专业的基本教学需求,但若是涉及到岗位实践操作时则需要更具有仿真性的教学资源,而这类资源的数量较少。再加上财务会计的相关规则更新速度较快,会计、税率等数据会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整而产生改变,这些都对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教师专业水平、院校前瞻性不足等情况的影响,会导致教学资源内容的更新不及时,最终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策略
(一)岗课融合,以岗位需求制定课程内容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财务会计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并且更加注重人才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了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当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专业纳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并将财务会计的实践操作、理论知识进行结合教育。可以通过增加案例分析、问题解释的环节,通过情境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来了解财务会计的详细操作方式,并加强他们对理论的认知程度[3]。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参与到财务会计相关的岗位实习中,通过实际参与培养学生解决财务会计问题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增加岗位工作经验。在与财务会计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财务会计工作中,加深他们与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加理解财务会计工作的内涵和工作需求,这种方式也能够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市场用人的需求变化,从而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专业人才。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与证书的融合教育
优化财务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刻不容缓,高职院校要根据最新发布的财务会计行业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来对当前课程内容进行补充调整。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加入行业证书考核、实践技能培养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完成财务会计从业证书的考核,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行业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课程内容与专业技能考核内容相融合,为学生考取专业证书提供助力。在高职院校与行业认证机构进行合作期间,可以增加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与案例分析,更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加深学生对财税软件的应用熟练度。
另外在“岗课赛证”背景下,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获取行业认证证书的机会,证书的获取能够证明学生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或是开设培训班和讲座,为学生备考行业认证考试提供帮助。
(三)增加竞赛活动,针对性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教育背景下,要加强课程与比赛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提高、展示专业技能的机会,通过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问题解决之中[4]。另外还可以将活动竞赛纳入学生评估体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良性竞争力,让学生通过比赛不断创新学习模式。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相关的内容教学,在“岗课赛证”背景下,高校要了解新时期人才的需求,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训内容。加强竞赛与课程教育的融合,在准备竞赛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财务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注重学生对智能化操作的能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财务会计专业竞赛,让学生学习财务知识、税法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各种场景中,营造良好的财务会计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四)增加课程资源评价机制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更新速度快,为了保证教材内容能够时刻跟上行业的最新发展进度,将“岗课赛证”与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制定课程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关的课程资源监督小组,定期对财务会计课程资源进行检查评价,并定期开展教师研讨会议,对课程内容的建设、教育资源的应用等进行探讨,针对政策变动、企业用人需求等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5]。另外还可以加入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痛点,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为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五)加强专业教育与数字化的融合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积极应用大数据,帮助学生掌握大数据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完善课程门户信息建设,将课程简介、授课模式、考核方式等相关信息制定好。一切围绕着“岗课赛证”的目标展开,优化教师团队,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做好前期学习准备工作。其次,则是要加强基础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基础课程内容能够更好规划财务会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也有利于对教材的更新完善。最后,还要丰富专业案例资源,案例分析能够更精准地传递教学内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际操作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丰富的财务会计教育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参考,还能够推动高职财务会计专业的改革发展。只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己任,围绕着岗位实践重新构建教学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资源,就能够获得更多正面的教学反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全面落实“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颖.“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20):175-177.
[2] 王冰洁.“岗课赛证”创融模式下会计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6):124-126.
[3] 胡晓韵.高职院校岗课赛证融通研究——以企业财务会计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0):207-209.
[4] 吕明月.“岗课赛证”背景下高职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02):224-226.
[5] 李莉.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改革与探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9(04):36-39.
(责编:赵毅)
[项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4J1591)。]
[作者简介:刘莲菲(1982—),女,汉族,四川眉山人,硕士,讲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