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财会监督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4-11-25 00:00:00季磊
经济师 2024年11期

摘 要:文章从公立医院内部财会监督的基本概述入手,阐述了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从而有效提升公立医院内部财会监督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会监督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072-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财会监督已逐渐被纳入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之中,赋予了其新的定位,财会监督既有对财经工作监督的经济属性,也具备了保障监督的政治属性,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的作用。公立医院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依法监督,协同联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财会监督体系,健全完善财会监督工作机制,优化医院内部资源配置,加强监督效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内部财会监督的基本概述

财会监督作为九大监督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监督,新时代赋予其前所未有的高定位和高职责,财会监督包括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三方监督力量有机融合,共同依法依规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新时代内部财会监督是指单位对自身财会活动、经济业务活动和会计行为及相关事项的内部监督,属于单位内部的自我监督,打破了外部监督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就要求公立医院赋予其前所未有的顶层设计,守正创新,确保内部财会监督体系的战略地位和监督独立性,全流程全覆盖地跟踪监督单位财经政策的执行、全面预算和内部控制等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和财会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等,并及时追责问效,纠正偏差。

与传统的会计监督相比较,新时代内部财会监督不再仅局限于会计日常工作和会计行为的监督,其内涵和深度均有所扩大,监督对象和内容扩大到单位的经济业务、财务活动和会计行为等方面,因此,构建高质量的财会监督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财会监督的职能,规范单位行为,优化资源配置,规避财务风险,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运转效率的最优化。但与此同时也绝不可随意扩大财会监督的内涵,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都是监督体系的一部分,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财会监督不可替代审计监督和纪检监督,也不可用审计监督、纪检监督替代财会监督。

二、实施背景和现状分析

F医院是一家国内三级甲等的专科医院,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多年来,该院一直在开展会计监督检查工作,这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障财税政策执行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2020年经济管理年活动的启动,医院的经济行为进一步规范,经济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也更加提高。面对新时代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的开展,医院具备较为扎实良好的财务工作基础,为专项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奠定了基石。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财会监督工作,医院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照上级部门的实施方案要求,围绕财会监督的工作重点,对标对点进行了认真的自查,深入剖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判定可能的风险点。当前公立医院的财会监督已不适应新时代财会监督的内涵,新时代财会监督对监督的政治定位、监督的适用范围和监督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财会监督已经在诸多方面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问题,务必要从以下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一)要提高对财会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财会监督的监督广度和深度均已有所突破,从广度上而言,打破了传统会计监督仅具有经济属性的观念,新时代财会监督在财政监督、财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的经济属性的基础上,已被赋予了在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政治属性,从深度上而言,财会监督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论从监督广度上,还是监督深度上,都要求医院的领导层和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理顺工作机制,与审计、纪检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做好协同监督的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财会监督结果运用机制,有效提升监督能力,共同监督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筑牢整个监督体系的基础防线。

(二)要提升财会监督的信息化水平

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建设面临着数智化时代的新变革,有效的财会监督必须要以强大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为支撑,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F医院自2020年开始上线业财一体化系统,目前已上线的模块有预算管理模块、网上报销模块、合同管理模块和综合缴费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业财融合,加强了内部控制。但针对财会监督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分级分类完善财会监督的基础数据库,提高信息化的质量,加强财务分析模块的建设,通过对重点指标的日常监测,及时识别预警重大风险。

(三)要加强财会监督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作为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专业监督,财会监督对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财会监督涉及医院各个层面的经济业务活动,复杂而全面,但由于医院的财务人员职权有限,不可能全面参与到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会监督的难度。因此需要扩充财会监督人才队伍,强化财会人员专业化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加强财会人员对新技术和新工具手段的运用能力,增强财会监督人员的职业敏感性。

三、公立医院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财会监督工作,将财会监督工作作为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履职履责的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医院内部财会监督的效能。

二是确保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医院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应当保证一定的独立性,确保监督工作不流于形式,不会受到医院相关部门和个人利益的侵扰,确保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是确保监督全面规范。医院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应涵盖医院的各个经济领域,整个体系的建设应建立在明确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确保监督活动的全面性、规范性和一致性。

四是坚守可持续性原则。财会监督体系的建设要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和医院经济活动的变化、管理要求的提升,及时调整和改进监督策略和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公立医院内部财会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

医院要围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的工作重点,以经济活动全流程管控和业财融合为核心,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主体责任,聚焦突出问题,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加强对医院经济活动、财务管理、会计行为的日常监督,确保财会监督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属性

医院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财会监督工作的领导,将财会监督工作作为提升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落实履职履责的重要抓手,切实提升医院内部财会监督的效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具体的实施方案,不断深入推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医院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对财会监督的认识,利用院周会、专题工作会议、院内OA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财会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确保医院财会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监督机制,落实主体责任

做好医院的顶层设计,完善健全医院的财会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医院制度建设,规范和加强授权审批的风险管控,使得财会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定财会监督工作由一把手负责,明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各部门职责。为落实财会监督的主体责任,医院应强化日常监督,财务、纪检、审计、资产管理部门、采购中心、医保办等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分工清晰、规则明确、可以有效运行的财会监督体系,清晰地划定出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制定并共享各部门的监督计划,统筹安排,避免重复监督,造成监督资源的浪费。搭建各部门监督协作平台,建立院内统筹协同机制和联合会商机制,定期召开沟通会议,通报财会监督结果,加强监督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医院内部建立管理和监督有机融合的财会监督制度体系,确保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切实提升监督效能,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三)聚焦重点事项,加强财会监督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聚焦重点事项,重点排查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领域的风险排查,针对薄弱环节,有效落实监督举措。

1.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监督,推进业财融合。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恰当性在一定程度决定了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医院编制年度预算时,必须依据单位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本年度的短期发展目标,业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充分沟通合理编制,按照最终批复的额度严把预算执行关,加强日常监督,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年终及时准确编报年度决算,并按规定对有关预决算事项进行公开。

2.健全单位内部控制机制,防范经济运行风险。医院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手册进行更新和完善,多措并举,建立风险研判、评估和防控化解机制,做好运行风险防控工作。每年开展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重点核查日常收支、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及财政资金监管等重点业务领域,摸排重点领域的关键环节,查找风险点,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推动落实。不定期组织召开经济运行风险防控会议,定期监测考核运营效率指标、经营风险指标,加强日常经济运行风险预警,定期反馈,严格落实绩效奖惩制度,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

3.规范资产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医院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和审批权限,按规定配置大型医用设备,确保资产及时验收,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医院应加强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明确采购业务的审批权限,建立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有效监管政府采购活动中医院内部权力的运行,严防采购过程中潜在的廉政风险。

4.加强会计行为监督,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医院的财务制度建设,确保医院规章制度及时梳理业务流程、更新规章制度,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加强财经纪律的刚性约束,规范日常会计行为,对财政、审计、纪检、价格、医保等外部门及巡视巡察、自查自纠查出问题及时整改整治,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套取骗取财政性资金和违法违规采购、处置资产等突出问题,杜绝财务舞弊、会计造假案件,不存在伪造会计账簿、虚构经济业务等会计违法违规行为。

(四)强化保障措施,促进提质增效

1.构建监督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结果应用。建立财会监督评价工作机制,落实财会监督主体责任,明确权责划分,强化追责问责机制,确保各管理部门的权力责任清晰,明确在财会监督中的具体职责和分工,在监督成果共享的同时,避免交叉监管和监督力量的浪费,也避免互相推诿,出现监督漏洞。建立监督台账,严格落实问责机制。

2.推进财会监督的信息化建设。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继续借力数智化技术,将数智化技术引入财会监督领域,加强智慧财经建设,以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为平台,探索自动监督的新变革,为资金风险防控和财会监督提供重要支撑,从而有效推进财会监督的效率和效果。加强基础数据库的管理和各系统之间的融合,夯实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促进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加强数据共享。加强业财融合,将内控风险点管控嵌入系统内部,建立数据模型,将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有效结合,挖掘数据的深层价值,通过对重点指标的监测,为重大风险识别预警提供有效支撑。充分挖掘数据资产的价值,加强行业和各医院财会数据和成本数据的分析应用,对照分析查摆异常,科学精准地定位可能存在的问题点。注重信息安全的风险防控,提高信息防控的风险等级,采取有效的网络防护技术,及时做好系统的备份和信息安全的应急方案。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财会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保障,财会监督人才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勤勉的敬业精神,为适应财务信息化转型,财会监督队伍还需具备守正创新的能力,如此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力量。医院要重视人才的选拔,增加财会监督人才的储备,加强现有队伍的日常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选拔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财会人员补充到医院的财会监督队伍中来。注重廉政建设,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廉政党课和廉政教育基地参观等多种方式,加强财会队伍的抗腐能力,确保财会人员守法奉公、严守准则、守正创新的职业道德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医院一把手高度重视,各部门共同努力,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前提上,立足于医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兼顾,精准发力,有效推动财会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因此,公立医院在探索财会监督体系的建设时,要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工作、大型医院巡察和经济管理年活动的既往工作成果,秉承问题导向的思维,梳理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守正创新,突出重点,与医院党办、纪检、审计等各部门形成跨部门联席机制,将内部财会监督、内部控制的自我监督和外部审计、纪检监督的外部监督有机融合贯通,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督合力,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财会监督人才力量的配备,从而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财会监督体系的建设,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贾云琪,徐田新.基于协同视角下公立医院财会监督问题与策略研究[J].经济师,2023(10):68-69.

[2] 周幼真.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会监督的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3(11):129-131.

[3] 罗娜.面向财会监督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经济师,2023(10):70-71.

(责编:若佳)

(作者简介:季磊,女,正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硕士研究生,财务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