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立三甲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支柱,财务管理在促进整体运营的有效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通过探讨财务管理与其他部门协同管理的关系,强调医疗卫生管理团队的重要性的同时,分析和研究协同工作的必要性、挑战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的整合、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制定绩效评估指标等以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公立三甲医院 财务管理 多部门协同 运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066-02
引言
公立三甲医院作为医疗体系的支柱,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和满足患者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一复杂的运营环境中,财务管理不仅是确保经济健康的关键要素,还是协同其他管理部门共同促进医院整体运营有效性的核心。本文将通过探讨公立三甲医院中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如何共同促进医院整体运营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更具洞察力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及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公立三甲医院概述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是中国医疗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等规定,其代表着医疗服务的最高水平。这类医院在国内的医疗分级中处于顶层,被划分为三级六等,是医疗体系的中流砥柱。评定三甲医院的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服务与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技术水平与效率等方面。这些项目涵盖了医院运营的方方面面,从服务质量到管理效率都要符合高标准。而评分超过900分的医院被认定为甲等,显示其在各项指标上达到了卓越水平。三级医院的服务范围广泛,不仅向所在地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还在周边辐射区域承担区域性医疗服务、高等教育和科研任务。截至2020年末,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已达到1580所,展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公立医院可以获得三级甲等评定,中国内地的民营医院也有机会参与医疗等级评定,进一步促进了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和全面提升[1]。这些三级甲等医院的存在,为国家的医疗体系提供了强大支持,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二、财务管理在公立三甲医院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在公立三甲医院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健康,不仅确保充足的经费用于医疗设备、人才培养和日常运营,还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财务管理在资源分配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确保各项支出的时效性和合理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对于医院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应对各种经济压力和挑战的同时,通过资金的合理配置,支持医疗科研、技术更新和人才引进,财务管理为医院提供了战略支持,使其在医疗领域中保持领先地位[1]。
三、财务管理与管理部门协同
(一)医疗卫生管理团队的角色
在公立三甲医院,医疗卫生管理团队(简称管理团队)是医院领导层中的中坚力量,其卓越领导是医院运营成功的关键所在。管理团队不仅需要关注医院的日常运营,更要考虑医疗服务的未来方向;既要确保医院的发展与提供的医疗服务保持一致,以满足患者需求并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又要与财务管理密切合作,确保医院的财务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管理团队能够全面地规划医院的未来发展路径,预测未来的医疗需求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制定出可行的发展战略,从而引领医院应对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同时,确保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协同工作的必要性
协同工作在公立三甲医院的综合运营中至关重要,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的密切合作是确保医院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决策与整体战略必须保持一致,以确保医院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团队需要将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融入财务决策中,包括对技术的更新、设备的升级和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的考虑。协同工作使得双方能够共同规划和制定财务策略,以支持医院长期的战略目标。通过协同,医院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确保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协同工作有助于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确保双方都能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挑战。信息共享不仅促进了更全面的决策,也有助于提高医院内部各个团队之间的协同效率。
(三)协同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之间的挑战
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之间的协同工作虽然至关重要,但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信息共享可能受到限制,可能由于不同部门间信息系统的差异或数据隐私的考虑。这可能导致各部门在决策时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影响到整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管理团队和财务管理团队可能存在不同的优先事项和目标,管理团队可能更注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体验,而财务管理团队可能更强调财务稳健和成本控制。不同的焦点可能导致在决策过程中产生摩擦,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来达成共识,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平衡。此外,财务管理涉及复杂的数字和数据,需要管理团队具备一定的财务理解能力,为了实现有效的协同工作,可能需要提供培训和资源,以加强卫生管理团队在财务方面的理解和参与度[2]。
四、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有效性的策略
(一)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的整合
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的整合对于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有效性至关重要,这一战略举措旨在确保医院的财务决策与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医院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财务管理在整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医院的财务决策不仅仅是日常开支和收入的管理,更应该成为支持医院整体战略的驱动力。通过深入了解医院的长期规划,财务团队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经济策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如果医院战略规划中明确了引进新技术的需要,财务决策就应当优先考虑相应的资金投入,以支持技术更新与设备升级。整合还涉及财务和战略规划之间的密切协作,财务团队需要与战略规划团队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目标。紧密的合作能够在财务决策中融入更多的战略元素,确保每一项财务投入都能够直接服务于医院的战略愿景。战略规划团队的前瞻性视角与财务团队的数据支持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医疗行业的变革和不确定性。
在整合过程中,对于技术投资、设备更新和人力资源的决策至关重要,医院在长期规划中可能会确定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这就需要财务团队提前规划相应的资金支持。设备的更新与升级同样需要财务决策的支持,确保医院设施保持现代化水平。同时,拥有合适的人才是医院长期成功的基石,财务决策需要为人力资源的培训、招聘和留任提供足够的支持。整合还帮助医院预测潜在的财务风险,通过对未来战略的深入了解,财务团队能够更好地评估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使得医院能够提前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医院财务的可持续健康。如果长期规划中考虑到人才流失可能带来的挑战,财务团队就可以预留足够的资金用于人才的培养和留任,以减轻潜在的财务压力。
(二)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
化解医院运营中的成本压力并优化资源利用是关乎医院整体效益的重要战略。成本控制、资源分配和合理的决策,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成本控制策略的制定是确保医院财务健康的基础,包括审查现有支出并识别潜在的风险、机会等。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改善流程等方法,医院可以降低开支。此外,审慎评估供应商关系和谈判采购价格,也能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策略不仅可以增加盈利,还可以保证医院能够继续提供高水准的医疗服务。资源分配涉及对人力、设备和时间的合理运用,在医院环境下,确保人员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且具备必要的技能,是提高服务效率的关键。透过工作流程的优化和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医院可以更好地应对患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设备的合理利用同样重要,要保证其最大化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医院管理层需要定期审视资源使用情况,确保资源利用的最佳化[3]。
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的成功执行还依赖于数据支持,医院可以运用数据分析来审视支出,了解资源利用情况,并找出改进的机会。数据驱动方法能够帮助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战略规划,提高成本效益并提升整体运营。这些策略需要持续的监测和调整,因为医院环境常常变化,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需要与时俱进。医院管理层需要定期审视目标和成果,确保策略仍然适应现实情况。通过持续的改进和调整,医院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数据驱动决策的重要性
数据驱动决策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运营的有效性。通过充分利用医疗数据,医院能够更精确地知晓患者需求、资源利用情况和绩效指标,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精准和可持续。一是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历、治疗记录和反馈,医院可以获得宝贵的信息,如疾病趋势、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这些数据洞察力有助于医院调整服务策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医疗流程、人员分配和设备利用率,找到提高效率的瓶颈并加以改进。优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速度,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数据驱动决策有助于医院提供更准确的绩效评估。一是通过监测关键绩效指标,如患者流失率、医疗错误率和治疗成功率,医院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实时的绩效监控有助于医院保持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并在必要时进行快速响应,提高整体运营效能。二是在战略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和患者群体,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战略规划。基于数据的战略规划有助于医院更好地应对医疗市场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确保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医院能够更灵活地适应变化的医疗市场,医疗行业经常面临技术创新、法规变化和患者需求的波动。通过持续收集和分析数据,医院能够更早地发现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和运营模式,降低风险,抓住机遇。
(四)制定绩效评估指标
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指标是提高医院整体运营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应该全面涵盖医院运营的各个方面,从患者满意度到医疗质量再到资源利用效率,以确保医院能够全面而有针对性地评估自身表现。一是患者满意度。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定期进行患者反馈,医院可以全面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感受。这不仅包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和专业水平的评价,还包括对医疗环境、等待时间等方面的评估。设定患者满意度的具体指标,如满意度得分和建议反馈的数量,有助于医院更好地把握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医疗质量是医院绩效评估的核心内容之一,制定明确的医疗质量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患者康复速度、药物治疗效果等,可以帮助医院全面评估医疗服务的水平[4]。二是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不断监测这些指标,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医疗质量问题,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和满意度。资源利用效率是绩效评估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医院需要关注人力、设备和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具体的指标可以包括人员的工作时长、设备利用率以及各项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5]。通过设定这些指标,医院可以更好地规划资源,提高运营效益,确保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能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五、结语
公立三甲医院的财务管理在协同其他管理部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财务管理可通过预算制定与执行,确保资源分配合理,满足医疗服务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优化医疗服务质量。与供应链管理合作,优化物资采购流程,确保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充足。与信息技术管理协调,推动数字化转型,提高信息共享效率,不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天豪.大型三甲医院分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当代会计,2023(6):52-54.
[2] 辛秀敏.新会计制度下对三甲医院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22,19(22):226-228.
[3] 巩东义,李用.“营改增”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以三甲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7(4):107-109.
[4] 左红亚.浅谈三甲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J].财讯,2020(1):137.
[5] 黎小红.三甲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表现策略[J].环球市场,2021(9):141.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