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于劳动经济学理论,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检验,考察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对公司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力市场供给对公司成本费用黏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参与率越高,表明劳动力供给水平越高,成本费用黏性越低。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要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政府建立制度,指导、调控与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供给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流动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043-02
一、引言
传统成本理论认为,公司收入变化与成本费用变化之间存在着机械的、对称的关系。但最近几年的实践经验与研究发现,成本费用与收入存在非对称性的现象,即当公司收入上升时,成本随之上升;但当公司收入下降时,成本下降的幅度却减小(陈宇峰等,2021)。这一现象被理论界称为成本费用黏性现象。我们认为,从宏观的经济背景与经济理论来看,成本费用问题已不是一个公司的高管决策与代理问题能够解释的。Adam Smith(1972)的劳动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分工和劳动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并指出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劳动报酬,从而也影响了企业成本。他认为,工资正像所有其他契约一样,应当由市场的公平而自由的竞争决定,因此,劳动力价格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劳动力的价格水平,从而也影响了企业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相较于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拥有更高的调整成本,所以人力资本权重越高的企业拥有更强的费用黏性。这些经典的理论充分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企业的成本(最起码职工的工资成本)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因此,跳出企业微观的层面,从宏观的经济背景解释企业成本费用的黏性问题,把劳动力供给作为衡量公司解雇和招聘员工有关调整成本的变量,可能更具有意义。
二、研究假说的提出
劳动经济学认为人力资本发展一直以来被视为解释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Li等,2017)。当公司经营活动减少或者营业收入下降时,要综合考虑与员工有关的所有收益与成本,进而做出公司成本决策。当公司所在地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充足,而公司经营活动下降、公司收入减少时,若高管对公司未来劳动力供给预期良好且敢于裁员,企业成本费用黏性较小。反之则由于公司存在培训人力资本成本的原因,导致公司成本费用黏性较高。通过地区人口这一基础指标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的供应状况。它不仅能体现出人们参与劳动的状况,还能测量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马忠东等(2010)指出地区人口的波动会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变化。地区人口的提升与降低会使劳动力总量做出相应的变动,其关系具备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需要考虑个人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此外,地区人口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的意愿。因为如果一个地区人口密度越高,表明当地人口更愿意参加工作,当地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供给水平也越高。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供给越高,那么公司收入提高时重新聘用员工所承担的成本越少;那么在公司收入降低时,就会解聘一些员工来降低公司成本。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选择地区人口指标,去衡量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能力。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市场供给能力越高(低),公司成本费用黏性越低(高)。
三、样本、变量与模型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公司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劳动力市场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由于保险行业与金融行业存在特殊性,会影响回归结果,因此本文剔除这两个行业的数据。将缺失值剔除后,最终得到的观测数值为13076个。由于是多样本数据在不同时间轴组成的混合数据(Pool Data),因此数据库中的公司年度观察值存在非独立性,如果数据不满足独立性要求将会有回归结果显著性被高估的问题出现。为了使统计结果更加精确,本文通过将各公司进行“聚类(Clustering)”的应用方法来调整系数估计值的标准误。
(二)变量定义说明
1.成本费用黏性。Anderson等认为当一个企业营业收入下滑时,其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减少幅度明显低于该企业营业收入上升时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增加幅度。Chen等研究发现,当企业资源配置的性质处于可控状态下,企业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随着营业收入变动而产生非对称性,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高层管理层为达到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借鉴上述的研究思想,本文构建了虚拟变量及其交互项用以衡量公司成本费用黏性。
2.劳动力市场供给。当前,中国的人口基数与劳动力总量相对较大,因此地区人口的变化是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公司所在地区人口数量越高,这一地区劳动力供给越大。本文将地区人口表示为P。
3.控制变量。由于可能缺少重要变量所造成缺失变量的偏误,本文设置如下控制变量:Economic_Var为经济变量,主要包括:(1)根据每个企业营业收入(百万)与该企业员工总数的比值表示劳动密集度(EI);(2)利用每个企业总资产与该企业营业收入的比值表示资本密集度(AI);(3)设置虚拟变量SD表示企业上一年业绩情况,如果该企业t-2年的营业收入高于t-1年的营业收入则取1,否则取0;(4)地区发展变量,取公司所在地区GDP值。除以上四大经济变量外,设CV表示以上经济变量外的其他控制变量,主要是指公司股票收益(SP)。
(三)研究模型
本文通过借鉴颉茂华等(2015)及时确认损失非对称性的衡量方法,在其他控制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用交互项SC×D来表示企业营业收入变动与企业成本的非对称性,即公司成本黏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性研究,对上市企业中是否存在成本黏性进行考察。
模型(1)用来检验我国公司的成本黏性是否存在,该模型是Anderson在已有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控制变量,采用分组回归的研究方式进行检验。SGA=β1+β2SC+β3SC×D+SC×D×Economic_Var+Economic_Var+Control_Var+
Inddummies+Yeardummies+ε模型(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考虑到极端值可能使回归结果存在误差,因此对1%到99%区间内分位数上的连续可控制变量进行缩尾处理(Winsorization)。根据表1中我们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SGA的平均值为0.136,SC的平均值为0.137。在13076个观察值中,平均有25.7%的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小于上年,城镇人口就业率为37.8%。
(二)劳动力供给程度对成本费用黏性
为了考察劳动力供给程度对成本费用黏性的影响,本文使用研究模型(1)进行分组检验。我们将地区人口水平按照中位数分为两组。如果大于中位数,则DP取值为1,否则为0。通过对表2成本费用黏性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第(1)列中变量SC×D的系数为-1.203,并且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当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供给水平较小时,公司成本费用存在黏性。第(2)列中变量SC×D的系数为-0.888,但结果不显著,表明当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供给水平较高时,公司成本费用黏性不存在。以上结果表明,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供给水平对公司成本有着显著影响,即随着劳动力供给水平提高,公司成本费用黏性程度降低。这一结果说明,公司高管在进行成本决策时,需要考虑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市场情况,然后根据当地劳动力供给水平,做出有利于公司的决策。如果劳动力供给水平较高,那么公司比较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聘用到员工,此时公司面临的调整成本较小;当公司业绩下滑时,高管为了节约成本,比较容易做出解聘部分员工的决策,降低了公司成本费用黏性。之后在公司业绩提高时,重新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员工。这为研究假设提供了支持的证据。
(三)稳健性检验
2008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金融危机,因此,为了较为准确地分析经济波动对企业成本黏性的影响,我们将2010年的企业数据扩展到2008年,运用STATA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结果表明,在经济波动期,企业会对占企业成本较大的劳动力成本进行较大幅度削减,从而减低企业成本费用黏性。结果显示依然稳健(表略)。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视角,考察公司成本费用黏性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劳动力市场供给对公司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越缺乏,公司成本费用黏性就越严重。因为当公司所在地区劳动力供给紧俏时,公司解聘与重新招聘员工所面临的调整成本就越大。因此,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成本角度出发,相关政府部门需要统计每种类别的职业工资水平,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设置职业工资指导价,用以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方的行为,从而实现政府对企业内部各类人员工资水平与工资关系的合理性进行指导,实现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间接调控。
参考文献:
[1] 陈宇峰,马延柏.融资渠道、产品市场竞争与成本黏性——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42(07)
[2]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3] Li,H.,L. Prashant,R. Scott,and W. B. Zhen. Human capital and China’s future growth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7,31.
[4] 马忠东,吕志浩,叶孔嘉.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增长:1982-2050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01)
[5] Anderson, M., R. Banker et al. Cost behavior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SG&A Cos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J]. 2007, 22:1-22.
[6] Chen C., H. Lu and T. Sougiannis. Managerial empire build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asymmetrical behavior of SG&A costs, AAA&CAAA Working Paper, 2008.
[7] 颉茂华,刘斯琴,杨彩霞.产品市场竞争度、竞争战略选择对成本黏性的影响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6(01)
(责编:若佳)
[第一作者简介:张保卫(1980—),男,黑龙江密山人,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北京朝阳分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