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在治理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文章结合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目标与任务,针对治理基础理论展开分析,同时针对传统中国式现代化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现状展开研究,进而制定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黄河流域 协同治理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11-14-03
黄河是母亲河,兼具生态与经济重要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生态方面,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水污染等问题突出;经济方面,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此外,协同治理难度大,管理体制不完善、利益协调难、法规不健全。因此,开展此研究迫在眉睫,有助于保护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为共同富裕助力,同时为其他流域治理提供经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目标与任务
(一)治理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有多重目标,具体包括:生态保护方面,致力于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发展方面,推动产业协同与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增长;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传承创新及社会稳定和谐;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目标涵盖完善协同治理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以及实现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以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治理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需完善协同治理体制机制,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权限,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完善生态补偿与绩效考核机制,激励各地参与;提升治理能力,加强主体能力建设,发挥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决策科学性;运用科技创新,建立监测管理平台;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立参与机制和平台,规范引导公众参与,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作用,共同促进黄河流域协同治理[1]。
二、治理基础理论
(一)协同治理理论
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多主体合作解决公共问题,政府在黄河流域协同治理中起主导作用,需向服务型转变并提升能力;企业应兼顾经济与环境社会效益,可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做贡献并与其他主体合作;社会组织具专业性等特点,能开展宣传监督、提供咨询等;公民作为基础和受益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协同治理机制包括沟通协调、资源整合、监督评估等,该理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方面有广泛应用,促进多方共同参与,实现协同治理。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原则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共同性,在黄河流域治理中,公平性要求公平分配水资源等,确保各地区各群体共享发展成果;可持续性促使经济发展注重生态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共同性则需沿黄各省区及与其他流域地区协作。该理论在生态保护上,可通过生态修复等措施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应走绿色、循环之路;社会发展要注重公共服务均衡与公众参与。
(三)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理论涵盖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其强调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动态性,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增长。在黄河流域治理中,该理论可用于制定发展规划,考虑资源禀赋等因素;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可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此外,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建立创新联盟,提高创新能力,为协同治理提供科技支撑[2]。
三、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现状
(一)治理体制与机制现状
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现状中,治理体制方面,属地管理与垂直管理并存但联系薄弱,部门分割管理致“九龙治水”,且缺乏统一协调机构。治理机制方面,沟通协商机制不完善,信息不畅致行动难统一;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地区差异使利益难平衡;监督评估机制缺乏有效性,难以准确评价治理效果;生态补偿机制有待加强,标准不科学、方式单一且资金不稳定。
(二)生态保护现状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有积极进展,生态修复项目成效显著,如三江源草原恢复、贺兰山生态改善;水质明显提升,以乌梁素海为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黄河源及三角洲等地生物种群增加;制度保障不断加强,相关政策文件提供有力支撑。但同样存在问题,水资源短缺致用水矛盾突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仍严峻,部分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且协同治理机制有待完善。
(三)经济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工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省际合作紧密,城市群协同发展初显成效。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和水利设施不断发展。但也存在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区域间和城乡差距大;产业协同度有待提高,产业链不完善且同质化竞争严重。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黄河流域协同治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具体包括:生态保护方面,存在水资源短缺与用水矛盾、水土流失严峻、部分地区生态脆弱及协同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水平不均衡、产业协同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发展方面,民生改善任务艰巨、文化保护传承有压力、社会稳定压力大[3]。
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
(一)体制机制创新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需结合经济发展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跨区域经济协调机制。设立黄河流域经济协同发展委员会,制定总体规划,下设专业委员会协调产业、科技、环保等领域工作。搭建经济合作平台,线上发布信息,月更新量达1000条以上,覆盖90%重点项目和政策信息;线下每年举办不少于5次对接活动,促成百亿元级别项目合作。完善合作政策,给予产业转移企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金融机构提供不少于1000亿元融资支持。
其次,创新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如新能源产业联盟,三年内攻克至少10项技术难题,降低发电成本15%。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如装备制造产业提高原材料质量合格率20%、供应稳定性30%。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如大数据产业三年内建设不少于10个数据中心,实现产业规模破千亿元。
再次,完善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两年内建立覆盖九省(区)的交易平台,年交易金额达百亿元以上。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生态农业三年内增加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50%,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数量增长20%。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上游生态保护地区每年获不低于10亿元补偿资金,成效显著地区奖励不低于5000万元,破坏地区处罚不低于1000万元。
最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加大投入,政府每年投入不低于50亿元专项资金,企业研发投入三年内提高到5%以上,社会资本设立不低于100亿元基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新能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率至30%以上。培养和引进人才,每年引进不少于1000人,为企业培养5000人以上。
(二)生态保护创新
产业转型与生态保护融合方面,政府每年投入50亿元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如山西某煤炭企业获补贴进行技术改造;计划三年内在山东、河南等建设不少于100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设立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在青海、甘肃等地发展新能源,在陕西壶口瀑布等地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科技创新驱动生态保护,政府设生态保护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科研团队研发水土流失治理等技术;建立创新平台,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攻克难题;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全面监测,及时预警。培养专业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为生态保护贡献力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整合项目资金,某省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处理厂等改善生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制定优惠政策,推广PPP模式,发行生态环保债券。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标准体系,拓宽筹集渠道,加强资金监管。加强区域协同合作,中央牵头成立跨区域协调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制定跨区域规划,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治理水土流失,如某地区合作建设淤地坝;加强水资源保护,治理污染河流;推进生态修复,共同扩大湿地面积[4]。
(三)经济发展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政府设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改造,如山西煤炭产业中,给予采用先进技术且投资大的企业补贴并减免所得税,提供贷款贴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政府主导联合各方,三年内建不少于50个。覆盖主要农业产区,如河南、山东等地引进先进企业,利用无人机等智能化技术提高效益;培育新兴产业,制定新能源产业规划,政府与企业合作在内蒙古、甘肃等地建风力发电场,在青海、宁夏等地建光伏发电基地,出台优惠政策;投资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如西安、郑州等地吸引数字企业入驻,设立发展基金支持创新和拓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成立黄河流域经济合作组织,设办事机构,召开会议探讨跨区域问题;建立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调研后制定规划,明确上下游产业重点,如上游发展生态农业和清洁能源,中下游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制定交通规划,未来五年新增高铁里程不低于3000公里,加强交通枢纽建设,同时投资水利工程,鼓励企业参与能源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政府制定规划设专项资金,奖励绿色认证企业,推广环保技术;整合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如壶口瀑布等景区,完善设施。推广生态农业,设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基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设创新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设服务平台奖励优势企业,提高创新意识。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从三方面着手,具体包括:
首先,挖掘黄河文化内涵。政府牵头组织专家对沿黄省份历史遗迹普查登记,丰富资源数据库;邀请专业人士评估文物价值,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高校研究黄河文化,举办国际研讨会推动传播。
其次,推动黄河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黄河文化旅游,整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打造精品线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文创产品、特色美食和民俗表演,鼓励研学旅行和民俗体验;培育文化产业,明确重点领域,建设创意产业园,吸引社会资本,融合科技开发数字产品。
最后,加强保障措施。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考核机制,表彰先进、问责不力者;加大资金投入,设专项资金,争取上级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加强人才培养,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训现有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
(五)科技创新应用
生态保护领域,研发智能水资源监测系统,推广节水灌溉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利用生物技术修复土壤和植被、研发生态护坡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如政府牵头研发监测系统,建立示范工程,制定技术标准。产业升级方面,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发展智能制造和推动农业转型,加快新能源、数字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如制定产业规划,给予政策支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保障措施上,加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5]。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意义重大,通过产业转型与生态融合、科技创新驱动、多元化投入及区域协同合作等措施,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凝聚力量。展望未来,仍将持续改进治理措施,将黄河流域打造成生态优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典范区域。
参考文献:
[1] 吴昌林,张泽政.中国式现代化导向的市域社会治理及多主体协同的路径优化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01):100-107.
[2] 任保平,李培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的现代化治理体系[J].人民黄河,2023,45(09):4-11.
[3] 柴龙,齐晓亮.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生态警务跨区域协同治理研究[J].行政与法,2023(10):35-44.
[4] 武占云,单菁菁,魏后凯.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治理的模式转型与对策研究:基于“抗解性”理论视角[J].中国软科学,2023(05):88-98.
[5] 曹霞,刘宇超.《黄河保护法》实施框架下流域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路径[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07):184-189.
(责编:贾伟)
[作者简介:杨维妙,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分析、社会治理、公共组织管理。]
[基金项目:2023年度运城学院校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黄河流域协同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Y-20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