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探索:吉林省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创新服务

2024-11-25 00:00:00孙宏臣
行政与法 2024年11期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社会各个单元同力协作,营造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整体谋划是基石、有序推进是关键、动态调适是保障。从广度到深度创新谋划服务,从真心到真情落实服务,从平台搭建到氛围创造,都需要系统探索。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年来,吉林省在政策支持、平台搭建、双创服务等各个方面,着眼于为创新服务,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断积极探索。

一、整体谋划:从“广度”到“深度”,健全创新服务

吉林省在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从“广度”到“深度”,健全创新服务,整体推进。一方面,推出“办、管、服”三套机制,在“办”中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在“管”中健全指标评价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在“服”中强化项目建设服务、金融信贷服务、纾难解困服务。着力打造办事依法依规、办事高效便捷、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办、管、服”有机统一,整体推进,不仅仅在高效满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上下功夫,更在为企业和群众做好保障和服务上求实效。另一方面,以“五大平台”为引擎,培育良好投资环境。聚焦产业园区、夯实硬件基础,统筹水、电、气、热、路等建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承载能力;引才育才用才、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通过为人才提供、保障性服务、畅通人才晋升渠道等措施真正让人才引得进、干得好、留得住;“助企服务包”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在融资服务中快速精准打通政策惠企的最后一步,与中小企业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管家+保姆”搭建公平竞争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系列量身定制的服务项目、制定包联方案、工作机制和工作台账,为企业纾难解困;助企服务活动搭建发展保障平台,以“亲清相伴”助企服务活动日等方式在综合业务咨询、法律咨询、税务咨询等方面面对面现场解答、闭环式跟踪督办催办、限期解决反馈。从硬件基础建设、人才引进培育、金融服务到竞争平台建设、助企活动等方面面全面整体推进落实,健全创新服务。

二、有序推进:以“真心”换“真情”,深耕创新服务

吉林省在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中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序开展切实可行的便民服务,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真心”换“真情”,深耕创新服务。一方面,“首问负责”让企业群众安心、“限时办结”让企业群众舒心、“延时服务”让企业群众暖心、“领办代办”让企业群众放心、“上门服务”让企业群众贴心、“跨省通办”让企业群众省心、“预约分流”让企业群众随心、“自主评价”让办事群众开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群众顺心、“专项巡察”让办事群众欢心。“十心”举措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企业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用实际行动用计于民、施策于民、取信于民。另一方面,集各级政府、高校院所、导师、中介、投融资、知识产权、产业链资源、人力、法律、财税、宣推等,提供普惠式、专业化和精准性服务。一是建立创业智库,升级专业服务。邀请行业专家,建立长春新区创新创业智库,对联盟、创业孵化载体、企业和项目给予诊断梳理、模式优化、项目打磨等专业咨询和指导。二是汇总企业需求,提供差异服务。按照初创类、成长类、腾飞类等进行在孵企业分类,提供差异化服务,针对初创类企业提供导师辅导、培训等,针对成长类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开拓市场等,针对腾飞类企业提供更加高端和广阔的舞台,充分链接资源开拓市场等。三是引导导师专家,专项服务企业。引导创业导师、行业专家通过市场化聘用方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四是推动协同孵化,促进融通发展。开发龙头企业资源,推动大企业平台化,衍生创业主体、项目,围绕大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组织中小科技企业为大企业服务,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五是协调同级部门,推动服务直达。协同市监、税务、金融等行管部门,推动更多优质服务直达中小企业。

三、动态调适:用“平台”拓“生态”,夯实创新服务

吉林省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决策部署时,聚焦经营主体需求,以经营主体感受为标准,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根据企业群众的切实需求动态调适创新服务举措,不仅着力打造硬件环境,而且持续营造创业创新氛围。一方面,搭建载体,营造硬件平台。比如对接域外主体,落位先进载体。对接大学科技园,了解园区发展模式,调研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烟台园区运营状况,共同谋划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落位新区;鼓励国际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邀请国外企业到吉林实地走访调研,谋划企业落位,打造国际合作园区;谋划新合作,打造新园区。打造“龙头企业+产业链”孵化模式,有效利用国有平台专项债园区建设数字经济孵化器,打造政企合作新园区;加强港澳交流,探索港澳模式。实现港澳科技园区与吉林省创业科技园互访,探索联合孵化模式,谋划将先进模式在吉林复制,同时计划举行港澳青年企业家内地行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夯实创业服务。统筹双创赛事,提升资源效能;持续公益活动,扶持青年创业;常态成果路演,挖掘优质项目;谋划全区活动,联合塑造品牌扎实推进“做对接、搭平台、强创新、促转化、引项目、优生态”等举措,积极推进科方向等进行适度协商调整。

作者简介:孙宏臣,管理学博士,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