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战役发起前,“联合国军”起初行动谨慎,前进缓慢。为麻痹美军情报侦察,一步一步诱敌深入,志愿军总部进行了巧妙的指导。“既要抓住敌军,表现出与敌作战的决心,给敌以打击,又要显示力量不强,而步步后撤,骄纵敌人”,“故意在阵地上和道路旁丢弃部分装备和物品,制造狼狈撤退的假象……向被释放的美军战俘透露消息,说志愿军粮食供应困难,准备撤回国内”,这导致“联合国军”判断志愿军怯战,认为寒冷和补给困难可能使得志愿军不想撤退却又不得不撤退。
第二次战役中,担负关键穿插任务的志愿军第38军第113师,强行军至三所里阻敌南逃北援,因行军过快,军容不整衣着破损,遇敌机侦察时,指挥员索性命令部队去掉伪装上大路前进,反而骗过了美军。
在龙源里葛岘岭阻击战中,担负当面阻敌任务的第113师337团1营1连2排创造出战损比200∶0的战争奇迹。当时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在阻击阵地的选择上,2排排长郭忠田独辟蹊径,重点始终放在位置明显的假工事上。假工事被炸毁后,郭忠田利用战斗间隙再次派人上去修好,这使美军误判志愿军又上去了一支增援部队。整个过程浪费了美军大量炮火和几百架次飞机的轰炸,成为阻敌南逃北援的一场重要战斗。
(登高摘自《军事历史》2023年第4期,胡睿、 魏长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