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作为21世纪的儿童,他们面对的心理问题远超我们的想象。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也更有责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实施课程改革的现代教学中,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起着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责任,笔者认为,音乐学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强有力的引导作用。
唱歌,说起来简单,但敢于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首先考验一个人的自信心,有的学生即使唱得并不算好听,也敢于表现自己。
针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笔者对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调整:在每次完成歌曲教唱后,进行“加分演唱”环节,规则是第一次个人单独演唱只要上台演唱就加一分,唱得好再加一分;第二次两人合作唱,台下掌声热烈就各加一分;第三次三人齐唱,声音洪亮、旋律正确可加一分。如此实施后,笔者发现以前上课不爱唱歌出声的或者爱说话的学生,在歌曲学习时就非常用心和认真,并且跟其他学生一起大声地齐唱,“加分演唱”环节也能踊跃举手参与,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自信心得到显著提升。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也非常重要。若非教师积极引导,鲜少有学生能够积极响应,为了激发这些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通过一些带有群体指向性的语言暗示他们,如“我听到了好几个同学的声音,特别好听,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刚刚这位同学唱得非常好,有没有勇敢的同学来向他发起挑战?”等。对于大胆展示自己的学生,无论表现如何,教师先给予热情的表扬,再给予委婉建议,并鼓励更多的学生单独展示,长期轮流着进行这样的鼓励教学后,教师发现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显著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并且学会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和自己,让他们在自主性的学习歌唱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
歌曲的创作是作曲家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真实记录,而被选入教材的乐曲也都具有正能量,歌是美好动听的,词是富有意义的,在唱和听的过程中,生活中的繁杂和负能量,总能被排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美的感受,对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对专业部分进行准备,往往更需要了解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通过这段音乐想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教师关注这一要素,学生便能很好地在歌唱中体验和领悟这样的道理。如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悄悄话”,安排了《雨天等妈妈》《小伞花》《吉祥三宝》《共同拥有一个家》四首歌曲,教材上分别给它们赋予了四种不同的情感——“亲情伞”“友情伞”“太阳伞”和“爱心伞”。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沿着这样的一条线,通过歌词里的故事,带领学生分别体验这四种情感,在音乐中感受这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并通过自己与他们的回忆,进一步加深理解,并知道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例如,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难忘的歌”开篇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教师除了教唱歌曲的节奏和音符,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学生知道这是在1935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创作的一首具有号角意义的歌曲,从而使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了解历史,通过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铭记历史、感受历史,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继而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
此类歌曲在各学段的教材里还有很多,如果音乐教师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索教材内涵,这对构建一个完整而又健康的心理体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在活动过程中,情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试想教师和学生都有正面的、热情的态度和情绪,课堂的气氛必然是活跃的,并且对课堂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作为音乐学科,课堂的氛围显得更为重要,音乐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情感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为所有学生,特别是一些较内向的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解放,放松自己紧张和不自信的消极情绪。
日常音乐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会对部分学生产生偏爱,有较高期望值,而这些学生也会喜欢上音乐课,在课堂上情绪饱满、态度积极,对教师的指令心领神会,成绩提高很快。这种现象被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表现出了好感和偏爱。虽然没有公开告诉其他学生,但自己的这些情绪在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中,通过笑脸、眼神和语调都微妙地传递给了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相反,有些经常遭遇冷落、训斥的学生往往因此体验到集体乃至社会对他们的否定和排斥,产生一种被遗弃的压抑感和自卑感,以及妒忌怨恨的心理,形成消极的情绪,感到别人都不理解他,从而影响了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教学态度,要一视同仁,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时刻都有教师的关注与期望,并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期待、信任的态度。
教师要谨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发挥课堂促进者、指导者的身份特点,与学生平等相处。特别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性格内向、不擅长展现和表露自己的学生,教师要特别关注,积极引导,给予他们真诚的爱,用宽容的态度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们突破自我、释放自我。同时,要多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自信地打开自己的心扉,阳光地面对学习与生活。
2.生生关系
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表演或演奏,会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会更容易,他们之间的心灵界限更少设防。很多学生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可是在他的交往圈里却是大胆、自信的一员。所以,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把原有的班级授课模式改为小组合作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的合作质量能得到提升,自信和团结意识也会有所提高。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学校,音乐组坚持每学期开展各项音乐活动,如班级歌唱比赛、独唱比赛、器乐比赛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有着极高的热情想要参与其中,不论平时教师口中的“调皮学生”还是“好学生”,在这一刻,大家都是对音乐有着爱好的同伴,比赛过程中,或兴奋、或紧张,无论结果如何,他们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乐观活泼的性格得到释放,自卑、孤僻等负面情绪被剔除在外,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自信、勇敢的健康心理。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用抽象思维看待问题,但学生却只能以他们目前的视角主观地进行体验。教师要积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注入式的教学,而要让学生在他们的视角中,以自己的精神意志为参照,创设一定的体验环境,让他们自己亲身去经历和感受,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课堂上,除了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体验中,让音乐里的情感和哲理渗透学生的心中,并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创造与实践活动,以自信、勇敢、合作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体验学习、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国之栋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源)
山西教育·教学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