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标记 “ 要不怎么说 ” 的语义分析

2024-11-22 00:00:00刘仁萍
今古文创 2024年44期

【摘要】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要不怎么说”在语音上与后项话语之间有停顿,语义上只具有程序意义,不具有概念意义,语用上主要是对言语交际进行调节,多出现在口语中,属于话语标记的范畴。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主要表达程序意义,其语义指向根据语篇分布模式来看,可以分为指前型、指后型、双指型,前后项之间具有顺承、证明和总结关系。

【关键词】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语义指向;前后项关系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4-011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4.028

一、引言

我们发现,在“要不怎么说”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去语义化的现象,即从中真值义转变为程序义,也就是说“要不怎么说”经常以话语标记的身份出现,主要目的是表达程序意义。王正元(2006)认为:“程序意义既可以是指导理解过程的推导,又可以表明发话者施行言语行为话语意图的类型。” ①换句话说,程序意义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1.可是,谁知道准怎么样呢!那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啊。

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我满月的那一天,不但没有风,而且青天上来了北归较早的大雁(老舍 《正红旗下》)

语例1中,说话人使用“要不怎么说,我的福气不小呢!”引导后续话语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我有福气”,说话人依据自己的价值体系及评判标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这种观点传递给听话人,体现出强烈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显然,“要不怎么说”在使用过程中,已经失去了编码意义,具有程序意义。本文主要讨论“要不怎么说”作为话语标记使用时的语义指向以及“要不怎么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

二、“要不怎么说”的语义指向

周刚(1998)将语义指向分析分为静态语义指向分析和动态语义指向分析,动态语义指向分析要考虑语境因素,这也涉及了超出单句的语篇层面 ②。语义指向是指语句当中的某个成分在语义里和其他成分之间具有关联 ③。作为话语标记的“要不怎么说”在使用过程中与其前后项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将从语篇的角度对“要不怎么说”的语义指向进行考察,着重考察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与前后项之间的语义联系的紧密度。

根据唐善生、马亦琦对“要不说”的语篇分布的情况可知“要不怎么说”共有三种分布形式 ④。为了下文书写的方便,我们将前置式记为X+S1,中置式记为S1+X+S2,后置式记为X+S1。我们认为,这三种分布情况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语义类型,即(1)指前型;(2)指后型;(3)双指型。

(一)指前型

指前型是指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与其前面的话语在语义上的联系更为紧密,话语标记的前项一般是讲述已然性的事实,然后由“要不怎么说”引出关于话语前项结论或观点,此时的观点或结论也是对话语前项的总结和归纳,指前型语义的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一般出现在“S1+X”的语篇分布模式中。

1.简佳又道,“不想跟他过了?”

“不是不想,是不能。不能过了,没法过了。”小西开口了,“当初我妈一直跟我说,门当户对很重要,贫贱夫妻百事哀……开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现在明白了,都是穷闹的,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王海鸰《新结婚时代》)

2.过去有一个算卦的叫小神童,因为他的生意非常好,在他旁边儿那几位算卦的都不赚钱了,所以其中有一个算卦的使出这么三个人来,打算把小神童打跑了,要不怎么说过去“同行是冤家”呢。(冯不异、刘英男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3.李生山说:“四个现代化不搞了,你们这么闹,天下就大乱!”岁数大的说:“你这是污蔑!现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李生山苦笑了一下,沉默起来。三月中旬,母亲生病,他回老家看望老人家。家乡还是穷啊……要不怎么说搞四个现代化是人民的希望!(《人民日报》)

语例1中,说话人先是叙述了自己婚姻生活中的事情,然后得出结论“要不怎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说话人使用话语标记既是通过话语前项得出结论,也是对话语前项的总结归纳;语例2中说话人先是叙述“别的算卦的嫉妒小神童的生意好,把他打跑了”,接着引出“同行是冤家”的观点,这时的话语标记是根据话语前项发生的事情,得出的观点,也是对前项内容的总结和评论;在语例3中,先是说明目前存在的现实情况“现在生活的种种困难的情况”,从而得出“要搞四个现代化”的结论。

(二)指后型

指后型是指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与其后面的话语在语义上的联系更为紧密,此时话语标记的前项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前项出现时通常是语气词或比较短的小句,后项通常是说话人的想要表达的内容,体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态度和立场等,是说话人想要表达的重点信息。这时,“要不怎么说”的语篇分布模式是X+S2。

4.家里光剩下那个老头儿看着死人,心里净剩嘀咕了:“(唉),要不怎么说这个年轻人嘴巴子没毛,办事不牢!天都这么晚了,已经关城了,他一定回不来了。直嘱咐他让他快回来,结果还是得落到这儿。黑了,赶紧点上灯吧。”(冯不异、刘英男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5.“是吗?”

“要不怎么说你们是机器人呢,好赖我听不出来。他们造你们的时候都没教吧?光给你们输了个实心眼的软件?”(王朔 《谁比谁傻多少》)

6.要不怎么说,请吃饭不如请流汗呢!而玛瑙汗蒸对女性特别好呢,不仅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还能调理女性荷尔蒙,治疗妇女病,止经痛,气血调和,对更年期荷尔蒙失调的女性也有疗效。(网络语料/微信公众号)

语例4中,“要不怎么说这个年轻人嘴巴子没毛”前有个语气词“唉”,说话人“老头”使用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引出观点“这个年轻人嘴巴子没毛,办事不牢”,话语后项中提到的“年轻人没有及时回来”的事实验证了这一观点,标记语与话语后项的语义联系紧密;语例5中话语标记引出说话人的观点“你们是机器人”,话语后项中说话人认为“你们没心眼”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你们是机器人”,很明显,说话人使用标记语“要不怎么说……”是为了引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标记语与话语后项的联系更为紧密;在语例6中,说话人使用“要不怎么说,请吃饭不如请流汗呢!”是为了更好地引出后项内容“汗蒸对女性会有多种好处”,这时标记语与后项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双指型

双指型是指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与前后项话语在语义上都有紧密的联系。此时话语标记的前项主要为陈述性语句,其语义内容是“用来介绍或陈述某一事件或观点”,后项话语的语义内容是“用于表示说话人的主观看法”,前后项的内容都可以验证话语标记“要不怎么说”所引出结论或观点,这时“要不怎么说”与话语前后项都有紧密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衔接前后项内容。双指型的语义指向通常出现在S1+X+S2的语篇分布模式之中。

7.写不好一点点学嘛,多摔打几次不就百炼成钢了……当年咱们还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写,通不过就重写,咱们父母又没文化,指不上,还不就靠自己一点点摸索,逐步提的高……你这可是太惯孩子了,要不怎么说现在这孩子幸福呢,‘抱大的一代’,连检查都不会写长大怎么走向社会呀?怎么干得了大事业?”(王朔 《无人喝采》)

8.不要说长跑要人命,毕竟邦泰员工今天上午把上面的所有运动一口气给全完成了……要不怎么说“铁打的开发商,钢铸的地产人”呢,邦泰人还是“战斗机”级别的呢!(微信公众号)

语例7中,说话人先介绍了“自己小时候写检查的情况”,使用“要不怎么说”引出自己的观点“现在的孩子是抱大的一代”,后项的内容“现在的孩子连检查都不会写”也进一步地验证了“现在的孩子幸福”的观点,“要不怎么说”与前后项都有紧密的联系;语例8中,“要不怎么说‘铁打的开发商,钢铸的地产人’呢”是对前项内容“邦泰员工一口气完成所有运动”即说话人先讲述了“世界上没有让人感到百分百满意的好事”,引出了“要不怎么说‘铁打的开发商,钢铸的地产人’呢”的观点,后项内容“邦泰员工是战斗机级别的”也证明了“铁打的开发商,钢铸的地产人”的观点,标记语的使用使前后项的内容更加连贯。

三、“要不怎么说”的前后项语义关系

“要不怎么说”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分为三种:顺承关系、证明关系、总结关系。

(一)顺承关系

顺承关系多发生在对话语境之中,是指说话人在接收到听话人的话语信息之后,使用“要不怎么说”连接的后项来表达自己对听话人话语内容的认可,这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处于同一立场,说话人出于礼貌原则使用“要不怎么说”承接听话人的话语内容,使对话顺利进行。

1.“人就不一样了,人不是还有自觉性么……”

“倒是,要不怎么说比牲口强一截子呢。不过老实跟你说,人也不能这么养……”(王朔 《无人喝采》)

2.小刘麻子:“看,王掌柜,你不听我的行不行?你那套光绪年的办法太守旧了!”

王利发:“对!要不怎么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我还得多学!”(老舍《茶馆》)

语例1中,听话人认为“人有自觉性,所以是不一样的”,说话人在接收到这个话语信息之后,为了使对话顺利将进行,会顺着听话人的话语继续这个话题,“要不怎么说比牲口强一截子呢”,是说话人承接听话人的话语内容,表明自己认可听话人的观点;在语例2中,听话人“小刘麻子”认为说话人“王利发”的办法过时,已经不适用了,说话人“王利发”认可听话人“小刘麻子”的看法,此时,二人处于同一立场中,说话人“王利发”出于礼貌原则,使用话语“要不怎么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来承接听话人“小刘麻子”的话语内容,让对话顺利进行。

(二)证明关系

“要不怎么说”的前后项之间存在着证明关系,一般地,“要不怎么说”的前项内容表示的是用来证明的部分,内容多为事实情况,而“要不怎么说”的后项表示的被证明的部分,但是这种语义关系中的被证明的部分—般都是大家都知道的,或者说大家都承认的。

3.邻居家的一位退休老龄公差不多在近5年内,被那些保健人员(骗子)推荐(忽悠)花掉的钱保守差不多是小编60个月不吃不喝的工资!弄的现在他们家里一堆没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还不听子女的劝说,要不怎么说还是老年人的钱好骗呢!(网络语料/微信公众号)

4.为抢战利品把中野的一个连长打了,由连长被降为排长。打上海时,我在俘虏群里发现我们村地主少爷何正德,他家和我家有死仇,我找了他很多年,这次总算把仇报了,又被降级,从连长降成排长。妈的,你把俘虏干掉啦?丁伟问。重伤,要不是指导员把我抱住,我就把他宰了。酶,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要不怎么说你是李云龙的兵呢,那家伙这辈子受的降级处分比你可多。(都梁 《亮剑》)

语例3中,“要不怎么说”的前项内容“老人不听子女的劝说,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证明了后项内容“老年人的钱好骗”这句话,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在语例4中,“要不怎么说”的前项内容是“段鹏殴打俘虏”这件事情,李云龙行事冲动,莽撞,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前项内容“段鹏殴打俘虏”恰恰证明了“你是李云龙的兵”这句话。

(三)总结关系

“要不怎么说”的前后项之间存在着证明关系。总结关系是指“要不怎么说”所连接的前项表达的是一系列的事件,而这一系列事件都表示一件事,后项所阐述的内容是对前项表达信息的总结归纳,通常词语或者是简短的一句话。

5.狠老头儿在箱子底下摸了一百块现大洋,给了狠小儿。雇了匹小毛驴儿。——家里有的是牲口,干吗雇驴呀?雇的牲口送到北京就完啦!派家里的牲口送,还得带一个赶脚的,多一个人多一分盘缠,家里还少一个干活儿的,牲口还得吃,不上算呀!狠老头儿舍不得嘛!要不怎么说他叫“钱锈”呢!(冯不异、刘英男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6.陆贽的母亲去世,在3年的丁忧期间,各地藩镇都纷纷赠送厚礼,数量达几百份,可他硬是一份没收……这种声音传到德宗的耳朵里,德宗也觉得陆贽“清慎太过”,便私下里对陆贽说:“卿清慎太过……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受亦无伤。” ……

皇上的话是什么?是圣谕,是谕旨……可是陆贽不但不“遵旨”,还讲出了一番振聋发聩的大道理。要不怎么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呢。这就是陆贽,难得的陆贽。(《人民日报》)

语例5中,“要不怎么说”的前项内容是对“狠老头抠门会算计这件事情的描述”,后项内容是一个简单的词语“钱锈”,“钱锈”虽然简单,但是完美的归纳总结了“狠老头”这个人抠门会算计的性格;语例6中,“要不怎么说”的前项内容是对“陆贽不收礼这件事的描述”,其后项内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简短,但更贴合“陆贽”的高尚的品行,是通过前项内容总结出来的评价。

四、结论

现代汉语口语中常用的“要不怎么说”具有话语标记的使用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程序意义,而非表示真值的编码意义,在语篇分布中共有三种模式,这三种不同的模式导致了指前型、指后型和双指型三种不同的语义指向,其前后项之间具有顺承关系、证明关系以及总结关系。

注释:

①王正元:《话语标记语意义的语用分析》,《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第6页。

②周刚:《语义指向分析刍议》,《语文研究》1998年第3期,第3-4页。

③刘般若:《论语言学中语义指向分析与特征研究》,《语文建设》2015年第32期。

④唐善生、马亦琦:《“要不说”的语用分析》,《当代修辞学》2016年第2期,第1-2页。

参考文献:

[1]王正元.话语标记语意义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6,(02):6.

[2]周刚.语义指向分析刍议[J].语文研究,1998,(03): 3-4.

[3]刘般若.论语言学中语义指向分析与特征研究[J].语文建设,2015,(32):1.

[4]唐善生,马亦琦.“要不说”的语用分析[J].当代修辞学,2016,(02):1-2.

[5]王言萍.现代汉语确信话语标记多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4.

[6]祁曼曼.话语标记“要不说”[D].浙江师范大学, 2013.

作者简介:

刘仁萍,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