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福建非遗资源丰富多彩,其外宣翻译是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文化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探讨非遗外宣翻译方法。研究发现,译者在翻译非遗外宣资料时,应当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灵活运用直译、音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和意译等翻译方法,确保非遗外宣翻译实效,推动我国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4-0108-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4.027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CX202350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其翻译和外宣工作对于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来说至关重要。福建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根据福建省文物局介绍,截至2023年11月,福建省共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十大类别。2008年,《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版,这是我国首部双语版非遗名录,为研究者提供了系统的文本资源。然而,由于该书出版时间稍久远,收录的项目未能得到更新,且现有项目翻译存在“过度音译”“译名不统一”“文化误译”“摘译不当”等问题,大大影响了福建非遗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福建非遗外宣翻译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基于此,本文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福建非遗外宣翻译,以期为今后福建非遗翻译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地区的非遗翻译研究与实践起到借鉴作用,实现我国非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二、文化翻译理论概述
“文化翻译理论”由文化学派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提出。她在与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文化翻译理论的内容,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1]。概括而言,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具体包括:“第一,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第二,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第三,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第四,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2]简言之,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文化,翻译追求的等值应当是两种文化的等值,倡导实现两种文化间的动态交流。这一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语言学派的局限,标志着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翻译理论能够实现文化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彰显源语的文化意象和文化特质,对我国非遗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福建非遗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福建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两大类。在翻译策略与方法的研究方面,有学者依托不同的翻译理论,对福建非遗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例如倪铭晖基于语用等效翻译理论,结合《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探讨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3];吴慧娟以福建非遗相关中英对照文本为例,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探讨译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4];黄冬群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了闽南非遗外宣翻译能够采取的变译策略,并提出“互联网+非遗”的模式创造了非遗翻译的新生态[5];张译丹,卢晓静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出发,探讨了福建非遗“畲族服饰”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6];钟恬静,陈昕瑶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视角出发,借助语料库工具,对畲族非遗英译语料进行分析,探讨合适的翻译策略[7]。除微观层面上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探讨外,也有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分析福建非遗外宣翻译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例如洪莉依托生态翻译学理论,结合福建泉州非遗外宣翻译现状,从翻译生态环境与译者素质两方面探讨如何提升非遗外宣英译质量[8];胡庆洪,文军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散见于网站上的福建非遗英译文为例,指出当前中国非遗英译中的三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9];朱璇璇,黄凌燕探讨了福建泉州非遗的英译现状,提出当前翻译所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曼塔里的翻译行为理论,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10]。
综上所述,尽管近些年我国学者较为关注福建非遗外宣翻译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福建非遗项目丰富,且现有外宣资料的翻译存在诸多问题,福建非遗外宣翻译仍面临一些挑战,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福建非遗外宣翻译方法
探析
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巴斯奈特认为文化是翻译的核心,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文化置于第一位,信息置于第二位,使译语和源语达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因此,在进行非遗外宣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考虑源语字面含义的传递,更要尽可能地移植源语的“文化因子”,实现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动态交流。
(一)直译法
直译法,顾名思义,就是在翻译时按照字面意思进行对等翻译,直译法能够最大限度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风格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直译并非简单的字对字死译,需要译者根据译语的语言结构及表达习惯,在语法上做出适当调整,否则会使译文晦涩难懂。因此,对于那些按照原文字面意思直译,能够准确传达原文含义,且不会引起译语读者误解或产生歧义的词句,译者应优先采用直译法,以传达其独特的文化之美,使读者能够获得“原汁原味”的文化信息。在福建非遗项目中,许多项目名称的翻译就采用了直译法。例如,“惠安石雕”译为“Hui’an Stone Carving”,“畲族传统医药”译为“Traditional Medicines of She people”,“安溪蓝印花布”译为“Anxi Printed Blue Cloth”,“邵武河坊抢酒节”译为“Wine Snatching Festival in Hefang,Shaowu County”,“闽侯传统竹编工艺”译为“Minhou Traditional Bamboo Weaving Handicrafts”,“漳浦剪纸”译为“Zhangpu Paper-cut”,“闽南童谣”译为“Minnan Folk Nursery Rhyme”等。此外,在非遗项目的文本介绍中也有直译法的体现。例如,武平民俗绝技表演活动中的“上刀山”和“过火海”被直译为“climbing a mountain of swords”和“crossing a sea of flames”,生动形象地保留了源语的文化特征,给译语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由此可见,对于这类在译语中存在对应表达的特色文化词汇,译者可以采用直译法,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词语言特点和文化风格,实现文化的等值转换。
(二)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能够直接传达原文的字面含义,是翻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然而由于非遗外宣资料中一些词汇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单纯按照字面含义直译后的译文与译语读者的文化预设存在较大差异,经常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因此,对于这类特色文化词汇,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法,这样既能再现源语词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进一步解释其文化内涵,帮助译语读者消除对于“异质文化”理解上的鸿沟。
例:舞蹈表现“鲤鱼跃龙门”的民间传说。九鱼之中,以蛟为首,象征吉祥。
译文:Among the nine fishes, dragon is the head, which symbolizes auspiciousness and expresses the folktale of “Carp Jumping over the Gate of Dragon” (implying good luck and promotion).
本例出自于莆田非遗“九鲤灯舞”的介绍,“九鲤灯舞”是莆田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常见于节日庆典、祭祀等活动中。舞蹈表现“鲤鱼跃龙门”的民间传说,“鲤鱼跃龙门”寓意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如果单纯直译无法传达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因此此处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既保留了源语的“原汁原味”,又对其象征意义进行了解释说明,便于译语读者理解。
例:车鼓表演是由镲、锣、鼓等几种器乐组成的大合奏……
译文:The performance of Fuqing Xincuo chegu dance performance is a kind of grand instrumental ensemble played by big cymbals (with the diameter of about 60 mm), gongs (including big flat gong and bulged gong) and big drum (with the diameter of about one meter made of tanned cowhide).
车鼓舞是福清新厝的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形式,由镲、锣、鼓等打击乐器的大合奏兼各式各样的舞蹈组合而成。“镲、锣、鼓”是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对于不熟悉中国乐器文化的译语读者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因此译者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在加注部分对乐器的特征进行描述,使译语读者能够对这些乐器有更具象化的理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音译法
音译法即根据发音将源语词汇译为译语词汇的翻译方法,常用于专有名词的翻译,如人名、地名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一些源语文化中特有的名词和表达在译语中没有对等词,在这种情况下,音译法能够很好地填补翻译过程中产生的“语义空缺”,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和文化特质。因此,对于非遗中的这类特色词汇,可以采用音译法进行翻译,并将音译部分用斜体标注,提醒译语读者该词为外来词。例如,“浦城闽派古琴”译为“Pucheng Minpai Guqin”,“泉州笼吹”译为“Quanzhou Longchui”,“闽西客家十番音乐”译为“Minxi Hakka Shifan Music”,“自然门武术”译为“Ziran Men Wushu”,“陈三五娘传说”译为“Legend of Chen San and Wu Niang”,“闽南大道公信仰”译为“Minnan Dadaogong Worship”等。又如非遗项目“福鼎双华畲族二月二歌会”及“宁德畲族三月三习俗”中的日期“二月二”和“三月三”被音译为“Er Yue Er”和“San Yue San”,众所周知,二月二和三月三是指农历的二月初二和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对于日期的特色表达。由于此处为非遗项目名称的翻译,若将其进行阐释翻译,译文会显得冗长啰嗦,因此译者选择将其音译,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同时,考虑到译语读者的接受情况,译者在正文介绍部分分别对两个日期进行了加注解释,避免读者产生认知困惑。
(四)音译加注法
尽管音译法能够较好地处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问题,但对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民族特色词汇的翻译,若单纯采用音译,不仅无法让译语读者理解其含义,还会使译文可读性降低,阻碍非遗文化内涵的传递。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音译加注法。音译加注法是指在音译后附加注释对词汇进行解释说明,为译语读者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信息,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内涵,这与文化翻译理论跨文化交流的主旨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福建非遗外宣资料的翻译中,音译加注法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
例:闽西客家人在春播时祭祀神灵形成了民间农耕信仰,自明初沿袭至今……最具特色的有“百壶祭”“犁春牛”“作大福”。
译文:Minxi (western Fujian) Hakka farmers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at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sowing, which forms the folk farming worship culture. Since the early Ming Dynasty, many folk customs have been carried on till present, such as: zuo da fu (praying for great good fortune), bai hu ji (offering sacrifices with 100 bottles of wine), and li chun niu (cattle-ploughing in spring).
“闽西”指福建西部地区,此处添加注释“western Fujian”,地理位置一目了然。“百壶祭”“犁春牛”“作大福”是闽西最具特色的农耕信仰。“百壶祭”是指在每年春天播种的季节祭祀天地神灵,敬奉五谷大神,祈求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百姓健康、万事如意。“犁春牛”一般在每年的立春前后三天举行,活动中,人们会组织游行,牵着披红挂彩的耕牛,寓意着新的一年农作物能够茁壮成长,带来丰收。“作大福”起源于明朝末年,当时瘟疫流行,“打醮”禳灾不灵,村民们转而通过斋戒和祭祀“保生大帝”,最终成功控制了疫情。为了纪念这一神迹,村民们每年都会举行“作大福”活动,以此来感谢“保生大帝”的恩德与庇护。由此可见,这些闽西客家的春耕习俗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若单纯音译会导致读者不知所云,不利于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译者使用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在注释中,分别对三个词汇的内涵进行解释,保留源语文化意象的同时成功输出文化内涵。
例: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开青
译文:Kaiqing (drying the tea leaves in the sun) - Traditional Processing Skill of Wuyi Rock Tea (Da Hong Pao)
例: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炒青
译文:Chaoqing (fry the tea leaves) - Traditional Processing Skill of Wuyi Rock Tea (Da Hong Pao)
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开青”和“炒青”是武夷岩茶的两道制作工序,“开青”是晒青中使用的一种操作方法,指将茶叶薄厚适中且均匀地摊放在竹筛上,平铺于手工架上进行日光萎凋,“炒青”是将铁锅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放入茶青,由制茶师傅用手进行翻炒。对于不熟悉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译语读者来说,如果单纯将这两个词汇进行音译,难以传达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无法达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因此,译者通过音译加注的方式,在加注部分对两道工序的操作方法进行解释,帮助译语读者理解的同时起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除特色词汇的含义解释外,音译加注法也适用于补充文化背景信息,如:
例:漳州布袋木偶戏
译文:Zhangzhou Budai Puppet Show (Budai means “cloth bag”. In the old days, puppets and stage property are simple and small; puppet show performers put them in cloth bags and carried the bags with them to perform in the country, so it was called “Budai Puppet show”.)
“布袋木偶戏”是福建傀儡戏剧种之一,最早期木偶艺人习惯将所有的演出道具都装进布袋,一口布袋走天下,因此得名“布袋木偶戏”。对于“布袋”的翻译,译者采用了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在注释部分对“布袋”的含义以及“布袋木偶戏”的名称由来等文化背景信息进行补充说明,使译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传统戏剧文化。
(五)意译法
文化翻译理论主张译者在处理文本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因子”时,保留源语的异域文化特色,以异化翻译为主。然而,民族特色文化在非遗文本中比比皆是,在翻译时完全采用异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文化信息进行归化翻译是有必要的。在非遗外宣翻译中,针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色词汇,为了在译语读者的认知范围内,准确传达原词的含义,增强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者可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和原词语义,不局限于形式对等,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以达到意会言传之效果。
例:泉州闹元宵……还有“敬公”(祭祖)、“听香”等祈福习俗。
译文 : …There are also the folk custom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and to pray for good luck on the day of Lantern Festival.
“敬公”和“听香”是泉州地区的传统元宵习俗,“敬公”指元宵节期间进行的祭祖活动,“听香”一般是女性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以预卜吉凶。这两项元宵祈福习俗极具中国地方文化特色,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直译和音译难以传递的,因此译者采用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出这些习俗所承载的深层文化意义,从而达到文化功能等值的效果。
例:厦门中秋博饼
译文:Xiamen Mooncake Gambling
“中秋博饼”是源自福建闽南地区的一项中秋传统活动,其内容是参与者轮流投掷六颗骰子,根据骰子的点数组合决定获奖等级,博取大小不同的月饼。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目前较为通行的译法为“Mooncake Gambling”,然而牛津词典对“gambling”的解释是“the activity of playing games of chance for money and of betting on horses”,所以此处若译为“gambling”就不恰当,译语读者可能会按照自身文化认知习惯来解读中秋博饼,误以为这是一项赌博活动,从而曲解博饼文化。因此,对于“厦门中秋博饼”的翻译,可以意译为“Xiamen Mooncake Game”,避免造成文化误读的同时促进博饼文化的对外传播。
五、结语
福建非遗种类丰富多样,其外宣翻译是助力福建非遗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对福建非遗外宣翻译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在翻译非遗外宣资料时,应当重视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特色文化词汇,灵活运用直译、音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和意译等翻译方法,以期实现译语和源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扩大非遗的国际“朋友圈”,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Bassnett,S.& A.Lefeve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 & New York:Pinter Publisher,1990.
[2]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倪铭晖.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英翻译:语用等效观[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吴慧娟.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英译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
[5]黄冬群.变译视角下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1):63-66.
[6]张译丹,卢晓静.文化翻译观视角下福建畲族服饰文化英译策略[J].当代旅游,2022,20(10):51-53.
[7]钟恬静,陈昕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少数民族非遗的外宣翻译研究——以畲族非遗英译为例[J].英语广场,2023,(36):21-24.
[8]洪莉.生态翻译关照下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9):148-151.
[9]胡庆洪,文军.从传播学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上海翻译,2016,(2):43-46.
[10]朱璇璇,黄凌燕.曼塔里翻译行为理论关照下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问题[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 41(1):72-76.
作者简介:
王诗宇,女,辽宁海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程建山,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