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2024-11-22 00:00谢雯
今古文创 2024年44期

【摘要】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艺术珍品,蕴含着中国封建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至今,《红楼梦》已有多个译本,广泛传播世界各地,其翻译是历来文学翻译研究的重点,针对其中文化因素的讨论也从未停止。本文从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优秀译者对《红楼梦》的译文出发,参考奈达对文化因素的分类,对《红楼梦》中包含的生态、语言、宗教、物质、社会文化元素进行具体案例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翻译文学作品时,如何正确处理其中包含的文化因素,以期对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有所启发。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因素;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44-0100-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44.025

一、引言

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华人民引以为傲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红楼梦》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以章回体写就而成,通行本共120回,分类上属于长篇小说。小说从贾宝玉的视角出发,细致描绘其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恨纠葛,侧面展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兴盛繁华到破败落寞的发展进程[2]。曹雪芹呕心沥血,洞察人间百态,终写就《红楼梦》这样一本结构丰富、人物繁多的巨著,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红楼梦》可谓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的代表作之一,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3]。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许多学者研究《红楼梦》,著名的研究学者有王国维、俞平伯、胡适等,与之兴起的还有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并且,对《红楼梦》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在衣食住行,还涉及称谓、地名、对联、诗歌等诸多方面,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可以说对《红楼梦》的研究从未停止。

《红楼梦》从诞生至今已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翻译为多种语言,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深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其中,仅《红楼梦》的英译本就有十多种,英译本中又以两个译本为最。分别是由杨宪益和其夫人戴乃迭翻译的译本(以下简称杨译),以及由霍克斯和其女婿John Minford翻译的译本(以下简称霍译)[8]。杨宪益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他和其妻戴乃迭合译过《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诸多文学经典,译文广受好评。他们也因此被称为翻译界的泰斗夫妻,享有盛誉。霍克斯则是著名汉学家,素来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翻译的代表作有《楚辞》英译本和《红楼梦》英译本等,其中《红楼梦》英译本堪称霍克斯一生的非凡成就。在《红楼梦》的众多英译本中,这两本译本翻译质量精湛且影响深远,最重要的是这两本译本均把原书较为完整地译出,而不同于一般的节译本,这对研究《红楼梦》的英译大有裨益。

对《红楼梦》译本进行研究并汲取其翻译经验,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改进未来的翻译实践,这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以及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都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4]。特别是《红楼梦》中还包含大量富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表达,其中对服饰、饮食、景物等的描写细致入微,向读者展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生动画卷,如何向读者恰当传达其意,使其了解到红学之美,是译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红楼梦》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文化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反哺人类的各种发展。时至今日,文化早已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包含了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丰富多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内涵[9]。《红楼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著作,自然也蕴含着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涉及的文化因素更是引发了许多研究和讨论。由于种种原因,各个民族、国家彼此的文化有着相通之处,也存在许多差异。比如中西方文化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因此在翻译实践时,译者需要面对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重重挑战。而翻译《红楼梦》这样一本汇聚广博文化的优秀著作,如何准确忠实地翻译其中的文化内容成了一大难点,需要译者极高的翻译技巧和对原文本的深刻理解[10]。

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根据不同的特征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比如根据文化的显隐性存在方式,可以将文化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再比如从文化有无实体这个特征出发,可以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关于文化的分类,学界众说纷纭。而Nida就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分别是生态、语言、宗教、物质和社会文化[1]。本文选择杨宪益与霍克斯对《红楼梦》的两种译本加以探讨,从上述五大分类出发,进行具体译例赏析,研究《红楼梦》中文化因素的翻译处理方法。

(一)生态文化因素的翻译

生态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别于社会环境。具体来说可包括森林、土地、天气、海洋等诸多环境。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大到各种生态旅游景点,如国家公园,小到小区里的各种绿化。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语言。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着差异,比如我国东北和海南的气候就不同,前者大雪纷飞时,后者却是暖如春阳。更不用说中西方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了,生态环境文化所导致的差异在杨译本和霍译本之中也有所体现。

例1:对立东风里……

杨译:Facing each other in the soft east wind...

霍译:...standing in the soft summer breeze...

分析:原句中的“东风”属于自然环境中的天气一类,是生态文化的体现,翻译时要格外留意。由于中西生态环境文化的差异,“东风”的含义在中西方文化里也有所不同。在中国文化里,“东风”是温暖潮湿的,且多发春夏两季。与之相反,在英国“东风”意味着寒冷,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翻译时,杨译本忠实于原文,对“东风”进行直译,将其译为“east wind”。霍译本则将其译为“summer breeze”,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不同的译法,反映出译者不同的生态文化背景差异。

例2:……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杨译:...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霍译:...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分析:生态环境文化的不同还会产生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原句中的“粥”一字,就很明显地反映了中西饮食习惯的不同。众所周知,中国人大多以米饭为主食,而英国人大多以牛奶、面包等为主食,很少吃米饭,更别说“粥”了。杨宪益自小在中国长大,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深受中国生态文化的影响,翻译时自然就习惯把“没米的粥”译为“a meal without rice”,而霍克斯译为“bread without flour”,更加符合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反映出其背后生态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饮食习惯上的差异。

(二)语言文化因素的翻译

语言承载着文化又反映着文化,可以说,语言和文化彼此相交相融。因此,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里却有着相同或相反的含义,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态度等。《红楼梦》中有许多包含中国特色语言文化的词汇表达,其中不免有些表达对译语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代表的意思也不同。译者在翻译时,要深刻理解这些词汇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将其翻译出来,不然就会闹笑话,引起读者的误解。

例3:……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

杨译:There was a distribution of New-Year money, as well as pouches and gold and silver ingots.

霍译:After that the New Year’s Eve wish-penny was distributed to servants and children-gold or silver medal lions in little embroidered purses...

分析:原句中的“压岁钱”一词在中国语言文化背景下,常指过年时父母亲友等长辈给尚未成年的晚辈的礼物。在中国,大年三十家家户户欢度除夕,往往这时长辈就会给晚辈发放压岁钱,以示对晚辈的殷切祝福和鼓励,体现了父母长辈对子女后辈的关爱,同时还蕴含着驱邪消灾的美好寓意。而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却热衷于过圣诞节,互相送礼物,较少送“压岁钱”。杨译本将“压岁钱”译为“New-Year money”,点名了给压岁钱的时间,即新年伊始,但却没有点名给压岁钱的目的。霍译本将其译为“wish-penny”,点明了给钱的目的,即压岁钱所代表的美好祝愿,却没有指出给钱的时机,可谓是各有优劣。

例4:千红一窟

杨译: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霍译:Maiden’s tears

分析:“红”这一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意象,除了在书名有所体现外,文中也有大量例子,比如例4的“千红一窟”,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红”对中西方的人们来说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红通常是正面、积极的,承载着人们对幸福、美好的殷切向往。然而在西方,红色通常寓意激进、危险和色情等,具有贬义色彩。“千红一窟”中的“红”指代的是《红楼梦》中众多美丽美好的女子。根据译文可看出,杨宪益选择保留了“红”的意向,向译语读者传达出原文对《红楼梦》中女子们的赞赏和褒扬。而霍克斯翻译时则未将“红”这一字直接译出,而是巧妙地选择了更为译语读者所理解接受的表达方式,两种译法不相伯仲。

例5:……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

杨译:...that distant relatives can’t come between close ones,and new friends can’t take the place of old.

霍译:...Old friends are best friends and close kin are kindest...

分析:谚语是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特点,因此特别容易被人们口口相传,流传广泛。中西方都有大量谚语,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Bare words,no bargain”等。但由于彼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有时并不能在两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符合的谚语。原句中就有“亲不间疏,先不僭后”这样一则谚语,意思是人如果本身关系亲近,就不会轻易被外人所离间,而老朋友也并不会因后面结交了其他新朋友就淡化掉彼此的情谊。这则谚语表达出对不同人的亲疏态度,有着谚语典型的对称结构。杨宪益翻译时保留了原句谚语结构对称的特点,译文结构形式上保持着对称,但译文却是从字面意思出发,未能传达谚语的深层含义。霍克斯的译文同样保留了原句谚语结构上对称的特点,且直接点明谚语的深层内涵,更为妥帖恰当。

(三)宗教文化因素的翻译

宗教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深刻反映着不同文化的特征。事实上,宗教已广泛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中国人去寺庙烧香祈福,基督教教徒日常的礼拜,这些都反映出宗教在人类生活中以及文化领域里所处的重要地位。中西方的宗教文化有着较大差异,中国多信奉佛教、道教,“佛祖”“菩萨”等词人们耳熟能详;而西方多信奉基督教,信仰耶稣基督,《圣经》甚至被译为几千种语言广泛传播,至今还深深影响着现代英语。《红楼梦》中就包含着许多反映宗教文化的内容。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差异,杨译和霍译对其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所产生的译文也有所差别。例如:

例6:……连叫“菩萨救我”。

杨译:...cried:“Save me,Bodhisattva!Save me!”

霍译:“Holy one.Save me!”He cried out again and again.

分析:原句中的“菩萨”一词属于典型佛教用语,反映了中国盛行的宗教文化。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遇到困难走投无路时,或有所祈愿时,常会将内心渴望诉诸对应宗教人物,原句中的“菩萨”就是一则典型体现。杨宪益将“菩萨”译为“Bodhisattva”,保留了原句中的佛教文化内涵,且也符合《红楼梦》中人物的身份。而霍克斯的译文将“菩萨”译为“Holy one”,意即基督教中的上帝,就把信奉佛教的人变成了一位基督徒,改变了其宗教信仰,不免会让读者误解,也不能很好地传达《红楼梦》中包含的宗教文化。相较之下,杨宪益的译文会更加恰当。

例7:世人都晓神仙好……

杨译:All men long to be immortals...

霍译: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分析:“神仙”一词源自道教。道教为中国五大宗教之一,不同于外来的佛教,道教发源于中国,代表人物有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子、庄子等。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早已使得道教与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道家认为“天、地、人”是三者合而为一的整体,人死后会升天成仙。因此杨译本将“神仙”译为“immortals”,体现其背后不死永恒的道教理念。而西方崇尚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人活着的一生需要不断赎罪以洗清自己身上的怨念,需要上帝拯救灵魂。因此,霍译本将“神仙”译为“salvation”,着重体现其中的上帝救赎之意,反映出较强的基督教宗教文化背景。

(四)物质文化因素的翻译

世界是一个由多元物质构成的复杂体系,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和物质有着紧密相连,形成了丰富多彩又截然不同的物质文化。中西方物质文化就有着较大差异。就吃食来说,中国人喜爱米饭,且有着繁复多样的饮食体系;而西方人则较多吃面食制品,饮食较少烹炒煎炸。关于饮食器具,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而英美人更喜欢用刀叉。再比如丧葬,中国偏向使用白色调,披麻戴孝衬托悲痛之情,而英国人则偏向一身黑,庄严肃穆……物质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红楼梦》的翻译里也有所体现。

例8: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杨译:Keep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霍译: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分析: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里至关重要的一环。自古就有俗语“民以食为天”,短短五个字点明饮食对我们中国人的重要程度。而涉及饮食,自然就避免不了使用餐具。中国人爱用碗,盛饭、装汤、放菜,处处可见碗的身影。杨宪益将原句中的“碗”译为“bowl”,向译语读者传达出中国人喜爱用碗的饮食习惯。而霍克斯则选用“dish”一词,更加符合西方人的饮食背景,表面上看可能不忠实原文,实际上却是对读者友好,同时也反映了其背后蕴含的物质文化因素。

例9:……设着三尺多高青绿古铜鼎……

杨译:...an old bronze tripod,green with patina,stood about three feet high.

霍译:...was a huge antique bronze ding,fully a yard high,carved with a green patina.

分析:“鼎”是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物,常被用来煮东西,同时还常被用来比喻王位,象征着权力,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英美文化中是没有“鼎”这一物品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便无法找到与之完全相对应的词汇,要做其他处理。杨译本选用“tripod”一词,即“三脚架、三脚凳、三脚桌……”的意思,属于“鼎”的近似词,共同点在于都有“三脚”。但这种处理也只是近似,译法仍不十分准确。霍译本则将其直接译为“ding”,采用音译法的处理方式,保留了鼎这一字的读音。然而霍译本未对鼎这一字做更多的解释说明,不免会让读者感到费解,也不十分恰当。倘若能在音译后加注,对鼎进一步解释说明,那么读者不仅能知晓鼎这一器物,还能更加了解其背后的物质文化内涵,知晓其中的权力象征意义,更为恰当。

例10:把这“醋罐子”打个稀烂……

杨译:I’m going to give that vinegary bitch a good beating...

霍译:I’m going to lay into that jealous bitch...

分析:自古有俗语“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就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醋味道偏酸,一般由粮食发酵而成,中西方都有。然而,在中西方文化里,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在中国,“醋”除了指调料外,多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比如争风吃醋。而在西方,提到“醋”多是描写人尖酸刻薄的性格。原句“醋罐子”实际是想表达贾琏说凤姐争风吃醋,而不是说其尖酸刻薄。凤姐性格豁达,处事圆滑,与尖酸刻薄不太沾边。杨宪益的译文将“醋”直译为“vinegary”,难免会引起译语读者的误会。相较之下,霍克斯的译文将“醋”意译为“jealous”,表达出凤姐吃醋嫉妒的深层含义,更为恰当。

(五)社会文化因素的翻译

社会是由人类组成的,不同种族的人形成不同的社会体系,造就出不同的社会文化。随之孕育而出的还有不同的风俗、思想以及社会背景。因此,生活在这些不同社会中的个体,自然也会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5]。译者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原作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

例11:成则王侯败则贼。

杨译:Such people may become princes or thieves,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re successful or not.

霍译:Zhang victorious is a hero.Zhang beaten is a lousy knave?

中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导致其拥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原句中的“王侯”和“贼”就是一种体现。原句意为如若成功就封侯拜爵,失败则流为盗贼。其中“王侯”两字意为褒义,象征着成功;而“贼”即是小偷,有贬义色彩,代表着失败。针对其翻译,杨译本采用直译的手法,将其译为“princes”和“thieves”,保留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特征,且保留了原句所包含的情感色彩,让译语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霍译本则选择让西方读者更熟悉的表达,将其分别译为“hero”和“knave”,做了归化的处理,对译语读者友好。

三、结语

《红楼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蕴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因此,要准确再现书中深厚且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仅凭单一的翻译模式是不够的[7]。而且,书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也不是简单的“同”和“异”的二元对立[6]。再加上受宗教信仰、社会背景、语言文化等的影响,译者在翻译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有其自身的意识,即会带有一定的文化倾向。因此,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中介者之一,译者在翻译实践时,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现状,意识到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充分考虑翻译实践的目的、读者接受度以及原文本自身的文本特征的情况下,保持对跨文化交际的高度敏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翻译技巧和策略[11]。比如,杨宪益在译文中往往采用直译的方法,尽量维持原文的风貌,而霍克斯往往采用意译的方法,在英文中寻找可替代的习惯表达等。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杨宪益偏爱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归化策略却常常是霍克斯的首选。但无论选择哪种策略,这二位无疑都是优秀的译者,其翻译的《红楼梦》译本在众多读者中也是好评如潮,对其译文的评判也不该单纯停留在好坏之上。本文通过探讨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案例,启示广大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仔细考量原文中涉及的文化因素,考虑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种种背景差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合适的翻译策略译出译文。

参考文献:

[1]Eugene Nida.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s[J].WORD,1945,1(2):194-208.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3]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05):48-54.

[4]崔永禄.霍克斯译《红楼梦》中倾向性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6):41-44.

[5]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02):13-20.

[6]姜秋霞,郭来福,杨正军.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识差异——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J].中国外语,2009,6(04):90-94+97.

[7]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7,(01):17-20.

[8]刘泽权,朱虹. 《红楼梦》中的习语及其翻译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06):460-466.

[9]汪庆华.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与翻译策略选择——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外语教学,2015,36(03): 100-104.

[10]闫敏敏.二十年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2005,(04):64-68.

[11]左飚.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上海翻译,2009,(0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