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用疑”策略,赋能思政课教学

2024-11-21 00:00:00许海鸥郭秀敏
留学 2024年22期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重视和使用“用疑”策略,更易于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那么,该如何“用疑”呢?

创设疑问情境,学生主动“生疑”

以教材为依托,创设疑问情境。这一情境的创设既需要教师整合学科知识,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也需要教师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开阔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人工智能影响下的日常生活情境,以“人工智能时代何去何从”为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以下问题: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影响?高中生如何合理利用人工智能?

开展社会实践,以动带思设疑问。思想政治课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联系时代主题,强化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打破思维定式,培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

打造教学生态,学生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自信心,敢于质疑。李四光曾希望人们“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书本上的观点可能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新想法,在实践中深化所学知识,敢于挑战权威,培养独立思考精神。

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乐于质疑。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优化信息交流的前提,有助于让学生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做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以积极“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思考、交流和探索,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和谐氛围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不会因质疑而紧张,因答错而恐惧,从而为学生的质疑创设安全、自由、开放的环境。

理性对待学生的质疑,激发再疑。学生能产生疑问并敢于质疑,本该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欠缺,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表现出漫不经心、不以为然的态度,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适当鼓励、耐心倾听,让学生感受到尊重,收获成就感和喜悦感,从而激发其再次质疑。

发挥主体作用,师生共研“解疑”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提出问题固然重要,解决问题也很重要,但问题的解决绝不是教师“一言堂”,硬塞给学生一个结果,而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生生、师生共研中解疑。

独立思考,初步解疑。独立思考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主地进行分析和探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鼓励学生回归到教材的基础知识中去,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献,结合自己的思考,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实现对问题的初步解答。

生生互动,完善结论。同学之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初步得出的结论,在思维碰撞中萌生更多的新见解,从而通过多维度思考得出更成熟的结论。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师生互动,升华结论。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可能有片面性,不够准确。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抓住问题的关键,以便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创设新的探索情景,在生生、师生共研中找到更加完整准确的答案。

创新作业形式,学生持续“升疑”

作业设计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形成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的任务。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特别设计了一项关于“垃圾分类”的社会实践作业。这项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到自己居住的社区或乡村,对当地的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社会调查。

在“垃圾分类实施情况调查方案”中,我详细规划了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调查背景,学生需要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当前的实施状况;二是实地考察,学生要亲自走访社区或乡村,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三是得出结论,学生需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四是亲身实践、知行合一,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行动中,比如参与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体验分类的过程和意义。

通过这种连续性、开放性的作业设计,教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能够提升他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学会如何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总之,“用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教学手法,也是唤醒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我效能,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巧借“用疑”策略,赋能思政课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创新型人才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密云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