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语言运用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
依托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素养
立足教材文本。阅读教材文本,分析、品读重点语句,进行交流表达是落实语言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前提下对重点语句反复研读品析,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对文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
笔者在教授《珍珠鸟》一课时,抓住了课文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学生去阅读,发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在作者与珍珠鸟的互动中,很自然地表现出人与鸟之间的信任。笔者让学生想象这只珍珠鸟可能落在哪里?多想几个地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并运用“先……然后……再……”进行表达和交流。
创设真实情境。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实验教师郭润津在教学口语交际课《我是小小讲解员》时,根据课时目标和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实际生活,创设了核心任务和情境—评选“最佳讲解员”,向大家介绍沙河的人、景、物,做沙河文化的代言人,把这节课的任务定位为“最佳讲解员培训和选拔”活动。学生在情境任务的练习与交流中,打破了课堂与生活的次元壁,互相交流、分享,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
巧用文本“留白”,落实创意表达。文本“留白”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在文本中留下未明确阐述的部分,让读者发散思维,进行想象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来填补这些空白,引导孩子们进行表达和交流。在教学《琥珀》一课时,笔者巧妙地利用文本中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裹时挣扎情形的留白,落实创意表达。让学生大胆想象,创设情境,角色代入,苍蝇和蜘蛛被松脂包住时,它们都做了哪些动作?心里想的是什么?说了什么?在学生形象化的展示分享中,学习作者柏吉尔灵动活泼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和交流,这一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注重读写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运用素养
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表达的输出,因此,习作实践不应只是每单元末的一项教学任务,而应该将习作训练活动融入日常教学,抓住合适时机进行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习作实践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落实语言运用素养。
六年级《那个星期天》课文描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星期天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令他失望、委屈乃至“绝望”。课文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小男孩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男孩的经历与学生的真实生活非常贴近,他们大多有过这样的感受。于是,笔者在教学时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勾连自己的生活,利用本课习得的多种表达方法来描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一篇篇惟妙惟肖的习作由此诞生。
以真实语境为抓手,落实语言运用素养
新版课标在教学建议第三条中指出:“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语文素养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将语言运用课堂拓展至课外,拓宽语言运用的时间和空间,创设真实、具体的语境,借助多种实践途径落实学生的语言运用素养。
海量课外阅读,助力学生积累素材。课外阅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大量的规范、优秀、优美、典范的语言材料,词汇、句子、语段,甚至整个篇章都需要日积月累,这个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为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安排了学生课外“每月读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价值,感受阅读的乐趣。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三分钟的“听一听,说一说”的好书推荐及读书讲故事活动,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孩子们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整合、控制和表达,提升了语言运用素养。
撰写读书笔记,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为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效积累语言知识,我们在学生海量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制作了“阅读记录卡”,孩子们将作者、内容简介以及读书感悟记录下来,有机会课堂交流并张贴展示。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将变得更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更透彻,对生活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写作表达能力会在阅读记录中渐渐形成。
提供生活情境,锤炼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告诉我们,语言运用素养习得和提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语言、实践锻炼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广阔的表达平台,如:与家人沟通,走进超市、医院、饭店等社区,让孩子们真实地融入生活,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沟通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乐于表达,提升自身的语言运用素养。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按照新课标要求,不断挖掘、拓宽语言运用素养的实践途径,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有力的帮助。
本文系邢台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语言运用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3Y083)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