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德育的区域实践研究

2024-11-20 00:00黄梅章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1期

【摘 要】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德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德育改革与实践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其凸显出来的问题,结合区域中小学德育的研究经验,揭示数字技术在中小学德育实践中的应用潜力,为教育者提供可行的实践应用路径,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既具有数字素养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新时代公民。

【关键词】数字技术;德育实践;中小学;区域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4)011-008-03

当下,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德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挑战与全新需求。数字技术的融入为中小学德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为德育的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可能性,同时也对教育实践的路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德育改革与实践的迫切性

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也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变得更加突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德育改革已迫在眉睫,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区域德育实践现状进行了如下分析。

1.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冲击对本土德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文化多样性的碰撞上,更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同时,培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得以快速传播,这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既是一个了解世界、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也是一个需要审慎应对、保持文化自信的考验。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这种挑战,通过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外来文化,同时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自信地展示自己,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本土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

2.信息时代下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在这个多元化思想交汇的虚拟世界里,各种声音此起彼伏,真假难辨,容易让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和影响。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既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不乏消极负面的言论和观点。

对于尚未形成稳定价值观的学生来说,如何正确地认识和选择信息,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德育工作需要在这些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信息筛选和判断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学生在面对网络上的各种声音时,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价值追求。

3.数字技术驱动下德育内容与途径的创新与发展

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和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亟待借助数字化手段,创新德育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通过数字技术带来的创新举措,可以让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德育改革与实践显露出的问题

1.理念转变的滞后性

在德育改革推进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仍然深陷于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他们对于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来推进德育的创新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敏感性,直接导致德育工作在数字化时代的步伐显得迟缓而沉重。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于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互动性、个性化等特性视而不见,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难以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德育效果,这种差异将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难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2.德育浸润途径的陈旧性

德育的浸润可以通过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实现,当前的德育浸润途径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沿袭下来的方法,如课堂讲授、教师示范等,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仍然有效,但融合效果比较生硬,无法完全覆盖当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接受信息的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传统的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途径难以完全满足这些新需求,需要教育者不断创新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

3.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

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配置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着显著差距,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备程度及软件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能够轻松获取到最新的德育软件和平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可能连基本的数字化教学设备都难以配备。这种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制约了德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德育水平产生了明显差距。

德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等多个方面,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以期实现“以数化人、以数育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既具备数字素养又有良好公民道德的时代新人。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德育的区域实践

1.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德育理念转变

(1)技术赋能研修平台的提升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德育理念转变得到了技术的有力支持,促进了教师德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升。江苏镇江地区创新性地启动了全员导师制网络培训项目,该项目不仅注重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还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研修资源的共享与互动。这种网络化的研修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接入学习资源,加速了德育理念的转变。南京市玄武区则通过建立“互联网+研学”项目,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集阅读、思考、表达、写作于一体的研修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管理和智能工具,还通过线上研讨和远程教育等方式,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这些地区重视数字技术在教师研修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先进的研修平台,推动了教师德育理念的更新与提升。

(2)技术赋能研训内容的系统性和个性化

除了研修平台的优化升级外,数字技术还兼顾了研训内容的系统性与个性化。在镇江地区的全员导师制网络培训项目中,研训内容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了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培训体系。必修课程涵盖了德育工作的核心板块,如技能与素养、文件解读等内容,为教师筑牢了坚实的德育基础。而选修课程则更加多元化,涵盖了学段衔接、生涯规划等内容,满足了教师个性化成长的需求。这种系统性与个性化的研训内容设计,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理解德育理念,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南京市玄武区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确保100%的学校完成线上培训和结项工作。此外,“数智课堂诊断”项目基于本土化教学理论和多维课堂教学分析,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切片式评价,推动教研数字化转型。“互联网+研学”项目成功搭建了集阅读、思考、表达、写作于一体的教师研修平台,该平台服务全区约3000名教师,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知识管理服务和智能工具,提升了教师的知识利用率和研修效率。这些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区域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为数字技术赋能德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数字技术赋能德育多样态实施

(1)在区域层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区域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出新的活力与多样性。以玄武区为例,该区利用数字技术创建了“德育讲堂”优质资源频道,通过云智能平台的可视交互功能,将德育资源存储于云端并实现共享。这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接触到多样化的德育资源,促进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同时,各区域还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或体验区,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德育,从而进一步加深德育理念的理解和认同。

(2)区域层面德育教学提升

数字技术也为区域层面的德育教学与竞赛提供了新的可能。教师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如多媒体课件、在线互动工具等,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班会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思维导图工具构建知识网络,内化德育理念;通过线上讨论、投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班会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校园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等内容,设计主题班会课,如设计“听,什么声音”这样的游戏闯关式班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此外,各区域联合举办德育竞赛活动,利用数字技术平台实现竞赛作品的在线提交、评审和展示,让竞赛过程更加公正、透明,同时扩大德育竞赛的影响力。

除了校园文化、教学、竞赛和班会等传统形式,数字技术还催生了多种新型德育方式。其中,虚拟现实体验能够创建生动的德育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提升其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德育表现和学习情况,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德育辅导方案,精准解决他们在德育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借助数字技术平台来组织和实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品德、增长见识、服务社会。各区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数字技术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德育的实施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有效的德育体验,共同推动德育的繁荣发展。

3.数字技术赋能教育资源均衡

(1)技术支撑师资资源

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德育师资的均衡分配成为可能。通过不同的活动和平台,不同地域的教师能够联合起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镇江地区的全员导师制网络培训项目通过网络视频授课与远程培训的方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接入学习资源,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这种培训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师的参与度,还确保了教育质量的均衡提升。数字技术还支撑了日常的教研同步进行,依托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省内外德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研讨。通过在线教研平台,教师们可以实时分享教学心得、讨论教学难点,实现跨区域、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同步的教研模式,有助于教师间经验传承与创新的碰撞,进一步推动德育师资的均衡发展。

(2)技术支撑课程资源

数字技术还为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和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丰富多样的德育课程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党史学习、品德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

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在数智赋能夯实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同时,玄武区的教育数字底座建设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通过教育专网,建成了一个贯通式教育大平台,包括教育监控网、大数据中心等,覆盖了全区教师、学生、设备的静态和动态数据。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学生行为数据的智能分析,精准推送德育课程,实现个性化教育,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估与反馈。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集成、融合,我们不仅打破了信息孤岛,还实现了多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分析,推动了区域德育的全面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公民贡献智慧和力量。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编程教学一体化建构研究”(批准号:E-b/2021/16 )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场域理论的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批准号:D/2021/02/538 )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 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