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古人以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千年以前,古人在没有电力和现代制冷技术的条件下,创造出一种既绿色环保又能用来应对酷暑和生活需求的器物——青铜冰鉴。
历史上,我国是用冰时间最为久远的国家之一。虽然储藏冰块的做法最早出现的时间还未确定,但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就有“三月颁冰”的记载,这里的“颁冰”即赐冰、分配冰块。《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诗句,用以描述古人藏冰的习俗。到了周朝,还设有专门管理冰政的官员——凌人,主掌斩冰、藏冰、启冰、颁冰等事务。在发明硝石制冰技术之前,凌人会在每年冬季将干净的冰块以预计用量的三倍藏入冰室,便于夏季使用。古人通常将冰块用于食物保鲜、防腐,以及将食物降温后制作冷食。由于冰的开采、运输和储存等过程相当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一般只有地位较高的王室贵族才有权使用,甚至还衍生出一整套用冰的管理制度和礼仪制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大国,商周时期统治者推崇礼制,而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古人因此制造了成组配套的酒器,早期主要有尊、壶、爵等器物。同时,古人还制造出盛放冰块的器物——冰鉴。《周礼·凌人》有载:“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说明此时人们已经将冰鉴用于冰镇酒水,也反映出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具备原始冰箱功能的冰鉴。
青铜冰鉴是祭祀中的一种重要礼器,早期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享用。1977年,湖北随州擂鼓墩的曾侯乙墓葬群出土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冰鉴,距今2400多年,专家将其命名为“战国铜冰鉴”。战国铜冰鉴是当时曾国国君曾侯乙在举行重要仪式和宴请宾客时的重要器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此青铜冰鉴不仅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而且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比西方早了2000多年。
战国铜冰鉴造型十分独特,结构非常精巧。它长76厘米,宽76厘米,高63.2厘米,质量达到170千克,是战国时期较大型的青铜器。该青铜冰鉴是一件双层器皿,整体呈对称的方形,由外部的方鉴与内部的尊缶组成。方鉴的口径大于尊缶,二者组合后中间会形成一个有较大空间的夹层。使用时,古人会将美酒放置在缶内,将冰块放在夹层中,以达到冰镇的效果。到了冬天,用热水或木炭替换冰块,就能起到加热酒水的作用。为了稳定尊缶,古人还在方鉴内底设置了栓钩,和尊缶底部的榫眼自动扣合,可使尊缶固定而不晃动。战国铜冰鉴出土时,还发现配有一把用于盛酒的长柄铜勺。
战国铜冰鉴表面的纹饰精美繁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器物。方鉴和尊缶都有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精致的纹饰。方鉴的圈座上装饰着四只龙首兽身的奇物,龙头均向外伸,后肢匍匐蹬地,气势非凡。四面八角还镶嵌有八个龙形耳,表明该器物的使用者地位尊贵。鉴身刻有“曾侯乙作持用终”的铭文,注明了器物的归属权,也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整个青铜冰鉴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精湛的手工技艺,同时也充分显示出古人独特且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那么在当时的条件下,如此精美复杂的器物又是如何制成的呢?
战国曾侯乙墓的青铜冰鉴由器物主体部分、装饰部分和镂空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均由不同的铸造工艺制成,充分展现了战国时期精湛的青铜器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战国铜冰鉴的主体部分使用浑铸法制作而成。浑铸法又称“整体浇铸法”,即一次浇铸成完整器型的方法。这种方法早在商周时期就被广泛使用,是我国出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之一,一般用于制作简单的青铜器。浑铸法的材料主要为黏土和砂,采用浑铸法铸成的器物,表面遗留的范线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皆上下连接。
浑铸法的优点是工艺相对简单,适用于制作一体成型的小型器物。若用于大型器物的制作,则存在材料损耗较多的问题。
战国铜冰鉴的装饰部分使用分铸法铸造。分铸法又称“嵌入法”,是一种分两次或多次来铸造完整器物的技术,在商代前期就已经出现,西周中期开始流行,到战国时期被普遍使用。分铸法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青铜器制造工艺的一次飞跃。这项技术可解决大型青铜器结构复杂、不易铸造的问题,减少了对整块原材料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铸造的精度。
此铸造方式首先将器物原型按照设计的分割线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可以独立铸造的小块,并且部分留有榫卯。其次是针对每个小块制作相应的铸模,分别进行铸造,以降低每个部分制作的复杂性和提高制作的精度。最后将分别铸造的部分组合在一起,通过焊接或榫卯拼接等方式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器物。
分铸法在制作大型器物时更为灵活。
战国铜冰鉴的镂空部分主要由失蜡法制作而成。失蜡法又称“熔模法”,是一种精密青铜器的制造工艺。中国是较早使用失蜡法的国家之一。此法先用蜂蜡或虫蜡(内掺松香和油脂等)经雕镂制作成器物的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经过加热烘烤后,内范和外范之间的蜡模全部熔化,经预留的蜡口流失,再往内浇注青铜溶液,待冷却凝固后将内外范拆除,器物就制作完成了。
失蜡法使精密器物制造变得简单。蜂蜡、虫蜡等材质具有易于雕镂的特性,在制作纹饰复杂的器物时具有较强的优势,能够达成玲珑剔透和镂空的效果,铸造完成的铜器可保留原型的精细细节,表面光滑、精度高,几乎不再需要打磨。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云纹铜禁,是我国最早的用失蜡法制成的器物。此外,1978年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尊盘,也是失蜡法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经考证,失蜡法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这项工艺经不断传承,至今仍用于飞机零件等精密构件的铸造。
战国铜冰鉴的制作工艺十分高超,即便是利用现今的科技都无法完全复制出来,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艺术品位,也记录了古代中华文明和科技的璀璨历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主办方利用该青铜冰鉴的造型为世界带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击缶表演,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古人的无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