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躺比久坐更伤身体。
久躺和久坐对健康都不利,进行适当的运动才是健康的基础。
人们对久坐的狭义认知,是指一次坐2小时以上,或每天保持坐姿总时长超过8小时的行为。久躺则是指躺着超过8小时的行为。单纯就人体姿势而言,躺比坐更有利于降低对脊椎的压力,尤其是在采取平躺的姿势时。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半躺或侧躺着观看电子产品,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给颈椎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
我们应注意到,从生活方式维度来看,久坐的定义相对更宽泛。有研究表明,人在清醒状态下坐着或躺着时,代谢当量消耗小于或等于1.5 METs的行为,都是久坐行为。代谢当量是指维持静息代谢所需要的耗氧量,它是以静坐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示做各种运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可以用来评估我们的心肺功能。也就是说,当你坐着、躺着或处于睡眠姿势(没睡着)时,都可能处于久坐状态。
缺乏运动以及久坐行为是罹患非传染性疾病的第四大风险因素,其致病率仅次于高血压、高血糖及吸烟行为。久坐使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增加了一倍,并增加了抑郁、焦虑和罹患结肠癌、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脂质紊乱的风险。
因此,久坐和久躺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应该避免或改正。对需要经常保持坐姿办公和学习的人群而言,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运动方式予以改善:一是站立。每隔1小时保持站立10分钟。二是伸展肩膀。先交替摆臂,再双臂向后,十指紧扣,保持10秒钟,反复5次。三是转腰。坐在椅子上,身体转向一侧,慢慢呼气,保持10秒,回到原位,然后转向另一侧。四是踮脚。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重复20~30次。五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缓慢行走2~3分钟。
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都是化学合成添加的。
脂肪是由一个分子的甘油和三个分子的脂肪酸构成的。脂肪酸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按饱和程度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又被称为“逆态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双键上与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分别在碳链的两侧。与之相对应的是顺式脂肪酸,其双键上与两个碳原子结合的两个氢原子在碳链的同侧。
食物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天然存在和加工产生。比如,油脂的精炼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在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植物油或鱼油进行精炼脱臭(去除其中可能影响储存和食用的杂质)时,会产生0.04%~2.01%的反式脂肪酸。又如,牛、羊等反刍类动物的瘤胃中有丁酸弧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在酶促作用下将饲料中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氢化反应转变为硬脂肪等饱和脂肪酸,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反式脂肪酸。所以,牛羊类动物的肉、脂肪和乳制品中均有反式脂肪酸的存在,但含量较低。再如,油脂在煎炸过程中,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植物油在加压和镍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硬化,从液态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固态或半固态的饱和脂肪酸,这个过程中会生成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酸最主要的来源。
反式脂肪酸与其他脂肪酸一样都能被人体代谢掉,但超量食用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中国、美国等国家的膳食指南建议,反式脂肪的供能比应低于1%。对一个每天摄入2200千卡热量的成年人而言,这相当于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约2克。
佩戴的银饰氧化变黑,说明人体在排毒。
事实并非如此。银饰品氧化变黑是因为在佩戴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和硫化反应,生成了黑色物质,与佩戴者的健康状况无关。
银饰品的主要成分是银元素,其本身具有银白色的贵金属特性。银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却极易与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在正常情况下,佩戴的银饰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失去光泽,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银饰品佩戴时间久了会产生银锈。银锈是黑色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银和硫化银。银饰品长期与汗液接触,由于汗液中含有各种离子(比如氯离子和钠离子),加速了银饰品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化银。而硫化银则是银饰品与空气和汗液中的硫成分接触后产生的。其次,当银饰品接触了汗液、油脂、香水和皮屑等物质后,表面会出现污垢,影响其光泽,使其看起来更暗淡。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佩戴的银饰品无论多久都不会氧化变黑呢?这主要与三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银饰品的纯度。市面上出售的银饰品的纯度有所差异,主要包括90银(含银量为90%)、925银(含银量为92.5%)、95银(含银量为95%)和98银(含银量为98%)。银饰品的纯度越高,越不易氧化,也就越不易变黑。二是银饰品的镀层保护。有些商家为了避免银饰品氧化变黑,会在其表面镀上保护性的镀层,可避免银饰品受到汗液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侵蚀,延缓银饰品出现氧化变黑的情况。三是日常维护。定期对银饰品进行擦拭或抛光处理,可以延缓银饰品出现氧化变黑的情况。
睡前多运动,睡眠质量好。
有人认为,人体在疲劳状态下需要强制休息以便恢复体能,因此运动量越大,入睡越快,睡得也越香,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肌肉中大量的能量物质,以汗液形式流失掉大量的水分。运动会引起体温上升,运动后体温自然下降,而这种体温的变化会让人产生困倦感,有助于促进睡眠。也有研究认为,运动可以帮助稳定情绪,缓解压力和紧张的情绪,会有助于人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但是,运动过程也会导致体内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加快心率和代谢速率,让大脑处于兴奋甚至亢奋状态。运动强度越大,这种情况就越明显。相关研究发现,与未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相比,睡前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的深睡眠时间明显减少25%左右。深度睡眠是修复和恢复体能最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时间减少,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和体能恢复程度。
因此,睡前进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升,但若是运动强度过大则可能适得其反。对于有运动想法的人,科学的建议是:
1.选择在早晨或下午进行运动,这样相较于在晚上进行运动而言对睡眠的影响更为积极。如果只能在晚上运动,那么建议尽量在睡前3小时以上完成运动。
2.从运动强度来说,心率应该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即0.6×(220-年龄)。
晚上运动时,在运动类型上,可以选择低强度且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 游泳、骑行、瑜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