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提肛运动对痔疮术后患者康复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提肛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生活质量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疮术后患者实施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提肛运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痔疮;中药内服外洗;提肛运动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30-0142-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266
痔疮是指肛门及直肠下端的静脉充血、肿胀,为肛肠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以排便出血、排便疼痛等症状为主,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若治疗不及时,将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痔疮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肛垫下移及静脉曲张等关系密切,诱因包含排便时间过长、妊娠、长期便秘等。手术是治疗痔疮的常用方案,但术后患者仍感疼痛剧烈,不利于康复,如何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已成为肛肠医者的研究热点。提肛运动是术后痔疮患者常规训练方法,锻炼括约肌可促进肛周肌肉收缩功能活动恢复,达到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便秘等目的。提肛运动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起效慢、周期长等缺点,影响临床应用效果[2]。中医药在治疗痔疮疾病中优势明显,本研究特分析了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提肛运动治疗痔疮术后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
1月收治的7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38.27±2.85)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病程(2.11±0.23)年。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8.13±2.8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9±0.24)年。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均诊断为痔疮,西医诊断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3],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伴灼热痛,舌红,脉滑数;所有患者资料、随访记录等信息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肛肠疾病或会阴皮肤损伤者;合并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类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外剥内扎术式围手术期康复指导[5]。(1)术前。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分频次进行健康宣教讲座,使患者对痔疮以及手术相关知识等有全面了解,分阶段讲解手术体位、操作方式、预后等,以减轻患者的不确定感,降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护理人员增加与患者的沟通频次,全面了解患者家庭情况、社会地位、生活习惯等信息,精准、细致地关注患者各方面信息,评估患者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干预计划。(2)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密切关注手术过程中患者表情、生命体征等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完成相应措施,注意手术保暖。(3)术后。在患者转运回病房期间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造成切口疼痛加剧等情况发生。患者回病房后,叮嘱患者出现疼痛时应告知护理人员,遵医嘱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定期对患者疼痛程度做出准确评估,及时调整镇痛药物及用量。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可根据患者民族风俗、个人喜好等制定合理饮食方案,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营养摄取,还可满足患者个人需求,提高患者舒适感,稳定心理状态。
对照组术后实施提肛运动康复。提肛运动于术后第1天开始,收缩5 s、放松3 s为1组,一般30~50组/次,3次/d。向上提肛于术后第3天开始,收缩提肛肌30 s,之后缓慢放松肛门与腹部,3~5次/d。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耐受度等因素制定训练强度,并定期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祛毒促愈汤,由金银花15 g、菊花15 g、黄柏10 g、苍术9 g、苦参10 g、当归10 g、赤芍10 g、地榆10 g、槐角10 g、葛根15 g、狗脊15 g、威灵仙10 g、鸡血藤20 g、制何首乌15 g、防己10 g、延胡索10 g等药材组成,加水煎煮至250 mL,分早、晚2次口服,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痔疮外洗方由艾叶30 g、旱莲草30 g、苍术30 g、蒲公英30 g、槐花30 g、黄柏25 g、苦参20 g、地榆20 g、乳香20 g、大黄20 g、茯苓20 g、白芷20 g、防风20 g、薏苡仁15 g、桃仁12 g、皂角刺15 g等药材组成,加水煎煮至1 000 mL,待药液冷却至40 ℃左右倒入肛肠熏蒸仪中,每次冲洗肛门5 min,蒸汽熏浴10 min,熏蒸结束后烘干肛周,每次共约20 min,熏浴完毕后再给予碘伏消毒换药。
2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5 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5 d后水肿、出血、渗液、坠胀等中医证候评分,具体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各项证候采用5级评分法,1分为无,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重度,5分为严重。(2)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F-36评分。其中包含生理角色、心理角色、社会功能、总体健康4项内容,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VAS评分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导致痔疮发生率不断攀升。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痔疮发病率高达50.2%左右,且无症状患者占大多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排便出血、排便疼痛等症状,若不积极治疗,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目前痔疮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耐受性差、合并手术禁忌证等患者,疗效有限,对症状严重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外科手术治疗虽能完全治愈痔疮,但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均较高,对患者术后康复不利[7]。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缓解术后便秘、疼痛、出血等症状成为患者痔疮术后康复的关键[8]。
提肛运动是痔疮术后应用最为广泛的锻炼方式,通过规律性的肛门收缩可改善患者肛周血液循环,提高括约肌功能,使患者肛门收缩有力、扩张有度,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便秘,减轻术后出血和疼痛,但需长期锻炼,起效相对缓慢,且患者训练完成度存在差异,会对整体效果造成影响[9]。中医学认为,久坐而血脉不畅,七情而过伤生冷,或竭力负重,或过食炙爆,或酒色过度等发为痔。手术治疗通过利刃消其凸起,血溢脉外阻滞经脉则瘀滞,瘀滞而不通,不通则痛[10]。血出气损,气血亏虚则不荣,不荣则痛,治疗当以补血行气、凉血止血[11]。中药外洗为中医常用外治法,将痔疮外洗方煎煮制成药液,患者坐浴或熏洗创口,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或通过药汁的透热效应作用于病灶,起到收敛、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有助于缓解痔疮术后疼痛[12]。祛毒促愈汤是岭南教授魏志军受《素问·骨空论第六十》中理论启发并结合自身经验所调制配成的经验效方,认为痔与督脉病变相关,畅通督脉可治之。祛毒促愈汤方中黄柏、苦参苦寒燥湿,善清泄湿热,泻火解毒;苍术祛风燥湿,健脾;金银花和菊花清热解毒;当归善补血活血,亦润肠通便,乃活血之佳品;鸡血藤主肝经、肾经,可祛瘀生新,活血通络而止痛;槐角凉血止血,地榆解毒敛疮,防己利水消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凑清热化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故能够有效缓解痔疮术后疼痛,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目前临床针对痔疮术后患者多采用中药液外用治疗,但关于中药外用联合内服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发现,加味祛毒促愈汤内服联合痔疮外洗方熏洗对促进痔疮术后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为中医药防治痔疮疾病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样本量等因素限制,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痔疮术后患者实施中药内服外洗联合提肛运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疼痛程度,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凌艳.个性化视听联合分散干预对Ⅱ~Ⅲ度痔疮患者术中心境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05-307.
[2] 刘烨,朱智宇,邵莉芸.耳穴贴压、穴位按摩联合提肛运动在痔疮术后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857-858.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1-132.
[5] 侯丽丹,鲍淑红,王喆.中药熏洗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痔疮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7):992-996.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5.
[7] 董倩倩,常为伟,潘慧,等.金硝逐瘀汤联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痔疮术后肛门水肿及血清β-EP水平的影响[J].新中医,2020,52(7):94-97.
[8] 郭秀君,刘园园,吴琼,等.坐便式智能熏洗机在肛门术后肛门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0):2800-2803.
[9] 张科平,马婧,王玲琴.多学科协作模式延续护理在痔疮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5):4984-4987.
[10] 洪利凯,王建民,高翔,等.菊爽洗剂熏洗联合痔疮栓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9):118-122.
[11] 陈冬妹,王建民,李明,等.艾灸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6):1737-1740,1754.
[12] 孙嘉伟,刘欣,马媛媛,等.龙血竭胶囊合九华膏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9):3695-3698,3677.
[13] 黎爽,彭明沙,李剑,等.黄连膏外敷联合止痛如神汤内服对中青年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创面愈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8):3134-3137,3142.
(编辑:郭晓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