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基本方法。地理课堂是地理实践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地理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发挥地理实践的育人价值呢?加强地理实验教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实践性强的学习内容,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观察,体验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地理实践力。
凌汛模拟实验选自中图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第三章第四节。凌汛是黄河的主要忧患之一,凌汛的形成是难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大多感到比较抽象、难懂。笔者过去主要利用凌汛图片和视频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针对这一实际问题,通过精心创设“凌汛模拟实验”进行地理实验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比较显著。现将该模拟实验设计的原理、目标、器材、步骤、分析、结论和应用做一简单介绍。
一、实验原理与实验目标
1.实验原理。
凌汛每年发生两次,分别在初冬封河期和初春开河期。黄河的凌汛主要分布在兰州到内蒙古河口镇、郑州花园口到入海口两个河段,流向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由于初冬封河期,较高纬度河流结冰早于较低纬度,初春开河期较高纬度河流解冻晚于较低纬度,均会造成较低纬度河流来水受阻,引发河水上涨形成凌汛。凌汛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自然灾害,易造成河水泛滥,给河流两岸人民带来巨大危害。
2.实验目标。
知道凌汛发生的时间、河段和危害;学会分析凌汛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实验器材
一个长30 ㎝、宽20 ㎝、高8 ㎝的泡沫箱,500克棕色黏土,一块泡沫板,一瓶蓝墨水,一个容量1 000 ml的塑料瓶,一张白纸,红蓝水彩笔各一支,胶带,小刀,塑料盆等。
三、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白纸裁成两小块,用蓝色水彩笔在纸上分别写上较低纬度和较高纬度,将之贴在泡沫箱一宽面外侧,并用红色水彩笔在二者之间画一箭头表示河流流向,箭头由较低纬度指向较高纬度。
2.将黏土放入泡沫箱做成河床及两岸地面,要求两岸地势较平缓,河床坡度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逐渐降低,在较高纬度设计一处较为狭窄或弯曲的河段。
3.用小刀在泡沫箱标有较高纬度旁一窄面切开一个长6 ㎝、宽5 ㎝的出水口。
4.将泡沫箱放在讲桌上,出水口一侧伸出桌面5 ㎝,其下端放置一塑料盆。
5.给塑料瓶装满水并滴入墨水摇匀,以此模拟河水。
6.将泡沫板掰成大小不等的若干小块放入较高纬度河段,模拟该河段形成的冰面,接着把塑料瓶中的水由较低纬度一端慢慢倒入河流,观察实验(如图1和图2),该实验用以模拟初冬封河期的凌汛现象。
Qib82adcfuRoQ6GnkSsk7g==7.上一实验做完后先将黏土上的泡沫碎屑和水清理干净,再将剩余的泡沫板掰成较多小块放入较高纬度河段,表示该河段尚未完全解冻的冰面,少量小块放入较低纬度,表示该河段解冻后河水挟带的一些浮冰,最后把塑料瓶中的水由较低纬度一端慢慢倒入河流,观察实验(如图3和图4),该实验用于模拟初春开河期的凌汛现象。
四、实验分析
1.初冬封河期,较低纬度与较高纬度哪一河段先结冰?河流流向是什么?凌汛会造成什么危害?
2.初春开河期,较低纬度与较高纬度哪一河段后解冻?河流流向是什么?凌汛会造成什么危害?
3.由以上实验分析凌汛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五、结论与应用
1.结论。
初冬封河期,由于较高纬度河流先结冰,当河水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时,冰面在上游来水的冲击作用下很快在河流狭窄或弯曲处形成冰坝,阻塞河道,导致河流水位急剧上升,从而形成凌汛;初春开河期,由于较高纬度河流后解冻,当较低纬度的河水挟带一些浮冰顺流而下时,在较高纬度遇到尚未完全解冻的冰面,就造成河面浮冰层层堆叠形成冰坝阻塞河道,最终导致河水泛滥形成凌汛。凌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二是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2.应用。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视察、实验、分析是科学工作经常使用的方法。”把实验引入地理课堂,让学生做到眼到、手到、脑到,多感官联动,深度参与地理学习,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从中深刻理解地理知识的生成过程。地理实验教学不仅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科学素养和协作能力,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凌汛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弥补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帮助学生构建“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起连通知识的桥梁,使之更轻松地掌握“凌汛的形成”这一难点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实验主要利用我们身边随手可得的泡沫箱、塑料瓶等废旧物品,器材大多可以重复使用,经济环保;实验方案设计简单可行,易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