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化蜀”的教育措施及影响

2024-11-10 00:00黄彦震李思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 要:汉景帝后期,文翁担任蜀郡太守,见当地民风落后,就制定出一套培养人才的计划,其一是选派有才之士赴长安向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其二是在该地修建学校。他的这套人才培养计划得到了有效的实行,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汉武帝下令让全国都向文翁学习,从此处可以看出文翁的成绩显著。文翁石室是第一所地方郡学,文翁石室是中国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的学校。地方政府十分看重石室的办学与教学情况,文翁石室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实际锻炼。择优录取的原则展现了教育公平的方针。

关键词:“文翁化蜀”;文翁石室;地方官学

中图分类号:K234;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24)05-0060-05

引用格式:黄彦震,李思.“文翁化蜀”的教育措施及影响[J].商洛学院学报,2024,38(5):60-64.

On Educational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Wen Weng Hua Shu"

HUANG Yan-zhen, LI Si

(Military and Political Foundamentals Department,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an 710051, Shaanxi)

Abstract: In the later period of Emperor Han Jing, Wen Weng served as the county governor. After seeing the local folk customs, he developed a plan to train talents. One was to send talented people to Changan to stud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other was to build schools in the area. His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ordered the whole country to learn from Wen Weng. From this, it can be seen that Wen Wen's achievements are remarkable. Weng Wenshi is the first local county school, and Hejian Guoxue is the first county school. Weng Wenshi is the school with the longest running tim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local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chool and teaching of the stone room. Weng Wenshi has a strong faculty, not on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but also paying attention to actual exercise. The selection of merits shows the policy of fair education.

Key words: "Wen Weng Hua Shu"; Weng Wenshi; local official school

“文翁化蜀”是指汉景帝后期蜀郡太守文翁,在蜀地兴办地方官学、举贤任能、兴修水利,政绩卓著的历史事件。在汉景帝末期,文翁担任蜀郡太守,见此地民风落后,就实行教化,他派弟子赴长安向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又在蜀郡创办学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学。招收蜀郡所属各县子弟以为学宫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他在各县视察工作时会带上学校的部分学生,作为随行助理,让他们帮助传达命令,以此来提高这些学生的地位,使得吏民争做学宫弟子,从而使得“蜀学比于齐鲁”[1]141。这一系列教化吏民的措施得到了汉武帝的认可,“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2]3626,让全国都向文翁学习。并且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在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和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 “置弟子员五十人”[2]3626之前。目前国内外对文翁的研究,多从其治蜀的举措、特点及其作用方面展开研究,如房锐[3]研究蜀郡太守文翁以蜀郡的力量兴学,其举措对巴蜀乃至全国范围的儒学传播产生的影响。李斯[4]探讨文翁与司马相如的关系,对“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展开讨论。王鑫义[5]研究文翁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和对地方官学建设的贡献。本文主要探讨“文翁化蜀”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一、“文翁化蜀”的社会背景

西汉初年,政治环境较为宽松,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上,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出现了“都鄙廪庾皆满” “府库余货财” “京师之钱累巨万”[6]的繁荣景象。轻赋薄敛,休养生息的措施,着力于恢复农业生产,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意识形态的改变。到景帝末年,汉初所实行的“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已经无法适应国家的发展形势。伴随着国力的逐渐发展,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地积累发展,导致汉朝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建元元年(前140),汉武帝下诏天下举荐才能出众的人,使得董仲舒崭露头角,董仲舒建议立教化而正万民,他认为如果不立教化,百姓就会产生邪气,官员就会产生抱怨,这样长此以往不利于统治,而且百姓追逐利益,如果不教化他们,就不能制止他们的欲望。

而在同一时期的蜀郡,由于位于距离中原较远,四面大山环绕,交通不便,使其社会环境、文化发展等与中原地区相差甚远。西汉初期,统治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消灭政治隐患及恢复发展经济上,无暇顾及西南地区的治理,所以对蜀郡的统治依旧施用秦朝的统治政策。经济上,虽然蜀郡落后于中原地区,但是秦朝时期蜀郡太守李冰曾修建都江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蜀郡经济的发展。由于蜀郡的少数民族较多,所以形成了信奉仙道、鬼神、巫术的浓郁的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宗教氛围。蜀郡人我行我素,中原以“西南夷”称巴蜀。为了促进蜀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文翁打算对吏民进行诱导教化。

文翁精通《春秋》,仁爱好教化,他利用自己所学在蜀郡推行孔孟之道,诱导蜀郡吏民逐渐走向文明。为推行其教育主张,他先在蜀郡兴修水利,改善经济状况。在李冰治水的基础上扩大了都江堰的灌溉区,带领蜀郡人民“穿湔江口”,使湔江水分流,最终与青白江会合,文翁的这一举措完善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过去未能受灌的彭州等地区,都能享受到灌溉。

二、“文翁化蜀”的教育措施

文翁在蜀地兴修水利之后,进一步改善了巴蜀地区尤其是成都平原的灌溉状况,成都平原和整个巴蜀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发展,但文化教育一直落后,这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在经济有所发展后,文翁决定狠抓文化教育,于是制定了一些举措,并开始按照计划实行。

(一)创办地方官学文翁石室

文翁在蜀郡有了经济基础后,经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决定创办学校。文翁在成都大城南“立大学精舍、讲堂,作石室,绘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1]141,创办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蜀郡郡学,当时称为“石室”,也叫“玉堂”,又有“金舍讲堂”之名,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郡学。文翁招收蜀郡所属各县子弟为学宫学生,让他们学习《七经》和法律条令,提高文化水平和处理政务的能力。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采取了一项新的举措——替郡学学生免除了学习期间的徭役。学成之后,成绩优秀的在蜀郡所属各县担任官吏,成绩较差的派到各乡,管理各乡的基层事务。同时,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文翁在各县视察工作时或者官场便坐见习时,会带上一些郡学的学生,作为随行助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给学生提供实地锻炼的机会,观摩官员是怎么处理政务的,效仿正式官员处理事情办理案件;二是提高学生的政治地位,从而让吏民争做学宫弟子,使人们对进入学校读书产生荣耀感,为学校扩大生源规模。

文翁石室自汉代文翁创办以来,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名字曾多次更改,教育规则也有变革,但是其办学却没有停止,是中国历史上办学时间最长的学校。

公元前142年左右,蜀郡太守文翁创建文翁石室,创办不久后,人才辈出,学风严谨,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赏。在“永初后,学堂遇火”[1]152,当时的火灾情况是“大火焚烧后,只留下庙门之两观。石室里的诵读声已停,学生依席离散” [7]577。从中可以看出,文翁石室在永初末年(110年左右)遭遇大火后,其教学功能已经遭到破坏,并且当时的统治者不重视学校教育,全国教育呈现颓废状态,因此文翁学堂也处于停废状态。直到公元194年,蜀郡太守高氏予以修复,并“又增一石室,始作礼殿,以祀先圣周公”[8],新增的这一石室被称为“周公礼殿”。公元194年,“州夺郡学”事件发生,石室改名为益州州学。公元938年,后蜀宰相毋昭裔等人开始在石室刊刻石经,又继北宋继续补刻,直到宣和年间才全部刻完,历史近二百年,碑石上千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十三经石刻。1634年,张献忠占据四川,石室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康熙年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在石室的旧址上建立了成都锦江书院,后又在1902年改为成都师范学堂。几番周折,在1983年学校名字确定为石室中学,简称成都四中,一直沿用至今。

地方政府十分看重石室的办学与教学情况。文翁作为蜀郡的地方长官,修建学校对于蜀郡的财政来说已经是一笔很大的支出,除此之外,还派教师去京师学习,学习的费用是从哪来的呢?“减少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2]3625少府掌管郡县的财务,而这些财务是来供养太守的,也就是说文翁把自己的开支节省下来作为学生学习的经费。文翁不仅在金钱上大力支持学校,而且还亲自过问教学,这种地方政府官员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传统一直流传了下来,如1158年,“宋朝时期中书舍人潘阳王公出镇全蜀,到达成都后,看见学宫破旧不堪,于是命人开始整修,百姓不出力也不用出力,整修的经费全部由政府出,使得石室焕然一新,变得更为精致、坚固、敞亮”[9]。

文翁石室有较强的师资力量。文翁派遣张叔等人去京城向博士学习,学业完成后回到蜀郡,作为教师又向其他人传授知识。张叔的知识渊博,是石室的骨干力量。宋代成都学府教授家安国,知识渊博。“家安国,字复礼,眉山人,博学举进士。后随韩存宝征乙第得官。既而诸公举之,得成都教授。”[10]230在近代有许多四川的名士在此任教,如豫波、林山股、 赵少涵、杨沧白等。

文翁石室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也重视实际锻炼。文翁每次到蜀郡隶属下县巡查,总要从石室中挑选一些学习优秀、品德良好的学生同去,让他们帮助传达命令,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经验,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派有才之士赴长安学习

为使蜀郡的蛮夷之风得到改善,提高蜀郡教育水平,文翁选拔“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2]3625到长安学习儒家经典和律令。为了让这些人专心学习,文翁下令让蜀郡及所属各县节减开销,资助他们在京师学习。数年之后,学成归蜀,文翁给以郡中高职,有的担任教师,还有一部分人按照次序推荐到中央做官,有的甚至担任郡守刺史。这样,通过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在石室内传播发扬这些先进的文化,不仅使蜀人学习经书,改变了蛮夷之风,而且促进了蜀地学术与儒家文化的交流融合。文翁通过“学而优则仕”的途径,将巴蜀的学宫学子引上了仕途,并保证了巴蜀文教在封建时代的领先。通过“读书—做官”的模式,巴蜀地区的文教风气不断得到传承。

司马相如的知名与文翁治理蜀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司马相如的出名跟文翁化蜀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王安石就曾在诗中说:“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司马唱成都,嗣音得王扬。”[11]宋庠的《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铭》中也记载了关于司马相如与文翁石室的关系:“文翁治理蜀郡,修建学校,用儒家经典教化蜀民,去除旧的风气。在这之后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因为文章而出名,张宽因为见博广闻而出名。”[12]郭沫若有诗为:“文翁治蜀文教敷,爰产扬雄与相如。诗人从此蜀中多,唐有李白宋有苏。”[13]有如此多的文人共同认为司马相如与文翁化蜀有关系,可能跟《三国志》中录入的秦宓所写的书信有关,信中记载:“蜀郡本来没有学士,文翁就派司马相如等人赴京城学习儒家经典,学成之后,回郡教民,于是蜀学与齐鲁齐名”[14]。这一书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这封书信才有了文翁派遣有才之士去京师学习的人中包括司马相如的说法。

(三)制定招生范围和选拔学生的标准

文翁石室创建之后,在招生方面及派送学者赴京师学习的选拔方面,制定了招生范围与选拔标准。其征召学生的办法是择优录取,招生范围是以蜀郡所属各县的子弟。颜师古对招县下子弟的解释是:“下县四邻之县,非郡所治也”[2]3626,即石室学生的来源范围不仅仅是蜀郡,界限变得更广,除了隶属蜀郡的十多个县,还有邻县,这就使得石室生源丰富。招生的标准是“那开敏有材者”[2]3625,要挑选那些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聪颖、有才能的优秀者入学。学宫不是专门为王孙公子们开设的。相反,进入学宫的学生倒是以平民百姓的子弟居多。进入文翁石室求学的学生,政府免除更徭。学生结业后,按成绩高低分配,成绩较高者,可分至各县作小吏。取得进入石室读书学习的资格很不容易,是一种家族荣耀,以至于蜀郡家境富有的人为了进入该学校而愿意出钱投资,由此改变了蜀郡的“蛮夷之风”,打造了蜀郡浓厚的文化氛围。文翁石室这种择优录取的办法,也一直流传到后代。

三、“文翁化蜀”的影响

“文翁化蜀”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著名事件,在蜀郡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促进了蜀郡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汉代巴蜀地区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农业上,文翁在李冰治水的基础上扩大了都江堰的灌溉区,农业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以致于蜀郡不再有饥荒,百姓不知饥馑。西汉是巴蜀手工业大发展的时代,也是传统的手工业大胆接受中原技术的过程。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手工业部门,如冶铁、井盐、马车迅速出现并发展;同时,一些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部门也有了空前的发展,如冶铜、陶瓷、木工、造船、竹工、漆器、纺织等。成都平原成为西汉时期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手工业区,以出产漆器和蜀刀闻名天下。成都生产的蜀锦远近闻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至西汉晚期,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15]。成都的井盐业快速发展,汉宣帝时在临邛、蒲江一带打出20多口盐井,临邛令邛莱以天然气煮盐,这些食盐除了满足该地区的需求之外,还远销西南各偏僻地区,汉朝政府在临邛设置盐官,管理盐井生产。西汉时期,在临邛县城以南100多里处打成了一口天然气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然气井。西汉时期,巴蜀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四川成都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蜀郡的丝织品、漆器、铜、铁器等享誉全国,在许多汉代早期墓葬中,都发现了蜀郡生产的丝织品及漆器。

(二)促进了地方官学的建设和封建社会官办高等教育的建设

自春秋以来,随着奴隶制的瓦解,由贵族操纵的官学也开始衰落,直到景帝时,郡县都未出现正式的官办学校。文翁修建的石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学。文翁治理蜀郡的这些举措不仅改变了蜀地的蛮夷之风,为兴办地方官学提供了经验,而且也为后来的中央太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央太学的建设。如太学为太学生免除杂役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模仿文翁为学宫弟子免除徭役的举措。除此之外,汉武帝对结业太学生的分配原则与文翁对学宫结业弟子的分配原则一致。

文翁选派有才之士赴京城向博士学习,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办高等教育的开端。在夏商周时期,京师与各诸侯国都有开办大学,但大学的学生生源仅限于贵族子弟,其宗旨也只是为了培育世卿世禄的贵族。到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贵族操纵高等教育的局面被打破,高等教育的学生生源开始扩大,面向平民。这一时期,私学开始兴起,出现了许多不属于官籍的职业教师,如孔子、墨子、庄子等。秦朝焚书坑儒,禁止法家以外的政治学说的传播,教育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西汉初年,统治者以无为而治作为治国准则,政治环境较为宽松,学术日益活跃,但仍未出现高等教育。当时京城的博士都是在某个学术领域有极高造诣的人,因此向博士学习也类似于如今的高等教育。从目标来看,文翁选派人赴京城学习,是为了提高蜀郡官吏的文化素养,它与奴隶社会的教育目的不同;从形式上来看,它是官办高等教育的雏形。

(三)促进了儒学在蜀地的传播

西汉前期,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黄老之术自身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并不能满足文翁治理蜀郡的需要,而儒学经过数位学者的改良,逐渐发展成为以儒家学说为主,吸收其他诸子百家优点的新儒学。文翁从小学习儒家经典,自然会以儒学作为教化蜀人的有力武器。文翁以郡守的力量兴学,所采取的两项措施被胡适称为“省费派遣留学的政策”和“郡国自兴学校的政策”[16],对儒学的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直至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公孙弘提出的“为博士置弟子员”[17]的建议才获得汉武帝的准许。文翁早在博士弟子制实行之前,就以蜀郡太守的身份,选十多名有才之士到京城向博士学习,学成之后归蜀,文翁对这些学成归来的人加以重用,让其在蜀郡担任重要的职务或在学宫进行教学,把在京城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学宫的学生。文翁的这些举措是儒家主张的具体贯彻实施。“叔文播教,变风为雅”[10]232,这些儒生以改变郡风为己任,提倡德治教化,有助于儒学思想在蜀地乃至全国的传播。

开办学校、推广教化是儒家的一向主张。文翁建立学宫,目的是培养儒学的基层官吏,借助他们在蜀郡范围内宣传儒学思想。因此,他招收的学生均为蜀郡所管辖的各县百姓子弟,通过石室的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平民加以教化,使他们看到成为学宫学生的好处,以此来提高他们对儒学的认同感,自愿接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华夏文化教育。文翁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判的标准,授予他们郡县官吏等不同的职务。经过培养的学宫弟子均成为了儒者、学者,通过他们的以身作则及其模范作用,蜀郡各地形成了尊长敬上、重农务本的社会风气,改变了蛮夷之风,儒学也逐渐在向民间社会浸润、传播发扬。

(四)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2]3627,可见蜀郡文化的繁荣是因为“文翁化蜀”的功劳。文翁治理蜀郡的一系列措施使得“蜀学比于齐鲁”[1]141,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宋庠这样称赞道:“翁之治蜀,开学校以诗书教人,澡熨故俗,长长少少,亲亲尊尊,百姓顺赖。其后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以文章倡,张宽以博闻显,李仲元以有道称。” [12]682扬雄被称为“西道孔子”和“东道孔子”。桓谭这样评价扬雄:“今杨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2]3585

宋代田况的《进士题名记》记载:“益州自太平兴国以来,登进士第者接踵而出,天圣景祐中其数益倍。至庆历六年一榜得十八人,皇祐元年得二十四人,他州来学者复在数外,其盛也如此。”[7]578从中可以看出,益州成都学府考中进士榜单庆历六年有十八人、皇祐元年有二十四人,可见文翁石室造就了不少人才。进入现代,文翁石室也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郭沫若、李一氓等人。

四、结语

“文翁化蜀”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以教化人民为目的的重大教育活动,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举措的创造性、切实性及效果的明显性,对现今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是其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公平。文翁的教育公平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域上的公平,文翁初到蜀郡时,见此地民风野蛮落后,就派遣有才之士赴长安学习,学成之后归来教导蜀民,他的这种以先进的中原文化来改变落后的蜀郡文化,并且促进蜀郡文化发展的做法本身就涵盖了地域上的平等;另一个是选人用人标准的公平。选拔学生到京城学习时,文翁所采取的选拔标准是“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2]3625;文翁的用人准则是“能力高的学子担任郡县官吏,能力较低的学子为孝弟力田”[2]3626,在选人上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用人上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

参考文献:

[1] 常璩.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3:蜀志[M].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班固.汉书:第1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房锐.文翁化蜀对儒学传播的推动意义[J].孔子研究,2007(2):46-51.

[4] 李斯.“文翁化蜀”与早期西南丝绸之路开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12):200-203.

[5] 王鑫义.文翁对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建设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1994(4):100-101,56.

[6] 司马迁.史记: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20.

[7] 田况,进士题名记[M]//袁说友.成都文类:下册.赵晓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1.

[8] 黄廷桂.四川通志:卷20[M].成都:巴蜀书社,1984:312.

[9] 黄廷桂.四川通志:卷41[M].成都:巴蜀书社,1984:224.

[10] 常璩.华阳国志:卷1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9[M].北京:中华书局,1959:152.

[12] 宋庠.元宪集:卷36[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82.

[13] 郭沫若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19.

[14] 陈寿.三国志:卷38[M].北京:中华书局,1959:722.

[15] 范晔.后汉书: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535.

[16]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9.

[17] 班固.汉书: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2.

收稿日期:2024-08-20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SGH23Y2547)

作者简介:黄彦震,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