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主义向个人行动伦理的落实

2024-11-10 00:00杨倩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5期

摘 要: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生态主义思想的同时,着力于对中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的生态主义思想予以挖掘,“天人合一”“生生之美”被学界大力标举。然而,缘于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生态主义思想大多局限在知识、理论层面,尚未真正落实、贯穿到个人行动中,其现实效用微弱。解决生态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将生态思想向伦理个体落实,抑制“自我中心主义”“物化”等倾向,使人从伦理行动层面真正实现与天地自然的一体。其中,从《易传》而来的“生生”哲学,蕴藏着生态思想向伦理个人落实的希望。

关键词:生态主义;天人合一;生生之美;人类中心主义;个人行动伦理

中图分类号:I01;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24)05-0054-06

引用格式:杨倩.论生态主义向个人行动伦理的落实——生生之美的伦理旨归及其现实意义[J].商洛学院学报,2024,38(5):54-59.

On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ism

to Individual Action Ethics

——The Ethical Purpose of the Beauty of Life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YANG Qian

(College of Humaniti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Abstract: While accepting Western ecological thoughts, Chinese scholars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contained in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unity of man and nature and the beauty of life" are strongly praised b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However, due to the deep-rooted "anthropocentrism" position, most of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are limited to the knowledge and theoretical level, and have not been truly implemented and penetrated into individual actions, and their practical effects are weak.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ecological problems is to implement ecological thoughts to ethical individuals, inhibit tendencies such as "egocentrism" and "materialization", and enable people to tru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with heaven, earth and nature from the level of ethical action. Among them, the philosophy of "Shengsheng" from "Yizhuan" contains the hope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thought to ethical individuals.

Key words: ecologicalism;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e beauty of life; anthropocentrism; personal action ethics

人类社会从农业型社会逐渐转变为工业、后工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由依赖共生变为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以满足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在这一境况中,人类将自身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从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人的喜好出发,将自己视为宇宙万物的中心,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生态问题由此日渐凸显。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人类发觉生态失衡已经逐渐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学界着眼于人类生存和文明延续,对此进行了许多理论性的反思,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但解决生态问题的真正困难之处,在于理论和观念如何落实在个体的行动之中。当今人们都熟悉环保的理念,但违背环保理念的行为却层出不穷,每天都在进行非环保、非绿色的活动,加速了地球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恶化。

日常生活中每一次外卖、每一杯奶茶、每一个快递等,都是以纸类制品、塑料制品等的消耗为代价来满足人们的生存便利。商品的过度包装,造成了对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的过度使用,对地球造成恶劣且难以估量的危害。生活中此类现象数不胜数。生态思想不仅要在理论层面探讨、在宣传渠道广而告之,更要落实到个人行为意识中,让人时刻意识到“人本来就是世界的一分子”[1]6,在人的行动层面实现人与万物的和谐共生。将生态思想落实到个人伦理中,使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行动,真正生态化,是解决生态问题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

一、生态主义理论的兴起与中国学界的“知识考古”

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哲学家、美学家既已关注环境问题。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其著作《水仙花》中描写人与水仙翩翩共舞,情向自然,倡导“回归自然”[2]。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人开始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呼吁大众关注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认为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自然运行的不均衡且已经逐渐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描绘了一个人类出于自己的利益无节制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故事,向人们发出警示[3]。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学术界对生态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哲学层面,开始讨论生态危机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汉斯·萨克塞的《生态哲学》、罗德里克·纳什和查尔斯·哈珀的《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与社会:环境问题中的人文视野》、约翰·缪尔的《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众多关于生态的理论著作相继出版。1980年,余谋昌将生态哲学引入我国,先后出版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专著。国内外学界将生态问题的哲学研究领域也拓展到了生态美学。国内学者发现,国外生态哲学与整个西方哲学的危机与文明道路的危机息息相关,而中国古代的思想智慧中,蕴藏着更为高妙的解决途径。此状况激起了国内学界从生态维度上对古代思想资源知识考古的热情。

中国文化中“生”的哲学,可以作为丰富、深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资源。“生生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涵摄了天地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追求多元包容的共生共荣,为人类社会提供永续发展的根本范式。”[4]中国当代学者从生态主义维度对古代思想资源进行挖掘时,涉及到两个进路:先是天人合一思想被重申和阐释,后是“生生”哲思被学界推崇。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万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主张天人之间无限隔,要求消解人与天的人为的区分与限隔,以实现人与万物真正的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将人和自然视为有机整体,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感恩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认为‘诚’既是天德也是人德,主张节欲、去私。”[5]学界对此论述颇多,朱良志[1]1-41论述天人合一思想时指出,“以往关于‘天人合一’的阐释,仍旧是将人与天先区隔、再合一,而他主张应破除天与人之间的相对关系,去除一切分别。”天人合一思想是主张人与自然相存相依、互融互通的哲学智慧,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在处理自然与人的关系上的合理、正确的阐释。伴随着研究深入,国内学界的理论兴趣点逐渐转移到对“生生”之道的哲学与美学阐释上。朱良志[6]论述了“生生”之道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本源性关系,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以生命为宇宙间的最高真实。中国哲学具有强烈的重视生命的倾向,儒家哲学具有生之谓仁的结构,道家哲学以达生卫生赏生畅生为其重要特点,而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宗派禅宗也十分看重生命。这种生命哲学是中国艺术的精神,将“生生”之道作为生命精神的来源与形而上的根据。“生生美学作为中国美学的根本特征,为中国生态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7]此后,“生生之美”愈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推崇。《易传》云“生生之谓易”,前一个“生”描画、象征的是草木出生的,后一个“生”描画、象征的是万物创生之后不息的壮大与演进,此谓之“生生不息”。中国哲学从总体上看,是一种生命哲学,把“生生”视为天地自然与人类最核心、最合乎道的行为。孔子理解的“天”就是在强调“生”的功用,阐释的是其生化万物、育成万物的思想。此后孟子、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的思想中都蕴含着这一倾向。“生生”之道对于古代的文艺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蒲松龄[8]在《聊斋志异》中构画一个“人物一体”的世界。王概[9]在《画鱼诀》提到中国画家的笔下是有生命的意象,体现的是万物平等、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态观。”“生生美学”这一概念,最早由程相占[10]在《生生之谓美》中被正式提出,他倡导生生本体论,即生生美学,指出人类必须以“生生”之美来救赎自身。曾繁仁[11]指出“生生之美”是在总结“儒家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家的道法自然、万物齐一;佛家的万物一体、普度众生”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倡导人类与万物共生的思想,其作为中国“生生”哲学的深化、演绎,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生生美学”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人对待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开创式的思想演绎与深化,隐藏着解决生态问题的密钥。“生生美学”与天人合一思想,随着生态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深入,重新焕发出其生命力和价值。融合了“生生美学”与天人合一观念的生态思想,饱含生命意识与万物一体观念,更契合人类的文明道路。学界对天人合一思想、“生生之美”思想的知识考古,可以凝结出生态智慧和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以从根源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发展。

二、生态主义思想现实效用不足

从改变世界的角度来看,作为知识与理论的生态主义,在实际生活中其实际价值和现实效用十分微弱。像马克思提倡的那样,理论不能仅止于“解释世界”,而应着眼于“改造世界”。提倡关注生态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生态主义思想,目前只是停留在知识与理论层面,并未全面落实到个人实际行动中以改变世界的现状。许多学者十分关注生态美学、生态哲学,阐释与传播生态思想的论坛、书籍、文章等也层出不穷。作为知识与理论的生态思想的传播迅速、广泛,但其在实际活动中却效用微弱,这是由于许多实际的因素造成的。环保理念在生态问题显现之初就已经出现,已经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环保工作的实际效用却片面而微弱。人们倡导节污、减排,但汽车销量却逐年递增、工厂排放污水废水总值逐年增加,环境污染指数越来越高。人们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可降解产品被大量使用,危害地球的生态循环。网购快递及零售商品的过度包装,浪费着大量的资源,恶化着环境。空调、电视等电器的普及使用,导致气候变暖日渐加剧。粮食产量随着化学和生物工业的融入逐年递增,但粮食浪费、食品安全却日益惊心。生态理念在官方的推动下被普及化,但是却流于表面化。学界从古代思想中挖掘出的 “‘天人合一’观中的生态思想的可操作性不强”[12],思想仅在知识界传播,无法向深陷日常生活中的个人普及,无法实现其预设的最终价值与目标。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生态理念,但只是将其作为知识,并未真正落实到每时每刻的选择和行动中,发挥其规约与引导作用,导致“生态”成为一种形式化的、肤浅的口号,甚至成为资本营销其商品的广告噱头。

生态主义思想现实效用甚微,难以落实到个人实际行动中,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高速进步,消费主义逐渐成为了人的日常生活观念。消费主义鼓励人们对大量的、美好物的占有、消费和享用;鼓吹人的价值实现,需要落实到对物极大的占有上;并不停激发人的物欲与享乐欲望。以无限制、无反思的物质消费,挑战人的行动伦理中的生态思维。此时,人与物的和谐关系被破坏,“物”不再与人保有“天人合一”的和谐共在关系,被赋予了丰富的、大量的象征含义用来表征人的内在素质、能力强度、性情内涵,与人的成功、地位、情感、兴趣直至幸福等挂钩,人逐渐丧失其精神性的本质而被物化。人为物所役,人在无节制的消费中,对物的占有中,浪费着地球资源,破坏着地球生态。个人的便利和商家的利润,抛弃了“惜物”的传统美德,许多物品只能一次性使用,丝毫不在意对资源的浪费。地球资源被加速消耗、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失衡。可以说,消费主义从根本上是背离生态主义思想的,是非环保、浪费的、与生态龃龉的,是导致生态主义思想难以实现效用的困难之一。

从更深层来反思,“自我”中心的思想和行为逻辑,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根本源头。个体的人在有限的生命限度内,自我生存、竞争、优越、价值的实现,遭遇资本与技术的合谋之下的生存理念,遗忘了向内的追求,执着于向外扩张,向物质占有、消费、享乐倾斜。自我中心主义的人,不会是生态的守护者,而会从私欲出发成为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和掠夺者。自我享乐却要求他人环保,以环保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成为自我中心主义者的潜意识动机,在公共舆论空间充斥着此类人的身影。

可以说,自我中心主义与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合谋,是危害生态,致使作为知识与理论的生态主义思想,在物质化的生活现实中,效用微弱的根本原因。生态问题的解决,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之行动伦理的层面,才有真正的可能。

三、生态主义向个人行动伦理的落实

生态主义如何落实到个人行动伦理中?这是问题的关键。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作为实际上破坏生态的思想因素,必须要在伦理层面加以弃绝和严格的抑制,而“生生”哲学则蕴含着消解自我中心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因子。“生生”之哲学、美学是从《易传》中发掘和衍生的思想。“生生”中“生”不仅仅指生成和创化,更在于“成”,即从每个人内心都坚持和维护“万物自然而然” “万物平等”等理念,使万物“生”的同时,更要使其按照生命的本性得以生长和繁衍。对于物种的保护和尊重不应仅仅落实在呵护物种“生”这一层面,更要落实到使每个物种都能得以“成”。“生”并且“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是建立在承认万物自在自由的基础上的。万物不是为我而生,万物也非为我而成,而是自生自成,自然而然。这是对自我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性的拒绝。 “人类中心主义”不过是种族化、群体化的自我中心主义。

不彻底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其本质仍是以人类为中心,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将人类利益凌驾于其他物种生存的基础上,将人类利益视为最本质、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人对自然的破坏会危及人自身,自然的破坏必将导致人类生存逐渐浮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大气污染导致人类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导致生态发展的不平衡、海洋等水资源的污染导致人类无法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与可持续生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因而,人类才将保护生态作为呼吁的对象,要求大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出行、提倡环保生活。这些都是以“人类”自身利益出发的,并非以万物与人的和谐发展为衡量准则,并没有真正做到万物平等,只是将万物作为服务于人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要保护植物,维护物种多样性,但在当下,许多人从功利性出发将植物视为最精美的“装饰品”,许多人未考虑植物所需要的原生环境,而将植物进行随意的移植以满足其自私的、功利化环境的需求。个人虽具备生态主义的基本知识,但却并未从伦理中完全接受甚至内化在自己的个人伦理指导自我的行动实践,反而为了营造自我舒适的小环境和区域环境,而大肆破坏大自然的整体生态。由此可见,包含“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尤其是在自我中心主义的个人伦理作用下,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生态主义的实践,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生态主义向个人伦理的落实需要从源头处、从个人行动伦理层面解决生态主义现实效果微弱的问题。生态主义思想落实到每个人真正的行动中,要求整个社会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努力中,“在生态伦理上通过呈现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冷漠与掠夺”[13],一方面,给现代人无边的“自我”加以限制,将自我中心主义的、利己的个人伦理转化成为人类共同体的长远命运而愿意自我约束和让渡部分权力的共同体伦理。另一方面,人的“物化”问题也应得到有效的解决,即让人的价值追求不再肤浅地以物的占有为量度;让人的快乐不以极大的物的消耗、享用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不以物的欲望满足为目标。现代人无边的“自我”,应从伦理层面加以限制,虽然存在着重重困难,甚至要借助于古代思想进行伦理重建,但必须要将“自我”严格限制在有益于生态发展的范围内。此外,对人的“物化”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引导人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以精神的极大自由代替物质的极大丰盛,破除人与物之间不合理的赋值关系,将人视为有思想的精神存在者而非物的傀儡和资本实现物质积累的环节和符号,以消解人的物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解决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问题。人类不应该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问题,人类应有所克制,克制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将生态思想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从生态思想向个人行为伦理的落实,不仅意味着将理论中的生态思想转变为个人行动中的向导,而且意味着对人自身在茫茫宇宙中位置的重新定义,意味着对人类自身文明的再认识,对个体自我的再认识。人是天地间最为能动而智慧的一部分,体察天心,尊重生命,与万物共生,但却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繁衍发展自我的同时,向自然大肆掠夺,变成了自私的、贪婪的、享乐的、破坏的人,并将自我的生存作为其他物种生存的终极目的,将其他物种作为人生存的工具,从而走上了“外求”的文明之路。19世纪以来不少的思想家都开启了对人类文明模式的反思之路,而要将生态思想向个人伦理行为的落实,本身也意味着人类文明道路的变换。

四、“生生”美学的伦理旨归

“生生美学”开敞的审美境界,蕴含着关于天地万物自由生长、自然而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的价值指向。《易》道生生,明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人与天地本为一体,是天地之心,是天地的灵明,并要求人“德配天地”,人的行为逻辑与伦理,要与天地之德一致。而“天地之大德曰生”,所以人的所有行为,无论对万物自然,还是对人对事,都应该有“生生”意识的烛照,这也成为儒家“仁”的母本。生生哲学是可以抑制自我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而“生生之美”思想的提出是生生哲学的延续与丰盈,也是在限制自我中心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是对提倡尊重生命、保护万物的生长和衍化、追求万物共生的思想的肯定。追求万物共生、万物平等这一理念,也包含在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中。《齐物论》中提出了“齐物”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和谐共生,强调对自然本性和生命本体的尊重[14]。也是一种提倡将生态思想与个人伦理相结合,抛弃人类为宇宙中心、限制自我中心主义的理念。庄子的“齐物”是破除差别的齐物,是限制自我的齐物。庄子将世界万物看成齐一、平等的一个整体,是中国古代天人思想的重要尝试。庄子认为人与物平等合一,人并非凌驾于物之上的生物,而是提倡众生平等的美学观, “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15]

生生之美,强调人应德配天地,让万物、他人、自身都可生存、成材、成就,自然、自由、自在。这本身就是对人自身的伦理要求,生生之美,本身隐含着伦理维度,蕴含着至真的个体伦理要求。冯友兰[16]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其中最高乃是“天地境界”。在“天地境界”中,人的一切行为并非按照自我的、道德的、功利的目的进行,而是以“事天”作为其最高衡量准则,追求的是宇宙与人的融合,消解万物之间的差别,以及“我”与“非我”的差别,人与物的主客关系被消解,人-物之间达到的是一种自然、和谐、永生的关系。“天地境界”实际上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允许万物生长的自由状态,是一种万物、他人、自身都可生存、成熟、成就的境界。天地境界”是审美的境界,也是伦理(道德)境界,本身是美与善与真的一种综合性场域的开敞与解蔽。《易》道“生生”,庄子的“齐物”、冯友兰的“天地境界”都指向人与万物的平等、齐一、自然、自由、生长、成就,蕴含着对人与自然的希望和尊重,都以生生之美为其思想内核,也包含着对个体的伦理要求。

将生态思想落实到个人伦理道德中,即将生态理念的知识转变为人人行动的伦理指向,符合天人合一的目标,符合生生之美包含的价值导向。近代,人类在对自身文明道路的忧患与反思中,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然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重新回到天人合一的思维起点探索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模式。人的一切行为不再以自我的利益为准则,而将人与物放置于一个和谐、平等的场域中,以实现人与物和谐、自由、平等的发展和生存。人必然要将作为知识性的生态思想落实到个人伦理层面,在个体行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生命与灵魂持久和谐的生成与共存。在中国学界的知识考古中,生生美学中的伦理维度的发现、“生生”智慧对西方舶来的生态思想的深化, 蕴含着生态主义个人伦理化的希望。

五、结语

中国自古以来“生”的哲学,蕴藏着更为深沉的、智慧的生态思想。中国学者在接受西方生态主义思想的同时,着力于从生态维度对中国古代思想资源进行知识考古,重新光大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包含的生态主义思想。当下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并未真正解决。生态主义思想亦仅仅停留在知识、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落实到个人实际行动中,其现实效用微弱。生态主义向个人伦理的落实是真正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希望则在于“生生”哲学成为每个人伦理化的行动逻辑。“生生”哲学重视万物的生存和生化,强调天人合一,将“生生”哲学渗透并落实于个人伦理化的行动逻辑中,可以挽救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实现万物与人的和谐共生。

人并非世界的主宰者,思考人类的文明道路、思考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是人类文明无法回避的命题。将人视为宇宙主宰者的“人类中心主义”必将导致人类发展的障碍,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人若仍旧一意孤行,无节制、无限制的破坏自然,只考虑自身与个体私利,注重享乐,消费不休,必然迎来更大、更深重的危机。“人类不要过于自大,应认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不要肆意违背自然规律,提倡人类与自然万物和平、和谐相处。”[17]将生态主义思想落实到个人伦理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穿入人的实际选择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

[2] 威廉·华兹华斯.杨德豫译诗集·华兹华斯诗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92-396.

[3] 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20.

[4] 郭家瑞.中国式发展:传统生生之道的当代范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4(5):115-121,221.

[5] 葛枫.“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4):144-156,208.

[6]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20:7-140.

[7] 肖朗.生生与生态:论中华美学精神的主要特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24(6):166-173.

[8] 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1-6.

[9] 王概.画花卉草虫浅说[M]//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下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1110.

[10] 程相占.生生美学论集——从文艺美学到生态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11]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2.

[12] 姜丽娜.传统“天人合一”观的生态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理论观察,2017(2):43-45.

[13] 尚真洁.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思想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88-94.

[14]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38-102.

[15] 黄炜.庄子“齐物”思想的生态审美意蕴[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3):22-27.

[16] 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80.

[17] 刘燕妮.《庄子·齐物论》生态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百科知识,2022(6):3-4.

收稿日期:2023-11-07

作者简介:杨倩,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