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楚菜之七舒

2024-11-09 00:00王善国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9期

收到蒋文涛先生的《千年楚菜》《寻觅楚菜》《定义楚菜》“三部曲”(以下统称《楚菜》),很是高兴。笔者是个“爱好读书之人”,酷爱阅读湖北文化类好书,浏览《楚菜》,深感荆楚大地,千年楚菜,演绎文明,感天动地。

细阅《楚菜》,颇感“极目楚菜舒”:《千年楚菜》再现楚菜经典菜品,详述其烹饪方法,追溯其历史源流;《寻觅楚菜》以田野调查的艰苦精神,挖掘湖北百余个镇的地道美食、烹饪方法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定义楚菜》记录作者为实现美食理想而创业之奋斗历程,描写美食背后的人间百态。美食是镌刻在作者心灵深处的热爱,是对家乡的眷念,对传统文化的追求。该书较为全面深入系统地阐释了楚菜,呈现了一幅幅“舌尖上的湖北”美景。笔者陶醉其中,产生了“七舒”(七美)之感受。

一舒 传承与创新之美

与其说《楚菜》系统地讲述荆楚各地之“楚菜”,不如说是一部荆楚大地“楚菜”文化研究之总成。笔者认为,楚菜文化传承与楚菜内容创新是《楚菜》的重要特色。

蒋文涛系新生代楚菜大师、央视《生活》栏目特邀嘉宾、知名美食文学作家,自幼勤勉于楚菜传承,并将其弘扬与光大。他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尝试新型的楚菜烹饪方法和楚菜产业发展思维方式,创造出拥有自己特色的新式楚菜以及发展楚菜文化新理念。在《楚菜》中,他对传承与创新二者的辩证关系,可谓处理得“炉火纯青”、水乳交融。

他是湖北汉川市人,祖籍天门,出生于厨师世家,是湖北名菜、汉川市传统名吃“二河三蒸”的第四代传人,是备受社会尊重的饮食行业文化名人和烹饪大师。“二河三蒸”由清蒸、泡蒸、粉蒸组成,蒸出的菜有“稀、滚、烂、淡”的特点。清蒸以蒸鱼为主,泡蒸以蒸泡发的干菜为主,粉蒸以蒸莲藕、蒸芋头为最佳。其中,清蒸甲鱼和武昌鱼肉质鲜嫩、不油不腻。最有特色的是泡蒸,以自制的米醋调味后淋入蒸菜之上,味道独特,受人欢迎。蒋文涛作为传承人,从小就直接参与这道楚菜烹饪的制作与技艺传承。一日三餐,离不了蒸菜,也是他的家乡饮食文化习俗。《楚菜》使这些饮食沿袭下来,成为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

楚菜的诞生绝不出于历史的偶然。《楚菜》展示的是湖北美食演进的辉煌历程,楚菜传承是一种漫长历史文化的积淀。正如《定义楚菜》所描述的“就像我们家的泡蒸鳝鱼,我们五十年如一日地做这一道菜,使其不变色、不变形、不变味,经历别人的挑战、建议、反对,最终用烹饪这道菜20多万次的经验,证明了味道是可以传承的”。

“吃法”的创新是楚菜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人们步入新时期“大吃大喝”“三高”流行的年代里,楚菜中的蒸菜能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蒋文涛善于采用“拿来主义”,采纳顾客建言,融入楚菜的创新之中。“有些顾客跟我说,每周都要顺道打卡一次,尝尝我的楚菜研发新成果”。

有人说,卖瓜的都说自己的瓜最甜,可是蒋文涛却说别人的瓜甜,即荆楚大地的楚菜文化之美艳,这是一块受到数以亿计吃货们关注的亮丽的公众品牌,而不是推销他自己“千年楚菜”餐厅的楚菜。他客观地道出自己在楚菜的继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咸”,笔者从他的“道真言”中,领略到的是二者的平衡,这是合乎情理的。

二舒 情怀与使命之美

《楚菜》豪情满怀,是蒋文涛对楚菜或顾客抱有的深厚情感和思念及怀念、留恋、感慨的外泄,这份情感状态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是他履职尽责情况虔诚的自我剖析。

从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如风先生撰写的《蒋文涛小传》中就可以彰显《楚菜》作者是“楚菜”领域的旷世奇才。他勇敢地主动请战,承担着楚菜文化公益宣传与推介。他着重宣传推介家乡的“二河三蒸”,旨在使“汉川三蒸”区别于“沔阳三蒸”,为繁荣家乡的饮食文化锦上添花。他说,“三个菜一端上来,满堂雀跃。这些足迹遍布美食江湖的朋友们,在泡蒸鳝鱼和粉蒸牛肉面前,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作为‘二河三蒸’第四代传承人,我也只有这两把刷子”。

谦虚使人进步!《楚菜》透露出蒋文涛的谦虚,不自满,不浮夸,在自我认识中显出良好的品德。所以,有追求、低调的他希望自己不断进步。例如,一次菜肴因为“得到了寿星的认可,我勉强把餐厅评分提高到30分”“去了无数餐厅后,我发现大部分餐厅都经营困难。慢慢地,我明白了爷爷曾对我说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开餐馆”。这里的寓意是:永远要努力把餐馆开好。

书中也表明了楚菜大师的目标。“想起家族四代人对烹饪楚菜的坚守与传承,想起家人对我的帮助与鼓励,我对漫漫前途又多了一份信心。”

蒋文涛是决不会轻言放弃的“硬汉子”。他“明目张胆”地先后3次说道,“前浪也有追逐梦想的权利,决不能轻言放弃”;“真正的美食就是如此,再饱也不会放弃”;“在自己的行业深耕,不轻言放弃,坚持定会改变,持续方能创造奇迹”。

他对楚菜发展充满着期待。中南海国宴菜单中,蔡甸莲藕从不缺席,粉蒸藕色、香、味俱全。如今这道压桌菜正借着“一带一路”,走向全球华人的餐桌。“未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武汉将拥有更多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我想,若干年后,武汉是否也会有湖北人自己演绎的楚文化米其林餐厅呢”?

蒋文涛用心,“我佩服的不是菜,而是老板和管理者的用心……一个朋友跟我说,你只有读懂顾客的心,你就读懂了美食的心”。

他以烹饪会友,尽显楚菜大师的胸襟。尽管他开设的“千年楚菜”餐厅食客如云,天天爆满,但依旧“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以人为本是蒋文涛固有的优秀品质,他尊重人才,尊师重技。《厨师的艺术照》,展示各位厨师的绝技、修养与个性,专文写来,可见其匠心独运,重视人才。

蒋文涛的恭谦,也是荆楚大地人们特有的谦逊。“我坚信,当我为楚菜作出贡献的那一刻,所有的遗憾、失去和困惑,都是值得的”。

三舒 苦干与忧思之美

透过《楚菜》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传承的要诀其实是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和奉献。

用蒋文涛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他在《寻找专门的蒸菜师傅》一文中说,“只要带着一颗工匠的心埋头苦干,一定可以抵达梦寐以求的风景”。据笔者初步统计,《楚菜》中共有4处描写他本人追求这种“埋头苦干”境界的。其他3处分别是:《第一次当网红》一文结尾,“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与烧烤班的同事们一起回宿舍,我对未来发展也充满了信心。只需埋头苦干,觅得好食材,美食就会到来”;《儿子十岁宴》中也说,“有个弟妹,现在是一家大酒楼的二老板娘,对我说:‘这是我唯一一次吃宴席把所有菜吃完的,这就是一场美味的盛宴’。这句话令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我也将更加用心埋头苦干,努力将餐厅的未来清晰化、明确化”。

在《定义楚菜》一书中两次写到店内漏水、管裂、大修。面对烦闷之事,蒋文涛却是“谢天谢地,总是在困难的时候得到大家的帮助和信任,我没有理由不去埋头苦干”。有的篇目中,他把“埋头苦干”隐藏在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第一次上门做私宴》中,“直到晚上十点半,宴会才结束。我在桌上听到了好多曾经他们想吃现在吃不到的记忆菜,这对我菜品的研发十分有益”“晚上十一点回到店里,我真想立马打开炉灶,将他们给我分享的那些有记忆的菜做出来。此刻我深刻体会到,人类因美食而伟大,美食因记忆而美好”“回头想想,自己的路还要更踏实、更坚实、更务实,才能创造奇迹,才能让身边的人与我一同有见证楚菜辉煌的机会”。

对楚菜,蒋文涛更多的是忧虑与思考。忧顾客之忧,思创新之本,言质量之道。在舌尖味蕾多元化时代,他注重将传承与创新并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蒋文涛心存敬畏。“我十年前就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厨子有文化’,一进鹿鸣春(店名),我就被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征服了。”试问,他(作者)怕什么?其实什么也不怕,只怕有文化的“精神贵族”,因为内行看得出门道,要及时改进。这,应是作者在正话反说吧!

他善于思考。由在外地洗车的感受而思考着餐厅里如何拉动消费。“购买净菜,不仅省去了理菜、洗菜的时间,还体验到了当大厨的乐趣”。

《楚菜》中讲烹技渊源,贯穿古今典故和趣闻。蒋文涛写道“令人开心的是,顾客们对楚菜越来越喜欢,他们学会发现和品味湖北菜背后的文化了”。因此,他在“风干牛肉”与成吉思汗的关系一文中,讲到咸宁风干牛肉流传至今的三个原因,既有历史的、经济的原因,更有饮食习惯的因素。在《散花红烧鳜鱼》一文中,讲周瑜、苏东坡、陆游、赵万年与红烧鳜鱼的交道,又让食客穿越到三国、两宋时代,不由自主地发出“好想吃啊”的艳羡与惊叹!

四舒 楚天与华夏之美

《楚菜》立足于江城武汉,放眼以湖北为主的荆楚大地,瞄准基层(县镇),关注华夏大地,远眺五湖四海。《楚菜》是江城名吃总汇,记录了武汉的美食、名食与小吃、早点、夜宵,包括面馆、杂店、夜店、山庄、烧烤店、食坊、好吃街、养生店、料理店等等,让读者大开眼界。

一部《楚菜》,就是一部楚菜发展的辉煌历程,也是楚菜的“百科全书”。蒋文涛说,“六年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跑遍湖北761个镇中100个有代表意义、历史文化底蕴的镇,配100道当地的酒店和特色菜品,写入《寻觅楚菜》。如果后期能同步搭配全国各地的知名美食,那就更加完美了。今天,我已渐渐将自己对美食的探寻落实到脚下”。

蒋文涛喜欢湖北的每一个小镇,总能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喜欢湖北的每一道美食,总会让自己的味觉记忆更丰沛。他记录了相对偏远的神农架林区阳日镇、新华镇、红坪镇、松柏镇等4个镇的地方特色菜,笔者在新华镇看到了餐盘中盛着的圆禾(荆山地区视作草本野生竹笋),“因为我最爱吃爆炒辣椒圆禾,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由本地写到本省、外地(楚地)的美食。由十堰市竹山县麻家渡镇写到安徽宿州符离镇的烧鸡、河南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的烧鸡。

《楚菜》以点带面,原本只写荆楚大地之名菜就已经算作“交差”了,却用大量篇幅描写民间美食。与楚菜相联系的湘菜、粤菜、川菜、云贵菜乃至新疆、宁夏等地菜肴,堪将“华夏之菜”尽收眼底。“中国菜在世界上的名片,一直靠粤菜支撑着。粤菜鲜香兼容,山海同桌,蒸煮炒炸,灵活贯通。比专科类型的川菜和湘菜,更体现厨师的水平”。

《楚菜》与地方菜谱融合,与旧时《杭州菜谱》结合,融入地理概貌、风土人情、地方饮食特色以及农业产业化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来龙去脉。还以名吃游名校,充满闲情逸趣。“漫游四川美术学院,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中,任无数的画和雕塑感染我,它们与蹄花的美味一同留驻于我的记忆中”。

《楚菜》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文化元素。《寻觅楚菜》一书中说,“有资料记载,在隋朝时,茨河镇就是谷城、南漳等地的物资集散地之一,谷城的大米、禽蛋,南漳的蔬菜、山货都在这里交易,逐步形成谷城历史上有名的水旱码头和商业集镇。如今茨(河)江西会馆、山西会馆、临寄寺都还在”。在《千年楚菜》一书中,把“宜城盘鳝”排在首篇,成为“千年楚菜名片”。这张亮丽的千年楚菜名片,作者考证有2700年历史。笔者作为一名南漳人、宜城邻居、“宜城盘鳝”爱好者,发自内心高兴。蒋文涛作为曾经的外资企业高管、现在的知名餐饮行业掌门人、热情好客的餐馆老板,时刻不忘鳝鱼下酒,对这项产业发展的促进、推动善莫大焉。

此外,蒋文涛写“黄潭米粉有180年历史,据说被一个姓余的人从咸宁地区传到了江汉平原。曾听美食界的朋友们说,武汉最早的糊汤粉也来自咸宁”。笔者推测,无论是咸宁地区还是江汉平原的餐饮老板和食客们,每每看到如此描绘,一定是笑容可掬的。

《楚菜》展示楚菜大师风采,举荐名家之楚菜,胸襟宽广博大,和谐美满。写“鱼痴”“卢永良大师发明的鱼头泡饭,是值得尊重的一道菜”。这是一反过去所说的“同行是冤家”之陈旧世俗的。

蒋文涛也直言不讳地道出“真经”——言明楚菜的富藏之地。“美食一般藏在三个地方,一个是城市的老街里面;一个是城市的菜市场旁边;还有一个是学校旁边”。给天下游子寻觅楚菜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五舒 特色与个性之美

《楚菜》的特色是指楚菜显著区别于其他省市区菜系与流派的风格和形式,是楚菜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楚菜》张扬楚菜个性,独具一格,别开生面,打造一种与众不同的楚菜鉴赏效果。个性化楚菜是社交媒体和推荐系统中的一个关键元素。

“楚菜”姓“楚”,“楚”是指楚天大地,楚菜以蒸煨擅长,鲜香为本。武汉煨汤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方专门为民间煨汤高手准备的武汉煨汤百姓擂台赛已举办多届。旧时人家,即便家里生活再困难,至少每个月也要想办法煨回汤。平常人家煨汤,“斤半肉,桶半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有人说他家里半年没有煨汤,则表示穷困到了极点。于是喝汤差不多算是成了一家人的节日。

《楚菜》富于个性之美。笔者是襄阳人,首先关注的是襄阳及其“隔壁邻舍”的楚菜情况。《寻觅楚菜》一书中,对襄阳市几镇的描述,窥一斑可见全豹。写南漳县九集镇是“鱼米九乡孝子丁,龙门集士猪油饼”,突出的是鱼米之乡、孝文化和猪油饼子,笔者是南漳人,当然对九集镇的特色楚菜是了如指掌的;写谷城县南河镇是“栈道南边钓鱼台,神奇河水小三峡”,把美食与风景并驾齐驱;写谷城县茨河镇是“茨河山水育珍稀,腐乳一品天下奇”,把茨河腐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地;写襄州区欧庙镇是“麦冬成欧阳,风土出庙宇”,写了当地“龙凤斗”美食(鳝鱼掺鸡),突出麦冬大镇的风采,须知,麦冬又是著名的养生食物;写襄城区卧龙镇是“孔明人中龙凤,美食千古卧龙”,用一首诗囊括卧龙镇的美食,挺有意思的是,文尾并没有附言美食,以宣传推介风景为宗旨;写宜城市小河镇是“宜城小龙虾,曾经河满塘”,这是何等具有穿透力的广告宣传啊;写枣阳市王城镇是“王左两大家,城池灸牛杂”,写王氏干煸牛肠、牛肚及其系列名菜,并述及襄阳菜与北方菜及其文化的关系。

此外,书中还写到了远安县嫘祖镇(与我的家乡相邻的)是“不负‘嫘祖’不负卿”;写随州市随县厉山镇是“小镇香菇大名鼎,厉山腐乳属第一”,形成了一门《比较腐乳学》,把湖北腐乳中的竹溪县泉溪镇与谷城县茨河镇腐乳相比较而研究,饶有趣味。

《楚菜》让读者增长见识。作者介绍黄花菜是“被誉为‘蔬菜中的河豚’”、极为常见的河蚌“却是比恐龙还要古老的物种”、普通莲藕也是“一亿多年前,莲藕就存在了,它躲过了恶劣的气候和频繁的灾害,成为少数存活下来的植物之一,堪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笔者过去种过黄花菜,也在河里捞过蚌,又是《爱莲说》一文的膜拜者,书中对两道食材的如此高端评价,倒是成为笔者心目中的“头条新闻”。在《古往今来,爱蟹者众多》一文中,“隋炀帝诸郡进食用九饤牙盘,又有镂金凤蟹,为食品第一”,从餐具上让人让人感到形式美的重要性。

六舒 风俗与民情之美

《楚菜》中描写了多个地方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展示了民众的心情、愿望以及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弦外之音,娓娓道来。

《燕子煨汤馆》一文中写到老歌谣记录当年的温馨和欢快:“排子骨,铞子汤,一家煨汤十家香。爹爹胡子长,爹爹先尝;婆婆指甲尖,婆婆先添;爸爸好大脚,爸爸先喝;妈妈眉毛齐,妈妈先吃;哥哥胯子短,哥哥端碗;我嘴上无毛,围到桌子跑三跑。”写天门市多宝镇时道:“我祖籍天门,从小就听过一首民谣:“多宝的人啦,礼性大,进门就把板凳拿:焌米子茶,腌黄瓜,焌焌豌豆火烧粑。冷噶(您)吃,冷嘎嚯(喝),冷噶不嚯我来嚯。”我读高中时,有个女同学是多宝镇人,每星期放假回去后,就会带很多吃的喝的给我,我一度以为我走了桃花运。后来想起这首民谣,发现是自己想多了。书中也使用了方言俚语:荆州和荆门这一带,有“市筵刁子鱼,无刁不成席”之说。

除了歌谣,还有传统文化,引经据典。作者知识渊博,在《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中挖掘名人名事与楚菜的关系。每一道楚菜的门店史、家族史或地方史,都是娓娓道来。《山海经》中记载的,黄帝和嫘祖有个儿子昌意,昌意的儿子“擢首、谨耳、人面、豸啄、鳞身、渠股、豚止”,说白了就是天蓬元帅的前身。这里是嫘祖的出生地,嫘祖的孙子又是猪八戒的祖宗,这么有文化有故事的小猪肉,味道错不了。中国带“龙”字的城市有6个,县城有24个。湖北带“龙”字的镇有多少呢?镇名敢用龙,总归是有文化又比较神秘的地方。写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把“郧阳人”遗址、屈原放逐、唐代太子被流放于此交代得清清楚楚。《楚菜》也是典故的世界。写浠水县丁司垱镇时,把古典故事配之于美食,使读者对美食来源了如指掌。

《楚菜》也写人之常情。在描述房县神仙鸡时,写到吴姐和她的优秀儿子,“前年因为去杭州出差,没有赶上她儿子的婚礼,至今遗憾。不过,也正是因为那次出差,我意外邂逅了一道顶级美食——醉香鸡,至今念念不忘”。作者勇于讲人情世故。对老板少收600元之类平常之事也视而不见,尽显食人间烟火者之乐事。他写道,“走的时候,他将下午的第六份神仙鸡爽快打包。此刻,神仙鸡已经确立了江湖地位”,也就是楚菜得到了顾客的公认和赞同。“看着她们几个好闺蜜一起坐在林荫公园慢慢地品尝,斯文地聊天,时而腼腆地笑,时而对着美景拍照,我心中生出许多美好的感受。这种唯美食与美景不可辜负之感,似乎已经融入了她们的人生中”。

七舒 意趣与文采之美

《楚菜》之意趣,正是读者感兴趣、有兴致的心理状态,包含了读者对楚菜的好奇、探索和欣赏、完善,以及对楚菜活动的投入、享受和满足,形成一种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积极向上的心态;文章形式多样,文字优美清新,不拘一格,活灵活现,可读性强,文章中表现出典雅绚烂和赏心悦目的风格。读《楚菜》总有不重复、不累赘、永远的新颖感。

作者将世传烹饪技艺赋予“新语”。《千年楚菜》一书中,文章标题下面即注明“千年楚菜名片”,包括“菜名”“历史”“籍贯”三部分;正文之前,就是文中这道名菜图案,并引经据典予以简要说明;每一篇文章都由“历史故事”“佐料配菜”“做法及流程”以及附有与之关联的专门餐馆酒店。《寻觅楚菜》各文是在标题前面用一两句或三四句画龙点睛的妙语予以囊括。《定义楚菜》则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予以概括,或诠释,或抒情,或构想,或祝愿,总之是与文章主题紧密相连的。内行显而易见,这里的话语绝不是副标题,而又起着不可替代的副标题作用。

《楚菜》语言生动活泼,近古而不泥古,典雅而不失通俗。比如吃盘鳝,“不会吃者,往往从头到尾胡乱蚕食,苦涩乏味,令人莞尔;而会吃者,如指挥千军万马,气势磅礡,极富雅趣”,与古典文学相结合。如把《楚菜》巨著与《爱莲说》并提,将读者引向一个更为崇高的境界。

适度运用方言,也让读者茅塞顿开。“上楼后,两位老武汉‘小嫂子’热情地接待我们,她们大方、开朗、随和,偶尔也陪大家‘咵哈天’,‘咵两哈’我们就明白了,此店的牛肉串堪称一流,与之前线人的汇报吻合”。这倒像是过去隐蔽战线搞情报工作似的,以方言会友,把人和物都描写得栩栩如生。

自古“文无定法”。《楚菜》篇幅有长有短,有的篇章仅百余字。写丹江口市凉水河镇,也就100多个字,“翘嘴鲌鱼而享誉全球”“吃不完的鱼,品不尽的美食,都来自民间”。《粉蒸黄颡鱼》一文中,写到了苏辙与黄辣丁鱼诗,黄颡鱼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鱼仅名称就达200多个,全文长达5页,是《寻觅楚菜》一书中篇幅最长的。

语言俏皮,“小餐馆的门脸不大”。麻家渡镇的烧鸡,“微微的酸,浓郁的发酵味,通过烧法浸透到鸡肉里面,很特别。就像邂逅一位心仪的美女,不仅模样好看,还自带体香,让人一见难忘”。

《定义楚菜》一书中借喻、隐喻等写作手法运用得游刃有余。关于武汉天气很系统的“实录”也饶有风趣,像日记一样。例如,“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时而暴雨,时而阵雨”“今天武汉一直下雨,心情也有些低沉”……《记忆中的烤蒜蓉茄子》一文开头却是通山县的天气记录:“今天天气晴朗,每朵云都有着不一样的笑脸。”据初步统计,全书103篇美文中,仅22篇开头没有天气的记录,有1篇美文在结尾写了当地的天气。当然读者也感觉到,这绝非简单地“顾左右而言它”。

读完《楚菜》,笔者深感编写楚菜系列专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厚实的德政工程,一项泽惠子孙万代的甜蜜事业。

王善国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第二至三届常务理事,湖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文化研究会会员,襄阳市荆楚文化协会理事。主编《“金南漳”探秘丛书》六部。

(特邀编辑 丁逸枫 2783176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