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材料 明方向 定答案

2024-11-07 00:00:00

近几年高考,推理类选择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该类题目需要考生根据已知若干条件,通过逻辑思维,得出符合所给要求的结论。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需要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主要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设问词主要有“据此可知”“由此可知”“推知”“由此可见”“由此推断”“据此推断”“推知”“这一论断”“材料认为”“作者认为”“最有可能”等。

真题示例

(2023·广东卷)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

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解题步骤

[整合题干材料,明确答题方向][第一步,]

全面阅读材料,审清题干的时间、空间、主旨、现象、限定词等,做到对答题的范围了然于胸。题目中的时间范围为明朝中后期,题干反映的信息主要为明朝时期的社会现象。

[运用推理方法,锁定正确选项][第二步,]

根据所提取到的时空、事件(现象)等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使用总结法、判断法等做出正向推理,找到正确答案。也可以利用逆向推理,验证选项。题干材料反映了对商人和商业的看法发生转变,由此直接看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这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推知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试题解析

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基于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小说中马少卿在女儿婚姻问题上不在乎蒋生商人的身份,同时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一行为折射出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在这一时期并未被打破,反而逐渐增强,排除A项;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题干涉及时间是明代,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指阶级变动,而非观念变化,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参考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