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北京印刷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坚守政治本色、擦亮红色底色、突出学科特色上持续发力,推动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把红色文化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铸魂育人新模式。
关键词:守正创新;思政课建设;铸魂育人
坚守政治本色,自觉扛起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责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党委自觉扛起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强思政课建设。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学校是中宣部指导的全国首批5 所共建出版学院的高校。立足出版学科特色,锚定出版时代新人培养核心素质,学校形成了“在讲好思政课‘普通话’的基础上、用‘出版方言’上好北印思政课”的思路,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研究中心”,获批了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百年出版思想史”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课题3个,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研究学术论文13篇,参与了中宣部出版学教材《马克思主义出版经典文献选读》的编写,勇担出版强国建设新的文化使命。
2.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思政课特色体系。学校紧跟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要求,在开好思政课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开了“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特色选修课、“大国出版”思政公开课,形成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为引领”的思政课特色内容供给体系,打造了马克思主义出版理论教育教学的阵地。为新闻出版专业学生讲好红色出版故事;为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一堂具备浓郁艺术味的思政课,思政课内容更鲜活、更深入、更亲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显著提升。“大国出版”思政公开课,获“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二等奖”。
3.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打造思政教育精品力作。学校重点打造了“三红”“四书”的思政教育品牌,即将“红色出版、红色印刷、红色设计”育人要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体系,把“读书、编书、印书、传书”全过程嵌入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实施“读好书、编好书、印好书、传好书”“四书育人”,“以‘书’载道 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体系和“五维一体”出版时代新人育人体系;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学校师生设计制作了“铜坐龙”系列文物;利用文创产品,制作了几近失传的“龙鳞装”特殊装订书籍。这些作品既融入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的体悟,也生动体现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擦亮红色底色,把红色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努力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底色越擦越亮。
1.在理论授课中贯穿红色文化,着力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学校将案例教学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跨院系组织精干力量编写了《红色印刷》《红色出版》《红色设计》三本教学案例集。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职业认同、厚植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使思政课真正起到启智润心、解疑释惑的作用。
2.在实践教学中拓展空间和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用好学校美术馆、校史馆等阵地,举办“百版红色报纸”“百年红色期刊”“《共产党宣言》版本与传播”等专题展览,开辟“学习教育新阵地”,营造“时时受熏陶、处处受教育”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学校建立了以北大红楼、荣宝斋、中国电影博物馆为代表的15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了以“商务印书馆为文化而斗争”“马背上的印刷机”为代表的17讲“行走的思政课”,形成了学术引领、品牌示范、资源保障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用红色文化擦亮学生赓续中华文明的底色,引导学生坚持为人民出好书、打造传世精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3.在第二课堂中创设红色主题活动,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体悟。学校坚持思政课主渠道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有效衔接、良性互动。设计艺术学院围绕红色文化传承组织“最美画卷”等主题创作,鼓励学生用绘画和视频等记录、讴歌党领导人民在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用艺术作品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学校精心组织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等系列行动,培养了一批传播红色文化的宣讲队伍,拍摄、制作了一批红色文化传播视频,设计制作了系列文物活化利用文创产品,学生在体验京味文化、感悟创新文化、研究红色文化的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
彰显学科特色,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铸魂育人模式
面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我们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努力用好思政课这一铸魂育人的主渠道,突出学校学科特色和优势,培养新时代出版传媒全产业链人才。
1.突出特色,培育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思政课以培育新时代出版英才为重要使命,构建了“理论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矩阵化课程体系,打造了“最美画卷”“最美图书”等艺术思政品牌,凝练了“科技+艺术为文化赋能”的育人模式,实施了“‘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文艺行”“书香行”“红色行”,形成了艺术思政与思政艺术双向奔赴的协同机制,推动了思政实践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2.发挥优势,在出版印刷等领域持续深耕厚植。作为培养出版传媒全产业链人才的高水平特色型高校,学校对标所服务出版传媒行业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积极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校师生设计了《国庆70周年庆祝大会手册》《建党百年纪念大会手册》以及广场导视系统、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幕式数字视效、 “世界最美图书——《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等获多项政府出版大奖。
3.双向互动,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学校思政课改革尊重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努力建设面向学生的特色思政课。一方面,鼓励思政课教师探索讲授思政课的艺术,讲好新时代出版故事;另一方面,支持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探索以书载道、艺术载道的具体路径。学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毕业设计、专业比赛等有机融合,在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彰显“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彭红为学校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