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实现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建构需要各学校高瞻远瞩地进行宏观统筹,勇于探索和创新,紧密围绕四大核心路径系统性地推进——精准的目标定位、高效的资源整合、数智技术的全面赋能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优化,以确立前沿与特色并重的研究方向、形成深度与广度兼备的创新团队、推动效率与质量并进的创新活动、实现成果与成长双收的科研激励。
关键词:高质量;科研体系;教育强国
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建设要围绕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学术前沿、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1]为此,高校需要加强有组织科研战略谋划、明确主攻方向,凝练学科优势,优化科研资源分配形式、重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2]通过科学管理、卓越学科、顶尖团队、充足资源及广泛合作,构建出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力的高校科研生态系统。
目标定位,确立前沿与特色并重的研究方向
目标定位在高校科研发展中占据核心导向地位,是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建构的首要路径。目标,作为预期、导向与激励的集合体,它不仅为高校科学研究的方向指明道路,促进其资源高效配置,而且还通过推动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发展意图。那我们不得不思考:高校什么样的科研目标定位才是科学可行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当前高校科研创新体系面临的问题,进而反思怎么改进科研目标的定位。刘奕群、邱垚(2024年)的研究认为,当前大学在创新实践中存在基础研究“掉链”、校企合作“单向”、科技交流“踩脚”等问题,[3]即高校科研面临多重困境:关键行业基础研究缺位,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互动,国际科技合作受阻于逆全球化思潮。这些问题也提醒各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并精准定位科研发展的目标,形成自立自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
1.基础研究与特色学科结合。高校科研的目标定位不仅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基础研究,引领科技、文化、经济、教育的进步;而且也要深入挖掘学校自身优势领域,结合地域、文化、行业、学科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研究方向,实现差异化发展的目标设置。
具体目标思考方面,高校应深入融合基础研究与自身特色学科的发展确立研究方向。首先,思考特色学科引领基础研究来确立方向。利用特色学科在某一领域的深厚积累,引导基础研究的方向,使其在特定领域内形成独特的研究优势和理论创新。其次,思考基础研究反哺特色学科来确立方向。通过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为特色学科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视角,促进其学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和学科边界的拓展d07e2b1df4cb8ef1a744ea0255f9244b。再次,思考跨学科融合创新来确立方向。鼓励基础研究与特色学科之间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和增长点,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创新能力。
2.应用研究与特色开发结合。高校科研的目标定位应将应用研究与地方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具体目标应着重思考:确立特色产业技术支撑的目标,针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升级和转型;确立特色产品开发的目标,依托高校科研资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确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3.特色研究与协同创新结合。高校科研的目标定位还应强化特色研究领域的协同开发能力,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推动特色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具体目标的设立包括:建立协同研究平台的目标,通过搭建特色研究领域的协同研究平台,吸引校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加入,共同开展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目标,实现科研资源、数据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共享,发挥不同团队和机构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格局;建立成果转化机制的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明确转化流程,提升转化效率,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确保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源整合,形成深度与广度兼备的创新团队
资源整合及其高效利用是高校科研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协同发展,加速科研突破与创新成果的产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4]高校作为创新的主阵地,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统筹和科研管理的重要作用,有序组织,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科研团队的优势与协作的力量,形成战略力量。资源配置的理想目标是资源在每种用途和每个人之间实现最优配置,此时资源配置兼具高效与公平的双重特性,促进实现经济理想和道德理想的统一。[5]因此,高校在具体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低效能与不公平问题,纵横结合,既要纵向深化内部资源,提升学科深度;还要横向跨学科合作,拓宽资源广度。
1.纵向整合,促进创新团队专业纵深发展。高校资源整合从纵向上来讲,意味着通过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组合,促使每一个科研创新团队在某一核心领域或方向上深入挖掘,形成专业化的研究梯队,从而在该领域内达到国际国内前沿水平,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这种深度的积累不仅增强了团队的专业竞争力,而且也为后续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奠定了基础。
具体来讲,高校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明确团队的核心研究领域和方向,确保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合理布局研究团队的人员结构,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确保团队在经验、能力和创新力上均衡发展;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力度,通过“师徒”制度、科研项目资助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配合积极的资源支持和评聘优惠政策,鼓励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每一个成员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力。
2.横向整合,促进创新团队协同融合发展。高校资源整合从横向上来讲,要加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乃至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得创新团队能够跨越传统界限,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到了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文件强调了通过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推动资源配置和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这样的合作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激发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而且还促进了研究成果的多元化和应用广泛性。通过整合多样化的资源和知识,创新团队能够针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或技术挑战,提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整体来看,不同类型高校的科研资源整合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思考,积极创新路径和方法,落实纵横联合的整合思路。例如:在教育科研方面,田学军(2020年)在研究中指出,聚焦教育科研的许多高校或组织,协同高效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不少教育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基层教研单位、学术社团基本还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没有形成全国教育科研战线的整体战斗力。[6]因此,各高校科研团队需要积极通过深入整合内部资源,聚焦核心领域,强化专业积累,可以推动团队在特定研究方向上不断突破,形成深厚的专业底蕴和竞争优势;还需要通过打破界限,加强跨地域、跨学科、跨领域乃至跨机构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互补,激发创新思维,共同应对复杂挑战,实现团队间协同创新与融合发展。
技术赋能,推动效率与质量并进的创新活动
数智技术在科研管理和科研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提升高校科研体系质量的关键路径。2023年3月,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会议专家指出,“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和统筹指导,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开放汇聚、提升相关创新能力。[7]为了顺应数字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高校科研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辅助学术研究,高校需要充分利用数智技术驱动高校科研管理改革创新。一方面,数智技术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可及性,[8]提升科研效率与创新能力,促进资源共享与跨学科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数智技术有利于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与水平,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1.科研管理技术赋能,提高管理者服务技能和水平。高校科研管理要积极适应数智时代的新要求,将大数据技术运用于科研数据的采集、储存、挖掘、分析、利用全过程,创新科研管理模式,为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不断创新提供有力保障。[9]具体来讲,健全数字化科研管理系统,实现项目、成果、评聘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对科研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协助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科研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提高研究效率。建立数字化学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灵感。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推动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2.科研活动技术赋能,提高研究者学习力和创新力。高校科研人员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将数智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数智技术给研究者带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启示,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与深度,提高研究效率和能力。具体来讲,高校研究人员可以引入自动化实验设备、数据分析软件和人工智能算法,减少重复性劳动,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预测,发现潜在的研究方向和规律。利用云计算服务,实现科研数据的远程存储、共享和协作,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科研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揭示复杂科学问题背后的规律和机制。整合和共享实验设备、仪器、试剂等科研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研智能化交流平台,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自身的研究知识与技能。
评价优化,实现成果与成长双收的科研激励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体系内涵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通过构建科学、差异化的评价体系,可以促进高校科研创新与质量提升。当前的科研评价指标多聚焦于量化指标,无论是科研人员与科研机构的科研考核与评聘,还是科研成果质量与影响力评估,均是围绕着评价客体的“量化成果”展开的。量化评价虽能减少人为干扰,实现一定客观性,但其标准受评价者价值取向影响,难以普适且全面反映成果价值和研究者水平。
高校科研评价要着力克服量化评价的不足,宋歌(2017年)的研究认为,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确立不同的评价维度,且每个维度下都具有丰富的指标;应明确每种科研指标所表征的维度;评价时宜综合采用多种指标;重视区分创新扩散阶段的融合评价。[10]王兴山、刘辉(2020年)的研究认为,科研评价须综合量化与质性方法,以更全面、客观的评估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评价一般性原则的研究、可操作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对评价体系的检验研究等四个方面。[11]基于以上认识,高校科研评价应加强多元评价的维度考量,建立以公平、质量、贡献为中心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突出科研评价的激励、培育作用。
1.加强科研评价体系的综合性。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建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首先,加强多维度分类评价体系建构。强调针对不同学科特性构建差异化的评价框架,设置各异的评价侧重点与权重,确保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精准性。特别要平衡指标分配与等值测算,避免“一刀切”与“假公正”问题。其次,加强质化与量化融合机制建构。注重将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并重,既认可量化指标,如项目、论文、著作、获奖、专利等,又深入评估科研成果的实质性贡献,如创新性、国际影响力及社会效益等。通过完善同行评审制度,引入专家信誉机制,确保评价的专业性与公正性,提升科研评价的整体质量。再次,加强动态反馈与前瞻性评价模式建构。倡导建立灵活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并响应各方反馈,不断优化评价流程与方法,以适应科研发展的动态变化。强调对科研成果的长期效益与潜在价值的重视,利用技术手段对科研成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预测,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
2.强化科研评价的激励性。高校科研评价要注重社会价值引导和激励。首先,评价要融合成果质量与个人成长。将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相联,确保评价不仅关注成果本身,更重视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通过正向反馈机制,鼓励教师追求高质量科研,同时增强其自我实现感和成就感。其次,评价要增强精神激励。除了传统的科研经费和奖金奖励外,设立多层次的学术荣誉奖项,如“年度科研之星”“创新贡献奖”等,以表彰优秀科研人员和团队,提升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这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有助于增强科研人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再次,评价要增强个性化激励。针对不同阶段和需求的科研人员,设计个性化的激励措施。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定制化的培训计划和国际交流机会,促进其快速成长;对资深科研专家则赋予更多科研自主权和决策权,激发其创新活力。
3.增强科研评价的服务功能。高校科研评价,其本质并非仅仅局限于作为推动科研成果产出的行政手段或要求;更深层次上,它是对一种服务理念的彰显与践行。对于科研管理者而言,科研评价体系建构与执行的过程也是一个科研服务体现的动态过程。首先,管理者构建科研体系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执行办法,让研究者内心支持科研建设,积极乐观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其次,管理者在执行科研评价的过程中,要提供高效管理与支持服务。通过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减少科研人员非研究性负担,让其更专注于科研工作本身。再次,管理者要根据科研评价的结果,对科研规划、资源配置、技术采用、评价操作等进行动态调整,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务实、愉快、自由的研究空间,激励他们健康发展、大胆积淀、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5.
[2] 胡兵,甘晖.高校有组织科研:形成要素、实施困境及路径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4,36(2):45-51.
[3] 刘奕群,邱垚.建设大学创新体系,服务有组织科研——以清华大学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4(3):163-168.
D70akZWuY+8csOCfwZR6Pw==[4] 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2(2).
[5] 高杭,王瑞珊.高校有组织科研亟待改革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6):35-43.
[6] 田学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奋力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J].教育研究,2020,41(10):4-10.
[7]科技部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专项部署工作[EB/OL].[2023-03-27].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3/03-27/9979533.shtml.
[8] 马腾,刘彦辉,甄宓,等.数智时代高校科研人才评价现状及激励对策研究[J/OL].情报科学,1-20[2024-09-1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264.G2.20240403.1513.012.html.
[9] 周升.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2017(12):89-91.
[10] 宋歌.“创新力—影响力—传承力”科研评价维度构建与实证[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0):5-13.
[11] 王兴山,刘辉.我国科研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328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1):22-27.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处)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