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高质量教育发展、高水平科研创新、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首都教育系统在建设教育强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方面始终保持勇于担当的主动姿态。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如何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动、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是首都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当前首都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优势新动能、新矛盾新难点以及具体实践做法,以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协同发展路径提供有效参考,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实践探索
站在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发展的前进坐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洞悉历史大势,科学做出政治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以“三位一体”的战略架构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统筹部署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党中央洞察全球风云、掌握历史主动、敢于政治担当的集中体现[2]。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新征程新使命,新时代新要求,必须深刻领悟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三位一体”发展布局,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有机统一、协调联动,以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为着力点、发力点、突破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位一体”发展首都教育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3],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刻反映了基于新形势新要求下,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首都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1.“三位一体”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4]。科技兴国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没有教育支撑,就不会有科技发展和人才育成。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以“质量”为“绩”,保证教育在科技和人才事业中充分发挥基础保障作用。科技进步源于教育发展和人才创造,又对两者形成影响和促进。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阵地、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而科技进步则是教育和人才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头。一流的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掌握了一流人才,才能紧握国家发展主导权和提高创新核心技术能力。因此,应当坚持将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主体。坚持以人才引领为驱动,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进而在教育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主体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而教育则是以上三者的交汇点、联接点,因此可以说教育在科技、人才、创新发展链条上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历史深刻昭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唯有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形成有机整体,才能共同汇聚起支撑强国建设的强大合力。[5]
2.“三位一体”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亦可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教育能够塑造未来,也能够引领未来。高质量教育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提供了更多智力资源,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引擎作用。科技是国之利器,是推动其他生产力升级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前沿技术的创新性突破打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高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第一资源。由于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下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创新起主导性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科技的持续性创新,势必要紧紧依靠规模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卓越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因此数量充足的拔尖创新人才可以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活力引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更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舞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能够聚集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关系国计民生关键领域的基础产业、未来产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组织结构等方面创新性发展,最终助力新质生产力实现加速发展 [6]。
3.“三位一体”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但机遇也应运而生。以教育、科技、人才“破局”并开新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现代化,高水平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途径。回顾各个国家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可以深刻总结出:倘若占领了科技制高点,那么就能实现突破前列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根本是经济现代化,而科技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提供了基础性支撑,科技创新更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活力[7]。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定要求各个领域按部就班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重要领域,作为关系科技发展的基础事业,理应先行[8]。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实现教育强国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国家发展从本质上看人才,民族振兴从长远上靠人才。党的二十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写入党章。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大计,是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素[9]。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犹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块柱石,共同夯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牢固根基。
首都教育的新优势新动能
教育一直是北京的优势,从教育自身看,首都教育呈现“量大、面广、质优”的特点,首都教育系统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61所,学生333.6万人,教育人口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从国内比较看,首都教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指标提前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现代化。其中,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北京连续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两轮测评,在国内参评的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直辖市)中三项成绩均保持位列第一,也是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方面,北京共有92所高校,呈现出人才培养能力突出、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名列前茅、人才聚集优势明显、人才贡献率持续提升等特点。
1.人才培养能力突出。分析北京高校在校生全国占比,可以发现其学历层次呈现倒金字塔式分布的态势,研究生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突出。北京高校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总数高于位列2至4位的上海、江苏、湖北3省(直辖市)的总和。北京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近五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9万余人、占全国的1/3,培养硕士研究生41万余人、占全国的1/5;2023年达30.8万人,其中留在北京就业的占56.44%,人才培养规模和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2.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名列前茅。北京高校拥有的国家级一流学科及专业、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高被引科学家”人次均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34所,占全国23%; “双一流”建设学科91个,占全国21%;国家一流专业1,232个,占北京42.7%;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5项,特等奖占全国66.7%;北京地区“高被引科学家”339人次,接近全国的1/3。在历届国家“三大奖”评选中,北京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30项,占全国总数的12%。北京支持建设了24个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布局建设23个北京实验室,依托重大科研平台,汇聚和培养了一批引领国际科技前沿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3.高层次人才聚集优势显著。研究发现:在首都高校中人才集聚的优势明显,其中,两院院士361人,占全北京市近43%,占全国总量的20%。在202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的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北京高校新增两院院士24人(其中,有12人曾获市教委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建项目、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平台、项目的支持),占全市新增院士总数44.5%,占全国新增院士总数18.1%。截至2022年底,北京高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4,494人,与其他两个高地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数据充分显示:首都地区在高质量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水平科研创新领域的突出优势,为首都地区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为将首都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资源支撑。
4.人才贡献率持续提升。北京人才战略发展研究院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地区从业人员已经突破1,132万人,其中的人才数量达796万人,密度为70.3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7.3%;接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的比例达到60.2%。大部分人才资源聚集在第三产业,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较高。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有机融合,加快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市场化、专业化程度。支持大学科技园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的单列管理制度。2023年,北京地区高校专利授权18,607项,包括发明专利16,189项;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271项,合同总金额13.97亿元。
首都教育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难点
首都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新优势已经成为我们首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动能,但结合工作实际发现,首都教育发展仍面临三大主要矛盾,即供需矛盾、发展矛盾和自身矛盾。
1.供需矛盾。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包括人口变化的数量矛盾、学科设置与行业需求不对接的结构矛盾、高素质人才培养有差距的质量矛盾。
2.发展矛盾。体现在科技发展的“快节奏”和教育的“慢变量”“滞后性”与培养未来人才的“强要求”存在矛盾。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新成果,没有有效或快速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容。例如:人工智能飞速的升级迭代,教育原来固有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变化快节奏的要求,所以迫切需要思考教育本身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3.自身矛盾。体现为规模化人才培养和个性化人才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几百年来,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年龄分班教学,而不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来区分。传统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追求通用化、统一化,难以全面顾及到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和发展所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千年梦想还在路上。
首都教育进行的实践探索
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新课题。首都教育系统应当肩负更强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着重培养人才创新意识,提高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1.解决供需矛盾的实践探索。一是针对人口变化的数量矛盾,应统筹教育资源,保证“有学上”“上好学”“高质量”,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结合不同学段开展工作。针对学前阶段,按照分年度、分区域的原则,由相关区政府统筹落实托位任务目标,在满足3岁~6岁幼儿入园的前提下,幼儿园教育向下延伸举办2岁~3岁托班。针对中小学教育阶段,大力依托集团化办学这一新载体进行资源的错峰统筹,实现“人不动、资源动”,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供需格局,到2030年初中在校生规模达峰之后,义务教育阶段将出现学位富余,可用于补充高中资源缺口,努力在不增加资源的情况下过高峰。结合各阶段教育教学特点,采取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包括核心区学校到多点地区和生态涵养区办学等。针对高等教育阶段,通过挖掘现有校区的办学资源潜力、利用社会资源支持高校办学、统筹优化部分校区功能等方式,推动各方面要素向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聚焦,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形成高效生态绿色的首都高等教育发展集群。
二是优化首都高校布局。目前,在京高校中的22所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疏解布局,有10所部属高校已经基本完成向两个高教园区布局,有9所市属高校逐步完成向外布局。依托良乡、沙河高教园,深化校地融合协同,引导高校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支持鼓励高校主动对接地方、企业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转化,搭建更多前沿领域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强化高校与企业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校城融合示范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协同创新平台。
三是推动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改革,优化学科结构。深入推进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支持市属高校缩窄赛道,突出优势特色,支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建设按照自身实际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型大学或应用型大学,将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作为目标,锐意进取,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在内的市属高校打造了13个新型交叉学科平台,不断增强对首都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支撑力、贡献力。
四是设置招生“灰名单”,优化专业结构。推出招生专业“灰名单”,对于和社会脱节的专业坚决不办,对市属高校专业发展提出约束性要求。2022年,“灰名单”招生专业46个,比2021年增加23个,共涉及15所高校。通过减少招生计划、减少经费投入、减少专业支持等方式,倒逼学校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下定决心、克服阻力,大力推进市属高校分类发展。
五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卓越工程师、医师等。设立北京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每年培养100名工程博士、300名工程硕士。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和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头部企业,把高校和社会紧密联接起来,实现科研与产业物理空间融合、校企导师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纳入国家卓越医师人才培养计划,改革完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培养模式、协同机制,加快培养未来的好医生、大医生和医师科学家。例如: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实施8年制博士培养,让医生了解工科、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进而把这些科学技术转化成临床的治疗。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力度,推广北京市与清华大学共建技术转移学院模式,每年培养500名左右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未来还会扩大培养规模。
2.解决发展矛盾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进而形成“四链融合”。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十所顶尖高校成立卓越工程师联盟,共同突破校企如何联合培养人才。依托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顶尖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助力产学研深度结合。
二是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打造“平谷农业中关村”,两所学校结合自身优势,13位院士、411位博士共同助力打造117个“博士农场”,突出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的优势和特征,打造平谷一流“农业中关村”。
三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最早和北京奔驰汽车合作,联合培训技术型人才。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强化产教联合培养。
3.解决自身矛盾的实践探索。一是建立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23年12月,成立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整体设计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与人才、科委、科协等部门的协同,发挥协调联动、统筹管理、研究引领作用),建立首批18家北京市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建设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开展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清华大学成立由教育部特批的“丘成桐数学英才班”,集中选拔数学天赋较强的青少年;加大“姚班”培养力度,致力于培养在世界顶级高校本科生中极具竞争力的领跑型、拔尖型计算机科学人才。这些都是首都高校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也期待未来能培养出类似于ChatGPT核心团队的优秀人员,实现赶超。
三是发展基于数字教育的未来教育新模态,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要突破点,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关于人工智能助力人才培养,人工智能系统将来能分析孩子最近学习内容及学习成效,进而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资源,逐渐成为每一个孩子的小人工智能支持系统。通过构建起开放、互联、智能的学习空间,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成长,促进大规模因材施教,赋能教育向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事业行稳致远,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要求我们必须把教育、人才、科技统筹性地摆在全局中看待,有效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努力创造北京经验,为教育强国作出北京贡献。
参考文献:
[1]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N]. 人民日报, 2022-10-17(6-9).
[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 人民日报, 2024-07-18(1).
[3]陈清. 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N]. 光明日报, 2024-02-26(6).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 2023-05-30(1).
[5]以教育科技人才支撑强国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评论②[N]. 安徽日报, 2022-11-08(5).
[6]燕连福.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N]. 光明日报, 2024-04-12(6).
[7]刘冬梅.科技现代化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J]. 红旗文稿, 2023(21):34-37.
[8]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N]. 四川日报, 2022-12-26(10).
[9]高中华.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布局,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EB/OL]. (2022-12-23)[2024-09-12 ].http://www.cssn.cn/mkszy/mkszy_lxzg/202212/t20221227_5574392.shtml.
(本文作者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