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与进路

2024-11-07 00:00卢德生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0期

摘 要: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有着落实国家文化战略、引领知识体系建构和培养中国人才的特殊价值。提升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效性,要立足“中国话语”,开发“中国智慧”,集成“中国知识”,并以此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实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教育强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华文化传承;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不仅承载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更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核心机构,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角色关键。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经济转型、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复杂而紧迫的挑战。这些挑战呼唤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来解决和应对。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高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因此,深入探讨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与进路,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革新,更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深刻体现。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

1.响应国家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成为时代命题。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教育强国战略是国家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综合国力而制定的重大战略。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升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和推动。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力量。借助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发挥文化传承、文化引领、文化创新等重要功能,有助于为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知识支撑。因而,高校积极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主动担当起发扬中国智慧、传承中国基因的历史重任。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增强国民的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而且还能彰显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引领知识生产,筑基学术本土化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根植于中国发展与治理经验,其核心特质在于鲜明的本土性[1]。过去,我们在传统知识的获取上多依赖于外部引进,这种模式虽能快速吸收先进成果,但也容易陷入“引进—模仿—再引进”的循环,缺乏自主创新的根基。大学作为储存、传承和创新知识的重要场所,贯穿着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全链条[2]。大学的知识生产,包括挖掘纵向深研的精髓、横向实践的智慧和两者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出综合而全面的知识体系[3]。因此,在智能时代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浪潮中,高校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知识创新的引领者与推动者。它需要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展现专业深度,以专业化、创新性的视角引领知识生产的新潮流。继而,高校参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是教育强国战略下实现知识生产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性转变,更是夯实本土学术根基、激发内生创新动力的必由之路。这一过程有助于深化研究层次、拓宽研究领域,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为中国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更为世界学术界贡献了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与深刻见解。

3.落脚人才培育,检验体系实效性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在探讨高校参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时,我们不得不聚焦其核心使命——人才培育。高校通过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完善的培养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齐全的学科门类、合理的课程设置、多样的教学模式、浓厚的科研氛围、广阔的国际视野等多方面的优势,成为孕育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围绕着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以高校为依托参与构建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具有中国基因、中国精神、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的“中国才”,这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教育强国建设路上不可或缺的人才基石。进一步地,通过评估人才在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可以直观地评估知识体系的优劣所在,如同试金石一般,能够真实反映出知识体系的适应性与前瞻性。高校作为这一循环机制的核心引擎,既能有效确保自主知识体系深深扎根于本土实际,又能敏锐捕捉时代脉搏,灵活适应社会发展的最新需求,不断推动国家与社会的进步。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进路

1.立足“中国话语”: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立场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于“中国特色”,关键在于“中国自主”,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最能体现“中国特色”与“中国自主”。作为系统化的中国知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整体知识水平的集中表现,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自我意识,高校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理应在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中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从高校的本质出发,高校是探索和传播普遍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吸纳人类所有艺术、科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知识,并使其适得其所”[4]。中国高校承担着服务中国社会的光荣使命,文化是社会的基础,其通过价值观念、信仰体系、行为规范等方式塑造着社会结构,所以通过传承中华文化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不失为良策。再者,透过知识体系的本质来看,文化隐藏的是价值观念、承载的是对传统的认知与理解。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生命力的根本维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观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并非没有过自主知识体系,周代的官学“六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儒学思想是最好的证明,也是知识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鲜明标识,体现了对伦理道德、社会秩序和人类关系的深刻探索,更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核心表现。只是在中国近代知识体系重建的过程中,西方哲学、科学和社会理论的引入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产生了“覆盖式”的冲击,以“中体西用”的方式重建中国知识体系难免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伦理道德,使得中国学科建设刻有浓重的西方烙印,导致中国话语体系遭受破坏,在世界大部分领域丧失话语权。但这些也无法改变中国传统知识体系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明确价值取向的事实,也不能磨灭中华文明对中国知识体系的重要影响。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是讲国家语言的,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意味着不仅要坚持用国家语言进行知识体系的建设,更要在现有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和重构。高校是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播的中心,更要承担起这一使命和责任,立足现有中国话语体系,积极探索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知识有机结合,更有力地彰显中国人民的自我意识和文化认同。总之,高校只有坚定中华文化立场,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宝库中吸取精华,将中华文化与知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建构起属于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

2.开发“中国智慧”: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永恒主题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并非固守原有知识体系,而是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中以创造性满足时代性,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中国原创知识体系,这不仅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质量体系,而且也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5]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取得了辉煌成就。例如:教育学领域有基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的“教育的适应与超越,也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提出的情感德育理论”;[6]在法学领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从礼法演变而来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现实政治的政法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强大的现实性。[7]这些实例深刻体现了中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现实和立足社会现代化发展特有的思维方式,即在整合融通中建构从形式到内容均彰显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由此建构出兼具继承性和发展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知识体系。

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是看有没有主体性和原创性。[8]所以,高校需要不断开发“中国智慧”,在创新中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坚持“两个结合”,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养分与资源。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导文化资源,坚持这两者的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高校要努力将中国社会现实与这二者相结合,创造出独属于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二是转化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知识结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本就是共通的,高校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切不可闭门造车,而是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和胸怀吸纳世界各国的思想精要,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放在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大历史中构建。三是在服务社会中识别并转化研究问题,找到知识体系构建灵感。知识生产服务于社会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说到底是服务中国社会和世界人类,高校的使命也在于此。而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意义并非限于结果本身,更重要的是在探索人类前途时代课题中所形成的方法论、知识体系、研究成果等可延续的存在。所以,高校要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自主知识体系,在继承、吸收、转化和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展现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

3.集成“中国知识”: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内核

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必须要清楚教育活动的根本主体是谁,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9]面对社会对人EjUHmLFaM344xcg74UCfIO1e8jakSVvfZcYiTk8Kvxw=才培育的新要求,既要充分利用职能扩展对育人功能的补偿规律,又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变革。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巩固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理应是促进国家兴旺与发达的题中之义。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握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教育基本特点,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大我”人格。“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彰显了中华独特的、自发地将社会利益置于首位的德性文化,这与西方社会所倡导的自由主义、自我中心的理性文化有着本质性的区别。[10]其是对“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致良知”等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的继承,在当代具体表现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有国才有家”的深度认识。二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保障育人效果。新时代教师的角色并非只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过去的教育注重的是对物的投资,而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应该体现在尊重孩子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对人自身发展的投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好的教师应以德立身施教,将内化了的道德情操自然地融入课堂之中,以智慧的眼光发现学生独特的天赋,以专业的能力打通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通道,将教书育人相统一紧跟新时代教育的要求造就智慧之士。三是以学科为支撑,提高育人效能。一方面,大学学科是高深知识不断分化与综合的产物,只有以学科为基础,大学才能实现高深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目的。[11]进而深刻把握育人的原理和规律,提供更多创新性的理论指导成果。另一方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但仍然存在知识碎片化、分散化等问题。优化学科结构,开展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等多领域合作,有利于为学科间的知识提供相互交往的渠道,以培养出全方位发展的现代人才。

结语

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实践、彰显中国叙事的高校自主知识体系。自主知识体系既是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核心[12],也是推动中国教育理论独立发展、打破和摆脱西方中心文化观的远见卓识。学习掌握一种知识体系,实际上就是深入理解其所承载的符号认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独特的民族文化,文化主体性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因此,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铸就中国自主文化的时代要求,而且也是高校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原点。面对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高校作为生产高新知识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必须不断创新和重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以知识的方式阐释好“中国话语”“中国智慧”“中国知识”的三重进路,将国际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有话语就不会失语。此外,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在吸收外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教育实践,增强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和自主性,以推动教育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郁建兴,黄飚.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及其世界意义[J].政治学研究,2023(3):14-24,167-168.

[2] 劳凯声.智能时代的大学知识生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

[3] 陆苏华,宋青,汪福俊.大学知识生产的价值逻辑与高质量发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23,36(4):81-84.

[4] 汪明义.论大学的文化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9):12-17.

[5][8][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6] 刘贵华,孟照海.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42(2):1-17.

[7] 何勤华,刘译元.论中华法系的传承与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建构[J].中国法律评论,2024(1):1-21.

[10] 王洪才.论“九个坚持”指引中国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4(4):31-39.

[11] 王建华.大学变革的双重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1(8):39-42.

[12] 侯怀银,王茜.20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科学,2023,39(6):1-8.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