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员与互动建构: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

2024-11-07 00:00邓璐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0期

摘 要: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形态,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在实践中,社区教育却表现出“若隐若现”的状态,还未进入到教育促进国家强盛的核心领域。在“大教育”的视野下,社区教育应强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把握其服务全民、融入人民生活的特征,接续群众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挥其“社会动员”的力量,激发全社会参与教育的责任,以促进体系互动建构的方式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社区教育;教育强国;社会动员;互动建构;高质量发展

问题的提出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但从实际的研究与实践来看,对于社区教育的定位更多是从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角度入手,而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社区教育如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则还处于“隐伏”的状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创新”为关键点,提出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要求,对进一步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其中,“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加强终身教育保障”这一要求,明确了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方向。

社区教育如何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从已有研究来看,鲜有研究直接从功能论的角度论证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强国之间的关系。张爱芹等(2024年)的研究从“应为、能为、作为”三个方面论证社区教育如何赋能教育强国,较好地把握了社区教育服务对象多、服务质量优、发展空间广的特征,从政策、专业、价值三个维度提出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路径。[1]在具体策略的研究中,贺晓波等(2024年)提出,“构建可视化学习型社区—开展社区之间知识分享—促进各社区的互动合作—指标反馈下的反思迭代”的在线学习型社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策略。[2]自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发布之后,更多的研究聚焦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论证社区教育自身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亦是从本体论、系统论的角度说明社区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关系着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构,进而服务于教育强国建设。已有研究对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探索,在社区教育整体发展方面,宋亦芳(2021年)从理念上进行了分析,提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时代性、整体性、发展性三大特性,尤其应在运行机理上进行研究,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3] 修桂芳等(2024年)在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和出路。[4]周延军等(2024年)基于实证调查提出了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5]卢德生等(2021年)通过比较国外的社区教育模式,分析了高质量社区教育的内涵阐释、价值取向与建设路向。[6]在具体如何改进的微观层面,吴杰(2024年)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达成理念共识、建立主体共生系统、构建资源整合机制。[7]上述研究把社区教育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从内部探讨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问题,通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赋能于教育强国。而已有研究还较少从不同教育体系互动的视角来分析,这恰恰是社区教育可以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最大优势。因为社区教育不是按人群类型进行的教育划分,而是在社会生活的时空范畴中,覆盖全龄人群的教育形态,它面对的教育群体最为多样,参与其中的教育组织形态最为复杂,正是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赋予了其在体系“互动建构”上的优势。

当前,社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然处于一种边缘的状态,甚至是“无身份、无保障、无专职人才培养”[8]的三无状态。陈乃林(2016年)指出,它正在从边缘状态向中心地带位移[9],但从它的功能发挥来看,其强国的作用仍然是“若隐若现”的,还未进入到教育促进国家强盛的核心领域。如何使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区教育从边缘进入教育强国的核心,把握其在价值维度“服务全民”的特征,发挥其“社会动员”的力量,亦是本研究提出的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之一。

从隐到显:解析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时代特征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形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若隐若现”地存在着。若“隐”者,表现为在强大的制度化教育背景下,“读书”等同于“上学”,教育与学习主要发生在学校教育的时空中。若“现”者,表现为制度层面的设计和政策实践的推动已初见成效,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图景中,社区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列为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之首,在“十大任务”中,明确了“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等具体举措。“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环”[10]已经在制度层面得到落实。

在社区教育功能的研究中,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挥着推动社区治理建设的功能,在这一点上,社区教育的实践者们都将其作为显性功能来看待。侯怀银等(2017年)提出,“发展社区教育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社会治理创新的核心力量”[11],其“在培育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识、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优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路径、增进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12]吴遵民等(2020年)提出,“在公共危机背景下,社区教育具有更强的协调效力与治理效能。”[13]可见,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是其“显现”的特征;而社区教育如何助力教育强国,则表现得相对隐匿。

在实践中,社区教育的“若隐若现”还表现为区域性发展不均衡的特征。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社区中,社区教育受到广泛重视,活动形态多样,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显现”的特征;而在部分农村地区,社区教育尚在“隐伏”中,基层治理者已经觉察到社区教育在治理中的重要价值,但因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工作中往往还“顾不上”,虽然有来自各条战线上的要求,但容易出现政策的实践性缺失。教育强国与乡村的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密不可分,乡村的社区教育应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功能。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当代社区教育赋能国民素养提升,仍处于“隐伏”的状态。社区教育在传统社会以血缘关系建构的乡村社区,担负着生活伦理的教化功能,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节庆仪式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显现”出来。而在城市社区,尤其是以业缘关系建构的单位社区,曾经在较长的时间里发挥着职业伦理建构的显性功能,这种职业伦理又进一步影响着城市生活中的日常伦理。但随着社会人群的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述两类城乡的社区教育功能都出现了显著的弱化,逐渐“隐伏”起来。新时代的社区教育,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等方面“显现”大教育的功能,并使社区教育活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型社会空间建构中,形成更为广泛的教育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还有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社区教育具有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动员力量,其赋能教育强国的功能应进一步“显现”出来,不断强化赋能教育强国的自觉。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在价值引领层面的社会动员、在运行机制层面的互动建构,是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

社会动员:激发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价值使命

社会动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14],是指“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的过程。”[15]具有目的性、一定程度的兴奋性、广泛的参与性、秩序性等特征[16]。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学术语境下,有其不同的实践特点。杜鹏(2022年)比较了中西方的“动员”,提出“社会动员是群众路线的实践表达”[17],是从群众动员中发展起来的具体工作方法。如今的教育强国建设,除了需要在制度层面强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制度化教育系统内部发力,还需要更广泛地动员基层社会的全面参与,即走群众路线,通过教育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教育强国建设,使社区教育既成为社会动员的方法,又成为社会动员的目的。

1.从服务到动员:接续群众教育的优良传统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及群团工作的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群众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强调“群众本位”[18]的教育观念和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b8e8d2a52313346738b043f028d1bceaff6b8a62fde65df2fe47349ee385578a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大量的工农群众教育工作,取得了伟大的革命成果。接续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和实践经验将为我国新时代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法。

第一,社会动员的核心是思想动员,而教育本身也代表着一种价03cf29dd069c46c63c1636484dd84745aeabe0cbee8c2d34b843dbf651ed08c4值系统、表现为一种符号系统。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对推动根据地的思想政治建设起到了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作用。在三个根据地建设时期,革命的任务有所不同,但中国共产党发动工农群众、引领工农群众、服务于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始终没有变。苏区时期,教育方针体现为以共产主义来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到延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建设,群众教育更体现了鲜明的新民主主义特征,即把群众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为实现人民民主。新时代的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亦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价值取向,这种价值目标本身就来自人民群众,也是为了人民群众。在当前社区教育中,强调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需要,服务意识已得到较好的贯彻。在服务中,还应体现“动员”的目的性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的目的,由此“提高政治站位”[19],并不断强化在“大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强国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社会动员具有广泛的参与性。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在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但充分考虑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选取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开展教育,这样才能吸引群众持续参与,使教育活动具有高度的黏性,既开展了群众教育,又为群众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使教育活动能有效覆盖各个群体。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就是要有效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将强国建设中“立德树人”的方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创新”氛围的营造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中。尤其是通过社区教育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建立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群众基础,进而“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更大的教育时空范围内形成,对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才有了全时空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条件。

2.从被动到主动:激发社会的教育责任

社会动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兴奋性。”[20]这种兴奋性有号召中心,能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日益强化这种社会行为,能激发参与者从“被动”走向“主动”。

如前所述,革命根据地群众教育体现人民民主的特征,在具体的行动策略上也充分体现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群众不是被教育的客体,不能使群众教育走向只是对上完成任务的形式主义。抗日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实践中也曾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当时,中国共产党就认真反思了群众教育空洞的说教、脱离群众生产生活等现象。例如: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文教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21]关于群众教育的决议中也指出,“群众教育不但应该服从群众的需要,而且应该经过群众的自觉自愿,依靠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方面,必须首先在思想作风上肃清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抛弃脱离群众的强迫命令办法。”[22]当前,一些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形式化的弊端,结合群众教育的经验反思,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要关切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其参与社区教育的主动性,并使群众在参与教育活动中,产生相互影响和朝向一致目标的精神动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即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群众教育人民民主的特征还体现在充分把握“与时俱进”的特点,即要准确调研社会发展与群众学习的需求。例如:我国开放大学体系的建设,就是传统的电大教育系统与时俱进改革的体现。而社区教育在其中就体现着“开放”的特征,吸引广大的群众参与进来,所以有学者提出“电大转型发展社区教育”[23],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

在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中,社会动员产生的这种精神号召力量,对个体而言就是建立“小我”与“国家”之间的精神链接,这是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共同体成为新的伦理实体的重要基础。学习成为一种需要,也成为一种体现社会担当的责任,是对“躺平”生活观的纠偏。对各类社会组织机构而言,社会动员产生的精神号召力是要激发起各种组织的教育责任,激发“社会不同主体对‘教育’这一共同利益、共同责任的共同担当。”[24]当全社会形成这样的教育责任担当,学习型大国建设的目标亦可达成。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社会动员通常指资源集中的策略”[25]通过社会动员,可以使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教育活动所用,使社区教育真正成为能动主体,发挥教育强国的功能。

当然,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组织。这也体现了社会动员的组织性、秩序性特征。在党的群众教育工作中,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 [26]这里,强调“经过我们的工作”非常关键,即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的作用,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要引领群众的学习需要、发展需要,激发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的教育责任意识,由此形成赋能教育强国的广泛社会基础。

互动建构:着眼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赋能路径

社区教育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社区教育纳入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建设中,侧重于“学习型组织建设”。大多数学者都将社区教育置于终身教育的视域中进行研究,如将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划归为社会教育体系,与学校教育体系、继续教育体系并列。[27]这种划分方式,是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体系区分开来进行的分类,即学校虽然也处于社区之中,但它不属于社区教育,而是一个单独的、制度化的教育体系。这种认识与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体系的发达密切相关。分类是认识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切割”,它有可能导致对事物认识的简化,忽视了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教育强国建设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在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贯通、融通和一体化上下功夫。”[28]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就不能孤立地看待社区教育这一体系如何赋能教育强国,而是要从整个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在赋能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正因为社区教育具有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社会治理结合的紧密性,使它能成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互动者。

1.从边缘到核心:协同学校教育促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社区教育处于相对边缘的状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综合改革中,“创新”是一个关键要义,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育人方式的改革。社区教育Ad3vxNb+oif1qBK/FShW31S5GVzwNAvNWXAxBn2t6QI=赋能教育强国建设,需要深入这一核心,与学校教育协同促进育人方式的变革。

社区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征,而当前的学校教育“需要发生一场从分离到融合的育人方式变革”[29],如何实现这种融合,社区教育就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天地,“通过实践,知识的意义、价值连同学生自身的身体、道德、 审美、智力、能力等素养成分及其整体才得以同时生成。”[30]正是在实践中,人不断丰富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这也正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刻内涵。社区构成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社区教育应为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德育实践、学科实践、社会实践的场域。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需要通过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互动,生成学校与社会的多重链接。这种多重链接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空间的拓展、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等,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多种创新实践的可能。

2.从隔离到融合:拓展职业教育体系的下沉式发展路径

在社区教育实践中,许多社区构建的课程体系就包含着职业技术培训这一重要板块。在一些国家,社区教育的源头就是对成年人的职业技能再培训。可见,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也常常被归于一个科室或部门进行管理,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形下,正规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仍然是不够广泛和深入的。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职普融通和产教融合。这两个要求都与两种体系的融合、互通有关,打破隔离的发展态势,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社区教育尤其在产教融合的发展中,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公共空间,也是产业发展落地的空间,是产生市场需求的空间。一方面,正规的职业教育体系在与产业发展寻求融合点时,应重视产业所在的区域,与区域的发展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当前,已有产教融合型城市等新型产教融合组织形态,体现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密切结合。而要推进这种融合的深入,还可以进一步“下沉”到社区,以更小的区域单位落实产教融合的推进路径。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TAFE),其职业教育课程包的开发、技能资格证的培训等,都紧扣社区的需求进行设计。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社区教育本身就蕴含着“服务社区经济和优化社区治理”[31]的价值取向,而这又需要职业教育下沉到社区层面来予以支撑。可见,社区教育的空间场域为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拓展了新的路径,在教育强国的建设中,通过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3.从社区治理到教育治理:激发区域教育治理的活力

如前所述,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是其显性功能。在当前的社区教育实践中,这一功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深化。而从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来看,促进基层社区治理的效用还可以再推进一步,那就是推进到教育治理的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以治理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路径。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总体目标中提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在具体的任务中明确要“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机制”。社区教育本身呈现出多主体参与的特征,在与学校教育体系的互动中,又承载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因此,从治理层面来看,社区教育不仅赋能教育强国,而且还应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学校教育治理,发挥社区的综合治理功能,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既促进社区的治理,更要进一步激发区域教育治理的活力,既促进教育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又协同形成社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提升区域教育治理的效能。

综上所述,面向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社区教育,应强化自身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既要不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还要发挥好社区教育独特的优势,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加强与各类教育系统的互动建构,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社区教育融入乡村基层治理的空间互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KA230244);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教育功能开发研究”(项目编号:WRR2023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爱芹,刘磊,庞晓芳.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应为、能为与作为[J].教育与职业,2024(5):77-82.

[2]贺超波,林晓凡,程俊伟,等.学习型社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基于在线学习者关系网络分析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24(6):38-45.

[3]宋亦芳.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解析[J].职教论坛,2021,37(9):98-106.

[4]修桂芳,张海定,李家成.新时代中国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困境和出路[J].职教论坛,2024,40(3):86-94.

[5]周延军,张艾迪.我国西部地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对西部12省(市区)社区教育调研分析[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4(2):19-23.

[6] [31]卢德生,谭宇.高质量社区教育的内涵阐释、价值取向与建设路向——基于澳大利亚成人与社区教育(ACE)的启示[J].职教论坛,2021,37(4):102-108.

[7]吴杰.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阻滞因素与重构路径[J].成人教育,2024,44(4):26-31.

[8]吴遵民,赵华.我国社区教育“三无”困境问题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10):63-69,80.

[9]陈乃林.推荐深耕社区教育的一部新作——读《转型发展中的社区教育问题研究》有感[J].中国远程教育,2016(9):71-74.

[10]侯怀银,宋美霞.终身教育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发展: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12):16-26.

[11]侯怀银,尚瑞茜.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社区教育新发展[J].终身教育研究,2017,28(6):12-17.

[12]周延军.社区教育深度融入社区治理的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20(24):92-93.

[13]吴遵民,蒋贵友.公共危机背景下社区教育功能再思考——基于社区治理的视角[J].教育研究,2020,41(10):92-101.

[14] [16] [20]吴忠民.社会动员与发展[J].浙江学刊,1992(2):16-19,33.

[15]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26-27.

[17]杜鹏.农村社会动员的组织逻辑与治理效能[J].天津社会科学,2022(4):59-67.

[18]陈桂生.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11-313.

[19] [28]石中英.教育强国:概念辨析、历史脉络与路径方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44(1):9-18.

[21] [26]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M]//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2.

[2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教育方针政策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79-480.

[23]吴遵民,陈玉明.电大转型社区教育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106-112.

[24]李政涛.当代教育发展的“全社会教育”路向[J].教育研究,2020,41(6):4-13.

[25]谢岳,曹开雄.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7(3):13-20.

[27]吴遵民,等. 现代终身教育体系论——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机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257.

[29] [30]李松林.从分离到融合的学校育人方式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22(11):1.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