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024-11-07 00:00刘爽健西鹏黄崇一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0期

摘 要:作为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与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具有政策、科研、人才、品牌等优势,是培养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主体。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深入研究北京大学下设的新型研发机构,并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在管理机制、服务保障、校地协作、评价体系、交流合作等方面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北京大学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所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人才提供强大支撑,有效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接口”。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关键主体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必须进一步推进开放办学,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新发展格局的需求。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普遍聚焦于前沿科学探索,对于应用实践型研究关注相对不足,学术研究与生产实际存在脱节现象,科研成果转化比例不高。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基础学科建设人才,更需要面向产业的应用型人才,而高校在此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困境。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由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新型科研组织,以市场化为导向,直接面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效促进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之间的联动,为科学成果落地转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在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总结新型研发机构 “双创”人才培养成功经验,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载体,形成“学科围着产业转、专业支撑需求走”的良性互动关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学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为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培养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的资源优势,并从管理机制、服务保障、校地协作、评价体系、交流合作等方面就新型研发机构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给出建议。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新型研发机构是近年来兴起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科研组织,由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面向科技前沿与经济发展需求,旨在贯通学术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高校下属的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有利于破解大学“同质化”发展、资源低效配置和重复建设等难题,更能切实提升自身在服务区域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北京大学(以下简称北大)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立足自身学科特点和地方发展需要,先后打造了一批辐射区域、引领全国的新型研发机构。北大将校地产学研平台定位为学术创新链的重要一环,以研究机构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导向,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落实创业保障政策,激发研究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专业本领、敏锐市场观念、卓越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1.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以完备体系助力“双创”人才培养——基于浙江省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的案例分析。2017 年12月,北京大学与浙江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浙江省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信研院),旨在开展新兴信息技术前沿攻关和产业转化应用,助力浙江省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六年来,在校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信研院建设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推广示范意义。

第一,深度对接地方需求,创造广阔创新创业实践空间。近年来,杭州在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战略引领下,大力推进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空间广阔。信研院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基地,依托北大信息学科的深厚积累,深度对接地方发展实际需求,联合企业打造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核心芯片及系统、无人智慧系统芯片等一系列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培育孵化40余家科技创新企业,以产业化项目和初创企业为平台,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适应产业需求、深入服务企业一线的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汇聚顶尖专家团队,提供创新创业专业指导。信研院充分依托北大信息学科力量,汇聚了一批高水平院士专家团队,以信息科学为中心,辐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成立了由多位院士领衔的七大创新平台,为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自身发展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与学术支持,为人才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此外,北大创新科研管理机制,鼓励校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到异地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分支基地,将科学研究布局在地方产业发展一线,以“人才—项目”常态化的建设方式,注重科研人才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一体化培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资源输出共赢。

第三,落实创新创业保障政策,全面构建“双创”生态系统。信研院充分落实创新创业保障政策,全力支持“双创”人才开展实践活动。在资金方面,校地双方共同支持信研院成立总规模10亿元的发展母基金,为研究院引入、孵化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信研院着力打造杭州北大创业园创新创业服务品牌,建立“早期投资+全方位服务+开放合作”的创业服务模式,通过链接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创业导师、创业媒体、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合作伙伴,构建完备的科技类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双创”人才发展保驾护航。

2.紧密联系市场企业,以生产实际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案例分析。2017年8月,北京大学与山东省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农研院),旨在开展前沿农业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截至目前,北大农研院已建成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和41个独立课题组,聚集了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近700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成果,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第一,借助地方产业基础,增进“双创”人才市场理解。山东潍坊是中华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具有相对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不仅为“双创”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创新空间,而且也能帮助其深入了解产业运作机制和市场需求,培育人才的市场视野、增强产业理解。同时,潍坊市政府高度重视农研院发展,积极为农研院和地方企业牵线搭桥,安排专门资金保障研究院高层次科研人才团队引进、科研平台建设与“双创”人才培养。

第二,积极开展人才交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农研院积极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实验室、研究院与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研究院先后组织举办中国(潍坊)现代农业领峰者大会、前沿分子育种技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20余场次,邀请90余位院士专家参会,与30多名专家开展技术合作,为“双创”人才提供交流机会,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同时,农研院通过定期举办成果发布会,一方面,向社会集中公布研究成果,助力科研成果市场化推广;另一方面,帮助科研人员了解市场需求与行业现状,打通样品、产品、商品的演化路径。

第三,健全人才激励制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农研院支持科研人员在履行好职责的前提下在岗创业,在岗创业人员与其他科研人员享有同等福利待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充分保障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基本权益。同时,在晋升、评优环节向在岗创业人员给予一定倾斜,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创业,在实践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其中,农研院支持引导科研人员创立的优梦生物科技(潍坊)有限公司2024年市场收益有望超过2亿元,该公司是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探索,更是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培育“双创”人才的优秀案例。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资源优势

1.政策红利加持,持续支持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从北大建设异地研发机构的实例来看,地方政府对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创新创业平台搭建、资源投入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通过政策红利的加持和政府部门的积极投入,机构能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也能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稳定的发展环境,形成了一套政府支持、高校主导、多方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为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科研实力显著,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专业训练。创新创业并非“无根之木”,而是与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新型研发机构依托高校强大的学科实力支撑,与高校相关实验室、研究中心紧密合作,为“双创”人才提供了从学科基础到前沿探索的全方位培养,并在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研项目中锻炼“双创”人才的应用实践能力,能有效实现学术素养培育与产业能力训练的有机融合,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综合能力提升。

3.人才资源丰富,“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完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中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高校聚集了大量科技专家,能够为“双创”人才提供学科知识指导;另一方面,高校近年来在政策指导下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在“双创”人才培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新型研发机构不仅依托高校强大的学科专家队伍,而且也可充分利用高校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师资力量,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类创新创业专项培训,助力“双创”人才成长。

4.品牌优势明显,不断拓展创新创业实践机会。相较于其他各级各类办学主体,新型研发机构依托于高校品牌效应,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新型研发机构通过自身持续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助力下,机构能够更好地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创业项目和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遇。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双创”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

1.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出台科学政策助力“双创”人才培养。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和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在机构建设初期,可以在共建协议或机构章程中加入“双创”人才培养的章节,出台相关举措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创新创业导师指导等制度,进而为学生提供支持措施。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培养项目管理团队,负责统筹规划和执行培养计划,跟踪人才的学习和创业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指导,以保障“双创”人才培养环节的科学高效推进。在机构建设发展过程中,还须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和地方发展的实际状况进行适时调整,灵活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以专业视角组织、规划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2.落实创新创业服务保障,健全“双创”人才培养体系。要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必须落实资金投入、强化市场对接、知识产权保护、成果利益分配等一系列服务保障,为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首先,搭建多样化、贴近市场需求的实践平台,如创业孵化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创客空间等,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场地、资源、导师指导等,为其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支持服务。其次,机构可以探索建立资金池,争取地方政府科技或教育口专项资金的引入,用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市场推广和成果转化过程。再次,建立定期的创新成果展示和对接会议,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机构的合作,促进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共同推动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最后,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益分配制度有利于提升“双创”人才的参与积极性,切实提升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效能。

3.精准对接校地资源,共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设立联合实验室等方式,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各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校地双方资源,共同打通“双创”人才发展通道。新型研发机构的成果产出最终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其科技输出能否有效耦合于地方产业需求至关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设立产业研究中心或者行业研究院,开展针对性的产业调研,为“双创”人才提供与当地产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确保其创新成果满足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充分利用校地双方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利用双方智力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的优势,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学术专业指导、创新创业专项培训,还可在校内或与政府、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基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4.突破单一价值标准,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与激励的制度安排直接影响着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校地产学研平台建设必须突破唯论文、唯项目、唯专利的人才评价标准,从传统的学术成果评价向创新创业能力评价转变。这意味着对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改革,不仅考核论文数量和质量,而且还要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应引入成果转化率、知识产权转让收益、技术转移项目数量等指标,将这些因素纳入人才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另一方面,还应制定清晰的知识产权转让收益分配规定,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知识产权转让活动,并在公司孵化过程中,建立公平合理的股权分配机制,让创新人才在科研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激励。

5.建设人才交流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助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建设人才交流平台。一方面,定期开展产学研交流会议或论坛,邀请企业代表与“双创”人才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行业前沿信息、实际案例和经验教训,并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双创”人才亲身感受企业生产一线的情况,加深对市场需求和商业运作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学术界的交流合作,邀请学术界知名专家分享最新理论突破和技术进展,帮助“双创”人才保持前沿视野。如果机构有条件,也可邀请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导师,为“双创”人才提供行业指导和个性化支持,通过一对一或小组讨论形式,引导“双创”人才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技类创新创业人才的持续成长和发展。

本文系北京大学2023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3YB1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刘爽健,北京大学国内合作委员会办公室;西鹏,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黄崇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