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北京人才高地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4-11-07 00:00张辉金浏刘美荣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10期

摘 要:当前,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迫切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活力支撑,因此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地方人才高地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通过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加强人才的聚集、培育和使用,为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动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布局。《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建设”。历史上,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群的转移路线具有趋同性,本质上是由于一流高水平大学群集聚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以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输出来回馈社会之需。现实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人才集聚、培养和使用的主体,势必通过影响人才的成长、流动和集聚来助推地区人才高地的建设与发展[1]。为把脉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北京人才高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从学理上系统阐释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人才高地建设的作用机制,在此框架基础上,以北京工业大学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北京人才高地建设中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现实作用路径,进一步提出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北京人才高地建设的建议及优化路径。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人才高地建设的作用机制

1.人才高地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界定。第一,关于人才高地的概念。学者36bcc54fa130203e50c2cecea9b1b619d641d914d1a02de00bd7301217e9ca03伊彤(2022年)[2]认为高地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是指在人才数量规模、人才整体素养、队伍梯队结构、社会产出效能及人才政策环境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课题组(2022年)[3]认为,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各类人才高度聚集的全球人才枢纽,是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先试先行、人才创新创造力迸发的最佳沃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平台。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人才中心”来理解人才高地,则人才高地具备的特征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人才效能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具有完备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对内部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强等[4]。因此,对北京而言,作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聚集人才数量多,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大、质量高;二是人才水平高、队伍结构合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承载地;三是创新创业能力高、社会贡献水平高、辐射带动效应强,是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四是具有激发人才活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

第二,关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王战军(2003年)提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既兼具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性,又是研究型大学中产出卓越学术贡献的领跑者,主要在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广泛参与高影响力社会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5]。本文在这一具有共识性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参考了《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的调研结果,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任务包含以下内容:一是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二是推动学科专业设置,聚焦国家、北京和特定领域的核心需求,突出重点领域、促进学科交叉;三是大力开展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科研创新平台,主动承担国家、北京市和企业重大科研任务,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四是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有利于拔尖人才培养汇聚、激发创新活力的优势平台,形成高层次科教人才集群合力。

2.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人才高地建设的作用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6],其本身具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功能,在国家科技创新征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创新人才培养和供给、吸引和使用等途径赋能人才高地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夯实了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要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人才高地建设的首要推动力和作用点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满足人才高地对大规模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夯实人才高地建设的基础要素,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向产业需求,以建设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创新为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产教融合,从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过程与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通过对比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近三年毕业生留学求学地就业占比(详见表1),可以看出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地方人才高地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他们分布在各行各业中,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撑。

第二,人才引领和集聚筑牢了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创新驱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促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的另一重大推动力在于人才引领和积聚的效应。各类人才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夯实了北京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地的基本定位。一流人才的引领和集聚:一是大师级顶尖人才,这类人才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持续突破,保障了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中的源头活水;二是对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和使用,这类人才具有前瞻性和判断力,能够为学科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全面意见,具有组织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可以就关键问题组织开展研究攻关;三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集聚的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并充分发挥国家级实验室等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四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优秀青年人才的中心,他们创新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创新,是人才高地建设和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还可以通过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功能的发挥,扩展人才规模,源源不断地扩散创新驱动力。

第三,善用科技人才助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战略目标。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是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智力基础,而加强原创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水平人才高地聚势谋远的战略目标[7]。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促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会更加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长远需求,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整合各类科技人才资源,提升在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水平,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为国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

北京工业大学加强人才集聚培养使用的具体实践

2020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分类发展方案》,确定北京工业大学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8]。作为北京东南部一带唯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处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布局中连接东北部“研”和东南部“产”的中坚地带,学校在学科建设、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地域位置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学校建设了一支学科特色鲜明、规模相当、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并以此为基础激发首都东南地区创新潜力,为首都北京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1.强化人才队伍战略引领,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坚持“聚众智、汇众力、谋改革、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制定服务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3510”战略,即坚持以“内涵、特色、融合”三项发展专项规划为引领,以涵盖“岗位管理、人才引育、贡献激励、考核评价、创新改革”五大维度的人才政策制度为保障,同时以十项人才创新举措为抓手,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规模大、结构优的人才队伍,以首善标准落实好北京市人才发展战略布局,服务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2.培育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夯实人才基础。学校紧跟未来人才需求总量和结构性变化,加快完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一是优化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布局。学校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学位点,面向国家、首都重大需求与国际科技前沿,凝练以碳中和、城市更新、人工智能、智库建设为重点方向的专业特色,建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二是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作为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区,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力量,打造“双碳”领域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学校成立北京山河湾谷创新学院,设置技术转移专业学位,开展技术转移方向研究生教育试点。三是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校深化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生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适配人才;强化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将科研平台转换为人才培养的平台,加快发展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四是成立基础教育发展中心,着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大中小一体化贯通培养新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培养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3.引育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增强战略人才力量。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拓宽引育通道。一是构筑由“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卓越人才—青年优秀人才”组成的进阶式高层次人才引育体系,实施《北京工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与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相互衔接,形成校内外并行的人才支持体系。二是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大海外引才渠道,实施海外引才二级机构“分片包干”制,调动学科教授力量与海外人才建立密切联系,利用参加学术会议、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引才纳才。三是完善人才发展配套保障政策,优化人才招收研究生政策、强化人才科研用房保障、增加人才科研经费投入、加强跟踪成长过程管理、推动人才有组织地开展科研、压实学科和团队对人才的托举培育责任;向北京市积极争取人才住房与子女入学等政策支持、成立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协助解决好人才配偶工作等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增强人才吸引力。

4.加大力度支持青年人才,涵养人才“蓄水池”。学校建立健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机制。专门设置“青年优秀人才”培育项目,入选即给予副高职称,校聘教授岗位;直接认定博导资格,专项下达博士生指标;给予高额科研经费和住房津贴支持;配备合作导师、加入大团队,获得更好的平台条件。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已累计支持150余人,其中,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17人,晋升为正高职称45人。近年来,学校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才支持力度,构建更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平台和环境,出台《北京工业大学“青年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一是提高校外人才入选标准,严把入口关;二是实行“非升即走”的聘用方式,增强压力与动力;三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考核结果与薪酬、经费支持保障挂钩;四是强化学院与团队对人才的培养作用,明确配套保障条件,多措并举,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5.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学校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重优化岗位管理、人才引育、考核评价、贡献激励、创新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机制。构建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岗位管理体系。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特聘科学家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优化人才引育体系。一是在人才遴选方面,尊重学科发展差异,根据学科特点分别制定人才选拔标准,推行同行评议和代表作评审制度,重点评价人才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二是在职称评聘方面,形成“1+1+X”的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价体系,开设“教书育人”“揭榜挂帅”绿色通道,让各类人才尽显其才。三是在人才考核方面,实施分类评价、团队考核、入校前三年免考核等,营造宽严并济的科研氛围,持续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四是在激励保障方面,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制定教职工兼职管理办法、校内外双聘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6.涵养创新生态,搭建转化平台,推动成果转化。一是建设“山河湾谷”环高校创新区,推动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产业需求等创新要素在创新区内高密度、高强度聚集和对接,有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广泛布局服务区域发展的支点,构建“人才汇聚、场景牵引、项目带动、平台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格局,打造亦庄高端装备成果转化基地、大兴氢能产教融合基地等,满足与国家发展战略和工业核心需求相关研究的迫切需求。三是举办2023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大会、2024年中关村论坛年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聚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堵点,完善“高校搭台、人才唱戏、企业主体、加速转化”机制,邀请政府、企业走进校园发布政策和技术攻关榜单、挑选适配的科技成果,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持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7.打造比较优势,增强创新策源力,强化科研支撑。学校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前瞻判断,推动学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一流学科引领、高峰学科林立、基础与特色学科交叉支撑”的特色学科雁阵,厚植科技成果“多点开花”的沃土。根据北京高精尖产业、碳中和及城市更新等重大需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的优势,挖掘超级工程、重大应用场景、关键核心技术等底层科学问题,强化长期稳定支持,保障基础研究资源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对照未来产业制定“技术需求清单”“学校服务产业潜力成果清单”,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和有组织的成果转化。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好促进人才高地建设的对策思考

1.依据首都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增量与结构。北京市未来将更加注重聚集在科技和产业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支北京市高质量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推动关键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取得重大进展[9];更加注重为顶尖人才领衔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提供支持等。作为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依据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增量与结构,大力聚集、培养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以点带面,带动北京市科技人才队伍整体创新实力提升,推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实现V8oVop1sdwiDn6Cz81uSEg==突破。

2.发挥首都区位优势,提升人才贡献与效能。北京市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精尖产业方向,以实现北京市产业发展的“瘦身健体”和“提质增效”。十大高精尖产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及科技服务等[10],是结合首都未来发展特色与定位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在未来,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点,继续在这十大重点方向优先发展的高精尖产业技术领域实施政策倾斜与提供条件保障,吸引人才加入这些领域当中,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提升人才贡献与效能。

3.创新改革育才机制,全方位培育青年人才。青年人才是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吸引培养全球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一是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掌握人才成长基本情况,及时调整人才结构、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二是加大培养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三是加强各用人单位发挥团队育人机制作用,试行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目标责任制考核,下大力气培养托举青年人才,让青年人才在科研黄金期和成果高产期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党的二十大基础上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接续部署,北京工业大学作为地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与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在促进北京人才高地建设过程中任重道远。后续将积极探索与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坚持打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一流生态环境,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引导支持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青年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自由探索,挑战科学“无人区”。

注释:

① 高校数据主要来自各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信息公开网站等官方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峰,王珊.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促进人才高地建设的机制、路径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2):71-79.

[2]伊彤,王涵,陈媛媛,等.全力打造世界高水平人才高地——北京科技人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人才,2022(1):8-14.

[3]张天扬.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2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74-76.

[4]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09-29(1).

[5]王战军.什么是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9-11.

[6][10]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7-12-27(1).

[7]汪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3): 78-79,82.

[8]刘益,王妍.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的类型、依据及评价[J].北京教育(高教),2024(2):29-31.

[9]陈丽君,胡晓慧.多措并举打造青年科技人才生力军[J].中国人才,2022(11):26-28.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张辉系学校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