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双一流”建设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有目标一致性、要素关联性和落实一体性的内在逻辑。新时代新征程上,“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深刻把握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向,高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任务落实落地,自觉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全面创新;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2]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形成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责任。“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应要自觉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双一流”建设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深刻理解“双一流”建设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
1.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基础
人才是强国之基、复兴之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工程。以战略科学家为代表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靠。只有抓住拔尖人才培养这个基础工程,才能抓牢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双一流”建设高校只有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格局,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质量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六卓越一拔尖”,打造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才能努力构建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培育新生产力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以重大创新成果为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3]这是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而作出战略判断和重大论断。当今时代,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变革的动力机制和发展动能发生深刻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保持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政策选择。“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构成,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肩负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高校要立足国家需求,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瞄准“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强化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形成科学研究新格局,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以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积极发挥智库功能。
3.以一体推进改革为路径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策略。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共同支持创新的内在关联性和系统集成性。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交汇点,具有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组织基础和功能载体。“双一流”建设坚持统筹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建设任务,推进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改革任务,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4]。从本质上看,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就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过程,最终以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成果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支持全面创新的改革方向
1.以完善党委全面领导体制保障正确改革方向
西南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制定党委工作规程,修订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规范学院(部)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制度。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校院(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主要领导认真落实“四个亲自”,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以《西南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学校依法治校落实机制和工作体系。
2.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是事关学校全面创新的关键因素。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厘清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权责关系、管理边界和运行机制,有效提高学校运行效率和治理效能。西南大学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党政机关机构和直属单位,解决多头管理等问题,优化了职能,提高学校现代治理能力。聚焦多校区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实现多校区一体化发展。聚焦教师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任务,出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二级单位办学积极性。加强培训教育归口管理,积极推动继续教育转型提质和教育培训升级。
3.以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改革强化未来战略布局
学科专业是履行办学职能的基本依托。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变革而不断优化完善。一方面,要坚守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另一方面,要面向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适度超前布局新学科新专业。为此,学校出台《西南大学深化学科专业调整改革 建设一流学科的实施意见》《西南大学学科分类建设方案》,统筹推进学科分类建设。制定《本科大类培养及专业分流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全面开展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顺利实施“植物生产类”大类招生培养试点。紧密对接国家和重庆市重大战略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停招传统落后学科专业,新增人工智能类新兴学科专业。
4.以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高校教师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基础。要遵循高校教师职业属性和创新规律,构建更加开放、充满活力、富有韧性的现代化人事人才制度。学校深化教师岗位分类改革,出台深化教师岗位分类改革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施“聚贤工程”和“英才工程”,推进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设立“含弘人才岗位”“含弘研究员岗位”和“含弘博士后青年教师岗位”等特设岗位制度,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体系,完善高层次人才和新选聘教师动态岗位管理机制。完善分级分类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机制,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价、同行评价、代表作评价等学术评价机制。坚持“岗位设置、考核评价、绩效分配”一体化设计,建立编制核定与岗位设置、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考核、绩效工资分配等管理制度。
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显著成效
1.着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凝聚“以本为本”的共识,开展全校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制定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和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工程,统筹推进基础型、复合应用型及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含弘学院为载体,开展大文科“吴宓班”、大理科“隆平班”、大农科“神农班”、卓越教师“师元班”等创新实验班建设,全面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成立拔尖创业人才创业精英班“作孚班”,组建英国牛津大学创新创业海外训练营,拓展“1+2+N”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第二,打造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农业教育是学校办学鲜明底色和特色优势。学校始终把培养卓越农科人才作为办学重要任务。制定《新农科本科教育创新行动计划》,实施8大行动、18项建设计划、60余项工作举措,着力培养“三农”情怀深厚、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养全面的新型农林人才,构建新时代综合性大学框架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打造卓越教师培养改革引领区。构建师范生职前培养与职后专业发展一体化协同育人新机制。发展卓越教师培养新理念,在国内率先研制并践行涵盖教师教育“三段”(职前、入职与职后)“五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新体系。创建高校、地方政府、教研机构、中小学校“四位一体”(UGIS)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在全国首创区域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涵盖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新疆等地,有效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四,打造本研人才贯通培养创新区。贯通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是深化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有效举措。西南大学全面深入实行本科生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增强招生培养一体改革。以推进学部建设为依托,构建人才培养共享平台,在植物生产类探索建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机制,建立“学部大类招生,学院专业培养”的运行机制。实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动系列重要举措和方法,全面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2.着力推进科技前沿创新战略行动
第一,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战略布局。集聚优势科研创新资源,创新科学研究范式和组织模式,确定有组织科研的主攻方向,推进战略性科学计划的实施,全面提升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能力。按照“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布局科技重点发展领域,构筑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围绕国家战略重大需求,打破学科、学院壁垒,整合校内外资源,系统设计和组织农业科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生态环境等优势学科领域开展基础前沿、关键技术、重大成果转化相结合的全链条综合研究。
第二,实施理科基础研究创新工程。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卡脖子”问题,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基础研究,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强化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攻关,突破学科、学院、专业壁垒,依托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在现代农业、生态环境、脑科学等领域,推进前沿科学中心建设,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科技创新,推动科研力量优化和资源共享,形成引领高水平基础研究的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跃升。
第三,实施种质创制重大工程。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要求为引领,立足长江上游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坚持“以创制实现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的理念,打造“基因发现—功能研究—品种创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全新农业发展模式。建成系统性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中心,形成世界一流的动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创制资源最为丰富的工程化种质创制中心。目前,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聚集家蚕、杨树、青蒿等十余个重要特色物种并启动规模化、工程化种质创制工作,重点推动农业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种业科技振兴,支撑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第四,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坚持“四个面向”,提升承担重大任务能力。在动植物品种改良、三峡库区面源污染、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攻关。整体促进科技产出与平台建设增量提质,获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申报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观测科学试验站,围绕重点领域持续产出高水平学术论文、育成动植物新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等取得重要进展。共建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平台。
3.着力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一,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聚焦国家科技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促进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的转变,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科技创新原动力、支撑力、贡献力和战斗力。围绕有组织科研调研有关高校,打破原有科研模式自由化、科学研究同质化、人员贡献差异化、人才引育部门化、资源投入碎片化,推动有组织科研转型,构建高水平、建制化平台体系,形成科技创新的战略支点和创新高地。
第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促进有组织科研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转让收益分配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收益比例,支持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组建高新技术经济实体。创新科技成果转让奖励制度,建立科研项目激励机制。坚持研究项目、成果及平台分类与认定办法,完善项目分类制度,提高转让类项目在职称晋级、任职考评等方面的认可度。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设立专利(品种)基金,为专利申请、品种审定、科技成果转化等提供条件保障和经费支持。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培育一批高价值产业关键核心专利技术。开展专利导航和专利分级分类评估工作,提升专利转化效率,助力解决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
第三,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示范。依托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科研项目和创新团队,先进工业技术广泛应用汽车、摩托车、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军事等国民经济领域。发挥农业学科优势,推动甘蓝型黄籽油菜系列新品种广泛种植,推动山地农业生产技术广泛应用,助推农业提质增效。与重庆石柱、巫山、忠县等区县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学校教学科研上台阶的共赢局面。
第四,健全专家学者服务公共决策机制。全面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支持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服务公共决策。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组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定期向各级党委政府提交咨政报告,为公共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1).
[3]《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6.
[4]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32):110-114.
(作者系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