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能够匹配新质生产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劳动者,加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催生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的现有模式并不能满足市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厘清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理论内涵和功能定位,聚焦新型学科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科技创新体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关键词:新型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新质生产力开始萌芽,成为现代化产业变革的风向标。《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在“两个大局”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适应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构建绿色化、智能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科技硬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特征。当前,生产力的发展依赖于技术革新和高精尖人才队伍,高水平的教育无疑成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心脏”,迸发强有力的动力,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等教育在推进新质生产力中扮演着不可缺失的角色,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水平科技型人才和转化科学研究成果的摇篮,契合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研究型大学的支持。随着产业变革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现有研究型大学的组织体系与人才培养方式不足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持续创新,进一步实现数智时代的国家战略需求,对研究型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型大学亟待转型升级,匹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进而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那么,研究型大学应当向何方向转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重心又在哪里?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从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探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需求,进一步探讨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新理论内涵与功能定位,并就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关键领域提出建议,以更好zOoeOeNq76yJzSatjwAJqw==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需求
创新性、融合性、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在现实发展中,新质生产力通常遇到高精尖技能人才短缺、基础研究内生动力不足、缺少原创性成果等问题,这就需要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
1.培养匹配新质生产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需要“新”的劳动者,是具有创新能力、知识快速迭代能力,且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驾驭现代高端、先进设备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这就需要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具备跨学科知识,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式,以实际案例实际经验增长学生本领。在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对人才的主要需求聚焦在两方面:一是基础研究领域的顶尖人才;二是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首要特征是创新性,科技创新是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目前,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和资源相对缺乏,强调创新和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体系尚未建立,教育与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不匹配,基础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3]。这就需要研究型大学聚焦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能够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利用“强基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方式扎牢基础学科人才根基,不断夯实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通过贯通本硕博一体化课程、融合师资、改进评价体系等方式提升基础研究领域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伴随着生产资料形态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人类对生产工具的强化利用,诞生出数字生产力这一新形态,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传统生产力进行赋能、重塑和再造,推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各个领域应用[4]。在这种数字化生产背景下要求劳动力具备数字素养,能够运用高新技术、数字化工具生产劳动资料,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这就需要研究型大学注重人才运用前沿科技、数字化技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数字化知识,培育能够掌握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并顺应这种趋势的人才。
2.加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作为所有技术问题的“总开关”,其本质是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发明,产出并积累科学知识,创建新理论、创立新方法、开创知识新领域[5]。基础研究孕育重大突破,催生变革性技术和颠覆式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6]。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环境严峻,外有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科技发展进行打压:限制复杂敏感科技向中国产出、限制中国留学生进入敏感类专业学习、阻碍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发展等[7];内有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都需要依赖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力量解决,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早日实现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出现“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国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原始创新力[8],而企业进行基础研究的内生动力不足,重大性、原创性成果较少,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供给不足。特别是在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等方面,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加之“高精尖”技能人才短缺,严重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9]。高等教育是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龙头,具有科研引领作用,研究型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阵地,需要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积极面向基础研究领域、前沿交叉领域搭建科研平台,引进全球高水平人才,组建高精尖科研团队,通过“大项目、大科研、大平台”,催生原创性、突破性大成果,着力攻克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实现从0到1的蜕变,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关键核心技术和研究支持。
此外,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系统须与产业融合。基础研究需要久久为功,当前情况下,短期内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应当聚焦产业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问题,不能空谈研究,要与实际问题结合,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协力突破基础软硬件、基础材料、高端芯片、工业母机等领域的技术攻关。
3.加速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新质生产力强调整合科技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3]。前沿技术的开发固然重要,但将其落地运用,真正实现绿色化、数字化的企业生产,发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更为重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好比接力赛,高校作为人才集聚的高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地,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科技创新接力赛的第一棒,但基础研究原创技术成果要有企业接棒,提供迭代转化条件,才能及时将科技成果应用到产业和产业链上,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10],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提质增效。这需要研究型大学密切与企业合作,做好接力,及时将技术成果投入生产应用,发挥最大效能。其实,不单是在科研成果转化时,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渗透前置,在技术开发前期时就建立合作,从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切入,找到突破领域,加快实现“企业命题—高校解答”的新模式,解决基础研究领域的立题与破题问题,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基于此,如何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表明:高校成立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专利引用率和专利产出率,在高校建立技术转移机构也是中共中央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11]。这需要研究型大学在加快建成专业的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等技术转移平台时,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治理结构,以更加规范有序、紧密契合的方式促进“基础研究—技术转化—成果应用”的全链条运行。
以“新”促“新”,推进研究型大学转型升级
1.新质生产力促使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
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之重器”,在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部分研究型大学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脱节,导致人才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与企业需求错位[3]、大学技术转化速度追不上市场生产力发展、跟不上市场变化。未来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可能建设在产业一线而不是高校里,未来的指导教师是由高校教师和产业导师共同构成的指导团队,未来的评价考核可能更看重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12]。
此外,有学者认为新质生产力与教育是双向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将对教育系统产生综合性重构和颠覆性影响:能够促进教育理念革新,教育内容重组、教育方式改变以及教育体系重构[2]。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既依赖于研究型大学的支持,也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创造了新型外部生态环境,更加追求数字化、绿色化与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发展。数智时代的新质生产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充分释放教育效能[13],加之新质生产力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内容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多要求,促使研究型大学进行改革与转型以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加快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脚步。在此背景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理论内涵与功能定位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2.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理论内涵与功能定位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不是建立时间“新”,而主要是发展模式“新”。只有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新型研究型大学[14]。与此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不是对传统生产力一次性的转变,不仅仅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要通过不断创新,实现生产力的先进质态在未来发展中不断进化、持续地催生新质生产力[6]。从这个角度看,应该对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要求,将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提升到新的高度,以“新”促“796de3ff957cc512fbbe826b456bbe70新”,在持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转型,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可持续的创新性发展。
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赋予新型研究型大学新的理论内涵,数字化、创新性、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一是数字化。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工业4.0时代对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工具提出了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数智时代新型研究型大学是能够实现“AI+”的发展,具备数字化教学与管理条件,实现全要素数字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二是创新性。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是创新,它是伴随科技新发展、国家利益新需求而生的,前进方式是全加速度的[15],不断与时俱进,变革组织机构、构建高效管理体制,追求创新发展,催生创新成果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灵魂所在。三是绿色化。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能够防止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干扰,避免对后代利益的提前预支。新型研究型大学是能够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协调,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传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观点,培育具有生态意识人才的组织机构。四是可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次性的转变,新型研究型大学也不是一时的“新”,而是具有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动力源,保持创新动能,并伴随生产力进步持续性创新变革的研究型大学,在稳定中求变,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
原有新型研究型大学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变革,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定位也应随之而改变。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新型研究型大学还应当服务于新型生产关系,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薄弱环节,培养能够灵活运用数字化生产资料、具备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交叉学科教学与科研。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当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力,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发源地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站,呼应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需求,提升自身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点
1.加快新型学科体制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首先要加快新型学科发展体系建设,改变分学科的传统建设模式,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一是要超越传统的分学科建设方式,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集群的建设。为突破学科边界,可以超越传统实体教学组织的束缚,构建一种“虚实结合”的学科组织模式。以科研问题和技术难题为引领搭建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在不改变教师和学生原有归属单位的情况下,利用虚拟平台促进人员流动和合作,推动跨学科和多学科的科研项目攻关,并根据新问题和需求的出现灵活调整。二是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加强学科专业调整,推进“四新”建设,更多地围绕生命、信息等前沿科技进行学科布局与发展。通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学科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所需新动能。
2.加快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要加快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复合、交叉培养,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具有跨学科、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等特征,促进学生通过学科整合的方式深刻理解世界,以整合创新的方式重塑世界,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创新能力等,是培育新质人才的主要路径之一[13]。要加强STEAM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教融汇或者产教融合,以高水平研究和高质量产学研合作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在课程外注重设置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开设实践实训课程,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专业本领。此外,博士生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最佳结合部,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运行过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6]。要注重博士生培养质量,推动新型研究型大学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单位、龙头企业联合培养,完善本硕博贯通培养制度,培育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通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加快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新型研究型大学要加快新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突破。要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布局与建设世界水平的科技平台,深化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探索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有机结合,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升科技创新质量与水平。通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更大力度促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有效融合,搭建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桥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或者催生新产业,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4.加快新型数字化校园体系建设,实现大学数智化转型
推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变革对于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数字化教育建设,通过引入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开展远程教育和混合式教学,打破时空限制,促进跨区域、跨学科的教学合作。要推动科研数字化转型,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的数字化操作,提高科研过程的效率和透明度。要优化院校管理的数字化方式,建立数字化的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实现学生档案管理、课程管理、人才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通过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数字化变革,提高生产力效率与智能化,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发展。
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的生产关系,依赖于新型劳动力和更高的科技创新水平,建设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勇担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深化全面改革,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统筹fa8f4a160b7df3c6e335507f46687ef2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创新发展,坚持数字化、创新性、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厘清新背景下的功能定位,迸发创新活力,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1).
[2]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1):108-117.
[3]申妍瑞,胡纵宇.新质生产力与产教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24(5):89-93.
[4]谭志雄,穆思颖,韩经纬,等.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球价值链攀升: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4):49-61.
[5]侯剑华,郑碧丽,李文婧.基础研究支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24,38(2):238-247.
[6]姜澎. 建设创新型大学,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升级提供支撑——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N]. 文汇报,2024-04-01(5).
[7]叶振宇,崔志新,武海波.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美方的“八面埋伏”与应对之策[J].发展研究,2021,38(6):39-45.
[8]武建鑫.面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实践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3):12-23.
[9]梁圣蓉,罗良文.新时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焦点难点与关键路径[J].当代经济管理,2024,46(7):10-17.
[10]唐冰.卢建军委员:发挥研究型大学作用,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N]. 各界导报,2024-03-07(4).
[11]余泳泽,唐孝妍.高校基础研究与创新知识溢出:来自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的证据[J].中国软科学,2024(3):162-173.
[12]李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来自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0):11-14.
[13]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1):52-60.
[14]蔡三发. 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该“新”在何处 [N].文汇报, 2022-03-27(8).
[15]沈红,熊庆年,陈洪捷,等.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与“生”[J].复旦教育论坛,2021,19(6):5-19.
[16]王顶明, 黄葱. 以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4 (4):58-65.
(作者单位:蔡三发,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田少艾,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