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句读观视域下的语文高考断句新题型探析

2024-11-07 00:00:00杨晓绒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10期

摘 要 以古代句读观视角探析语文高考断句新题型。回顾中国古代句读演化及新文化运动对句读的影响,分析 2023 年高考断句新题型,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新题型的出现降低了考生猜选项的概率,扭转了应试风气,体现了反套路命题思路,引导文言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古代句读观 语文高考 断句新题型 文言文 传统文化

句读对理解古代文本的结构和含义具有重要意义。但语文高考中对古代句读的考查局限于基础知识测试,缺乏深层次应用探索。本文基于古代句读观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其运用到语文高考断句新题型中,以提高学生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一、中国传统句读观

1.“句读”的具体释义

“句读”一词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语言学文献中,其中的“句”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曲折”,指的是句子中因语气、思想的转折或停顿而产生的变化。句子的“曲折”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字符号上的变化,更代表了思想的断开或新一轮的叙述,因此“句”强调的是句子中自然的停顿点。而“读”字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籀书”的某种书写方式,最初用于表明句子的结束,后来逐渐演变为标识句子停顿的符号。与今天的标点符号不同,古代的“读”不仅仅起到断句的作用,它是古人在阅读和书写过程中自行判断并作出的解读。也就是说,句和读共同构成了文义划分和理解的重要工具,是一种通过语气、语义自然产生的停顿与划分[1]。

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汉语系统中,句读对于理解文本显得尤为重要。在早期的文本中,句读并不通过标记符号来表现,而是由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文字的熟悉程度,借助对文义的揣摩来进行判断。这一过程实际上既是语言技能的考验,也是文化修养的体现。古代学者如司马迁、贾谊等人,在研读经典时,就凭借对语言结构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准确地进行句读,以避免误读和曲解。

随着汉代经学的兴起,句读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教学中一项重要技能。当时,学者们在解释经典时,往往会为文本加上句读标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播经典内容。这一时期的句读标记虽然尚未完全制度化,但已经为后世的语言教育和文献阅读打下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确立,句读成为学子们研读经典、参加考试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2]。此时,句读不仅是个人的理解工具,也成为社会公认学术能力的一部分。

唐宋以后,句读的功能逐渐固定下来,不再仅仅依赖于读者的主观判断。宋代的理学家如朱熹等人,在注释经典时对句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开始形成更为规范的句读方法。这一时期,句读的教学成为学堂中学生必学的内容,句读能力不仅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也是考查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准。

对于现代语文教育,句读研究有其借鉴意义。虽然现代汉语有标点符号使句子边界明确,但句读强调的文意理解、情感传达和语义分析仍然是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内容。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句读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可借助句读概念引导学生从语法结构、语义分析的角度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句读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掌握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提升他们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2.通过句读来培养“离经辨志”的能力

“句读”作为理解文本的基础性工具,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于经典的解读和分析。中国古代的经典,如《论语》《孟子》《尚书》等,通常没有明确的标点符号,读者在阅读这些经典时,必须依靠对文义的理解和语气的把握,自己划分句子的停顿和段落[3]。

然而,仅仅依赖句读停顿来理解文本的表面意义,并不足以真正掌握经典中的精髓。古代儒家教育强调“温故而知新”,不仅要求读者熟读经典,还需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跳出对文本字面意思的依赖,通过分析和对比,理解经典所承载的深层思想。这正是“离经辨志”的核心:在掌握经典文本的同时,通过对句读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培养出一种能够超越文本本身的思维能力,独立判断和分析经典中的“志”——即思想和意志。

句读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表面结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思维框架,促使读者在断句过程中主动思考文本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意图。如《论语》中许多简短的句子,言简意赅,充满哲理和智慧。学生在进行句读时,除了需要确定每句话的语法结构,还要通过对停顿的把握,深入挖掘句子背后的哲理。

“离经辨志”不仅要求学生理解经典文本的含义,还要求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句读恰好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的途径[4]。通过句读,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还要主动思考作者的表达方式、语气变化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阅读《孟子》时,学生需要通过句读来判断孟子的思维逻辑。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这里通过准确的句读,读者不仅能够把握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能深入分析孟子通过这一比喻要传递的道德选择与人生取舍的思想。

这一过程中,学生逐渐学会主动反思文本的深层含义。这种“离经辨志”的训练,不仅局限于经典阅读,还能够延伸至其他领域的学习与生活,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中进行自我判断和思考,培养出更为敏锐的洞察力。

二、新文化运动对古代句读观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和思想变革,不仅推动了文化与思想的进步,也对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古代句读观受到严峻挑战,并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在于提倡白话文,反对陈旧的文言文教育方式,推动了知识普及和社会变革。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提倡以白话文取代古代的文言文书写方式,反对传统教育中对经典的机械性记忆和训练,尤其是句读观念。他们认为,传统句读观过于僵化,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白话文不仅在语言形式上更贴近现实生活,还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句读训练是基础,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划分句子,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而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学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句读不再是学习的核心,而成为辅助工具。学生被鼓励通过独立思考和讨论,逐步形成对文本的独立见解。

其次是阅读方式的变革。在传统的句读训练中,学生逐字逐句地诠释文本,专注于文法与字面解释。而新文化运动提倡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阅读方式,强调对文本精神的理解。鲁迅等人强调,文学应反映现实,具有批判性和启发性。因此,阅读不应只限于文法和句读层面,而是要深入作品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此外,新文化运动普及了标点符号的使用,这对传统的句读观念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句读变得更加直观,读者无需再进行复杂的句读训练就能轻松掌握文本的结构和意思。这一变革不仅提高了阅读效率,还极大地方便了知识的传播,令阅读成为一项普通人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打破了以往知识传播只限于精英阶层的局面。

总的来说,新文化运动的核心目标是通过打破旧有的文言文传统和死板的教育方式,推动白话文的普及和新教育理念的推广。它不仅革新了古代句读观,还改变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三、高考断句新题型背后的文化意义探析

探析高考断句新题型背后的文化意义,需要将新式标点与句读置于文言文的语境中加以理解。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二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唐朝开国功臣李靖与唐太宗李世民讨论军事问题的问答录。这一材料蕴含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需要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断句的准确识别。

古代句读与新式标点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系统,其功能也存在差异。句读是一种传统的阅读理解方式,局限于阅读与理解,虽然有相应的书写标识方式,但它更接近读者在阅读时做的记号,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圈点勾画”。而新式标点则参与作者的表达,具有类似文字的功能,能够帮助文字系统灵活地呈现情境或语气。在阅读体验方面,新式标点与白话文一起带给读者丰富立体的感受,这是句读所不具备的。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中的文言文阅读第10题要求考生给文本中画线的句子进行断句,这种新题型引发了广泛讨论:既然新式标点是更为先进的系统,为什么还要考查古代句读,甚至以手动填涂取代了以往的客观选择题?要理解这一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句读的层面,而是需要将句读放回到文言文的语境中,才能理解断句新题型的考查目的。

在分析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的文言文题目时,我们可以发现,断句题目所选取的句子出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部作品是问答式的典籍,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战争等多个方面。其中的断句范围需要考生根据语境进行准确识别和断句,这需要对古文的理解和文化背景的把握。因此,高考断句新题型的目的并非仅在于考查语感、声气,而是更注重对文意的理解。考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文本的语境、句式结构和文化内涵,准确理解断句的位置和意义,从而完成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和阐释。

新式标点与句读的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断句新题型背后的文化意义。虽然新式标点在现代文本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时,仍然需要借助句读规则进行断句,这是因为句读规则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考查断句,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加深学生对古代文献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推动语言文字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高考断句新题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语言文字规范的传承和发展的体现。

本文从古代句读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其在语文高考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新题型的设计。通过对古代句读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其对语言文学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淑娇.近十年浙江、全国高考古诗文试题实证分析与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22.

[2]陈春林.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言断句我不错: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断句题解题策略[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8(6):4-6.

[3]潘千瑞.语文高考文言断句题探析[J].课外语文,2018(15):8.

[4]林莹莹.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与应试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8.

[作者通联: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