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由我弹拨

2024-11-07 00:00:00蔡涛 蔡鸿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10期

摘 要 从《我与地坛》中我们能汲取人生养分,获得精神力量。人生难免有劫难,会遇到挫折,但我们要持有正确的态度,不应因困难而失去对人生的勇气,要在苦难中找到平衡点,继续点燃内心之火,怀着平稳的心态,用浩荡的胸怀去迎接新的人生。

关键词 史铁生 《我与地坛》 读后感

《我与地坛》,与其说是史铁生的一本散文集,倒不如说是他的内心独白。这本书收录了关于作者的许多经历,如与妈妈和外婆的回忆、小时候遇到的人、自己经历人生磨难后对于生活的感悟。全书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且蕴含哲思。史铁生轻柔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叙述自己在地坛中的所见所思。地坛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以及在地坛中遇到的平凡的人,让他对人生和个人命运产生了新的理解。也源于此,地坛,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小公园了,而是他一片清净纯粹的内心精神世界。每次读来,我的泪水总也控制不住。有时在想,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史铁生了,是不是也想对史铁生说一句:“孩子,别怕,你还有我。”

一、关于生死

21岁,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用“失魂落魄”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恐怕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了。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需终日与轮椅为伴,对人生的无限憧憬似一个脆弱的肥皂泡,一下子就破碎了。在失魂落魄之时,史铁生开始摇着轮椅到地坛去。地坛的荒芜落魄与残废的自己恐有相似之处。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他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摇着轮椅进入地坛,在轮椅上坐着,或者把椅背放倒躺着,看看书,抑或想点什么事,有时只是用一根树枝拍打些小昆虫。他看见稳稳地停在半空的蜜蜂,疾行而去的一只蚂蚁,张开翅膀飞升的瓢虫……整个园子里都是草木虫鸟认真生活的响动和气息。这些被很多人忽视,从来没被注意过的小生命,就是这般镇静地活着,旁若无人地活着,不管不顾地活着,没日没夜地活着。

在地坛里,他可以不受打扰地去研究“死”这一课题。对此,他有足够的耐心。地坛里的小生命和地坛里的人都是他研究对象,他日复一日地认真地观察这些生命怎么存在、怎样活着。就这样研究了好几年,他终于对死有了自己结论。一个人,一旦出生,就是一个既定事实;且也有一个既定结果。所以,“死”这一既定结果就是不可辩驳的、终会到来的事实。这样的结论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他经历巨大挫折后的大彻大悟的智慧。人生很多难题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能言行合一地去解决它。到这时,他才可以专心致志地想怎么活的问题,去好好研究“活”这一课题。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面对不幸的遭遇,史铁生最终选择接受、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一直觉得自己并不能写成什么,但他一直在写。最终在文学这条路上走出自己最坚实的脚印,带给世人有力的震撼和启迪。

二、关于母亲

语文课本里节选了本书中的《秋天的怀念》与《合欢树》,我的心里一直存留着那两篇课文中的一些场景。印象很深的一处是母亲为了让瘫痪的儿子有活下去的希望而做的一系列努力:找大夫,打听偏方,鼓励儿子写小说……另一处是母亲突然离去,而她昏迷前依然深深记挂着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的爱是坚韧而无声的。母爱韧如丝,她需要加倍地承受儿子的不幸,还要承受因“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而带来的恐惧;母爱润如水,于无声中恰如其分地滋润着儿子心田每一隙干涸、脆弱而敏感的角落。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照顾着儿子的起居,揣测着儿子的想法,理解着儿子的倔强与敏感。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已然离去,这个迟迟没有参透人生的“少年”,终于理解了母亲的隐忍和艰难、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他不断地回想起那些关于母亲的点点滴滴: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人,“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合欢树长出了叶子,茂盛了,母亲以为是个好兆头,高兴了很多天;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想推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无比敏感……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

史铁生的懊悔、自责、痛苦,是他跳出自身的痛苦去理解母亲伟大后所感受到的沉重心情。那个在他眼中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人在为他操碎了心后早早离开了。她承受了儿子残废双腿后发泄的糟糕情绪和伤人话语,她寻找能医治儿子一切偏方,她承担着儿子在园子里是否安好的担忧与恐惧……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认真而努力地活着,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用自己的文字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没来得及看到儿子终于理解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记得刚开始教书时,在课堂上讲到“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情难自已,潸然泪下。学生们还以为我刚有类似经历,所以才感同身受,一时竟不知如何安慰我,手足无措。现在想来,这样的课堂“失态”,恐怕正是对史铁生质朴、安静、坚毅的文学力量的心悦诚服。

三、关于梦想

史铁生的母亲确信一个人要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到处去给儿子借书。而史铁生的梦想是什么?在《我的梦想》中他说:“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他常常暗自祈祷,要是真有来世,不奢求别的,只要有刘易斯那样的身体就好。因为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实在是缺少健全的身体,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来给他一点安慰。将现实世界中自己所受的残病的折磨想成是来世拥有刘易斯那样躯体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迫不得已,更是人生智慧。

《好运设计》中,史铁生为功利浮躁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畅想美好来世的环境,让他们尽情地描绘自己歆羡的美丽人生:聪明大脑、俊美身材、显赫家世、幸福爱情、殷实家庭、光鲜职业……这一切称心、顺利、圆满的人生设计,会让你的灵魂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吗?“上帝让我终生截瘫就是为了让我从目的转向过程,所以有那么一天我终于要写一篇题为‘好运设计’的散文,并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我的好运?”恐怕不是。史铁生在设计了好运之后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想要获得什么,而在于生命的过程。在生命的过程中去改变、去享受、去创造,那么过程本身就是美好且精彩的。我们可以欣赏美好,我们也能欣赏悲壮,从美好中得到幸福,从悲壮中找寻幸福,看似周而复始,实则步步生花。

当我们遭遇各种困难和不幸,甚至是到了我们自以为的绝境时,我们还得给自己时间,先想想对付绝境的办法。思想和灵魂足够强大,才能更好地对抗人生的绝境。这样说来,灵魂的健康和丰盈是多么重要。和与肢体有缺陷的人相比,灵魂有缺陷的人恐怕更值得同情,更需要关爱。

大劫大难之后,人不应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度。你镇定了但仍在燃烧,你平稳了却更加浩荡。这是说人生难免有劫难,会遇到挫折,但是我们要持有正确的态度,不应该因为困难失去对人生的勇气,要在苦难中找到平衡点,继续燃烧内心之火,怀着平稳的心态,用浩荡的胸怀去迎接新的人生。“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在史铁生的作品中,我受益良多。我们并非感谢苦难,我们要感谢的是面对苦难仍艰难跋涉、永不停歇的自己。所以,记得在最艰难无助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声:“别怕,你还有我。”命若琴弦,总得由我们自己弹拨。

[作者通联:蔡 涛,武汉市新洲区第一中学;

蔡 鸿,武汉市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