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文人墨客游历山川风物,参悟人生、引发哲思,实现精神上的自我突围、自我超越、自我救赎,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哲思 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墨客在遭遇人生挫折或苦难时,“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然而更多的则是遇见山川风物,碰撞出哲思的火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完成人生蜕变。遇见赤壁,吊古伤今,苏轼从此淡泊清醒,乐观旷达;遇见泰山,心骛八极,姚鼐更加不惧风雪,勇于超越;遇见地坛,顿悟生死,史铁生从此绝处逢生,凤凰涅槃。他们因为这样的遇见而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安顿了身心,平和了岁月。
三位不同时期的作家,游历了三处不同的地方,借文字表达了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文化哲思:风景为其表,清醒则为其里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赤壁——苏轼的自我突围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州人,以其“遗世独立”的文艺才华、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而获得“人见人爱苏东坡”的美誉。
《赤壁赋》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文章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作者从容为之,娓娓道来,显得游刃有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提纲挈领, 绘出月夜秋江图,导出赤壁怀古,引出主客问答。古代赋体常用主客之间相互问答、抑客扬主的手法,苏轼继承和创新了这一手法,《赤壁赋》中的“主”“客”,实质上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两种人生态度的辩论,是自己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
客悲即己悲。悲源于三个方面的对比。
其一,古代英雄豪杰与当世的凡夫俗子对比而生悲。由赤壁联想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气势如虹,所向披靡。文治武功,一代枭雄,而今安在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这样的等闲之辈就更不用提了,悲苦就在古今人物的对比中产生了。
其二,宇宙的无穷与人生的须臾对比而生悲。“羡长江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宇宙无穷无尽,人生短暂而渺小。这是悲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对比而生悲。正因为古人“安在”,宇宙无穷,从而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
“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余秋雨《东坡突围》)。年少成名、踌躇满志的苏轼,横遇“乌台诗案”被贬,人生幻灭。当我们耗费了许多精力去追求一个目标、实现某种理想而不得时,不免陷于深思:这样做真的有意义吗?有幸的是,苏轼看到了明月和江水,禅悟了“变与不变”的哲思,发出了“而又何羡乎”的慨叹,获得了思想上的解脱: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至于别人怎么评价,社会怎么评价,历史怎么评价,与己无关,“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脱胎换骨为东坡,苏轼活在了当下。
二、泰山——姚鼐的自我超越
姚鼐(1732—1815年),字姬传,号惜抱,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集大成者。为文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登泰山记》是其文学主张的典型代表。
不喜宦海的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于乾隆三十九年岁末,与泰安知府朱孝纯冒风雪登泰山。从行文来看,他辞官后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文章一开始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这是游记散文所必需的。但作者写得别开生面,绕过泰山,从水——汶水济水写起,以“阴阳”二面勾连泰山,山不离水,水不离山,收到了山水相映成趣的效果。再宕开一笔,“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后,剑指主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人生亦如登山,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在不断征服中完成人生升华。
接下来“乘”“历”“穿”“越”几个动词,准确传神,而又富于变化,人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登山的神态和身姿。作者特地选择风雪之季前来登山,彰显出不畏艰辛的精神意蕴,正如汪国真那句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这是怎样的登山路程?且看作者描绘:“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四十五里”,突出山路之遥,“砌石为磴”点明山路之艰,“七千余级”凸显山峰之高。“始循”“复循”“遂至”,表现了登山之曲折。“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又表现了登山之不易。词句之中隐伏了人生哲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登顶之后,豁然开朗。“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汶水、徂徕如画”,领略了泰山顶上观日出的奇观,寄寓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内在精神。“回视日观以西峰,而皆若偻”,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情怀油然而生。当姚鼐回首登山之路,内心早已风雪无存,神清气爽。
三、地坛——史铁生的自我救赎
史铁生(1951—2010年),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他是轮椅上的哲人,地坛里的沉思者。
地坛,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祇的重要场所,如今是一个公园。双腿瘫痪后的史铁生变得暴怒无常,并多次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在懂他爱他的母亲的帮助下,经历了在地坛痛苦的人生思考,重新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走进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地坛荒芜冷落,史铁生残废了双腿,相同的命运,让史铁生与地坛紧紧连在一起。史铁生最初是把地坛当作“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地坛,史铁生陷入了沉思。他思考了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要出生?“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②要不要死?“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③怎样活?“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蜂儿、蚂蚁、瓢虫、蝉、露水,即使再微小的事物,也都彰显着自己的生命力,有着生命的奇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雨燕、冬天雪地上的脚印、古柏、暴雨、落叶,历经沧桑仍镇静、坦然,看到地坛荒芜而不衰败,史铁生终于明白:残废而不能颓废。要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不逃避,不懦弱,勇敢地面对现实。
在地坛,史铁生与命运和解,“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一条金光大道。
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就有对话自然、获取精神力量的文化传统。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坎坷,处在人生低谷,夜游赤壁。把超然物外的人生之理融入赤壁“水”“月”之中,实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突围;姚鼐养亲辞官,仕途尽头,人生路口,临雪登山,把不断攀登、以历绝美的人生之理融入泰山“风雪”中,实现了不惧艰险的精神超越;史铁生双腿瘫痪,前途至暗,生死抉择,把轮椅摇进地坛,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之理融入地坛的一草一木中,实现了身残志坚、永不言弃的精神救赎。
[作者通联:湖北谷城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