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深入探讨沉浸式教学法在《石壕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通过预习指导、情境创设、诵读吟咏、合理想象以及创意思考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探索与深度体验,进而深化对《石壕吏》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内化。实践验证,沉浸式教学法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及促进其在情感、认知与行为层面的全面发展具有显著成效。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法 《石壕吏》 情感体验 创意思考 文学素养
沉浸式教学法源于心理学领域的沉浸理论,其核心在于构建高度仿真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情感、认知及行为上全方位投入,以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与内化。此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情境的真实再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互动以及情感的深度体验,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沉浸式教学的理论框架。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沉浸式教学法更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教师的单向知识传授,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欲。而沉浸式教学法则通过创设贴近真实或高度想象的情境,促使学生在自我探索与亲身体验中构建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促进了其认知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沉浸式教学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模拟文本所描绘的历史背景情境,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亲身体验文本情感,从而深刻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与人文价值。同时,该教学法还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在体验中形成个性化的文本解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杜甫的《石壕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唐代社会的历史风貌与民间疾苦,蕴含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思想。这首诗为沉浸式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广阔的空间。通过沉浸式教学,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诗人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石壕吏》沉浸式教学实践,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有益探索。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文的精髓,还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预习与情境创设——沉浸式教学的基础
沉浸式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首先依赖于精心策划的预习准备与情境创设。这一过程旨在通过前置的预习任务与课堂初期的情境营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为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1.预习指导
在教学活动启动之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特色及情感表达。具体而言,学生需探究诗歌中的人物关系与情感,如老翁的仓皇逃避、老妪的哀泣及其背后的无奈与绝望;同时,还需深入理解背景设定的历史意义,即诗歌如何通过个体家庭的悲剧映射出安史之乱对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此外,还应挖掘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教师可设置启发性预习问题,如:“安史之乱如何影响了唐代的社会结构与民众生活?”“杜甫创作此诗是否亲身经历或目睹了这些场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课外阅读等途径,丰富历史知识,增进对诗歌情感的共鸣与理解。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尝试代入角色,设想自己身处诗中情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心理,如:“假若你是诗中的老妪,面对国家的动荡与家庭的破碎,你有何感受与抉择?”此类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为后续的课堂情感共鸣与深入讨论奠定基石。
2.情境创设
在《石壕吏》的沉浸式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深度融合的关键。教学伊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唐代古风音乐,展示安史之乱时期的绘画作品与战争遗迹图片,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情感共鸣。随后,教师可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吏、老妇、杜甫等角色,通过模拟诗歌中的场景,深入体验人物情感与故事发展。例如,扮演老妇的学生可深情演绎因战乱失去亲人的悲痛与对未来的绝望;而扮演杜甫的学生,则需从旁观者的视角表达对这场人间悲剧的深切同情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情境对话,如围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深入探讨老妇面对官吏怒斥时的内心挣扎与无助,以及杜甫目睹这一切时的复杂情感。通过此类对话,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歌情感层面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间的情感共鸣与思想碰撞。这种沉浸式教学策略,为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富有挑战性又极具教育价值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与认知能力。
二、诵读吟咏与情感体验——实现沉浸的关键
在《石壕吏》的沉浸式教学中,诵读吟咏与情感体验不仅是解析文本的有效路径,更是达成深度沉浸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细致入微的朗读指导,学生能够跨越时空,与杜甫及其诗作中的情感世界建立起紧密而深刻的联系。
1.诵读吟咏的指导策略
针对《石壕吏》的吟诵教学,教师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精准把握朗读的节奏与情感基调。例如,在诵读“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时,教师应启发学生感受老翁逃避兵役的急切与恐慌,以及老妇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茫然与无助。这要求学生不仅需控制适宜的语速,还需在声音的起伏变化中细腻展现诗句背后的复杂情感。又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深刻揭示了战乱中人们生存的艰辛与生命的无常。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此句的诵读中倾注更多的情感,深切体会幸存者的挣扎求生与逝去者的永恒沉寂。
2.情感体验的深化
诵读吟咏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递与共鸣。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超越诗句的字面意思,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情感与哲理。如读到“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走进那个凄凉孤寂的场景之中,感受老妇与幼孙相依为命的无助与悲凉。通过深情的诵读,学生能够走进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战乱给普通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杜甫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在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通过相互倾听与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促进了班级内部情感的融合与共鸣,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合理想象与创意思考——促进深度沉浸
在《石壕吏》的沉浸式教学过程中,合理想象与创意思考是推动学生实现深度沉浸的关键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杜甫所描绘的战争背景与人物命运,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进而帮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领悟诗歌内涵,实现情感与认知的双重沉浸。
1.合理想象的引导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诗歌的叙述“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是诗中的一个角色,如被征召的村民或其家人,甚至是执行征召任务的官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想象诗中描述的场景——官吏深夜来到村庄进行征召,村民们极度恐慌和无助,还要进一步思考,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和反应。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想象老妇的哭诉、官吏的威逼以及老妇被抓走后儿媳妇的泣不成声,想象诗人清晨离开石壕村时与老翁告别的场景,体会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可能随时面临分离与失去的残酷现实。
2.创意思考的激发
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创意思考是沉浸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仅能拓展学生对《石壕吏》文本的理解,更能深化他们对于文本背后社会、历史及人文主题的思考。在《石壕吏》的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引导学生超越文本,探索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组织“延伸创作”活动,如要求学生基于《石壕吏》的背景和情节,自由发挥创作一段短文、日记或诗歌,展现他们对战争背景下普通人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同情。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同情心,探索和表达诗歌中未直接叙述的内容。例如,学生可以战争中的孤儿视角创作一篇短文或日记,描述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包括失去亲人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在苦难中寻找希望的心路历程。也可以从经历战争摧残的村民角度创作一首诗歌,反映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抒写在生存边缘挣扎的心声。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理解并表达执行征召命令的官吏内心的矛盾和苦楚,探索他们在执行职责与个人道德之间的挣扎,以及对自己行为后果的反思。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创作,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灵感激发。创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享,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创作动机和感受。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作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石壕吏》深层主题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这样的创意思考与创作实践,学生得以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索《石壕吏》所蕴含的历史、社会与人文意蕴,实现知识与情感的深度融合。这一教学方法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更为关键的是,它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批判性思维及人文关怀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石壕吏》的沉浸式教学中,通过预习导入、情境创设、诵读感悟、合理想象与创意思考等环节的精心构建与实施,学生不仅在认知层面对杜甫的这首诗歌有了透彻的理解,更在情感层面与诗中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同时,创作与分享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强化了他们的同理心与人文关怀能力。《石壕吏》的沉浸式教学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探索了新的方向与可能。
[作者通联:福建省平潭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