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度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小说教学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达成深度教学的目标。通过课堂设计的精简优化、主题意蕴的深刻剖析及“套子”象征意义与批判意义的深入探索,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领悟作品精髓,进而提升其思维品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深度教学 《装在套子里的人》 理性思维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讲授,更是思维能力与审美情感的双重培育。深度教学倡导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实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与多元阐释。本文选取《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文学经典,对其深度教学路径进行探索,旨在为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与策略。
一、去芜存菁,课堂设计的理性提纯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探索中,笔者经历了从繁复到简约的教学设计转变。初期,笔者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实际效果却是使学生偏离了文本核心,难以触及小说深层意蕴。随后,笔者认识到,简约而深刻的教学设计更能有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强化其理性思维能力。因此,笔者转而采用层次分明、启发性强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挖掘小说的主题、人物及艺术特色。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突破了单一人物分析的局限,构建了一个人物群像分析框架。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除主角别里科夫外,还有华连卡、科瓦连科等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人物,学生不仅能洞察其个性差异,更能把握其背后的社会制度与环境束缚,进而归纳出一类人物形象的普遍特征与深层内涵。
此外,笔者还补充了叙述者布尔金和伊凡内奇的视角,使学生能从不同视角理解小说,更加贴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这也与近年高考对人物视角的考查相契合。
二、层层递进,主题意蕴的深度挖掘
在小说教学中,引导学生穿透文本表象,触及深层主题,是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小说通过塑造人物、描绘场景,展现社会生活,传递复杂而深刻的主题思想。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挖掘小说的深层主题。针对那些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内涵丰富的内容,笔者鼓励学生跳出常规思维,勇于探索未知,以实现对主题意蕴的深刻理解与全面把握。
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主题的挖掘上,笔者采用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即探究“别里科夫们”形成的社会根源,从而揭示小说的现实意义。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别里科夫的悲剧命运,但实际上,它所蕴含的主题意蕴远不止于此。如果只停留在对别里科夫个人命运、性格的同情和批判上,就会忽视对他所代表的一类人物形象以及整个社会背景的深入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对别里科夫的个人性格、命运进行剖析,还需要将他置于整个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别里科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何能以钳制全城?他的装束、长相、语言、行为举止及心理如何?他是如何在沙皇专制制度的重压下逐渐失去自我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他的悲剧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密切联系?通过层层设问,以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用原文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助于他们总结出适用于小说阅读的有效方法。
三、拓展阅读,“套子”由来的理性探究
1.“套子”的象征意义
在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超越了物理概念,成为精神束缚和思想禁锢的象征。同样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也通过“变形”表达了深刻的主题。笔者让学生将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套子”不仅象征着沙皇专制制度的压迫,还反映了社会的陈规陋习和个体的自我束缚。别里科夫的套鞋、雨伞及生活方式都是其自我束缚的表现,这些“套子”限制了他的行为和思想,使他成为真正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而在《变形记》中,“变形”象征着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和沉沦,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个体面对社会压力时的无奈与绝望。
通过对比两部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对个体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套子”和“变形”所象征的是对个体自由意志的剥夺,对生命尊严的践踏,促使我们更加珍视个体的自由与尊严。
2.“套子”的批判意义
为了进一步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沙皇专制制度对人性的压迫,我们可以引入契诃夫的另一部小说《恐惧》进行辅助解读。《恐惧》中的主人公与别里科夫一样,生活在恐惧与虚伪之中,他们都被限制在狭小的圈子里,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和外部世界。这种恐惧不仅源于外部环境,更源于对自我真实感受的逃避。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沙皇专制制度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批判意义。
契诃夫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而这份恐惧与害怕,驱使着人们竭尽所能地保护自己,将自己紧紧包裹在他们自认为安全的“套子”之中。如同别里科夫那般,他们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来”。通过对比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与《恐惧》这两部作品,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洞察到沙皇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深重压迫与束缚。在这种制度下,个体不得不舍弃真实的自我,去迎合社会的规范与期望,从而失去了宝贵的自由与尊严。这种压迫不仅深刻影响着个人的心理状态,更渗透至整个社会的结构与氛围之中,使之变得虚伪、冷漠,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
“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这样压抑的生活令人窒息,契诃夫借由《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意图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呼唤社会的变革,期盼人们能够勇敢地走出那个束缚人心的“套子”,挣脱禁锢,让心灵得以自由飞翔,过上真正属于人的生活,成为有追求、有思想的人,而非沙皇专制下的奴隶。这段未选入课本的内容,笔者认为极具价值,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提升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深度,更能有效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深度教学探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说教学并非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它更是一个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与审美鉴赏能力的绝佳平台。因此,在未来的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深度教学的实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作品内涵,从而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时,教师也应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通联:甘肃静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