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提质增效

2024-11-06 00:00:00梁睿
中国科技投资 2024年22期

摘要:2023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开展的首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以下简称“五经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开展这次普查,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助推五经普工作提质增效,本文从部门、区县、普查对象、普查员四个维度进行深入调研,查找制约经普工作质效的问题之所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普查;统筹调查;投入产出

DOI:10.12433/zgkjtz.20242223

在当前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应加强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这有助于推进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同时也可以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我国已经先后进行了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对象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全部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为了推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顺利开展,笔者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期能助力国家经济可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

一、五经普工作开展现状

(一)五经普工作基本情况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所开展的一项活动,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数据,主要面向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三产业全部法人单位,目的是为了更好且更全面地掌握第二、三产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及发展变化,针对不足及时提出应对方案,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同时开展经济普查还可以更好地搞清楚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加大整改力度,在经济高质量、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近几年来新兴的产业。全国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集中在每10年的逢3和逢8年份实施。

(二)五经普组织实施特点

与历次普查相比,本次经济普查在组织实施方面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将以往单独开展的投入产出调查与经济普查统筹开展,通过整合调查内容、优化调查流程等方式,更加全面、系统地收集基层数据,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实现经济总量和结构数据的更好衔接,同时对统筹开展相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新增数字经济调查受重点关注。本次普查中新增了数字经济活动情况表,对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新业态风口,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为本次普查的重点领域和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同时搞准搞实数字经济数据也成为五经普的一大难点。

三是部门协作需求加深。从历次普查经验来看,部门的支持配合是完成普查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次经济普查不仅需要部门分享掌握的名录资料,更要求部门在更新数据资料、普查对象查找、数据差异分析、行业情况把握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全力将普查对象找全、查清、查准。

四是普查内容分类更细。本次普查内容新增了、投入产出调查表、数字经济活动情况表、主要业务活动营业收入等表式,报表和指标数量更多,填报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五是数据采集方式更新。本次普查首次新增自主报送普查数据方式。在采集程序上,本次普查更加多样化,增设了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各类数据采集。同时将首次启用统计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数据实时传送至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时效性更强,过程监督也更加严格。

二、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方案设计方面

一是普查表填报难。五经普新增了普查表和大量指标,普查表表间逻辑关系更严密,普查对象填报难度大。调研发现,综合试点方案普查表内需填报的调查指标少则十余项,多则百余项,尤其是一套表单位较常规制度新增了较多财务指标。由统计部门专业人员全面掌握尚需时间,一线普查人员要在短期内迅速掌握、准确理解、准确解释各类指标,还要准确摘取或加工数据难度非常大。

二是工作环节复杂,普查入户难。按照五经普方案规定,普查员要完成一个单位普查登记,至少需入户4次,包括发放清查告知书、入户清查、发放普查告知书、入户普查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入户次数往往更多,反复多次入户造成普查员工作量大,也易引起调查对象反感。

三是法人与产业单位关系理清难。法人单位与产业活动单位在匹配核实上的难度较大,尤其是非一套表企业的多产业法人法产衔接难度大。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各区县均存在法人单位不填报产业活动单位信息、产业活动单位乱填报法人单位信息、法人单位填报的产业单位数据与产业活动单位自己填报的数据不一致等情况。而且单位数量较多、单位情况复杂的区县问题更加突出。

(二)组织实施方面

一是统筹两项调查难。同时组织开展两项调查,对工作统筹协调和普查员业务要求都更高。从重庆投入产出调查专项试点工作情况看,由调查单位统计人员直接上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质量明显高于由调查员入户采集数据的质量。

二是普查对“两员”素质要求更高。普查员既要能熟练操作数据采集程序,又要能熟练掌握各类普查表式填报。本次普查国家统计局首次启用统计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实现数据全程留痕并实时传送至国家统计局数据库,数据上报实时性要求高,专业性更强,对普查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三是市场主体查找难。对部门和区县调研情况显示,市场主体查找难是组织实施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难题。区域单位变更速度快,微小企业生死变化快,部门记录仅能提供单位清查阶段参考。还有大量市场主体经营形式多元化、经营场所不固定等,例如,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市场主体隐蔽性较强,若没有及时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很难获知其信息,普查员很难依靠传统地毯式摸排准确定位查找,是存在遗漏隐患的重点领域。

(三)数据质量把控方面

一是财务不健全单位取数难。从综合试点的情况来看,相当数量的个体经营户和非一套表单位没有规范的财务账目。财务报表不健全、账务凭据缺失单位无法准确填报普查指标,只能通过企业的人员数量、纳税情况、经营规模、资产状况进行推算。

二是自主填报情况下的数据质量保障难。五经普新增了企业自主填报方式,调查对象要在没有普查员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普查表报送。根据江津区综合试点情况,大量普查对象对普查表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指标理解困难,填报数据的准确性难以核验。比如,主要业务活动在填报时,要按照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判别企业的业务活动,在填写时也要按既定规则描述业务活动类型。

(四)部门协作方面

一是信息整合共享难。经济普查涉及面广,参与部门多,涉及编制、民政、税务、人社、司法、国资、民宗、金融、市场监管等多个行业部门。清查阶段需收集各行业部门数据形成清查底册,但各行业主管部门登记平台不统一、登记标准各异,且存在大量重复交叉的情况,造成相同单位难以准确合并。有的部门名录信息不健全、提供指标口径混乱,部门资料整合难度巨大。

二是结果差异比对难。部门间数据交换范围仍有限,大数据运用还不够成熟,部门间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并更新同一单位的变动信息。在部门对登记单位的日常维护中,很难及时清理出实际已经搬迁、关停破产的单位,导致部门登记管理的市场主体资料不准确,单位查找率较低。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形成高位推动新格局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建议各区县建立政府领导经济普查对口责任制度,加强对分管部门经济普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压实分管领导责任,确保各领域全覆盖,夯实经济普查基础工作。二是强化工作督导。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目的,市县两级联动,切实加强对部门、镇街开展经普工作情况的督导。采取分片包干、分专业把关、多部门协作等方式,开展基层调研和现场督导,及时了解基层情况、纠正工作偏差、解决具体问题。

(二)进一步强化统筹调度,形成协同推进大合力

一是进一步明晰工作职责。明确部门分工,细化责任落实,建立责任清单。对于需要部门在特定时间完成的既定任务进行清单式、列表式展示。建议各级普查机构建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沟通、对接普查工作。强化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建议在非普查年份,加强与市场监管、编制、民政、税务等部门的协调,统一各部门登记名录信息的内容和标准,统一建立部门间的名录信息标准和信息共享机制,为提高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打下基础。同时,明确要求各相关部门不仅要按时提供相应的单位名录资料,还要按照普查方案的要求积极参与普查各个环节工作。对不配合调查和找不到的单位,由市经普办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发挥好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降低部门数据与普查数据单位数量的差异率。

二是加快推进名录库新机制的落地实施。名录库动态维护更新机制是以统计云项目为契机,通过开发新的名录库管理软件,对接收的大量税务、市场监管的部门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比对及活跃度模型计算,既可进一步拓宽、丰富名录库资料来源,也可依据活跃度模型测算的结果开展基本单位统计调查,实时维护更新名录库数据。

(三)进一步强化选聘管理,锻造优秀“两员”队伍

一是打造“两员”管理库。普查作为政府的周期性全面调查工作,实施频率较高,十年内共有两次经济普查、一次人口普查和一次农业普查。因此,建议各区县普查机构建立普查人员库,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与人员信息维护,建立优秀普查员标识,以便于普查年份可以直接从普查人员库中选择适合的人员充实“两员”队伍。从人员选聘上,配齐配强“两员”。

二是在选聘“两员”时还要抓住优势力量,组织本地区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担任“两员”,并统一调配到经济总量大、普查对象多、行业结构复杂的重点乡镇、街道参与经济普查工作。各地要把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这支年轻精干的力量,与熟悉统计业务和镇街经济环境的社区干部、参加过普查工作的社会力量有效整合起来,打造具地方特色的“两员”队伍。

三是从培训管理上,训好用好“两员”。用好普查人员管理系统,做好常规线下培训与线上培训的结合。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以提升普查表式的填报能力为核心,细化培训内容,通过模拟入户情景、传授调查访问技巧等灵活的形式,确保培训质量、提升适岗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普查保障

一是加强对五经普人财物的保障。本次普查首次将以往单独实施的投入产出调查与经济普查合并开展,新增了数字经济等调查表。工作量及业务难度加大,对所需普查人员数量和素质要求更高。建议各级及时落实“两员”劳动报酬及补助经费,有效保障普查队伍力量和工作条件。

二是全力推进单位清查。建议在正式清查前增设部门名录清理环节,在编制清查底册前,要求各审批、登记主管部门对本部门审批、登记管理的单位进行清理,筛查出正常存活单位的准确地址和基本信息,剔除非正常单位。

三是建议建立单位清查追踪反馈机制。单位清查期间,对于查找不到的单位,由市经普办统一反馈至各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与各级普查机构同时开展跟踪追查,及时反馈查找进展,提高单位查找率。

(五)进一步加强普查宣传,增强依法普查意识

一是重点宣传依法普查。法律宣传能够促使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严密地做好普查工作,提高普查登记率和企业配合度。以《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强化正面宣传,讲清楚普查对象的义务与权利,确保企业通过宣传知晓相关规定,能够放心如实填报单位数据。同时,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宣传,花大力气解决企业不配合、拒绝登记的难题。

二是创新普查宣传手段。建议各级普查机构要积极把握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规律,依托互联网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介平台,制作出一批形式新颖、表达有趣、公众爱看、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普查宣传产品,切实增强对经济普查宣传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结束语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目前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企业和单位的支持,为进一步摸清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应充分了解普查对象、具体范围、主要内容、实施的必要性及组织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提出具体实施计划,为全面准确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创造良好条件。当然,在具体调查中也会面临很多困难,这就要求各部门及单位能够努力克服困难,通过协作、勤奋工作,针对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更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点带面,高质量完成此次调查工作任务,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统计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卉.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处理工作前瞻[J].统计科学与实践,2022(6):49-52.

[2]我国将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22(12):8.

[3]刘志强.坚持数据质量第一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J].中国统计,202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