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项目式学习,又称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教与学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巧妙设计的项目学习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化学知识体系,而且在教师情境化、立体化和多元性项目的指导下,体验实践、综合知识,注重创造性思维.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分析和反思能力,培养良好的实践习惯和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学科能力水平.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路径研析;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9-0122-03
收稿日期:2024-07-15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5.6—),女,江苏省徐州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区别于单一的学习活动,项目式学习是一个趋向系统化的学习模型.在项目式学习的整体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积极的创作者、探索者,这在加深学生化学理解的同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培养,大大提高化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视阈下初中化学的教学优化设计至关重要,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中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课的教学为例展开探究.
1 情境渲染,关注项目体验性
对于该阶段的学生而言,化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加抽象、深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且初次接触,对化学的理解认识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陌生而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化的项目教学,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舒适的教学氛围,关注项目式教学的体验性,以此大大调动学生学科探究的内驱力.
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抓住“酸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点,从书本中“活动与探究”这一板块获得启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游戏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酸与不同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潜水大比拼”的游戏情境[1],具体游戏场景如下:在奇妙的金属王国有四位“潜水运动员”,他们想要比较一下各自的潜水时间.这四位潜水运动员分别是铜、铁、锌、镁,现在我们用装有稀硫酸的试管设置一个小型的游泳池,大家猜一猜谁才是本次潜水时间最长的冠军呢?在极具体验性的游戏背景设定之后,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被大大激发.接着,教师可以拿出试管、稀硫酸、四种金属、镊子、玻璃棒等实验器材,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在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记录化学实验现象,鼓励学生运用表情、声音、肢体语言等表现实验现象,并尝试运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释四位“运动员”潜水时的变化.例如,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明显发现“铜”这位运动员在“游泳池”中只是发生抖动、摇晃,并无其他4d1c00327313155a35cd1442edcbfbcd2017ea21a6b0830a91bbbb8e2a98ef33明显的反应,由此可以得出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而明显不同的是“镁”这位运动员,他的反应最快,在刚接触盛有稀硫酸的“游泳池”后,镁条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试管外壁很热.针对此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化学式:
Mg+H2SO4(稀)MgSO4+H2↑
同时,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镁条与酸的反应.有的学生会用“快速开合跳”“迅速抖动身体”“双手紧掐颈部”等多个动作加以表示.针对剩余“铁”和“锌”这两位运动员也有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示.就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表格制作金属王国四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单,见表1,以此记录比赛结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排比赛名次并阐述理由,就此项目式学习真正结束.正是情境化且极具体验性的项目教学设定,学生能够积极发挥想象,深入自主学习,大幅提升化学学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项目化教学的设计中,教师要立足于课程,关注项目式教学设定的体验性,更多地从学生感受与体验出发,重视核心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迁移和衍生.教师通过情境化的氛围渲染,调动学生学科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寻找相应的最近思维发展区,深度挖掘学科能力和学科本质,真正发挥化学学科的课堂实效.
2 问题驱动,聚焦项目深度性
真实有意义且有梯度的问题驱动设定是化学学科有效学习、深度学习的诱因之一.教师可以借助项目式教学的方式,聚焦项目式学习探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特定问题的安排,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向度的探索空间,帮助学生调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这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化,问题解决综合化的能力培养.
以“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问题驱动”的项目教学方式,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驱动”的项目教学设定要求教师首先确定聚焦一个“核心问题”,例如,根据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把核心问题设定为:如何制作皮蛋[2]?具体内容见表2.接着,由“核心问题”生成由浅入深的多个子问题,从生活入手,以问题为依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皮蛋背后的酸碱性及其性质.在“品皮蛋”的项目一中,教师可以通过“你觉得皮蛋的味道如何?吃的时候为什么放醋?你知道皮蛋的由来吗?如何检测皮蛋的酸碱性?”等子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初步了解“皮蛋”.当学生提出用pH试纸进行酸碱性测量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学生规范化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在“浸皮蛋”的项目二中,教师可以围绕“浸皮蛋的溶液成分”这一话题展开“皮蛋放在什么溶液腌制?皮蛋粉原料是什么?皮蛋浸出液中含有哪些离子?”等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在实验的逐步探究中,厘清氢氧化钠这一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进一步巩固这一章节中有关酸碱性的系统知识.在“腌皮蛋”的项目三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腌制好的皮蛋为什么外黑内黄,还有特殊花纹?腌制皮蛋能选择铁、铝等金属容器吗?腌制后的溶液应该如何处理?”等问题,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腌制皮蛋的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动手腌制皮蛋.正是“问题驱动”下项目化教学的模式设定,学生逐步深入教学探究,丰富学科经验,让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
3 活动创编,解构项目创生性
项目式学习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以作品设计为导向、动手操作为过程、成果形成为评价依据”的创生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多样性活动的创编,不断优化学科教学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观念的形成,进而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延伸与拓展,实现其个人的自我发展与素养提升.
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的章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活动安排的角度出发,关注项目的创生性与实用价值,通过活动任务的安排设定,有效激发学生个人的学科创新思维.在学生初步掌握酸的性质和用途,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推理、探究、分析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举办一个“制作牙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思维创新能力.首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该项目,教师可以把大的项目计划拆分为更具体、更形象的小项目.例如,“制作牙膏[3]”实际上就可以分为“认识口腔环境——选择制作材料——测定实验用量——动手制作牙膏”这些小环节.首先,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判断口腔唾液的酸碱性,并用pH试纸测定酸碱度.在“数据获取”的这一环节由于实验条件受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资料阅读等多种方式获取数据资源,以此锻炼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当学生了解到“口腔的酸碱度通常情况下pH在6.2~7.0之间,且只有酸碱平衡才能有效预防蛀牙等口腔问题发生”等基础信息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健康安全、简单易制等多方面的制作要求,展开制作材料的选择与探讨.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使用的牙膏材料表,找出最核心的化学原料进行下一步制作.在观察后,学生会发现牙膏中最常用且占比最大的是“小苏打”,外加一些食盐、食用植物油、香料等.除此之外,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玻璃容器、玻璃棒、蜂蜜等实验材料.具体的实验操作如下:让学生在玻璃容器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小苏打和食盐.接着,加入少量的植物油到混合物中,均匀搅拌.随后,缓慢地加入蜂蜜,并要求学生持续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糊状物.最后,将成品密封保存.正是上述活动的安排,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牙膏,以及展示、分享活动的积极参与,其在完成项目化产品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依托项目式的教学设定,学习由课堂延拓到课外,促进素养导向下深度学习目标的达成.
总之,初中化学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就是以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创编作为教学手段,渗透到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目标实施当中,细致分析、深度理解教学内容安排,以此激发学生的持续性实践活动和创新思维,解构项目设计的创生性,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教学是基于实践、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教师通过多元性、立体化、情境性的教学项目创编,帮助学生通过项目的合作、交流和反思,促进其自我发展的同时,大幅提升其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项目式教学融入化学课堂的可能路径,为初中化学教学提供更加真实、自然、有效的学习环境,以此促进学生朝着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1] 张文博.项目化学习下的初中生创新素养培养探究:以初中化学为例[J].家长,2023(29): 80-83.
[2] 符爱琴,周晓燕.初中化学微项目化学习课程的构建研究:以项目“皮蛋的制作”为例[J].化学教学,2022(1): 32-37.
[3] 任晓蒙,符爱琴.初中化学“酸的性质复习”项目化教学:制作牙膏[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4,45(5): 65-70.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