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提高效率

2024-11-06 00:00赵向荣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10期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数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初中阶段,数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内涵,积极探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为此,教师可依托生活背景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拓展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笔者结合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依托生活背景唤醒学生的学科探究热情,通过搭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9-0068-03

收稿日期:2024-07-15

作者简介:赵向荣(1978.9—),女,江苏省连云港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由小学步入初中,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开始变得抽象,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繁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降低数学课堂的枯燥感,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数学课堂融入生活化教学,通过举例、实践等不同的方式,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水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扩展学科教学资源,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科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专注度,学生可结合数学知识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解决疑难困惑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生活化教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初中生高效理解数学知识.

1.2 降低数学学习难度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丰富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结合生活案例为学生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促使学生尝试结合生活现象理解数学知识;拉近了实际生活与数学课堂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有效降低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压力,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帮助其掌握数学知识.

1.3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融合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索,实现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融合,以此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立足教学内容,做好生活导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对整体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规划,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科学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结合生活视角梳理教学内容,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设计生活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为后续数学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圆”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车轮可以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吗?如果现在只有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让你选择,你会优先选择哪种形状的车轮?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这类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解答.有些学生表示:“如果车轮是正方形和三角形,那么车轮在短时间内就无法转动,而如果是椭圆形就可以转动,但转动的效果并没有圆形效果好,所以车轮的形状应优先选择圆形.在没有圆形的情况下,应选择接近圆形的椭圆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场景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了解圆形的基本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2.2 制定教学目标,促进多维发展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生活化教学视角制定教学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达成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参差不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落实分层教学目标,有效渗透“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展开深入思考.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方格纸探究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得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勾股定理的基本内涵,会利勾股定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勾股定理过程中相关图形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3 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合作探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欲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基于生活化教学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1],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思考,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深度.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教师需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为了构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在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进而有效挖掘其内在潜力.

例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如果仅凭借理论讲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这部分数学知识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上日出的场景,同时将直观的场景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仅用一条直线和圆勾勒出海上日出的场景,在唤醒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他们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请同学们观察画面,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纸上画出直线与圆的不同位置关系,并结合其他学习工具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时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组成员间展开积极合作讨论.在生活场景下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分析数学知识、总结数学知识.

2.4 融合生活内容,提高迁移能力

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数学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数”的内容,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帮助学生对“数”形成一定的认知.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困境,从而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融合生活内容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措施,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视角观察“数”,使学生对“数”形成直观的理解和认识,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时,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数”,为掌握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教师需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数”的概念,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与之对应的数学知识框架.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在生活化教学背景下,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合生活化内容,使“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数”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类“数”进行对比,

以获得良好的课堂学习体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时,教师可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上温度,负数表示零下温度,教师随机说出温度数值,要求学生迅速判断其是正数还是负数.反之,在教师说出“数”后,学生同样可以将其合理规划在不同的温度分类中.例如,教师随机说出-5,学生回答该数与0 ℃以下的温度对应,可以简单地理解为-5摄氏度.而教师给出15 ℃后,学生又可以迅速说出该数与15相对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化视角对数学知识进行类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的眼光看待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5 引导生活实践,锤炼运用能力

数学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实践类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时,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首先,结合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教师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分组过程中需坚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基本原则,保持每一小组整体实力的均衡性.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共同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差异互补,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其次,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现象,开展数据调查与整理.结合项目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学科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其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提升.在学习“轴对称”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轴对称图形,有效增强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联系我国传统艺术剪纸工艺,分析轴对称的概念.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轴对称的特点,在手脑并用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效果.

3 结束语

初中数学教学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还能为将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教师应准确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内涵,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寓教于乐的数学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依托生活化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1] 徐世珍.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2):26-28.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