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题表”用于添加辅助线的教学实践

2024-11-06 00:00江瑜琪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4年10期

摘 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的现象,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笔者依据波利亚“怎样解题表”,设计了两道难度递进的几何证明题的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开有效思考,适时进行多次回顾总结,在经历“坍塌又重建”的过程后,扎实积累“根据图形结构特征,适当添加辅助线”的解题经验,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怎样解题表;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辅助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9-0023-03

收稿日期:2024-07-15

作者简介:江瑜琪(1999.5—),男,浙江省宁波人,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在读),从事中学数学教学研究.

波利亚认为,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本身,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思考及怎样思考[1].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停留于知识表面.究其原因,是其明所为,亦不明何为.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展开有效思考[2].“怎样解题表”是《怎样解题》的核心内容,将解题过程分为“理解问题、拟订计划、执行计划、检验回顾”四个步骤[3].笔者计划在一堂专题课上,依据“怎样解题表”完成两道由易到难的几何证明题的教学,通过适时回顾总结,促进学生展开有效思考,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1 建于基础,隐于深处

例1 如图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CE是AB边上的中线,G是CE的中点,连接DG,CD=AE,CE与AD交于点F.求证:DG⊥CE.

1.1 理解题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读题思考,寻找题目的未知量.此题需证明DG⊥CE,可将已知条件进行分类,其中“AD是BC边上LcTcUa+nO5uuaEmKazekaw==的高”“CE是AB边上的中线”“G是CE的中点”这三个条件可以归为一类,都与“三线合一”有关,“CD=AE”可以归为一类.

1.2 拟订方案

阅读题目后,学生已能够对一部分简单条件进行转化.例如,“AD是BC边上的高”意味着“△ABD与△ADC是直角三角形”;“CE是AB边上的中线”意味着“点E是边AB的中点”;“G是CE的中点”意味着“DG是边CE上的中线”.对于条件“CD=AE”,学生短时间内无法将其合理转化应用,教师应在此处展开相应的引导.在讲解过程中,师生都应明确需“将所有的条件进行串联”,那么如何串联成为教学重点,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串:“CD=AE”对于结果的证明有何帮助?如何将该条件与其余条件进行联系?具体怎么操作呢?

本题需要证明线与线之间的垂直关系,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关于直线垂直关系证明的知识储备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线合一”入手,据此找出对应的等腰三角形.

根据图形特征,图1中并没有等腰三角形,教师在此处可提出问题:根据哪些条件能够构造等腰三角形?如何运用已知条件构造等腰三角形?由此,学生再一次阅读题目,并进行深入思考.部分学生会发现,已知条件中还有一条高线,并且能够意识到需要“添加辅助线”解决问题,如图2所示.

1.3 执行方案

方案拟订后,教师还需带领学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于本方案,在拟定过程后,思路已经明确,因此在讲解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快速度,并进行板书.连接DE后,由“AD是BC边上的高,CE是AB边上的中线”可得△ABD是直角三角形,且AE=EB=ED.结合已知的“CD=AE”,通过等量代换,可以得到DE与CD之间的相等关系,由此判断△DEC为等腰三角形,联系“三线合一”,也就能够得到DG⊥CE,从而完成本题的证明.

1.4 回顾全程

在解答证明题时,若正向思考行不通,则需及时考虑逆向推导.解答此题前,学生在七年级学习了与平行线相关的辅助线添加方式.近期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内容中,接触了作高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辅助线的方法,但总体上对“辅助线”的添加不熟练.推导过程中,若学生能意识到已知条件之所以无法串联,是“桥梁”缺失造成的,便可探究如何有依据地创建“桥梁”,凭空捏造的臆想难以支撑,“公理、定义、基本事实”等方为砥柱.

2 立于新颖,匿于创生

当学生面对更为复杂的问题时,例1的解题流程是否适用?需学生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又应如何基于“怎样解题表”引导学生积累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为此,笔者展示另一道几何证明题进行阐述.

例2 若点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和BN三部分,且以AM,MN和BN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如图3,在△ABC中,∠BCA=90°,AC=BC,点M,N在斜边AB上,且∠MCN=45°.求证: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2.1 理解题目

通过阅读,学生可将已知条件“∠BCA=90°”与“AC=BC”归为一类,由此可得出△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再将“∠MCN=45°”归为一类.

2.2 初次拟订方案

从结果出发,要证明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此处有两个思路可供参考:一是将三条线段转化至同一个三角形中,通过证明由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得出M,N是“勾股分割点”;二是通过代数的方法得出AM2,MN2,NB2三者的关系,若能得出两者之和等于第三者,即证M,N为“勾股分割点”.阅读完题目中的剩余条件,发现没有任何数据信息,否定第二条思路,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第一条思路.

假定学生根据结论思考,结合新定义,会认为高线的添加更具有合理性.教师通过这条线索,假设学生提出“过点M作线段CN的高线,垂足为E”的想法,若没有学生提出,则教师自行陈述引导,作出该条辅助线,如图4所示,并向学生提问:“∠MCN=45°要怎么用进去呢?”有学生也许会抢答:“△M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位学生的回答尝试将∠MCN进行应用,但很快被其他学生否定了.虽然△M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但这一条件并不能将AM、MN、NB三边联系在一起,初次拟订方案失败.

2.3 再次拟订方案

师生在构思初次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该方案并不能串联题中的所有条件,那么通往结果的“桥梁”就无法创建.由于学生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不足,大部分学生对于“垂线”的执念较深,那么顺着“作垂线”的想法,教师可带领学生继续尝试,如图5所示.

在解答此题之前,学生已掌握了“旋转”和“对称”的相关知识,但无法将两者应用至几何证明题的解答中,教师应点拨学生探索新的辅助线作法.已知条件“∠MCN=45°”的运用一定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也是将“AM,MN,NB”三边转化至一个三角形中的关键.易发现隐藏条件“∠ACM+∠NCB=45°”,那么如何添加辅助,能够将这两角合二为一,成为证明结论的必备条件.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可得CA=CB.结合以上两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将△CNB绕点C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至CB与CA重合,可得到新△ACD,如图6所示.

2.4 实施方案

在△ACD中,AD=NB,据此可建立NB与AM之间的关系,此条件也与之前的初步思路相吻合,目前只剩下MN并未与两边相结合.学生能够发现∠MCN=∠MCD,并且CD=CN,而CM为公共边,连接DM,易得△CDM≌△CMN,从而将MN化为DM,如图7所示.至此,三条线段都在△ADM中,而∠MAD=∠MAC+∠DAC=90°,易证结论成立.

2.5 探索新方案

学生运用旋转完成了例2的证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能否利用“对称”证明呢?∠ACM+∠NCB=45°,能否对∠MCN进行拆解呢?有了之前证明的铺垫,学生思路随之打开,既然能将△CNB进行旋转,同样也能以直线CN为对称轴,将△CNB进行对称变换,得到新△CNG,而NG=NB,实现了初步的转化.还有一边如何转化?教师将问题抛给学生,根据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连接MG,因为∠ACM+∠NCB=45°,那么∠ACM=∠GCM,前者通过角的相加得到全等,后者通过角的相减得到△AMC≌△CMG,从而AM=MG,且∠MGN=90°,易证结论成立.

2.6 回顾反思

完成证明后,教师应点明新的辅助线作法——旋转、对称,让学生明白辅助线不仅仅局限于作高线、角平分线、中线,突破学生的固有的知识框架.

结合例1,逆向推导的方式仍旧适用,但两题相对比,例2串联结论与已知条件的“桥梁”跨度更大,构造的难度随之递增.同样,例1的构造是建立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基础上,例2则是依托于勾股定理,两题的底层逻辑一致,但后者的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有更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学生在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须不断尝试探索,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积累“根据图形结构特征,适当添加辅助线”的解题经验.

3 结束语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通过经历“坍塌又重建”的过程,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这可助力其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 闫惠泽.基于波利亚解题思想的高中数学公式的教学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2] 李晶.例谈波利亚“怎样解题”表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11(6):20-22.

[3] G·波利亚.怎样解题[M].闫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