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何以成为“西汉鸿文”

2024-11-06 00:00张亚文
新西部 2024年10期

《过秦论》以其独特的魅力,描绘了秦朝兴衰的壮观画卷。贾谊运用抑扬手法议论,使文章如登山观景,峰回路转,既见崇山峻岭,又赏万丈深渊。局部抑扬间,犹如江流回旋,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全文语言整饬典雅,散化之美跃然纸上,铺排渲染间气势磅礴,如江河奔腾,大山气冲云霄。读之,仿佛置身历史长河,目睹秦朝兴衰,感受作者深沉的历史情怀。此篇佳作,实乃史学与文学之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曾对王摩诘的诗画造诣作出过这样的论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句名言巧妙地揭示了绘画与诗歌之间美感互通的奥秘。绘画,以无声的线条和色彩描绘出世界的万千气象,诗篇,则以有声的韵律和字句传达出内心的深情厚谊。二者虽形式各异,但美感却可以相互渗透、交融。正如一幅画作,尽管无声,却能蕴含诗意的韵味;一首诗歌,尽管无声,却能呈现出画面的美感。这正是文艺作品魅力的所在,美感之间的交融和互通,使得艺术得以跨越形式,直击人心。

我国著名画家张大千也曾有过这样的观点:“一个杰出的画家,当其绘画技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便不再受固定画法的约束和限制。”这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已经承载了山水的神韵,从而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画笔,展现出自然的美。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一幅雄奇壮丽的泼墨山水之作,其艺术美感可以与中学课本中的政论散文《过秦论》相互贯通呢?

《过秦论》是一篇具有千古影响力的篇章,其文字间透露出超凡的气势,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秦国历史的剖析,展现出了一个国家崛起与衰落的沧桑巨变。而这种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恰恰与泼墨山水画中的雄奇壮丽之美不谋而合。同样是以自然为题材,画家通过墨汁的浓淡变化,勾勒出一幅山水相连、云雾缭绕的画卷;而作者则通过文字的巧妙安排,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

本文将从叙述、议论、语言三个方面对其蕴含的山水之美进行深入探讨。

叙述之美——突破常规重叙述,虚实相生见形象

《过秦论》一文,深入剖析了秦政之失在于“仁政不施”的论点,然而其精彩之处,却在于那占据了绝大篇幅的叙事部分,尽管这似乎与议论文的常规创作有所出入。这些叙事并非随意铺陈,而是旨在深刻揭示秦朝的失误及其根源。作者并未一开篇便直接痛陈秦朝的过错,而是巧妙地以诸多辉煌功绩为铺垫,娓娓道来。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既保证了文章的客观性,又增强了说服力。

诸如“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雄起功业,“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的大战胜利,“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的诸国臣服,“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的一统天下,以及“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四夷臣服,这些事迹无一不是以典型的叙述手法,描绘出秦朝崛起至兴盛的历程。在时间与逻辑的交织中,秦国的强大形象如同雄伟的山岳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君王纪年法,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如珍珠般串联起来,使得整个历史进程如瀑布般飞流直下,势不可挡;又如江河之水,奔腾不息,连绵不绝。这种磅礴的文势,既展示了秦朝的强盛与辉煌,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描绘秦朝的崛起与强盛时,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精心挑选与呈现,让人们在对君王形象产生深刻理解与想象的同时,也领略到他们超凡的领袖魅力和卓越的政治智慧。而与这些英明君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二世的僵化无能和最终的悲惨结局。这种强烈的对比叙述,不仅凸显了秦朝兴衰的历史轨迹,也于无形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然而,在磅礴的叙述背后,作者并未忘记他的主题——秦朝失误的根源在于“仁政不施”。那些雄浑壮cf43159ebd15aae90ff54937b0a40b48465c79798d08a1ef402794b3d9f6963c丽的文字,既展示了秦朝的强盛与辉煌,也揭示了其冷酷与残暴的一面。诸如焚书坑儒的暴行,修建长城的血汗,百姓在严苛法度下的呻吟,都无声地揭示了秦朝政治上的缺陷和道德上的沦丧。

全文并非对秦朝的赞歌,而是在结果呈现上充满了对秦朝失误的深刻反思。在秦国与秦朝的辉煌与衰败之间,作者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使得读者在欣赏其叙事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秦朝政治失误的严重性。作为史论,全文叙述史实,从文首至末,无不是围绕着秦朝展开,兴亡过程遵循历史史实,重大举措均为历史共识。秦之兴盛,得益于“蒙故业,因遗策”,但也不可忽视当时天下大势。秦朝法制虽严苛,却使国家机器运转有序,百姓生活安定,此为其兴盛的重要原因。然而,文章叙述重点在于揭示秦朝统治兴衰的精准指向,如同画龙,重在龙的身上发力,其他并非指向对象,一旦点睛,就有真龙之精神。于是文末一句“仁义不施”暗含霸道失败,与之相反的仁义策略由破而立,一语点出,结论自成,可谓画龙点睛。这亦如高空迷途中仙人的当头一声断喝,使读者如醍醐灌顶,明了无疑。秦朝之所以昌盛,原因无可辩驳;之所以衰败,亦不可置疑。其论断有如高峰凌驾于千年山系之上,纵有千般本领,也不敢言越。

议论之美——画龙点睛谈仁义,巧用抑扬成对比

汉代文学中,大赋的盛行无疑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这些作品常以“主客问答”形式,巧妙展现“抑客扬主”的深邃内涵。诸如《七发》《子虚赋》《上林赋》等经典之作,主客之间的“抑扬”交锋,犹如一场场思维盛宴,矛盾斗争的胶着状态使得双方的力量得以充分展现,内容表现更为鲜明生动。

在纵向行文的构建上,“抑扬”手法使得观点与感情层层递进,不断深化,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姿态,华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这种抑扬手法的运用,赋予了文章一种灵动的变化美,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跌宕起伏的艺术享受。

虽然《过秦论》并非赋文之体,却同样透露出灵动变化之韵味,其魅力之深,堪比锦绣山河之画卷。贾谊在文中并未拘泥于传统主客问答之形式,却巧妙地在内容上运用抑扬之法,使得文章呈现出两种抑扬态势:整体抑扬与局部抑扬,而且使得抑扬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形成了寓对比于抑扬的实际效果。

在整体抑扬方面,贾谊一方面对秦之兴盛进行扬颂,详尽描绘秦孝公时期之崛起,以及其后的强盛与始皇之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对秦之衰败进行抑贬,于末篇深刻揭示秦朝最终败亡之悲惨结局。此种行文走势犹如登山观景,山峰之陡峭与险峻使得攀登之路充满挑战与刺激,而登顶之后所见之豁然开朗则令人陶醉于深渊之壮美与神秘。

至于局部抑扬,贾谊在描绘秦之强盛时,以浓墨重彩之笔触刻画九国联军之空前强大,随后又描写其败北之惨状,先扬后抑,犹如江流回旋,浪花四溅,惊心动魄。而在抑贬秦之衰败时,贾谊又从出身、兵器、规模、谋略等角度进行局部描绘,对陈胜等人物进行贬低,再写豪杰并起灭亡秦族之壮观场面。全文如四季更迭、阴晴圆缺、风起云涌、江山变色,使人目不暇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结尾处突然翻出的“仁义不施”之语,犹如风云突起,出人意料,使得整篇文章的意境得以升D0NdCb2pjNJ0ImHUCFhEIw==华。纵观全文,抑扬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变化多端,美感倍增,更加吸引读者的目光,令人难以释卷。

语言之美——整饬之中彰显散化韵味

尽管《过秦论》为政论之作,然其语言却颇具赋文之特色。文章讲究铺排渲染,行文多用骈偶句式,气势磅礴。同时,整篇文章在整饬之中又富有散化之美,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开篇对秦孝公壮志之描绘,“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等语汇犹如璀璨烟火,辞藻华丽,彰显出秦孝公之雄心壮志,犹如初升之旭日照亮天际。

在叙述九国联军攻秦之段落时,贾谊妙笔生花,将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等角色一一呈现,声势浩大,犹如朝霞中的万道金光,璀璨夺目。

谈及秦始皇时,其形象被塑造得威震四海:“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这些描述犹如万马奔腾,气势如虹,充分展现出秦始皇之威武与霸气。

此外,文中诸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等叙述,内容丰富、音节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步伐一致、气势磅礴。

整篇文章中的骈语散见于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整散结合,使得文章既有整饬典雅之fQIOj8lwplY7+skX1nV8rg==美,又不失灵动活泼之气。读起来犹如钱塘江潮般汹涌澎湃,与西湖之波光粼粼相映成趣,共同构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全文此类之处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综上所述,《过秦论》无疑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史学佳作。全文行文如江河奔腾,如大山巍峨耸立。作者贾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史学功底,对秦朝的兴衰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现了我国历史上这一重要时期的全貌。在行文过程中,他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使得文章变化无常,犹如行走于山水之间,令人陶醉。

文章的语言华美而富有节奏感,犹如变幻莫测的山云水波。贾谊以其高超的文学造诣,将抽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这种境界的达成,非大家不能为之。

如前所述,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艺术的美感都源于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绘画和诗歌的美感互通,正是艺术家们对生活、对美的理解在各个领域的体现。而这种互通,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广阔的观赏角度。苏轼和王摩诘的美感互通论述,以及张大千对画家技巧的看法,都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奥秘。那就是在熟练掌握技巧的基础上,超越固定法则,用心去感受自然、描绘生活,使得绘画、诗歌等文艺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体现在作品的形式上,更在于作品所传达出的气势和神韵。从这个角度来看,泼墨山水画与《过秦论》的艺术美感之间确实存在着互通之处,它们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展现出了生活的万千气象。

作者简介

张亚文 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