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一响,故事来唱。陕北说书与国产游戏搭配的惊人和谐,传统文化与电子游戏的跨界融合,碰撞出了一条非遗民间艺术在年轻群体间的传承与创新的新路。陕北说书跨界融合,借助网络出圈,相比传统演绎要好得多、快得多,更能走进广大年轻人的视野。
秋分刚过,榆林的秋意中带着一丝凉意,记者在榆林市工人文化宫里见到了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熊竹英,也是爆火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陕北说书人。
他刚结束了前一天在上海的行程,略带倦意、风尘仆仆地赶来文化宫剧院参加榆林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人民的期许”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七十周年文艺汇演的彩排。参加此次文艺汇演是四五个月前就定下来的,那时游戏还没上线,也未预期到游戏、陕北说书以及他的爆火。汇演要求各区县报送一个节目,横山区原本报送了老腰鼓参加。后面,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又提出想增加陕北说书表演,就联系了他,他找人专门创作了说书唱词,内容主要是述说人大制度建立七十年来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下午文艺汇演正式开始,熊竹英和搭档李树芹为现场观众带来了陕北说书节目——《说唱人大七十年》,现场气氛高涨,观众纷纷鼓掌。
说书是他的骄傲
三根琴弦,一张绣口,说尽千古往事,说书被称为陕北民间艺术中最耀眼的技艺之一,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形式,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陕北的文化符号,主要流行于陕北的延安、榆林等地,其激越兼具苍凉感的曲调和西北方言感的唱词深受百姓喜爱,内容多涵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乡村生活。表演形式多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还有绑在小腿上的甩板,以及绑在手腕上的小木板“嘛喳喳”。
说书对熊竹英来说,是他的骄傲。在榆林横山农村长大的熊竹英,从小就喜欢陕北说书,上学时便常听陕北说书艺人的磁带。17岁时,他拜师学艺,与师兄弟们跟随师父学说书,“争着抢着背词儿,争着抢着想和师父学”,两年学徒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师父在台上演,他和师兄弟们在底下看,靠着细细琢磨、练习与师父的口授心传,逐渐掌握了这门民间技艺。
后来,他学成出师,自立门户,走街串巷,寻求表演机会,但跑营生很难,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说书的机会,“当时是真的苦,看遍了冷眼,收入也少得可怜,无数次想要放弃。但真要转行的时候,又舍不得。”
也正是这份“舍不得”,支撑他熬过了最难的年岁,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从一名民间艺人成为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9年,熊竹英以特殊艺术人才的身份进入横山区文化馆,开启了他的专业演职生涯。他的日常是在非遗小剧场进行公益演出,再参加些对外的陕北说书的宣传活动。
今年是他坚持陕北说书的第32个年头。那个没有放下三弦、放弃说书的熊竹英终于迎来了机遇,站上了属于他的舞台。“力求演绎原汁原味的陕北说书艺术,把经典的东西唱出来”的说书风格,不仅让他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还让他走进人民大会堂、走上央视舞台,甚至受邀走出国门,带着陕北说书登上了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乌兹别克斯坦首届“巴赫希国际艺术节”等国际舞台。一人一板三根弦,凭借跨界合作唱出了自己的说书,也让陕北说书走上了跨界融合发展的年轻新路。
说书的跨界合作
今年8月20日,首部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游戏一经发售就迅速火遍国内外,无数玩家纷纷上手体验。除了惊叹精彩丰富的游戏体验,游戏中那些融合了山西、陕西、重庆等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更是有很多年轻人前往游戏里小西天取景地山西临汾隰县、二十八星宿彩塑创作灵感来源的山西晋城玉皇庙、小雷音寺的部分取景地陕西西安蓝田水陆庵等参观体验线下风光。
在游戏第二章的过场动画中,“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幸得大圣借佛力,邪风一时偃旌旗……”这段苍劲有力的《黄风起兮》陕北说书因其浓厚西北特色的内容、唱腔、曲调吸引了不少海内外玩家点赞、评论,“太震撼了,越听越上头”“让陕北说书走向世界”“陕北说书的调子与黄风岭的风景绝配啊”,更有海外玩家跟着这种“中式rap”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咿咿呀呀”模仿学唱。再一次让无数年轻人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带劲儿”的感染力,以及“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自信。
《黑神话:悟空》游戏创始人冯骥在一段访谈中提到,游戏剧情里有段内容想放在一处大漠风格的地方,美术团队设计了一个弹三弦的NPC的民间艺人角色形象。如何将角色与背景巧妙结合,团队声音的负责人提出,能不能试一试用陕北说书来搭一搭。于是,游戏团队找了一段现成的陕北说书音乐直接搭载角色,放在一段过场动画里,结果是惊人的和谐。“文化一下活了”,让人感到极其的生动感、全面的沉浸感。后来,游戏团队就为了这个角色写了新的唱词,将整个游戏的所有引导音乐都换成陕北说书,邀请熊竹英重新演绎唱词,重新设计角色的动作以契合音乐的节奏。至此,陕北说书的加入便成了恰如其分的一种中国元素。
在采访中,熊竹英和记者分享了此次传统民间艺术陕北说书与全球现象级爆火游戏跨界合作的“前因后果”。
2013年左右,国产动画《玄门之众生无相》的动画制作团队找到熊竹英,让他为动画录一段陕北说书。当时他觉得传统的陕北说书与年轻人喜爱的动画“不是很搭”,但没想到录制完的效果特别好,后面到2017年该动画也在国内外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些是他没想到的。
这一次比较大胆的“试水”,让游戏创作团队注意到了陕北说书与动画的精彩碰撞,而这也恰恰成为促成陕北说书与国产游戏合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后来,游戏创作团队通过动画团队联系到了熊竹英,请他为游戏录制陕北说书的片段,他“一口答应了”。
“一开始,《黑神话:悟空》游戏中陕北说书的唱词是创作团队提供给我,曲调是我选的。在正式录制前,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唱了下,但发现有些词不顺畅,经过了沟通调整和修改了一些唱词后,录制了几个片段发过去试听。正式录制那天是在录音棚里,一小节一小节地录制完成的。录制当天,负责老师给我详细讲解了要录制的小节唱词的内容、含义及游戏要表达的故事情节,我再从陕北说书表演和对词句理解的角度去调整唱词、曲调后演唱。大家觉得这段唱得好了,录制也没问题,我们再进行下一段唱词的讲解、配曲、演唱,全部录下来总共花了两个小时。好在最后出来的整体效果还不错,大家也都很满意、喜欢。”熊竹英说起游戏中的陕北说书录制过程道。
游戏的说书配音录制是2022年完成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消息,他再次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游戏参加德国2023科隆国际游戏展,现场播放的陕北说书动画吸引了很多参观者驻足观看,有很多人排队试玩游戏。音乐老师给他发信息说,“老师,你的说书在国外很火。我们的游戏会火的,你看排队排了一里多路,在等着上手体验游戏呢!”
对于游戏“会火”,他一直都没有概念,直到8月20日10点游戏上线开售,他的手机就陆陆续续收到了朋友发来的信息和说书视频,纷纷表示听出来了他的声音,知道这是他录制的。他也没关注太多,只是顺手在媒体平台转发了一条游戏中陕北说书的视频。第二天醒来一看,他噌噌上涨的粉丝关注量、居高不下的游戏话题讨论热度,他彻底知道“游戏是真的火了!”
随着游戏爆火,陕北说书也跟着火了一把,被广大年轻人所关注。时长不到两分钟的《黄风起兮》说书片段,能在社交平台获得超千万的观看量,这足以说明通过游戏这种年轻的方式唤起了不同年龄玩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鸣。对于把陕北说书融入到游戏里的这次跨界合作,熊竹英表示,“把说书融入游戏里,不管成不成功,你找我,我都会做这个事。通过这个方式,让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咱这地和陕北说书。”
让陕北说书走上更多舞台,熊竹英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与各类文艺形式的跨界尝试。2016年,在《叮咯咙咚呛》的一期专门介绍陕西非遗的节目里,陕北说书就与宋小宝合作,结合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创作了一首rap融合的说书作品。2018年,陕北说书与苏州评弹合作的曲艺说唱《看今朝》在国务院举办的春节团拜会上大受欢迎,更登上了当年的央视元宵晚会,成为曲艺界一北一南、一刚一柔成功融合的案例。
正是这么多次的跨界创新融合尝试,积累了经验,才有后面“一口答应了”与年轻群体喜爱的电子游戏融合的“底气”。
对于陕北说书而言,跨界合作为其传承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式,其直接的参与感和代入感是传统形式演绎难以比拟的,依靠当下网络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更可以助力传统民间艺术爆火出圈,走入更多年轻人的视野,是一条可以走的新路子。
大家一起走出去
国产游戏火了,陕北说书火了,当然熊竹英本人也火了。自游戏上线以来,来自多方媒体的采访邀约、线下演出的邀请从未断过。这些线上线下的“走出去”,让陕北说书和他都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宣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新方式、新路子,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陕北说书这一民间艺术。
在参加演出活动时,舞台下面的欢呼、热情,是熊竹英从业多年前所未有的,很多年轻人自发地排队来找他签名、合影,他很意外,但也很高兴,游戏让他和陕北说书都收获了超出想象的关注。
谈及这次陕北说书的火出圈给说书行当和年轻人带来的变化,他说“陕北说书的观众年纪普遍偏大,好多年轻人对它了解很少,甚至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但如今,很多年轻人通过游戏中的陕北说书片段关注、接受甚至喜欢上了这门艺术,这是一个好现象。”
越来越多的邀请,他一个人跑不过来,也忙不过来。对此,他便主动推荐了榆林其他的陕北说书艺人,需要帮忙的,他会不吝帮助,有说书艺人问他要游戏里《黄风起兮》说书的唱词,他也会大方提供。
现在,陕北说书人也火了。据榆林相关文化部门了解到的信息,国庆期间省内外的很多演出都安排了陕北说书,这最直接的影响是,榆林的说书人都被“抢”完了,很多陕北说书人都收到了邀请函。
“让大家都活跃起来,把陕北说书这个队伍推出去,才是真正地走出去。我一个人走出去,那不算啥,陕北说书大家一起走出去才是更好的。”这是熊竹英所希望的美好愿景,现在似乎已经通过“熊竹英效应”提前实现了。
对于陕北说书的传承与保护,更多深入年轻群体的路子仍需探索。熊竹英认为,民间艺术进高校宣传是一条直接且影响范围大的方式。
谈起民间艺术进高校的影响,他说,“我觉得民间艺术能受到高校的邀请去现场分享,这样的传播影响力甚至比上央视都快、都广,因为在你面前坐的是一帮年轻的学生群体。在这样的传播氛围影响下,大家都会收获最直接的感触和体验。他们是未来的一代人,只有他们接受了,咱们传统的民间艺术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8月28日,熊竹英受邀参加了榆林学院举办的特色课程“当陕北说书遇上《黑神话:悟空》”讲座。讲座现场,他给师生讲述了陕北说书文化的兴起,分享了其个人成长经历,以及与游戏如何结缘的“前因后果”。现场还通过观看游戏中陕北说书视频与表演教授,大大激发了讲座现场师生对陕北说书的兴趣。讲座现场的反馈和反响都很好,有的同学说“这是来榆林学院几年,最想听的课!”
9月23日,熊竹英受邀参加了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另一场讲座。在这场讲座中,西安石油大学的老师向观众讲解了陕北说书的来源、发展等的内容,熊竹英在现场表演了陕北说书代表作《刮大风》。一场“教”与“演”相结合的活动下来,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嘉宾讲得精彩、学生听得满足,学校还为熊竹英颁发了特聘证书,以加深曲艺交流和联系。
活动结束后,西安石油大学的老师还向他发出邀请,未来如果在西安举办类似的座谈分享会,一定和他们联系,在学校举办讲座。
传承与创新
《黑神话:悟空》游戏爆火的流量带动了传统文化宣传普及的同时,也给熊竹英带来了新的启发。
这类融合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载体,能够快速吸引年轻群体,让他们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陕北说书等传统民间艺术能够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年轻人面前,使其产生更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了解,甚至将关注度转变为一波线下流量,是陕北说书乃至传统文化未来可以持续发力谋发展的一个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未来陕北说书的创新发展,熊竹英有他自己的看法。
陕北说书的唱词可以创新,结合当下的时代变化与时代主旋律写新内容、新故事展示新时代发展。陕北说书本就是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百姓生活的一门民间艺术,更应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更新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诉说当下时代发展新风貌更是题中之义。
正如在榆林市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七十周年文艺汇演里呈现的节目《说唱人大七十年》就是围绕人大制度建立七十周年专门创作的唱词,还有在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用陕北说书的方式展示榆林元素,说唱榆林的能源发展和变化……
但在说书的作曲上,他不建议有过多的创新,可以在曲子里面加一点自己的想法,新的元素让曲子变得更好,但要全部修改,重新写,那是不合适的。陕北说书艺人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唱腔唱法和曲风,艺人间大同小异,但各有各的演唱风格。陕北说书作为民间艺术,它的曲调大多是师父口授传承,应该坚持用原汁原味的曲调说唱,用心不断打磨出好作品。陕北说书是陕北老百姓的语言,必须唱到人们心里去,得老一辈品味的同时,不断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谈到陕北说书的未来传承,熊竹英表示,如果再有类似的游戏、动画以及其他方式等的跨界合作,只要找到他,不管有没有报酬,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参与,这是他作为陕北说书传承人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陕北说书和传统民间艺术都要大胆的尝试,与更多的元素融合,不断地走出去,不局限于榆林、陕北,甚至西北地区、中国,更应该往更远的地方、更大的舞台去发展。
正如他在朋友圈里转发文章时所呼吁的那样,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支持陕北说书,当大家都有活干了,这民间艺术才能走出去,才能真正地传承下来。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特别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