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任职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期间,足迹遍及凤翔府及其周边地区,他笔下的关中文学景观为透视北宋中后期的关中文化格局与社会风貌提供了另类视角,以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为切入点,以同期史籍文献为依据,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复原关中西部地区文化格局与社会风貌,在此基础上建设关中苏轼文化园、设计秦岭苏轼行迹旅游线路,对当代关中西部文旅融合、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具有明显的时代价值。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苏轼应试礼部,被主考官欧阳修擢为第二,殿试中乙科,未及授官而母亲程氏卒,因制守丧三年。嘉祐六年(1061),苏轼通过制科考试,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并在凤翔府任职时间长达四年之久。四年任期中,苏轼曾多次前往凤翔府下辖诸县,或减决囚禁,或游山玩水。他在凤翔府书写的与关中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风土民情有关的诸多诗文,为透视北宋中后期的关中文化格局与社会风貌提供了另类视角,也为关中西府地区的旅游开发、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元素。
苏轼的关中景观书写
(一)长安景观的文学书写
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在郑州西门外告别其弟苏辙,前往凤翔府任职。自郑州到凤翔府,沿黄河南岸一路西行,过潼关、华阴,便是西京长安。在此长达数百里、一个多月的路途中,苏轼并未留下有关沿途景色的任何诗歌,直到在长安遇见刘京兆。刘京兆即刘敞,字原父,号公是,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宋仁宗庆历年间进士,时为知永兴军。永兴军即唐代的京兆府,故苏轼称其为刘京兆。
长安为秦汉故都,文物众多,时有发掘,刘京兆收藏了不少古器奇物,著有《先秦古器记》。苏轼作诗赞叹刘敞收藏奇石,诗曰:“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惟余古苑石,飘散向人间。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尽从尘埃中,来对冰雪颜。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1](《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这或许是关于长安城中唐苑奇石的最早记载。由于北宋对官员上任时间有规定,因此,苏轼在长安逗留时间不长,期间他曾游览岐山县宰王绅的中隐堂。其《中隐堂诗叙》称:“其居第园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隐堂者是也。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1]此外,苏轼还提及薛周的逸老亭。薛周,河东万泉(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后徙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宋仁宗年间监上清太平宫。
(二)凤翔景观的文学书写
苏轼初到凤翔府,公务处理得心应手,闲暇之余,遍游凤翔府城的名胜古迹,《凤翔八观》诗便作于此时。凤翔府作为周人、秦人的长期活动之地,又是秦内史、汉三辅、唐关内道的西翼重地,地处丝绸之路枢纽地带,秦、汉、唐时代遗存极为丰富,无论是石鼓文、诅楚文,还是王维、吴道子的画,抑或是秦穆公墓、李茂贞园,都是凤翔府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苏轼博古通今,关注历史文化,在他的笔下,石鼓文古朴婉转,诅楚文特色神秘,秦穆公墓大名鼎鼎,普门寺、开元寺里的王维、吴道子画精湛传神,天柱寺里杨惠之所塑的维摩像惟妙惟肖,真兴寺阁里的王彦超画像威风凛凛,李茂贞园破败不堪但景色优美,以及苏轼亲自设计、参与开浚的东湖,都是凤翔府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的真实写照。他在《凤翔八观叙》中写道:“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二子盍悲时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此八观者,又皆跬步所至,有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1]可见,苏轼之所以作《凤翔八观》,其目的正在于宣传凤翔府的独特人文资源,使之广播天下。
当然,苏轼在凤翔府任职达四年之久,诸如真兴寺阁、开元寺、普门寺等,都曾多次游览,真兴寺阁里的王大人像和凤翔府阖府官吏聚集其中祈雨;普门寺里的王维画作;开元寺里的吴道子所画的佛灭度画像,都是苏轼心DhmgSLFg7nSp/miyYmnaJA==目中典型的凤翔府文学景观。
(三)凤翔周边景观的文学书写
嘉祐七年(1062)二月,苏轼作为凤翔府属吏,奉命前往凤翔府下属的宝鸡、虢、郿、盩厔四县减决囚禁。按《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诗题所记,苏轼自二月十三日受命出府,自凤翔府向东,依次到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处理刑狱囚犯之事,公事完毕后,沿秦岭南麓一路向西,先朝谒终南上清太平宫,再参观盩厔楼观台,然后到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于二月十九日返回凤翔府,前后历经七日,共DhmgSLFg7nSp/miyYmnaJA==创作诗作八首,记录了沿途数量众多的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先后提及武城镇、陈仓县的卖酒楼、鸡爪峰、龙宫寺,大散关,磻溪石,郿坞、太白山等,描绘了一幅山清水秀、静谧无比的秦岭山水、人文画卷。除了这首总括性的秦岭行程诗以外,苏轼还创作了另外七首诗,详细记述了此行所参观、经行的名胜古迹,如沿着太白山到达横渠镇、崇寿院、延生观、仙游潭及中兴寺、玉女洞、马融读书石室、楼观台、郿坞、石鼻城等,咏物抒情、托物言志,抒写思古之幽情。
凤翔府地处关中西部,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旱灾害频发。太白山作为民间公认的灵山,可以兴云致雨、息涝弭灾,唐宋时期太白山信仰逐渐扩展到关中平原各地。苏轼曾多次到太白山祈雨,他在《太白词并叙》中说,“岐下频年大旱,祷于太白山辄应,故作《迎送神词》一篇五章”,[1]塑造了太白山闻金鼓之声而风雨大作的灵应形象。磻溪也是当地官民经常祈雨之地,其《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诗曰:“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1]塑造了磻溪作为关中西部民间信仰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苏轼还记载过宝鸡县斯飞阁、阳平的麻田青峰寺下院翠麓亭、南山蟠龙寺、斜谷、五丈原,扶风天和寺、五郡、授经台,岐山周公庙,鄠县渼陂鱼等自然、人文景观,有效地丰富了凤翔府及其下属诸县的文化形象,也为今日的关中西北诸市、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资料。
苏轼所书关中景观的保存现状
苏轼去世距今已有九百余年。他笔下的凤翔文学景观历经近千年的风吹日晒、人为破坏以及其他原因,至今早已不复往日景象,不少佛寺道观不复存在,如开元、普门、天柱等寺,乾隆《凤翔府志》记载,“开元寺在城北街,唐开元元年建。内有《诅楚文》及吴道子、王维画竹。”[2]雍正《凤翔县志》曰:“吴道子画在普门寺,乃画佛在双林下涅槃像。”[3]位于凤翔县东北小凹村附近的天柱寺早已圮毁,原址上建有维摩寺。开元寺、普门寺既已圮毁,其中的名画也已消失殆尽。苏轼曾经多次游览、祈雨的真兴寺阁,本是北宋初年河阳三城节度使王彦超修建,如今早已不见踪迹。园囿荒废,著名的李氏园,早在苏轼到来之前就已无人居住,乾隆《凤翔府志》记载,“李氏园,在城东北五里。唐凤翔节度李茂贞所建,修竹万竿,中有竹阁,旁引溪水,灌入深林,今废。”[2]可见,最迟到清乾隆年间,李氏园已彻底废弃。至于苏轼主持修建的喜雨亭、东湖以及凤翔知府陈希亮主持建造的凌虚台等,至今依然存在。喜雨亭,在今宝鸡市凤翔区东湖内,有《喜雨亭记》碑石。据雍正《凤翔县志》记载,东湖位于县城东南隅。苏轼在古代的饮凤池基础上疏浚扩大而成,种莲植柳,建亭修桥,既可灌田,亦可游憩。光绪二十四年(1898)凤翔知府傅世炜又在其基础上开辟二湖,称为外湖,原湖称内湖,湖面积扩大到十四公顷,东到小城墙,南到外湖南岸外侧,西到明城墙,北到东关街道,增加了不少建筑物。如今的东湖已辟为公园,位置基本与北宋东湖接近。
其余诸如秦岭两麓的宝鸡县、虢县、眉县、盩厔、鄠县、扶风等地文学景观亦发生了明显变化,或废或存。有遗址可寻者有武城镇、磻溪、横渠镇、崇寿院、授经台、太平宫、大秦寺、仙游潭、周公庙等。无迹可寻者如陈仓卖酒楼、龙宫寺、散关、司竹监烧苇园等。
宝鸡县武城镇,俗称石鼻寨,原寨筑于石鼻梁上,寨长宽约300米,高约50米,城门向东开,北宋时还有城垛、炮台。康熙《宝鸡县志》记载:“石鼻城,即武城镇也,孔明所筑,在宝鸡东”,[4]相传是诸葛亮包围郝昭于陈仓时所筑,如今还保存有少许老城墙遗迹。磻溪为渭水支流,溪中有兹泉,北魏人称之为丸谷,“东南隅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跽饵,两膝遗迹犹存,是有磻溪之称也。”[5]横渠镇即今眉县横渠镇,崇寿院是北宋张载所建的书院,今已改为张载祠。延生观在周至县楼观台以西的就峪口,始建于唐朝,目前已是国家4A级景区,供奉有南极仙翁、玉皇大帝、寿星等道教诸神以及唐玉真公主、金仙公主、杨羲等人,号称“关中三观之首”。楼观台,又名“说经台”,在周至县城东南的终南山北麓,周康王时尹喜结草楼于此观星修道,故称“楼观”。老子西行至函谷关,尹喜辞职迎老子至古宅楼观,执弟子之礼。老子于是传授《道德经》于尹喜,说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授道之坛。楼观台名胜风景区包括楼观、金牛坪、木子坪、就峪等景区,宫观30余座。太平宫,又称上清太平宫,位于今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宫院落成之后,唐太宗亲自题写宫名,并御赐《道藏》一部。大秦寺,在楼观台以西的塔峪村南的秦岭北麓,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建,最初称为景教寺。唐玄宗天宝四载(745)改称大秦寺,因景教从罗马传入,唐时称罗马为大秦,因此称该教为“大秦景教”,称景教寺院为“大秦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建大秦寺塔,如今大秦寺已毁,仅大秦寺塔得以保存至今。仙游潭即仙游寺,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建,因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在仙游宫建佛塔安置而得名仙游寺。现存寺塔建于隋文帝时期,唐代重修。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59)拆建为三寺:一是黑河南岸的仙游寺,又称南寺,明英宗时修复扩建,易名为普缘禅寺,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初年重修,因旧名。相传其中有马融读书石室、玉女洞。元和元年,唐白居易进士及第,授官盩厔县尉,在此创作了著名的《长恨歌》。二是黑河北岸的中兴寺,又称北寺,今已废弃。还有一寺佚名,宋以后毁于战乱,位址不详。1996年,修黑河水库,仙游寺整个区域均沉入库底,重建的仙游寺位于黑河水库上端。周公庙,在宝鸡市岐山县凤鸣镇,始建于西周,西周末年遭毁坏,秦汉以后重修,唐高祖武德元年,下诏在卷阿创建周公祠,以后历代皆修葺、扩建,是我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周公庙。
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当代价值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6]陕西是文化大省,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深入挖掘苏轼诗文中的关中文化景观资源,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宋距今已近千年,苏轼所见所闻所写的自然、人文景观早已今非昔比,仅存者也不复往日胜景。经历时代淘洗与社会磋磨所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资源,对秦岭南北两麓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复原、重建苏轼关中文学景观。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经历近千年的时光,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诸如凤翔府城中的开元寺、普门寺及其中的吴道子、王维绘画,扶风天柱寺中的杨惠之所塑的维摩像等,均已随着时光流逝而不复存在。但是,苏轼在他的诗文中记述的诸寺,某种程度上透露出了北宋时期这些寺院建筑的真实面貌,如“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1](《王维吴道子画》),反映的就是吴道子笔下神秘阴森的幽冥世界,“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1](《王维吴道子画》),就是对王维笔下的山水画卷的朴实描摹,以史籍文献、地方志书为依据,以苏轼关中诗文为对照,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复原苏轼笔下的关中文学景观,丰富当代关中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为关中乃至陕西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与县域经济增添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筹建秦岭苏轼文化园。苏轼任职凤翔府期间,多次前往秦岭深处,或赴凤翔属县减决囚禁,或入终南山中读书清修,从凤翔府到宝鸡县、虢县、郿县、盩厔县、鄠县、扶风县、陈仓县等地,足迹几乎遍及凤翔府,以苏轼关中文学景观为点,以秦岭为线,以关中为面,建立秦岭苏轼文化园,将苏轼诗文中提及的武城镇、陈仓县、大散关、磻溪石、郿坞、横渠镇、楼观台、仙游潭、马融石室、玉女洞、渼陂等文学景观整合起来,利用苏轼的名人效应,挖掘苏轼关中文学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借助宝鸡地区的物产资源如猕猴桃、旅游资源如太白山以及文化资源如凤翔泥塑、木版年画、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等,在文化园内设置物产、非遗等体验展厅,让苏轼为关中代言,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开辟苏轼关中行迹文化旅游线路。北宋凤翔府下辖各县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北两麓,因此,苏轼任职签书凤翔节度判官期间,其活动范围除凤翔府城以外,最主要的行迹就是沿秦岭两麓往来。凤翔府辖区,秦岭南麓自西向东从宝鸡县、太白县、郿县到盩厔县,秦岭北麓自西向东从凤翔县、陈仓区、岐山县到扶风县,构成了两条东西向的苏轼关中行迹线路。以苏轼行迹为节点,以秦岭为依托,开辟苏轼关中行迹文化旅游线路;同时以苏轼关中行迹、诗文创作为素材,研发苏轼、秦岭相关系列文创产品,让游客在体验西府文化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了解苏轼、了解关中乃至陕西。
参考文献
[1]傅璇琮等:《全宋诗(第十四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清)达灵阿:《乾隆〈凤翔府志〉》。
[3](清)韩镛:《雍正〈凤翔县志〉》。
[4](清)许起凤:《康熙〈宝鸡县志〉》。
[5](北魏)郦道元著,史念林译:《水经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求是》,2023(17)。
作者简介
王永莉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西北地域文化与书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