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高频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与情怀。新时代人民文艺内蕴方向性、先进性、建设性的科学内涵。走好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道路,就要坚持贯彻以下四方面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开拓陕西文艺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要部署,并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人民”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与情怀。[1]
新时代人民文艺观的三重内涵
(一)人民性的方向意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文艺为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明确“人民性”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既是坚持文艺批评人民性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践行文艺批评人民性的目标要求。
作为文艺发展的两翼,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互相砥砺,共同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关于文艺实践的标准,恩格斯先后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和《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认为两者是紧密结合、彼此融合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最高标准。具体来说,“美学的”标准着眼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要遵循艺术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审美意义、审美价值,点明了文艺作品独立的审美特质;“历史的”标准则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应遵照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艺作品的具体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2]这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论断。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开拓,不但揭示了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还明确了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尺度标准,夯实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彰显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和人民至上的鲜明价值取向。
(二)人民性的先进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中国化、本土化承接与创新,符合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契合当代社会对人的生存意义、个人价值、未来图景的共同期待,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并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讲好讲深讲实中国故事,展示文艺界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的柳青、路遥等当代陕西作家,他们正是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创作出了反映时代的艺术典型,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鼓舞中国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中国当代文艺与文化实践强调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把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性充分彰显出来,以审美之维展开社会主义生活和未来的美学想象。人民性指向未来,不仅是初衷和出发点,也是归宿和落脚点,文艺审美理想与社会发展理想内在逻辑一致,显示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先进性。
(三)人民性的建设意义
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2]文艺创作与批评的“人民性”,突出地体现出文艺实践务必与时代同频共振,务必深入体察人民在文艺欣赏中对文艺批评的需求。
陕西有着优良的文学批评传统,特别是在陕西成立的全国第一个文学批评家团体——笔耕文学评论小组,在历史文化梳理、批评理论构建、文艺批评三个层面,为创造新时代文艺高峰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时代价值引领上,积极介入新时代文艺现场,贴近社会发展、贴近生活需要、贴近群众期待,通过文艺批评对历史资源与当代文艺精品的系统梳理和深度研究,既追求思想的深度,还体现实践的广度和民生的温度,用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豪感。在审美格局上,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有大视野、大情怀和大观照,通过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的阐释与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激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更好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贡献。在语体风貌上,重视话语表达推陈出新,不断锤炼、打磨,克服“论文体”的僵化表达,既以扎实的文艺理论奠基,和鲜活生动的语言,以短、新、实、平、快的批评走近人民群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批评文本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实现对审美趣味和时代精神的积极引领,让人文精神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时代底色。
新时代人民文艺的实践要求
(一)新时代文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历史发展证明,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国文艺创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保了文艺创作的方向性与先进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整个文艺发展的历史语境和生活内容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从文艺创作、文艺翻译、文艺传播等方面,我们都需要以鲜明的中国文艺理论自主体系面向世界,通过文艺批评将中国文艺和文化融入世界,与西方文艺理论展开平等对话,使中华美学精神在世界舞台上弘扬,为世界文艺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而这些都需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指导,引领中国文艺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推动新时代文艺在实践中稳步前行。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文艺作品能够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中心任务。首先,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文铸魂,让文艺发挥出最大思想能量;其次,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形成新时代科学系统的文艺理论体系;再次,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批判地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构中国自主的文艺评论话语。增强朝气、锐气,发挥其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综合治理并重,不断建设良好的文艺生态。
(二)新时代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3]在新时代新征程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文艺为人民,就要坚定文化自信,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出为人民所喜爱、所传颂的文艺精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陕西文艺植根于深厚的人民性,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过程中,努力实现三融合:首先,文艺主题与人民生活相融合。广大文艺工作者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获取体验和认知,要不怕辛苦,长期地无条件地心甘情愿地走入广大人民的生活,不仅要关注一线城市的发展,还要走边疆、上高原,访老区、赴灾区、下厂矿、入农家、进哨卡,以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真情实感为表现主体,把文艺作品书写在中国的土地上,敏锐把握时代精神脉搏。第二,文艺情感与人民需求相融合。新时代文艺要更有家国意识,要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心系民之所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生动展现和深刻反映人民创造的伟大巨变,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深入地表现人们的生活境况、思想矛盾、利益冲突,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从而勇攀艺术高峰。第三,文艺价值要与人民精神相融合。新时代文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品质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在文艺作品价值评定中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审美标准,反对简单地以商业标准和市场流量取代艺术标准,要将反映时代精神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位,有效平衡文艺作品的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影响、市场价值。最终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从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新时代文艺要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立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维护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它涉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理念、人文精神、审美品格等,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这些内蕴优秀的文化基因,对于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民族发展的重大举措。
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陕西文艺工作者的共同理想。新时代文艺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立场,充分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重视推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审美新风范。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民间传统文艺作为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其中包括各类民间工艺、舞蹈、秧歌剧、音乐、民间文学、绘画、民歌、说书、神话、传说、戏曲等,这些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要善于将这些民间、民族文化从创作群体、作品形式、创作风格、传播途径等多环节进行拓展,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推动更多的优秀文艺院团和艺术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四)新时代文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2]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首先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文脉与国脉相连,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历史的时代要求,也是文艺的必然规律。新时代文艺实践是一个涉及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艺术表现形式拓展与探索、社会现实展现与反映,以及个体创作能力的考验与提升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文学、艺术和文化领域的传统创作方式、创作思维的革新和突破,而且是一个需要多方位努力和协调的过程。它要求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现实,以作品呈现现实,从而使艺术更具有社会的责任感和现实的影响力。还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将传统文明、现代思维、当代技术融于一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激活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创造活力。
纵观陕西文艺,无论文学、影视、绘画,还是戏剧、民歌、演艺,都尊古而不复古;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上,都不拘一格,并在融通古今中锐意创新。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这对于新时代的文艺实践,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善于借助科技手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不断吸收新技术,并将其融进审美形态中,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形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各种文艺创作中,要善于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形态,从而使文艺作品更契合时代审美需求;在各种文艺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媒介联动发展,线上与线下并举,台上和台下联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音乐技术等新技术,推动科技与文艺活动的融合发展,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以陕西文艺创新助推三秦文化产业提质升级,以文艺繁荣助力国家文化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8+32-34页。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65页。
作者简介
毋 燕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艺批评、陕西文学和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