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桥老师致力于剪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搜集整理了大量传统剪纸图样和背后的故事,并绘制了陕西省剪纸区域图。他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起,剪纸艺术开始蜕变,失去了传统特色,而年轻人受现代美术影响,剪纸艺术韵味减少。认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应唤醒民俗,让剪纸回归生活,并考虑将剪纸作为文化产业经营。他强调,传统剪纸与商业剪纸应分开进行,保护传统剪纸的同时发展商业剪纸。
陈山桥,西安灞桥人,1949年出生,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被分配到安塞县文化馆长期从事民间美术的辅导与研究。因工作表现突出,1989年被调入陕西省艺术馆工作。著有《民间剪纸技法研究:动物纹样剪法》《民间剪纸技法研究:花草纹样剪法》《陕西民间美术精品:陕北剪纸》《陕西民间美术精品:关中陕南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教材 学剪:几何·花草纹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教材 学剪:动物·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教材 学剪:果蔬·吉祥符号·草虫·鳞介》《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曹佃祥剪纸》《陕西剪纸》等多部富有特色的剪纸研究作品。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例如《剪纸招我魂》(《金秋》2008年第6期)、《激活剪纸民俗 延续剪纸血脉——论民间剪纸的保护与传承》(《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1期)、《陕北剪纸的分布与特点》(《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古朴典雅的关中东府剪纸》(《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等。在剪纸、绘画、民俗乃至考古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优秀辅导员”称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荣获2020“致敬造物者”非凡时尚人物奖。
对于陈老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可惜没有拜望的机缘。正所谓“心心念念,必有回响”。2024年1月4日,有幸在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陈宝风会长引荐下同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牛泾民、赵剑武老师一起,依照事先约定前往拜访剪纸研究专家陈山桥老师。从小就对剪纸感兴趣的我,对此次会面充满了期待。接到电话的陈老师早已等候在电梯门口,衣着朴素,身形清瘦。手捧陈老师沏好的茶,我们在轻松的闲聊中展开了对陕西剪纸艺术的探索之旅。因为是专意登门,所以我们的聊天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总体而言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放弃与坚守的抉择
陈老师是学美术出身的,1975年遵照工作分配前往陕北安塞县文化馆之初,主要是进行政治路线教育,其次才是民间美术的辅导与研究。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那些年走街串巷过程中,他发现了传统剪纸的美,原本仅仅以此作为自己美术创作的素材,但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陈老师被根植于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剪纸魅力深深地迷住了,他的着力点开始发生转变。1979年在靳之林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陈老师在安塞开始了民间剪纸大普查。正是这种看似对专业领域的“放弃”,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神奇领域的大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逐渐成为传统剪纸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坚守者。
陈老师在安塞西河口、砖窑湾等地连续待了将近三年,安塞的山峁沟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访查、搜集、整理婆姨女子手中的“花样子”。边看“铰花花”,边听她们讲述这些剪纸代表的寓意、张贴的禁忌等,并把这些剪纸艺人登记造册。扎根乡土的陈老师在为剪纸如痴如醉的同时,也被陕北民众淳朴、勤劳、热情的秉性所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文化瑰宝保护好并发扬光大,决不能让“人走艺绝”的悲剧重演!
传统与市场的撕扯
在四处调查走访的过程中,陈老师对于剪纸的认知逐渐清晰,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剪纸”,到后来亲眼目睹剪纸艺人的创作过程,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了解了民间传统剪纸的深厚文化底蕴,聆听了“剪纸的语言”,知道了“剪纸”与“剪画”有着天壤之别。从此,陈老师“越陷越深”,在普查、研究的基础上,他还积极主动促成多次剪纸培训班的举办。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陈老师意识到传统剪纸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尽快进行抢救性保护。1980年,安塞县文化馆同意了他所提出的创办剪纸学习班的建议,广泛动员县域内各公社、大队,提供食宿,请民间剪纸艺人汇聚一堂,交流经验,传经送宝。他还鼓励剪纸艺人以自己生活为原型进行创作,既立足于传统,又彰显时代的气息。这是散落民间的艺术瑰宝首次受到如此礼遇,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的剪纸艺术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带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基因,走向更广阔的舞台。1980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安塞剪纸作品占到60%以上。原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办公室主任靳之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白凤兰的《牛耕图》与汉画像石图案相似,高如兰的《抓髻娃娃》和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有商周文化的遗迹。此外,还有一些纹饰类剪纸被专家认定为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图腾传说有关。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较大的社会轰动。沾满泥土芬芳的剪纸作品,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动人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白凤兰等多位剪纸能手更是受邀到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为师生们讲授剪纸技艺,传承剪纸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陈老师的默默付出。
然而,根植于乡野山村的传统手艺遭遇到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年轻人外出谋生,老手艺人也日渐衰老。正是基于此,陈老师开始潜心搜集整理传统剪纸图样、记录其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从安塞开始至今,他走遍了陕西有剪纸的角角落落,绘制陕西省剪纸区域图、出版论著。当谈及剪纸艺术本身时,陈老师的神情是愉悦的甚至是兴奋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然而当回归到现实时,他的神色突然黯淡下来。他说:“从20世纪90年代起,剪纸这门传统艺术就已经开始蜕变。现在的剪纸的语言形式越来越向绘画看齐,失去了传统剪纸的艺术特色。大多年轻人受现代美术造型观念的影响,剪纸的艺术韵味越来越少。过去妇女们受农文化的影响,从小研习剪纸,剪纸也广泛用于各种风俗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剪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造型体系、文化内涵体系、色彩体系,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其艺术本真和文化内涵,没有了之前的灵魂。”
困境与未来的博弈
从形式角度而言,搜集民间剪纸的图样(俗称“样子”),依葫芦画瓢,剪纸是“可学”的。但剪纸又是不可学的,因为一旦脱离了它的原始生存环境,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这是一道看似无解的难题。唯有一点可以尝试突破,那就是原地保存、原地发展。陈老师认为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把剪纸传承下去的重点,就是要唤醒民俗,将剪纸回归民俗。要设法让民俗重新传播开来,将传统剪纸应用于生活中,树立群众的文化自信。第二,将剪纸作为文化产业经营也是应该思考的问题。让传统剪纸致富剪纸艺人是一件很好的事,将传统剪纸与商业相结合,现在就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但经营也是一种艺术,不是每个艺人都能去营销自己的剪纸。传统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和商业剪纸一定要分开来进行,在发展商业剪纸的同时,也要重视保护传统剪纸。”
当有人问及剪纸优劣的评判标准时,陈老师的回答是中肯的,他说:“剪纸没有好坏的标准,不可以用西方美术的观念去衡量这些作品。传统的剪纸作品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民间艺人之间有自己独特的品评思路,有些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剪的好的作品被称为‘样子’,在婆姨大姑娘的手中一代代传承。”被当作商品出售的剪纸,不可避免地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市场烙印非常明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最起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剪纸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但要时刻牢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剪纸是“不可复制”的,因为那是剪纸艺人的内心表达,是她们对祖辈的敬仰,也蕴含着生命个体的喜怒哀乐愁。
剪纸是我的全部
毕业于美术院校版画专业的陈老师,因为特殊的年代去了一个偏远的县域,误打误撞与剪纸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年轻的生命在传统的剪纸艺术中得到陶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促使他毅然放弃了绚烂的美术创作之路,扎根于陕北传统文化的沃土,延伸至关中、陕南的田间地头,深耕细作,终于成长为参天大树,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时间赛跑,努力弥合传统文化断裂的链条。由于观念的问题,类似剪纸这样的手艺极少被历史文献所记载,这就为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难度,所幸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还较好地保留着历史的韵味,这是剪纸特有的语言,在图案中、在当地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对这些珍贵图案和故事的搜集整理,是陈老师的心愿。“剪纸是我的全部”,陈老师饱含深情地说道。他希望借着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剪纸艺术家与剪纸爱好者能够多交流、多创作,认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剪纸这块民族瑰宝能够得到传承。
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但蕴含着丰盈充实的人生。陈山桥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倾力于保护与传承,用陕西人的朴实厚道,向祖先致敬、向艺人致敬,圆满着自己的人生,普惠当代与后世。临别时,陈老师特意将自己编著的几本剪纸著作赠送给我,我向他深鞠一躬,并诚恳地表达愿意协助他进行剪纸研究。本以为是周末一次简单地走亲访友,却成了对我的一次精神洗礼。无论社会怎样飞速发展,总有人在坚守,正如我自己所从事的古文献整理一样。小文初成,为防止错漏,我特意将文章通过微信发给陈老师,他又发给我一些参考资料,还特别强调说自己的恩师是当时在延安市群众艺术馆工作的靳之林老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是靳老师让他认识到民间剪纸的价值,并鼓励和指导他普查了安塞的民间剪纸。看到这样滚烫的话语,我内心有些澎湃。名师如暗夜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吃水不忘挖井人,耕耘于剪纸研究领域几十年的陈老师如今可谓功成名就,但他时刻牢记师恩,并以此勉励自己。作为晚辈后学,当以陈老师为榜样,淡泊名利,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高叶青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