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探索

2024-11-04 00:00:00瞿静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4年10期

摘 要:综合思维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过程中常会用到的一类核心素养,它不仅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学科特色的要素之一,还是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通过开展深度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为此,文章先对综合思维和深度学习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深入分析了深度学习和综合思维之间的关系,并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课为例,对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助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更高效、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4)30-0034-03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深度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使学生主动理解和整合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便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不同情景中,从而有效解决复杂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对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地理教学实效。

一、地理综合思维及深度学习概述

(一)地理综合思维

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看,人类所处的环境是由多种要素构建而成的综合体,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地理知识本身就展现出了极强的综合性特征。这便要求学生在学习与运用地理知识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思维能力,以此提高学习成效,确保地理知识能得到科学运用。结合新课标来看,地理综合思维主要指的是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

结合上述解释,地理综合思维是学生全面、动态、系统地认识一系列地理现象及规律的一种思维能力,强调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自身所学知识和经验,通过综合分析各种地理事物,有效探究地理规律。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一般指的是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一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发展的学习过程。另外,深度学习也可被视为学习者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其深度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等多个方面。

二、深度学习以及综合思维之间的联系

深度学习与综合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认知角度来看,深度学习通常对应“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四大方面,具有高阶思维属性。而地理综合思维本身也有着一定的高阶思维特性,其主要体现在综合思维三个维度的递进关系上。第一,要素综合维度。这一维度强调学生要分析区域中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以及作用,其属于综合思维的重要基础[2]。第二,时空综合维度。这一维度强调学生要能从时间及空间角度动态地开展对地理现象和事物发展情况的分析工作,其属于综合思维的尺度框架,也是要素综合思维的进阶思维。第三,地方综合维度。这一维度强调学生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及区际一系列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和时空演变情况,其属于综合思维的高阶形式之一。

通过分析综合思维这三个维度能够发现,思维是从低阶逐渐向高阶转化的,因此,深度学习与综合思维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通过深度学习可促进综合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为能通过深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本文以“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一课的教学为例,针对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一)借助短视频创设情境,实现深度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指出,只有将学习活动融入一定的情境当中,才能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帮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主动性,从而实现深度学习,进而达到推动学生综合思维形成与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以“西海固地区开展的生态环境治理活动”为主题开展“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先通过播放《山海情》剧集片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现深度学习。在学生观看完短片后,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基于深度学习状态进行综合思考:(1)在观看完《山海情》片段后,你是否知道该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引导:什么地方?)(2)请问故事发生地的地理环境有着怎样的特征?(引导:环境怎样?)(3)请问该地区为什么被联合国认定为不宜人居的地区?(引导:环境为什么这样?)(4)该地区通过实施哪些措施使得原本荒凉、贫瘠的大地重新披上了“绿衣”?(引导:该怎么办?)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山海情》片段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的目的。同时,在该环节,教师也通过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展开综合思考与分析,促进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与发展[3]。

(二)确定地理位置,掌握环境信息

任何一种地理事象的出现必然会有对应的区域背景,而区域背景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区域环境等信息。所以明确地理位置和了解区域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应在创设情境并引出问题链后,组织学生先着重解答两个问题,即“什么地方”和“环境怎样”,以此明确地理位置,有效掌握区域环境信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奠定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全身心参与,实现深度学习,并由此发展综合思维。

第一,教师可先展示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图,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地理位置进行准确描述,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展示该地区的基本情况资料,让学生能对该地区的区域位置及基本环境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我国气候分布、降水分布、地形分布、农牧区分布等一系列地理要素分布图,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总结出西海固地区处于多个地理要素过渡的地带,最终得出该区域中的自然要素互相交替,整体自然环境长时间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出现各类自然灾害问题,且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等结论。对于这些结论,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实现深度学习的同时,初步形成要素综合思维,从而为其准确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奠定基础[4]。

(三)探究原因,了解要素以及时空变化

从地理学科视角来看,一个区域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通常情况下是在多个要素互相作用及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探明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也是地理学科综合思维中要素综合思维的关键点。对于要素综合而言,主要是分析一个相对静止时空中地理事象一系列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时空综合来说,则需要动态化地分析一系列不同时间和空间范围中地理事象的变化,这两者对于高中生来说均有较大难度。为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帮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实现深度学习,切实提高综合思维培养成效,教师需做好相关引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思维阶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有效梳理出一系列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帮助他们准确掌握问题成因。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要素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我国重点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图,通过直观、生动的课件内容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西海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即水土流失严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为学生出示宁夏的地形图、降水情况分布图,以及西海固地区的气候统计图、各类植被资料、人为破坏环境的资料、水土流失情况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出该区域出现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5]。

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模式既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促使其实现深度学习。此外,这种模式还能促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气候、地形、植被以及人为等一系列要素展开综合思考和探究,推动学生要素综合思维的快速形成与发展。

第二,时空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师还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对该地区环境问题发生、发展以及演化过程的分析活动,使其切实感悟环境问题的时空变化,进而形成良好的时空综合思维。对于该环节,教师可采取填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索,在达到深度学习目的的同时,形成和发展时空综合思维。

例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张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恶性循环图(如图1),然后将其中的部分因素提取出来作为填图选项,如“破坏植被”“当地人均耕地以及燃料持续减少”“区域内持续开垦荒地”“区域土地持续退化”等。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现有知识以及经验等,将上述选项分别填入A、

B、C、D空白处,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区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时空变化过程,逐步形成时空综合思维。

(四)制订措施,形成地方综合思维

要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方综合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区域内部和外部展开相关分析工作。其中,内部分析主要是在分析区域发展目前存在的优势和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和方向。外部分析则需要重点进行区际的横向对比和联系,并提出合理、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在该环节,教师可利用“问题—原因—措施”这一思维链引导学生持续进阶思维,开展深度学习并从中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具体措施如图2所示。

以“吊庄移民”政策为例,教师可以案例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分析和对比西海固地区与闽宁镇两者之间的地理环境差异,同时分析将闽宁镇设定为“生态移民”主要迁入地的原因,再分析开展生态移民会对西海固地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学生的学习思维将不再局限于原有地区,而是开始关注地区间的差异及区际间的联系,这有助于学生地方综合思维的形成与发展[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综合思维是提高高中地理育人成效、促使学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开展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良好地理综合思维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为切实发挥深度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方面的价值和作用,高中地理教师应注重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过深度学习高效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以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成效,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陈晓红.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读与写,2020,17(6):8.

李森森.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9):78-80.

陈斓,陈诗吉,姚培泰.指向综合思维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情境化设计:以“土壤养分”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5):48-50.

舒淑芳.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J].读与写,2021,18(17):216.

董瑞杰.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2):93-98.

李永娣.创设连续性问题情境,促进高中地理深度学习[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9):18-19.

作者简介:瞿静(1987.7-),女,江苏常熟人,

任教于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