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在学生联想能力提升中的价值及运用

2024-11-03 00:00:00吴晶
甘肃教育 2024年19期

【摘要】义务教育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以激发和培养兴趣为主,以生动鲜活的快乐学习方式实现知识落地,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文章明确绘本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价值,将绘本教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从看图写话到联想锻炼展开教学策略分析,围绕看图写话的三个阶段和联想锻炼的三种途径提出“仔细看图,模仿说话,斟酌写话;联系现实生活,挖掘隐含信息,兼顾多元评改”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看图写话;联想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9—0082—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阅读与鉴赏”板块针对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不难发现,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关注“诵读”“想象”“体验”“感受”,这些活动似乎都不以直接性、功利性的知识传授为主,而是注重为学生搭建学习语文的平台。由此,我们将绘本这一契合第一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素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在看图写话和联想锻炼中,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渗透语文要素,以激趣表达为先导、以幼小衔接为桥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多元能力,为学生点燃语文学习之火,将他们引向语文学习之路。

一、绘本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价

绘本是画出来的书。顾名思义,它是以绘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一种图画书,其功能在于讲述故事和传授知识,进而帮助幼小儿童构建具有丰富想象力的精神世界和培养多元化的智能。将绘本教学融入语文学科具有重要的先导价值、职能价值和能力价值。

(一)先导价值:激发阅读兴趣,学会主动表达

绘本资源在小学低学段应用得十分广泛,鉴于该学段的学生仍处于语文学科的入门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乐于实践,但无法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一件事物上,却倾向于色彩鲜明、以感觉为主的简单事物,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学会记忆和模仿,其认知事物和理解事物的角度和方式并不成熟,倘若以枯燥单调的大篇幅文字作为语言学习材料,不仅违背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绘本则以其鲜明的画面感、丰富的趣味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在“悦读”中爱上阅读。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学生的阅读活动实际是在“看图”中展开的,绘本的语言文字是服务于图片的注脚,它帮助学生理解图片的含义,为其提供语言素材,能够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阅读活动中产生表达欲望,模仿故事讲述者的口吻,尝试主动表达,最终实现从“读故事”向“讲故事”的转变。由于绘本具有这样的先导价值,它引导学生跨过阅读的门槛,能够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二)职能价值:助推幼小衔接,促进思维转换

恰当使用绘本资源开展教学既能够顺应学生的发展诉求,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使其自然而然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也能够为教师良好推进语文教学提供助力。具体来说,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仍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他们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充分体现在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上,乐于以游戏的方式学习知识,而非倾向于讲授式的知识学习。绘本资源丰富,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读物,既能充分满足幼龄儿童探索世界的渴求欲望,为其身心发展和认知世界搭建桥梁,又能帮助学龄儿童快速学习间接经验,将其同日常生活紧密联结,借助大量叙述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的小故事促进其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使学生开始从关注自身走向融入集体生活,顺利完成思维的转换。

(三)能力价值:构建阅读素养,培养语言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标准要求各年级学生能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而大量的文字并不适用于低学段学生,“如何使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量,保证其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顺利发展”就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绘本读物在拓宽学生课外阅读量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比教材的内容更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教材所缺少的语言建构材料。学生沉浸在绘本中主动阅读,潜移默化地吸收高频出现的语汇,从接触到习得,再到掌握和运用,阅读的全过程也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而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学会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和归纳信息,进而将信息形成口头语言,绘本教学也就顺利地完成了构建学生阅读素养、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

综合上述三方面的价值,在语文学科中融入绘本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更能助推幼小衔接,引导学生在表达中学会规范使用语言词汇,顺利实现思维转换,还能利用大量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绘本故事培养学生形成长时间的深度阅读习惯,不断构建阅读素养,在阅读中吸收内化并学会模仿使用语言词汇,在表达交流中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最终形成较为良好的语言能力。

二、小学语文绘本教学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绘本教学可以跟语文课堂有机结合,从“看图写话”和“联想锻炼”两个方面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围绕“三个阶段”和“三种途径”落实好绘本教学,盘活绘本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旨在引导学生付诸实践,强调从绘本“悦读”“说话”到语文“阅读”“写作”的转变,让绘本教学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学会方法、形成能力。

(一)“看图写话”的三个阶段:仔细看图、模仿说话、斟酌写话

1.仔细看图,在观察中把握信息。想要写好一句连贯的话,首先要看得懂图意,而想要看懂图意,最基本的方法是要学会正确观察[2]。仔细看图实际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观察中挖掘图片中复杂纷繁的信息,初步学习信息的提取、筛选、归纳和整合。由于低学段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他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无法准确且全面地提出所要概括的信息,所以,看什么样的图很关键。对于已经升入小学的学生来说,读音、识字仍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路径,教师在选取绘本时,不妨结合语文教材对照挑选。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将“识字”设置了一个单元,若干选文都注重识字的笔画规范性,还将形象鲜明的象形字《日月水火》作为一课,引导学生感受汉字形态构造之美。在此,教师可以将张雨荷的系列绘本《儿童启蒙绘本·好玩的汉字》作为教学的拓展资源,鼓励学生以看图为主,尤其引导学生关注象形字那种符号化的语言跟今天所使用的简化汉字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尝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提取绘本中的图片信息,做到“先看整体,明确观察顺序”“后看局部,抓住图片细节”。例如,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将“羊”的象形字和图片设置在一起,旨在引导学生比较图片和象形符号的异同,感受汉字魅力。而在《好玩的汉字》中,张雨荷对于“牛”的象形字和图片设置得更加丰富,不仅展示出“牛”的象形字的写法,还以色彩鲜明的图片呈现出更多的信息:一个农夫在后面握住套在牛身上的犁铧,正在耕地。这不仅绘制出了牛的形象,而且将牛的农作职能表现得非常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扩展教材中仅有的“羊头”图片,鼓励学生挖掘图片中的既有信息,同时,发挥想象力,根据绘本的例子,将“羊”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

2.模仿说话,在倾听中构建纲要。说话是一个语言输出的过程,这需要说话人本身具有一定的语言材料基础,并且说话要具有一定的条理性,使听话者能够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就“看图写话”来说,单纯看图并不能顺利让学生写出话来,其中还要有一个“说”的过程,而“说”需要建立在“看”,也即“阅读”的语言材料输入与存储的基础上。但是仅仅具备一定的语言材料还不足以把话“说得明白”。所以,模仿说话,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构建说话的纲要,学习如何组织语言,有所侧重地表述自己想要讲出来的意思。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音频朗读功能的绘本来帮助学生以“听”促“说”,强调学生在倾听时,注意字句的停顿节奏、读音的轻重缓急等,在听的过程中体会说话者是如何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且富有感染力的。例如,清代车万育著作的《声律启蒙》,原创画师“乐妈小画”根据学龄儿童的认知特点,以“一句一画”的方式将声律的《对韵歌》绘制出来,是一本不错的以“听”促“说”绘本教学资源。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朗读音频,《对韵歌》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尤其是韵母的押韵,还有三字或五字一停顿的节奏等,都能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知识记忆下来,图片则在其中发挥着和文字相互注解的功能。

3.斟酌写话,在评改中打磨文字。能够写出完整连贯的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最终目的。在低学段的语文教材和考试中,“看图写话”往往是常驻嘉宾。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旨在锻炼学生对于信息的提取、筛选、归纳和整合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自身语言材料储备和遣词造句等综合素养。然而,学生即便大多数能够完成“看”和“说”两个阶段的任务,却往往在“写”这一阶段“栽跟头”,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学生对于语言的锤炼意识不足,加之训练强度不够,也就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书面语言驾驭能力。锤炼语言,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整体把握,叙事要做到详略得当;二是精练词汇,根据语境选取最优解。“看图写话”的图片通常呈现出故事性强、富有启发性等特征。以梁帆的绘本《夜晚的朋友们》为例试分析:该绘本画面温馨、故事情节丰富,文字量适中。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图片中的场景要素、人物动作和神态,抓住图片的关键因素详细概括,其他次要因素一笔带过,使语言凝练而不冗赘;尤其在刻画五岁小女孩娇豆儿的人物形象时,动词的选用需要做到准确使用动词、有序表达动作,加上动作的方向、速度、力度等修饰成分,能使动作表达得更具体[3]。

(二)“联想锻炼”的三种途径:联系现实生活、挖掘隐含信息、兼顾多元评改

1.联系现实生活,实现课内外联动。现实生活是语言文字发生的真实环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顺利达成联想锻炼的目标,实现课内外联动,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注意辨析:图画与文字是否相匹配?图片的构图和设计是否符合真实生活的状态?为什么有些图片的颜色比真实生活中的同类事物更鲜艳?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不断追问中锻炼想象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堂所学与日常生活相联结,在实际比对中强化学生对于信息的准确处理能力,明确现实与想象之间的界限,为“写话”写得更精彩奠定发散思维的基础。

2.挖掘隐含信息,鼓励适当加工。图片归根结底是被束缚在有限的纸面上的,其所能提取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图片的隐含信息,使本来包含有限信息的绘本图片变得具有更多开拓的可能性”就成为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语文教材的插图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联想锻炼”的需求,其插图的功能性相较于绘本图画,往往缺少丰富性和生动性,多以简单线条勾勒为主,有时事物形象刻画不够细腻,学生就难以从细节入手来剖析图片的隐含信息,也就难以顺利地展开联想。教学时,教师需要斟酌选取绘本,优先选择那些信息含量适中,既能使学生在显性信息面前有所发挥,又能在绘本中挖掘隐性信息,留出能够适当加工的空间。

3.兼顾多元评改,学会反思借鉴。好的语言往往不是妙手偶得,而是需要不断打磨,才能使灵感时时迸发。想要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离不开日常看图写话的评改工作。对于同样一张绘本图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有时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奇想法,许多佳句会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激荡出联想的火花。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改等环节中培养学生打磨语言的意识,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语言使用问题,及时修改,学会反思,从别人巧妙的想法中提取经验,做到“以评促想、边评边想、‘评改思’为一体”。

总而言之,小学绘本教学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表达与交流,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规范使用语言词汇、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在“悦读”中学会阅读和写作,为语文学习之路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08.

[2]陈锦嵘.看图写话“三部曲”——以《小老鼠玩电脑》教学为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02):61-62.

[3]徐萍,王平.把图画内容写清楚——“看图画,写一写”教学实录及点评[J].七彩语文,2024(12):31-35.

编辑:阎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