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法

2024-11-03 00:00张锐军
甘肃教育 2024年19期

【摘要】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凸显教学重点,助力知识体系的建构,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文章提出,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应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实施系统化教学设计,努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策略,即设计预习作业,奠定单元教学基础;设置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用信息技术,增强单元教学效果;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深化学生知识理解;提出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9—0117—04

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思路。大单元教学追求学科知识的优化与整合,能改变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陈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将大单元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优化教学组织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一、地理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及优势

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的整体化,即为了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整合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保证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要素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为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提供助力[1]。

1.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特征。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落实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具体来说,

一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初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需摆脱教材固有章节的束缚,根据特定主题整合教材内容,重组知识结构,将课内课外资源相结合,形成新的学习单元。

二是教学目标的素养化。大单元教学通过主题单元的设置,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度整合,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2]。初中地理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变化,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大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教学时间的灵活性。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需要打破常规课时安排,统筹规划大单元教学时间,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的复杂性使其有时难以在固定课时内完成,可能会持续一星期或一个月甚至更久。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将为学生深入理解和内化单元重难点知识提供保障。

2.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相比传统单课时教学,大单元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

首先,能使教学重点更加凸显。大单元教学基于整个单元、整本教材、整个课程进行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教师从单元内容中提炼大概念作为统领,确定相应的单元主题,使一切教学活动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让学生及时把握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率。

其次,能够促使学生建构知识体系。以大单元为主体开展教学,能使单元内各知识点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还原地理知识间的固有逻辑,有利于学生以整体思维探究学习,将使学习效果明显提升。

最后,能够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开展仍然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3]。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教师扮演引导和组织的角色,学生则成为学习主体,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施展才能,尽情演绎。教师创设真实化情境,以问题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主体意识。

二、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为使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易于实施,教师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版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权威性阐释,为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新版课程标准强调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认识和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及人文特点,增强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注重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明确提出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精选教学素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内容要求’相关学习主题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加强内容之间的关联性。”[4]因此,整合教学内容,实施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新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

2.坚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保持内在统一性。在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只有教学目标、学生活动、评价标准指向同一方向,才能保持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化,产生强大教育合力,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坚持教学评一体化也能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指导,避免教与学出现分离现象。教学评一体化为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准备了条件。

3.坚持系统化教学设计。传统的课时教学设计往往缺乏系统性,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整体视角,注重教学各环节的向心性聚拢。初中地理教师需具备全局观念,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整合教学内容,面向课内外收集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系统科学地组织大单元教学,促使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

为使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发挥更大价值,教师需基于新版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学实际,探究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

1.设计预习作业,奠定单元教学基础。预习作业的设计是整个单元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学内容,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设计中,教师需为学生制订明确的预习目标,设置相应的预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对单元教学内容的简单感知,方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更轻松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设计预习作业。首先,教师可设计如下预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及特点,知晓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及政策。其次,让学生以预习目标为导向,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和行政区划等,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绘制单元知识结构图,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最后,教师可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一些测试题目,如“明明第一次去新疆,惊奇地发现晚上8点太阳还没落山,请你为他解开疑惑”“黄海算不算我国内海,为什么?”“关于我国的人口常识,你知道哪些?”通过完成课前预习作业,大多数学生能够作好课堂学习准备,进入深度学习状态。

2.设置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以问题导入是创设良好教学氛围的开始,能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初中地理教师需根据大单元教学主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求知欲望,为打造高效课堂作准备。例如,在“中国的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单元核心知识,设计如下问题作为教学导入:“在我国,冬天北方有暖气而南方没有,请思考造成秋冬季节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我国北方进入冬季的时间早而南方迟,原因是什么?”“冬季人们穿衣经常变化,而夏季则较为相似,主要原因在哪里?”上述问题在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下设计,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使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实施中,教师无须向学生公布答案,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不断探索中自主解决问题。设计问题导入能使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学习,理解教材内容,提升思维能力。

3.巧用信息技术,增强单元教学效果。初中地理学科概念较为密集,知识性较强,加之初中生思维发展尚未成熟,认识水平有限,导致部分初中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而大单元教学的引入使学习难度进一步增加。为此,初中地理教师需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降低大单元学习难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创新教学指明了方向,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可以运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单元教学效果。例如,在“认知区域:联系与差异”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大屏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让学生直观感知该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学习“一国两制”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介绍香港和澳门的相关视频,利用幻灯片展示体现香港和澳门发展历程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全面了解特别行政区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理解“一国两制”的深远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录制功能将单元重难点知识制成微课,发送给课堂学习不够通透的学生,让他们反复观看,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以便顺利完成课后作业任务。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大单元教学的难度明显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增加。

4.开展小组合作,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初中生虽有较为丰富的学习经历,且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但学习能力和思维尚不成熟,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相互帮助,优势互补,解决一些单凭一己之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实施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和兴趣倾向合理分组,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进而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中国的主要产业”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单元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一些复杂的学科问题。教师在讲解农业的概念和部门、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其分布、我国畜牧业的种类等内容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当较多学生存在疑惑或问题时,可以适当留出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进而消解疑惑,升华思维。

此外,教师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如“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非洲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解决了哪些问题”“我国的西电东送和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明确分工,通过合作交流逐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将在同伴的启发中深化认知,顺利完成单元学习目标。

5.提出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设置一些开放性学科任务,鼓励学生跳出常规思维,敢于向权威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此,初中地理教师需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化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在学科观点的表达上犯错误,且为学生留足思考探究的时间,以此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开放性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我国实施的休渔制度有何价值?”“南水北调是否能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状况?”“风能应归属于哪类资源?”针对此类问题,教师需适当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解答。

此类问题具有开放性,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作出解答,但教师需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应有的评价,指出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观点的创新之处,让他们明确自己学科观点的价值所在,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增强探索热情。学生通过完成教师设置的开放性问题,能够拓展探索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能够突显教学重点,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初中地理教师需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导向,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系统化教学设计。同时,初中地理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单元预习作业,以问题导入,设置开放性学科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适当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梅.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5): 89-91.

[2]苏旺义.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24(12): 60-62.

[3]王岩.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J].天津教育,2023(26): 171-17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4.

编辑:陈静